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外聘教师管理

高校外聘教师管理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内人的质量管理,主要是教师质量管理、学生质量管理和教学管理人员质量管理。因此,高校要立足长远,全方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不断优化教师的知识、年龄、职称和学缘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对教师的质量管理,关键是要做好引进、培养、聘任、激励和考评等工作。

管理学家马斯•彼得斯指出:“企业或事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质量管理大师菲根堡姆则认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可以划分为两大类:a.技术方面的,即机器、材料和工艺;b.人方面的,即操作者、工长和公司的其他人员。在这两类因素中,人的因素重要得多。”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38-42." class="calibre11">[18]管理系统能否高效运转,人力资源因素是第一位的,高效能的管理就是要把各种人力资源组织到为实现系统目标的“合力点”上来,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人也是最积极的因素,这里的人主要是指直接参与教学环节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内人的质量管理,主要是教师质量管理、学生质量管理和教学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教师是教学过程中教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观、质量观、师德修养、业务水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等,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的主体,学生方面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学生入学基础、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智能水平、身心素质和学习方法等;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服务态度、业务水平、管理效率等,也会对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人的管理,就是对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由于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教学主体即教师和学生身上,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质量的直接责任者、执行者和实现者,教学质量的优劣是由师生共同决定的,所以下面我们主要探讨对教师和学生的质量管理;而对教学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问题,在前面第六章中已有所涉猎,这里不再赘述。

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教师资源是高校教育教学资源中的核心资源,世界一流大学无不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从国内外高校的办学实践看,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教学科研水平高、具有高度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教学管理上水平、教学质量上台阶的根本所在。高校的教学质量如同企业产品质量一样,不是查出来的,产品质量是职工制造出来的,教学质量则主要是教师教出来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与主导者,其师德、理论和实践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没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因此,高校要立足长远,全方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不断优化教师的知识、年龄、职称和学缘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对教师的质量管理,关键是要做好引进、培养、聘任、激励和考评等工作。

(一)引进

不惜重金、不拘一格引进优秀教师,是国内外一流大学的通行做法。在美国,有名望、有杰出成就的教师,不管其国籍、种族如何,各校都想方设法以优厚的条件去引进。因此,我国高校也要确立人才强校战略,把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作为自身发展的首要任务。其重点是:

(1)以优厚的待遇从国内外引进高层次、高学历的教学科研骨干,特别是在教学科研上已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

(2)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业人员,充实学校教师队伍。吸引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到高校任教,是各国高校的一个通行做法,但在我国做得还很不够。吸纳社会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既可以为高校输入新鲜血液,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也有利于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引进优秀博士生,使博士生成为高校师资的重要来源。同时还要吸纳一批师范院校的研究生,充实到高校基础课教师队伍中。在国外,许多一流大学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定下了不留本校博士生做教师的规矩。只有让来自不同大学、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人才汇聚到一起,才能发挥“远缘杂交”优势,实现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不同知识的互补,从而摩擦出创新的火花。而在国内高校中,“近亲繁殖”现象却相当普遍。高校要改变让本校毕业研究生留校当老师的传统做法,注意从国内外不同高校特别是著名高校吸纳优秀博士生,改善以本校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师队伍结构。

(二)培养

随着高教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不仅要不断补充师资,满足数量上的需求,而且还要通过培养和培训,确保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质量。并且从长远考虑,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还是要立足于自己培养。高校要树立起“人才是自己培养出来的,而不是靠引进来的”的观念,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作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这样教学质量才会有保障。教师队伍培养的途径主要有:

(1)岗前培训。对刚刚进校工作的新教师,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既要进行教育理论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基本理论素养,还要进行教学实践、教学科研方法以及必要的教育法规、教学管理和TQM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尽快适应教学岗位的需要。新教师在第一次上课前还要试讲,试讲合格者才能走上讲台。例如,清华大学从2000年开始明确规定,凡留校和从外单位引进的人才,都必须参加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组织的培训并通过试讲,以考查其是否具备基本的任教资格。这种做法对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很有帮助,从源头上保证了教学质量[19]

(2)在职培训和进修。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在职培训或脱产进修工作,让教师在工作的同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加相关培训,或每年选送一些教师到学科专业对口的国内外著名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进修或攻读高一级学位,以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

(3)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教学法交流研讨。要对所有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培训,使教师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包括开展网络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高校中青年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模拟教学、名师讲课录像、公开教学观摩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教师讲课竞赛等活动,或参加由校外、学校或院系组织开展的教学法研讨会和教学改革、教学经验交流会及活动,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增强其对教学的驾驭能力和教学的艺术性。

(4)实践锻炼。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决定了高校教师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校要鼓励和支持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到企事业挂职锻炼,直接参与企业生产与技术开发过程和实践教学指导,在实践中增强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聘任

