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反馈不是命令

反馈不是命令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他所列举的高效教师行为中,位列头名的就是“无指向性”。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应该让学生胡作非为,或完全听由他们自己指导学习。相反,它与教师如何与学生的互动相关,比如教师提供反馈的方式能让学生认为,这仅仅是信息,不是教师基于自我的价值取向的判断,或试图强迫或劝诱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最好是把老师的话语和对学生的反馈中的所有控制性语言全部去掉,转而关注鼓励、激励和引导他们的学习。

人性中的一个简单事实:没有人心甘情愿让人发号施令。即使是巧加粉饰和甜言蜜语地哄着也改变不了这一事实。正如在前面的章节中描述的,爱德华·德西发现,如果反馈给学生的感觉是在强迫他达成老师的愿望,那么即使是积极反馈也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很高兴,我的反馈你听进去了”)。但是,如果教师的称赞只客观地传递学生达到预设标准程度的信息(例如,“你的作业质量高于学年水平”),则能够提高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积极性不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杰弗里·科尼利厄斯怀特对有关师生关系及其对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影响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并从中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在他所列举的高效教师行为中,位列头名的就是“无指向性”。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应该让学生胡作非为,或完全听由他们自己指导学习。相反,它与教师如何与学生的互动相关,比如教师提供反馈的方式能让学生认为,这仅仅是信息,不是教师基于自我的价值取向的判断,或试图强迫或劝诱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当然,很容易将学生成绩不理想看作违背了我们的初衷。如果学生未能完成作业,我们可能想,他们是不是故意的,试图让我们的生活苦不堪言。当然,这是很少见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学生不努力并不是违背教师意志的表现,并不是因为缺乏积极性或者看不出老师要求他们的用意所在。这就是为什么咄咄逼人(“你不准休息”)和负罪感诱导(“把这事做了吧,就算是为了我”)充其量都只是短期的解决办法。从长远来看,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帮助学生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求他们做这些事情。事实上,这种策略只会进一步削弱他们的积极性,因为学生很快就看到它的真面目:试图控制他们自己的行为。

归根结底,我们不能强迫学生学任何东西。然而,对于学习我们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甚至让他们渴望去学。最好是把老师的话语和对学生的反馈中的所有控制性语言全部去掉,转而关注鼓励、激励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图7提供了几个例子,说明如何让反馈明确详实,但又不带有控制性。

图7│非控制性反馈和控制性反馈对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