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攻击性行为有其生理基础。调查发现,健康状况良好的儿童不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而患有疾病(如哮喘)的儿童较容易发生攻击行为。家庭暴力也会显著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Dodge和Coie发现,反应性攻击儿童相对于其他攻击性儿童显示了比较多的躯体受虐史。调查还表明,有攻击性行为史的母亲是学龄前儿童持续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危险因素。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密切相关。

贾守梅和汪玲(2011)将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分为三大类: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一)个体因素

1.生物因素

攻击性行为有其生理基础。研究表明,首先,攻击性儿童大脑半球均衡性发展与协调功能较正常儿童低,左半球抗干扰能力较差,右半球完形认知能力较弱,这可能是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神经心理学基础。调查发现,健康状况良好的儿童不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而患有疾病(如哮喘)的儿童较容易发生攻击行为。可能是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常会由于躯体症状而感到惊恐、烦躁和焦虑,从而易出现攻击性行为,或父母因担心孩子发病而采取溺爱迁就的态度易助长孩子的不良行为。此外,母亲孕期情绪不稳定可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幼儿心理行为的发展,导致幼儿攻击行为的产生。

其次,目前一些研究证明,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的水平有关。不仅人类如此,在关于动物的研究中也发现,雄性动物在受到威胁或被激怒时,比雌性动物更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男女儿童在攻击性行为上有明显男多于女的差异。

再者,蒋俊梅(2002)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大约占50%。具体指父母将神经过程较强、情绪容易激动等自然特征遗传给孩子。我国有些调查结果也表明,攻击型幼儿父母的性格特征有73.7%具有好动、性急的特点,其中双亲都性急的占36.7%。

2.认知因素

社会认知模型理论认为,攻击性行为源于基本的社会认知缺陷,这种缺陷使一些儿童无法找到非攻击性的人际冲突解决方法,且经常对他人的一些意图模糊的行为做出敌意的意图归因,以致产生攻击性行为反应。

意图归因是指儿童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对他人意图动机的认知与理解。意图归因偏差意味着攻击性儿童在社会信息加工及其技巧方面存在缺陷。Dodge,Bates,Pettit和Valente(1995)通过研究推测,儿童早年的社会化经验尤其是受虐经验,可能导致儿童产生敌意归因认知模式(如偏好攻击行为的表现,对攻击行为结果的正向评价),且敌意归因认知模式会以潜在知识结构储存在个体的记忆库里,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会随时被提取出来,并引导儿童的行为表现。早年的受虐经验可解释将近2/3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二)家庭因素

1.环境

多数研究发现,在家庭环境因素中,父母文化程度高、从事脑力劳动、家庭经济状况好、亲密度高、矛盾性小的家庭以及核心家庭的儿童攻击性小。此外,亲子关系良好、玩具或图书数量多、睡前讲故事也是攻击性行为的保护性因素。

Cummings,Goeke-Morey和Papp(2004)对108个家庭(儿童年龄8 16岁)的研究表明,父母用日记形式记录了儿童对日常家庭婚姻冲突的即时反应,结果显示如果冲突是破坏性的,且父母情绪消极,则会增加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而建设性的冲突及父母的积极情绪则会降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不仅如此,家庭环境还可以调节攻击信念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如果攻击信念强的儿童处于亲密度高且家庭冲突少的家庭环境中,其攻击性行为就会减少。

家庭暴力也会显著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Litrownik,Newton,Hunter,English和Everson(2003)调查发现,家庭暴力可以预测儿童6岁时的问题行为(攻击焦虑和抑郁等行为)。Dodge和Coie(1987)发现,反应性攻击儿童相对于其他攻击性儿童显示了比较多的躯体受虐史。调查还表明,有攻击性行为史的母亲是学龄前儿童持续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危险因素。

2.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密切相关。父母采用严厉惩罚的教育态度易使孩子产生抵触和不满情绪,拒绝和否认则容易伤害到孩子,从而导致他们产生攻击性行为。此外,父母的教育方法保持一致、对孩子期望高和管教严格是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保护因素;而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不一致或对孩子的态度变化无常,儿童就会处于不稳定或矛盾的教育氛围中,久而久之则发展为多重心理品质,造成行为的偏倚。

