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示造成“逻辑漏洞”的主要原因

揭示造成“逻辑漏洞”的主要原因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讨论揭示该论证之所以错误的具体原因。不难理解,分析逻辑“漏洞”的原因一定是答题的关键,也必然构成段落的主体部分,这自然而然也是这道题得分的主要根据。最后需指出,由于56题本身整体字数的限制,因此从篇幅上看,所谓具体揭示逻辑“漏洞”的原因,实际字数也不必太多,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另外,“向人展示”只是增强影响力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

对多数考生来说,论证有效性分析题是一个很陌生的题目,甚至有人说它有点不可捉摸。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原因就是在一般考试中,大家基本上都没遇到过这种题目,对其原理很不了解。

具体看,这个题目真正难的地方是两点:一是精准定位题干中存在逻辑错误的论证点。这里常见的问题是:或者觉得到处都是错,但又到处没有把握;或者觉得好像挺有道理的,根本找不到错误。二是讨论揭示该论证之所以错误的具体原因。这里常见的问题是:不知道该如何分析,本来觉得分析得头头是道,却被告知是偏题了。

不难理解,分析逻辑“漏洞”的原因一定是答题的关键,也必然构成段落的主体部分,这自然而然也是这道题得分的主要根据。在这里,考生必须要有具体的论证展开,要能从具体内容上深入下去,而不是简单指出题干中某几个句子、语词之间逻辑上不能推出。

进行“漏洞”分析的关键是要牢记两个基本原则:

(1)要紧密结合题干中相应部分的具体内容,分析其相关的概念、论证是怎么形成逻辑错误的,以及为什么前提推不出结论。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不写成驳论文,即不偏题。

(2)一般只凭题干中几句话本身提供的信息,是不够的,否则会成为空洞的思辨,因而需要补充一定的专业内容。但这种补充又要切记紧扣题干的概念内容,不可过度发挥,不可以另设论据来论证,那就容易写成驳论,笔走偏锋了。当然,这里所谓的专业内容并不需要太高的专业水平,一般也就是该学科的常识水平,只要能结合题干相关的概念内涵略作展开论证即可;切不可当成专业论文来高谈阔论,特别是遇到自己熟悉的话题时。

概言之,分析逻辑“漏洞”的基本思路是:只能以逻辑关系为主线;既不能不谈具体内容,单纯做空洞的逻辑思辨,也不能大批特批,而写成反驳文章。

最后需指出,由于56题本身整体字数的限制,因此从篇幅上看,所谓具体揭示逻辑“漏洞”的原因,实际字数也不必太多,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2013年管理类联考真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证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软实力是评判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要素之一,所以如何增强软实力就成了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

其实,这一问题不难解决。既然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要增强软实力,只需搞好本国的文化建设并向世人展示就可以了。

文化有两个特性:一是普同性;二是特异性。所谓普同性,是指不同背景的文化具有相似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都肯定善行,否定恶行;所谓特异性,是指不同背景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如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价值,东方文化固守集体意识,正因为文化具有普同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接受;正因为文化具有特异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关注。无论是接受还是关注,都体现了该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也即表明了该国软实力的增强。

文艺作品当然也具有文化的本质属性。一篇小说、一出歌剧、一部电影等,虽然一般以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艺术要素取胜,但在这些作品中,也往往肯定了一种生活方式,宣扬了一种价值观念。这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管是普同的还是特异的,都会被他国所接受或关注,都能产生文化影响力。由此可见,只要创作更多的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那么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就是毫无疑义的,而国家的软实力也必将同步增强。

我们可作如下解答:

第二段认为,“要增强软实力只需搞好文化建设并向人展示即可”,这一说法过于偏颇,一方面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误把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的错误。国家软实力是个系统性的概念,其内涵极为丰富,包括文化教育、法律环境、文化产品等等。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只需搞好文化建设。另外,“向人展示”只是增强影响力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即便“向人展示”,也可能人家并不接受,因此并不能造成影响,甚至造成负面影响。

在这里,考生需要能够多少指出一些“国家软实力”这个概念的具体内涵,只有这样,对证明题干中“只需搞好文化建设”所存在的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才有说服力。后面再接着论证“向人展示即可”的逻辑错误,这只需略微做些文中那样的逻辑推理,即能证明。

有的考生是这样回答的:

(1)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见得是该国软实力的唯一组成部分;如果还有其他的组成部分的话,那么文化影响力也不见得就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要增强软实力,也许仅仅依靠搞好本国的文化建设是不够的。

(2)评论文章仅通过对中国国内经济学家在国际经济学界重要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数量统计,就片面得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数量少。该论点的举论理由过于简单,分析渠道过于单一和特殊,从而无法满足由特殊到一般的论证要求,该论据对讨论的支持程度是值得怀疑的。

这两个答案存在的缺陷:一是没有具体指明逻辑“漏洞”是什么;二是对“漏洞”原因的分析太单薄,言之无物,缺乏实质性的具体内容,只是纯空洞的思辨。

对2007年关于经济学家的题干内容,对其中的两个逻辑“漏洞”可以做如下分析:

文中还认为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必须保持与官场和商场的距离,否则不可能在经济学领域做出独立的研究成果,这种观点有失偏颇。行为的独立与思想的独立不是不可分的。况且,官场与商场都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它们的了解本身也是经济学的应有之义。因此,只需正确对待,而非远离!