面向社会聘任兼职教师(parttime teacher)是国际上的一种通行做法,这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增进高校教学与社会的联系,而且可以为学校节省开支,通过资源共享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一方面,要聘请客座教授、知名专家,或吸收各类访问学者、外籍教师和博士后人员,到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开展学术讲座,以博采众长,充分开发他们的“脑灰质”,并能使学生及时了解科技发展前沿,不断开阔视野。另一方面,高校要从工作第一线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与管理专家和企事业相关人员,担任高校兼职教师,承担部分课程教授任务并指导相关实践活动,从而建立一支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四)激励

影响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收入分配不合理、缺乏公平竞争环境、缺少提高发展机会、工作条件差等。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高校必须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①为鼓励和发动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学研究项目立项制度和教学成果奖评审制度,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的优秀教学成果奖给予重奖。②鼓励和支持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积极参加科研工作,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推动科研,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鼓励他们将科研取得的知识和成果应用于教学之中,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推进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③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课件制作大赛、教坛新秀和教学名师评选、优秀实习教师评选、优秀教学团队评选等活动,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④引入竞争机制,如建立学生选课制、教师准入制和淘汰制以及以聘任制为核心的教师管理制度,打破教师身份和专业技术职务的终身制。⑤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将教师教学工作量和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职务聘任的硬指标,并加大对教学质量评价的权重。同时对教师实行教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教学事故当事人,视情节严重程度分别给予降薪、记过、转岗或下岗的不同处罚。

(五)考评

高校内部的质量管理,最初就是从保证教师的品质和水平开始的。中世纪大学在其诞生之初,就逐步形成了一套录用新教师的标准与制度。以作为“大学之母”的巴黎大学为例,若想在巴黎大学任教,必须获得大学的“教师资格”。不同学科教师资格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人文学科要求申请教师资格者“须年满21周岁,在人文学科听课6年以上,并在神、医、法三科学习满两年”。对于每一位申请教师资格者,大学组成了包括6名相关学科教师在内的审查委员会,由审查委员会决定是否授予申请者教师资格[20]。要保证我国高校教师的品质和教学质量,也必须严格考核评价制度,对教师的出勤、教学工作量、教学态度和教学质量、专业水平等都进行严格的考评。例如: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考核,将教师的教学业绩与他们的待遇和发展直接挂钩,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职务评聘和年度考核的重要标准,并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在认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系列考核与遴选标准,遴选和落实各专业负责人、课程主讲教师、教学团队负责人、精品课程负责人和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等,并实施跟踪检查与考核;开展学生网上评教工作,从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评价,并将学生评价与专家评价、同行评价相结合,以改变“教好教坏一个样”的状况,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端正教学态度,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学质量主要包括学生的质量、教学过程的质量和教师的质量。也就是说,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教学质量的最终体现是学生的质量[21],教师教的质量和管理者的管理效能最终也都集中表现在学生的质量上。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质量是无法提高的,而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教学管理。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基础、智能水平、思维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教学管理离不开对学生的管理,不能离开学生来谈教学,也不能离开教学来谈学生。对学生的质量管理,主要是招生入学、思想教育、组织教学、学籍管理、考核评价、学风建设、学习指导、心理咨询、奖助贷学金管理、毕业就业等。由于本书第七章第五节等章节已对学生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过讨论,下面仅就生源质量管理、学籍管理、学风建设、考试考核等问题加以探讨。

(一)生源质量管理

好的生源质量,可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又可以吸引好的生源,两点之间存在一种良性循环效应。“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生源”,这已成为一流大学良性循环的重要机制。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1988年从14200多名申请人中录取了2188名学生,这些学生的学术能力测试(SAT)平均分高达1370分,99%的新生高中时在每百名同级生中名列前10名。斯坦福大学的新生中有40%的人学术能力测试中的数学部分超过700分(满分为800分),而全美大学新生中只有3%的人能得此高分[22]。在我国的高校中,也普遍流行着“一段分数一段人”的说法。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特色、社会地位和贡献、社会声誉、良好的就业预期、学校办学条件、区位优势等仍然是优秀考生选择学校的首要条件。如2008年对上海对外贸易学院968名本专科学生关于选择学校主要原因的调查显示:选择“良好的就业预期”的学生占88.95%;选择“雄厚的师资”的占41.74%;选择“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占37.50%;选择“学校有名气”的占36.98%;选择“良好的硬件”的占33.06%。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以办学实力和社会贡献求发展、求地位。同时,也需要加大招生宣传的力度和频度,并与大众媒体保持密切联系,为社会和广大考生提供了解、认识学校的畅通渠道。关于招生问题,详见本书第七章第五节。

