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才建设多措并举,结构进一步优化

人才建设多措并举,结构进一步优化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青岛市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通过采取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引进流程、畅通人才引进渠道等措施,不断优化引才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来青创业就业。2016年,青岛市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获批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提供人才保障。截止到2016年9月底,青岛市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已达58人。

近年来,青岛市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通过采取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引进流程、畅通人才引进渠道等措施,不断优化引才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来青创业就业

1.人才总量不断攀升

2016年1~9月份,青岛全市接收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59080人,比上年同期增长4.77%。其中,博士364人,硕士6178人,本科28384人,专科24154人。民营企业接收人数占总人数的78.14%,黄岛区、市南区、市北区三区接收人数占总人数的68.03%,驻青高校毕业生占总人数的61.81%。

2.西海岸成省人才成长基地和人才改革“试验田”

2016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出台《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实施意见》,规划到2020年,西海岸新区高等教育机构增至14所以上,成为最具活力的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对引进的高等教育机构给予用地、建设、运行资金补助、配套服务方面的四大支持。

2016年,西海岸新区“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正式获得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复,该区成为全省3个试点地区之一,重点在人才股权期权及分红激励机制、科学化社会化专业化人才评价机制、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等方面开展创新实践,建成国际高端海洋人才特区。此后,青西新区出台《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才股权期权及分红激励试点工作实施意见》,规划在2年内培育20家以上试点单位,采取股权期权、股权出售、股权奖励、无形资产入股、分红激励5种方式给予激励。

3.以“蓝色”为核心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成为青岛特色

2016年,青岛市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获批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提供人才保障。2016年,青岛蓝谷新签约引进高等院校设立校区或研究院累计达到16个,累计引进“国字号”重大科研平台15个,签约引进各类科技型企业累计达到250余家。新建成各类科技孵化器累计达到165万平方米,62.5万平方米投入运营。同时,中国海洋人才市场蓝谷分部、中国海洋人才创业中心蓝谷基地新引进各类人才130余人,其中院士、千人计划专家、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15人;引进全职与柔性人才累计达到3300余人,其中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300余人,海外人才52人。海洋人才创业中心启动系列专项服务,海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拓展提升技术经纪人高端培训,开启了技术培训高端模式。

4.青岛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15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名单中,青岛海尔特种电器有限公司刘占杰等6人入选,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当选人员数量居全省首位。截止到2016年9月底,青岛市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已达58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