材料以国际上经济学术刊物中中国经济学家发表的文章少来推断中国真正意义的经济学少,过于片面和武断。每本杂志都有其倾向性,而我们国家的经济学主流观点,无疑是遵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方针,有时与之不融合,因而不被接受,也是难免的

下划线部分是分析论证。这种分析都紧扣题干所提概念、论证本身所蕴含的逻辑关系,并不对另外的事实材料进行反证。答题思路完全符合论证有效性分析题的考试大纲。例如:“官场与商场都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在揭示概念的准确内涵,“所以对它们的了解本身也是经济学的应有之义”,这是在论证其与经济学的内在概念联系。同样,“每本杂志都有其倾向性”“我国经济学主流观点是……”,也都是对概念本身的揭示。我们所说的专业知识,也就限于指诸如此类的内容,而非离开题干,自己去补充具体事实、专业知识等。

我们不妨比较一下,在2007年关于经济学家的题干中,有份模考试卷是这样回答的:

文中提出“中国经济学界太热闹怎么可能做严肃的经济学研究。”对此我不敢苟同。经济学界的热闹与进行严肃的经济学研究两者并不相冲突,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还说明学术界的繁荣呢,这里仅仅是带有主观色彩地将现象与本质联系,两者都没有必然联系。(节选)

这个答卷的错误是很常见的,也很微妙,一开始不容易发现,希望诸位仔细揣摩、体会。基本问题是:答题思路有点走偏,即有明显的驳论味道,“我不敢苟同、两者并不相冲突”,都属于直接否定题干内容,而非客观揭示其中逻辑错误。偏题的关键特别还出在这句话:“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还说明学术界的繁荣呢”,这就属于观点争辩:即,自己举出一种事实作为论据,去证明“热闹与严肃研究不相冲突”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切记:紧扣题干中的基本概念、论证过程中的逻辑关系,去分析其中的逻辑错误,不可进行观点的争辩。

具体到上面这个逻辑“漏洞”点,正确的思路应该是:紧紧抓住题干中所提“经济学”“热闹”这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分析。例如,可以修改为如下的论述:

文中提出“中国经济学界太热闹怎么可能做严肃的经济学研究”,这个论证有失偏颇,其对经济学这个概念之内涵的理解是片面的。经济学本身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只有紧密联系实际,深入经济相关领域的社会活动,才能真正认识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反之,远离实践,经济学的研究就只能是闭门造车,缺乏科学性

下面这段分析的偏题现象是更加显著的,大家可以鉴别分析,以避免犯同类错误:

众所周知,飞机制造特别是大型客机代表了工业设计和制造的最高水平。果真能如以上论述所言,我们当然得为我国科技和工业水平的迅猛提高而欢欣鼓舞,但仔细分析,情况确不能令人乐观。首先,“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并不表明“100架飞机中有5架由中国制造”,只能代表这一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中的相对程度工作由中国承担,这5%的工作只是这二系统工程的一个局部性,它的意义远远没有“由中国独立完成5架A350客机的研发制造那样宏伟”。我们进而可以由95%研发制造工作不是由我们完成推论出我国在大型民用客机研发制造领域占据了什么样的地位,起码还不到称“占有一席之地”的乐观程度。因此我认为,对某些消息我们必须持理性的态度去认真分析研判,才不至于误读误判,我国的飞机制造乃至整个工业的研发制造还需要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才能真正得到国际的认可,真正在这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中间的下划线部分大致可算对逻辑“漏洞”的分析,而其他部分则都是正面立论,即写成了普通论说文,严重跑题。

此外,根据多年涉猎论证有效性分析中发现的问题,以下两点必须记住,避免犯错:

(1)不可针对题干中的观点、内容本身进行反驳,特别是不能相对应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努力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2)只需指出文中逻辑错误的原因即可,切不可进一步对该题干的逻辑“漏洞”提出改进性、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这完全是画蛇添足,适得其反。

实际上,我们看到,有些培训教材确实是让考生这样做的,例如,他们认为,论证有效性分析题的“写作指向”包括两点:①分析其致错的原因;②提出改进的措施。

前一点勉强还说得过去,但“致错的原因”的提法有些误导:“致”的意思是致使、造成,但是,对论证有效性分析这一题,我们关注的重点,不该是逻辑错误是“怎么造成的”,而是“错在哪里、为什么是错的”。至于其第二点,就是南辕北辙,我们不能对之进行改进。

据我们多方了解,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对逻辑“漏洞”明确定性;切忌仅作“否定性的质疑”,因为后者很容易导致答卷陷入反驳式的论说文,而考生在对题干中逻辑“漏洞”的定性这一能力上,还是较为欠缺的。

