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众环境意识的评价指标

公众环境意识的评价指标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0 年Dunlap 又在“新环境范式”量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订和完善,设计了包括15个题目的“新生态范式”量表,用以评价公众的环境认知、环境态度和环境信仰。经过多年来学界的应用、讨论和修正,“新环境范式”和“新生态范式”量表已经成为目前为止全世界适用范围最广的衡量环境意识的指标。我国对于环境意识的评价研究相对起步较晚,目前国内还缺乏统一的、规范的公众环境意识测量指标体系。

虽然国外的环境意识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但是对于环境意识的测量却多拘于定性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Dunlap和Liere创建了包含12 个测量题目的“新环境范式”量表(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简称NEP),堪称为具有开创性的学术成果,用于对个人环境意识进行测量,对于环境意识的评价测量才得以迅速发展,逐渐应用于实证调查。2000 年Dunlap 又在“新环境范式”量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订和完善,设计了包括15个题目的“新生态范式”量表(New Ecological Paradigm,简称NEP),用以评价公众的环境认知、环境态度和环境信仰。Poortinga等(2002)使用修订过的NEP量表来测量具有不同环境意识水平的公正采用不同节能方案的程度;Pickett-Baker和Ozaki(2008)使用NEP量表来分析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购买决策,结论表明,在消费前的环境信仰与绿色产品消费之间有正向关联;Gadenne等(2011)应用NEP量表来测量环境意识,发现那些具有高环境意识的消费者更愿意支付高价格,来保护环境,阻止环境破坏。经过多年来学界的应用、讨论和修正,“新环境范式”和“新生态范式”量表已经成为目前为止全世界适用范围最广的衡量环境意识的指标。

我国对于环境意识的评价研究相对起步较晚,目前国内还缺乏统一的、规范的公众环境意识测量指标体系。我国学者对于环境意识的评价方法主要以问卷调查法为主,但测量指标并不统一。2005年洪大用建构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的环境意识测量指标(环境知识、基本价值观念、环境保护态度和环境保护行为);王民将环境意识分解为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对环境观察与评价、环境预期行为、对环境教育及活动的参与态度及程度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2007年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家环保总局宣传教育中心和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共同发起的“中国环境意识项目”(CEAP)于2007年12与11日—12月28日实施了《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通过问卷,验证了环保经历与环境认知指数、具体环境污染严重性指数、环境保护价值取向指数、环境满意度指数和环保行为指数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是对知行统一的一种验证。蒋妍等(2008)则通过测量北京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及其环境意识,从浅层环境意识和深层环境意识两个方面,测量了环境意识与心理定位以及环境行为的关系,深层环境意识会带来主动定位,而浅层环境意识则会带来被动定位;栾芸等(2010)将调查方法应用于水资源管理的公众参与测评中去,综合采用问卷调查、利益群体访谈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对政府管理人员、流域居民的环境意识及水资源管理参与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比较与评估了政府及相关利益群体的环境知识、环境满意度、信息流通渠道、参与意愿、实际参与度、政府行为及其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总体上看,我国对于公众环境意识的测评,主要参考西方的成熟测量量表,但是相对以调查研究居多,实证研究较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