(二)学籍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国际化,高校学生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求高校必须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模式和方法。2005年3月29日,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高校学籍管理应遵循“育人为本,依法建章,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完善学籍管理制度,调动学生积极性[23]。各高校要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贯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本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对现行的学籍管理制度与模式加以改革和创新。

受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及集权政治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缺乏“人本”和“服务”的理念,在高校的学籍管理中也难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表现在:学生很难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市场的变化自主选择专业;学生修业年限和培养模式整齐划一,缺少弹性选择的空间;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僵化、单一,未能体现尊重学生的参与权与知情权;等等[24]。为此,学校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学籍管理理念,在学籍管理中导入人本思想和竞争、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下的学籍管理制度。实施学分制后,必然带来学生可能加快或减慢学习进程的问题,学生在校期间的入学资格保留、修业年限、留降级、转学、休学、退学、复学、中止学业等变动日益频繁,这就要求建立一套科学、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为此,高校要不断完善跨专业、跨院系、跨校选课制,与国内外同类高校建立跨校修读制和学分互认制;建立健全双学位制和主辅修制,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获得第二学位或辅修证书,培养复合型人才;放宽转专业和转学的限制,促进校际间的交流和联合培养工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同时,制定和完善弹性学制、选课制、选教制、主辅修制、免修免听制、重修制和导师制等学分制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针对选课、选专业、学分收费、注册、考试、学业成绩、毕业等各个环节制定明确的实施细则,以增强学籍管理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学分制的优越性,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高校还要成立学生注册中心等学籍管理专门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素质高、管理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管理人员,采用无纸化办公系统进行学籍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三)学风建设

在高等学校,学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风包括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和学术风气等。这里讨论的学风是指狭义的学风,即学生的学习风气,包括学生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无形的精神环境和巨大的教育力量,它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规范和约束着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如上一节所述,当前一些学校学生的学习风气还存在不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当前高校要将学风建设作为校风、校园文化和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来抓。其建设途径主要包括:

(1)加强教风建设,以教风带学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施教者,是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群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具有榜样和表率作用。教风是学风建设的基础,良好的教风应该包括甘当人梯、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情操和孜孜以求、求实创新的治学态度。教师只有热爱学生、以身作则、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把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行动中,才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感染力,促进学生形成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良好风气。

(2)加强管风建设,以管风促学风。管理者在学校中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其工作作风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风气。学校管理者良好的工作作风概括起来是求真、务实、敬业、关爱、民主。只有从学校领导到一般教职工,从教学、学生管理部门到后勤、保卫等各个部门都把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放在首位,良好的学风才能形成[25]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美丽幽静的校容校貌、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和求实创新的学术环境,是高校成长发展的“软”环境,也是形成良好学风的重要外部条件。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会感染、熏陶、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追求新知、勇于创新、拼搏进取。

(4)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学风,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明确的学习目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为国家、为人民、为中华崛起和民族强盛而刻苦学习的远大抱负,才能培育并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四)考核激励

就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学习的考核评价体系而言,普遍存在重视终结性评价、轻视过程性评价的现象,也就是在各门课程(包括实践环节)结束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考试,对学生的学习符合预定教学要求的程度进行终结性评定。这种考核评价模式类似于企业质量管理早期的产品质量检测模式,能起到事后把关的作用,却不能消除影响质量的过程原因,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应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行多样、多次、综合的全程性考核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能力的考查,并实现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例如,在评价内容上,在考核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重视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核,以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评价方法上,不仅仅局限于试卷或一次性考试的方式,还可采用口试、开卷、答辩、小论文、实验考核、团队合作、平时作业质量、网上答题等灵活多样的考核评分方式,以克服“一次考试定成败”的弊端,促进学生个性、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要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向上,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例如,对在校学习期间有发明、创新,发表学术论文和获得专利,在全国和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毕业设计(论文)被有关部门采用并取得较好经济社会效益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创新学分奖励。学校还要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和相关创新奖励基金,以资助大学生科技创新性项目,表彰创新成果突出的学生个人和创新团队。

在学生管理方面,还要注意协调好学生管理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的关系。教学管理系统与学生管理系统都是高校管理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两者有着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不少学生管理工作本身就是教学管理的组成部分。也有一些高校将学生管理系统的职能分散,如国外的通行做法是:招生、学籍、奖惩等由教务部门负责;思想教育由教师组成的学生事务委员会负责;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则由相应的专业机构(如学生辅导中心)负责。在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两张皮”现象却比较普遍。一般来说,教学管理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教务处人员、院(系)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教学秘书等人员组成,学生管理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或副书记、学生处人员、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辅导员等人员组成。但这两个本应是密不可分的系统,常常被行政分割为两个独立运行、互不联系的系统。搞教学管理工作的不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管理规律,搞学生管理的不熟悉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因此,要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高效运行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实现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协调统一,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沟通,实现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的互动[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