学者Patterson,DeBaryshe和Ramsey(1989)所做的一系列结构方程模式的研究表明:不良的教养态度和行为与儿童的反社会行为有着因果关系,家长的不良教养态度和行为是儿童发生问题行为的决定性因素。邢燕雷(2012)调查发现,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攻击行为类型有不同的影响。沈鉴清,吴惠娟与陈红卫(2006)调查发现,母亲过分严厉的惩罚、发脾气打孩子等极端不支持行为会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增加,提高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是教养方式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类型。

3.亲子依恋与攻击行为

Roelofs等人(2006)认为亲子依恋类型能显著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且亲子依恋和攻击性行为存在理论上的联系。诸多实证研究也证明不安全型的亲子依恋往往诱发攻击性行为,而安全型的亲子依恋与攻击性行为之间则呈负相关关系。

Tory与Sroufe(1987)很早就提出了关于攻击性行为产生原因的依恋理论假设。该理论认为儿童早期与照顾者之间形成的依恋类型影响着儿童将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Inner Work Model,简称IWM),即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表征方式在儿童期形成不安全的内部工作模式,这一工作模式可能会造成儿童日后在学校里产生不安全的和焦虑的行为,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其研究结果显示具有非安全型依恋类型的儿童比其他儿童更多地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而具有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则能够有效地回避攻击性行为。

研究者Michiels等人(赵欢欢,张和云,王福兴,周宗奎,2012)对470名9 11岁的小学生采用教师报告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女孩的关系攻击和其与父亲的非安全依恋呈现微弱的相关性,但与母亲的非安全依恋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Casas等人(2006)的研究表明,虽然女孩的身体攻击性和母亲的非安全依恋呈正相关,但与父亲的非安全依恋并无相关关系;而男孩的身体攻击性与母亲或父亲的非安全依恋均无相关关系。

(三)社会环境因素

1.同伴关系

孙华(2005)提出,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同伴间的影响渐渐增强,有时候甚至超过家长和教师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会受到同伴不良行为的干扰或歪曲,幼儿的许多不正确观点和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认同已具有这些特点的同龄伙伴而形成的,而且这种模仿还会因为两者间的恶性循环逐渐升级。

同时程利国与高翔(2003)的研究表明,处在不同攻击水平上的儿童的同伴接纳有明显不同。那些表现出较少攻击行为的儿童自然会得到同伴的欣赏,他们能与其他儿童和睦相处,在别人需要帮助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并能表现出更多的友好行为。

2.媒体因素

电视和因特网等现代传媒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教给儿童一些攻击行为方式,使儿童放松了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因此常观看具有暴力性质电视节目的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郭晓丽与江光荣(2007)研究发现,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可以增加攻击性行为的认知情感与生理唤醒,减少亲社会行为。而Mitrofan,Paul和Spencer(2009)通过对12篇文献进行的系统综述发现,儿童攻击性行为与看电视和网络游戏的关系方面证据是不充分且矛盾的,并且这些文献本身也有显著的方法学缺陷。因此,需要质量更好的研究来进一步探讨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媒体影响之间的关系。

对于攻击性行为与学习困难的关系,在研究学习困难的时候需要注意攻击性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儿童攻击性(或称侵犯性)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在中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这时的中小学生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欺侮行为的经常发生对儿童有很大的伤害,经常受欺侮通常会导致儿童情绪抑郁、注意力分散、感到孤独、逃学、学习成绩下降和失眠,严重的会导致自杀。而对欺侮者而言,经常欺侮他人会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或行为失调。

(2)个体关注的信息无论其是否具有攻击性或威胁性,都能够引发注意偏向。事实上,高攻击性的学生往往会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课堂学习之外的领域,更多地关注环境中的其他刺激,尤其是带有一定攻击性信息的刺激,如同学间有谁打架了或是发生争吵了,这些信息往往对他们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这些举动可能会影响其学习,带来其学业成绩的下降并引起学习厌倦等问题,从而进一步造成其学习困难。

(3)具有高攻击行为倾向的学生,一般在同学之间难以形成较好的同伴关系,同时和老师的关系也不是特别和谐。这样会对其学习时的情绪造成影响,从而可能影响其学习兴趣,造成其学业成绩落后等各种不良后果。

(4)研究者指出,被报告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会花费较少的时间在学业任务上,并且较难在课堂上有较好的表现,因此他们的行为会导致学业失败机会的增加。一旦学生具有攻击性行为,或因为攻击性行为而体验到同伴的拒绝、体验到学业的失败,他们就很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出更多的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会造成恶性循环,使得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