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自我分析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自我分析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实施某一行动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程度上完成该行动所具有的一种信念、判断或把握的感受能力,它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种成分。可见,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对于教师而言,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教学行为和身心健康。因此,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有重要的意义。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实施某一行动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程度上完成该行动所具有的一种信念、判断或把握的感受能力,它包括结果预期(outcome expectation)和效能预期(efficacy expectation)两种成分。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的预测,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动能力的主观判断(Bandura,1997)。可见,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推测到某一活动的好结果或者判断自己有能力完成一件事才会尽力去做这一活动。如果相信自己没有能力得到某种预期结果,那么将不会尝试该事件(高申春,2000)。自我效能感还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动机,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倾向于选择较容易的任务,遇到困难时容易放弃,时常怀疑自己的能力,还会设想失败带来的后果,这会导致过度的心理压力和不良的情绪反应,影响问题的解决,易造成不良结果,而不良的结果又进一步降低自己的效能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则相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逐步提高自我效能感,形成良性循环(杨翠娥,2011)。

对于教师而言,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教学行为和身心健康。高自我效能感的教师对待工作更加积极,感觉自己有能力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教学中碰到困难和挫折时,会及时调整心态和教学策略,以便不偏离教学轨道;低自我效能感的教师也许在遇到困难时容易气馁,怀疑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活动按部就班,畏于发展和创新。因此,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有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