下面我们以2005年1月真题为例,看看一些模考试卷中逻辑错误定性上所存在的问题。

没有天生的外科医生,也没有天生的会计师,它们都是专业化的工作,需要经过正规的培训。而这种培训最开始是在教室里进行的。当然,学生们必须具备使用手术刀或是操作键盘的能力,但是他们首先得接受专门的教育。领导者则不一样,天生的领导者是存在的。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中的领导者都只能是天生的。领导和管理本身就是生活,而不是某个人能够从教室中学习来的技术。教育可以帮助一个具有领导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人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但是,即使一个人具备管理天赋和领导潜质,教育也不能将经验灌入到头脑中。换句话说,试图向一个未曾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传授管理学,不啻向一个从未见过其他人类的人传授哲学。组织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对它的管理是一种困难的、微妙的工作,需要的是各种各样只能在身临其境时才能得到的体验。总之,MBA教育试图把管理传授给一个毫无实际经验的人是种浪费,更糟糕的是,它是对管理的一种贬低。

我们看四份答案中的内容:

第一份:

首先,不能由“没有天生的外科医生和会计师,他们必须先接受专门教育”,而“存在天生的领导者”得出领导者不需要也不能从接受专门教育培训而成的结论,这个推理是不够严密的。

第二份:

文章认为,如果一个人从未从事过管理工作,即使他具有管理天赋和领导潜质,教育也无法将知识灌入他的头脑,这更是说的一点道理也没有。

第三份:

“试图向某个未曾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传授管理学,不啻试图向一个从来没见过其他人类的人传授哲学。”这一推断缺乏有效性。即便是一个未曾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只要他在组织环境中工作过,他就对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如沟通、协调、组织、决策等有一定的观察和感受。

第四份:

“教育可以帮助一个具有领导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人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但是,即使一个人具有管理天赋和领导潜质,教育也无法将经验灌入他的头脑”,这种推断是不恰当的。MBA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经验、知识、选择力、判断力和自主意识的个体,而不是一个被动的容器。经验分享恰恰是MBA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可以看出,在上面4份模考试卷中的表述,“这个推理是不够严密的、一点道理也没有、缺乏逻辑联系、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我不敢苟同、缺乏有效性、这种推断是不恰当的”,等措辞,就是上面的教材所述“不指明错漏的笼统说法”。很明显,这些表述内容太模糊,只是一般性的否定,并没有指出论证到底出现了什么逻辑关系的错误。从这里也可看出,如果不经过真正专业的培训,缺乏明确的答题意识,而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测、做题经验,对论证分析题是无法有效驾驭的。

需指出,最后两份模考试卷中的回答,是从一些培训教材中引来的。可以看到,他们在逻辑分析以及语言表述能力上,确实都要比一些普通的考生高明不少。并且,表面形式上,答题的三个要件(即“引用、指明、分析”)也都具备。但是,由于不掌握论证分析题答题的真正要求,所以他们在作答时都没有清晰自觉的思路。首先,指出题干中具体有逻辑错误的语句时,用的是原文照抄这种笨拙做法,对篇幅造成极大的浪费;其次,指明逻辑“漏洞”时,缺乏精准定性的专业意识,而只是模糊表述为“这一推断缺乏有效性、这种推断是不恰当的”。这两处的专业水准明显欠缺。

相反,如果考生了解这道题的基本要求,掌握写作的三个要件,再伴之以逻辑“漏洞”的专业训练,那么,既然已经注意到“作者将外科医生及会计师的培养与管理人才的培养进行类比”这样的做法不合理,是很容易对之做“不当类比”的逻辑定性,这样就会一下子使讨论分析的水准提高一个档次,并且评价的脉络、指向性也就清晰起来。

我们不妨试着把上述第三和第四两份模考试卷改写如下:

第三份:认为向未从事管理工作的人传授管理学,等于向没见过其他人的人传授哲学,这里犯了不当类比的逻辑错误。即便是一个未曾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只要他在组织环境中工作过,他就对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如沟通、协调、组织、决策等有一定的观察和感受。这与向从来没见过其他人类的人传授哲学是不能类比的。

第四份:认为即使一个人具有管理潜质,也无法对之进行经验的灌输,这里有混淆概念之嫌。管理类联考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经验、知识、选择力、判断力和自主意识的个体,而不是一个被动的容器。经验分享恰恰是管理类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还有模考试卷中对题干的表述,具体属于何种逻辑错误缺乏意识,而是直接对之进行否定。这种做法也较为常见,是要不得的。请看以下两份模拟试卷:

第一份:

还有,管理组织工作的经验不一定只能通过“身临其境”才能得到经验,在很大程度上管理者可以通过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来调整自己的策略,而不必身临其境地去如此失败或成功。

第二份:

上文认为对没有管理经验的人进行管理传授是一种对时间的浪费,对管理的贬低。其实,管理培训也是一种教育。他的目的是使更多的学会管理,懂得管理。是值得人们花费时间去经营的工作,怎么会是浪费时间呢?课堂培训是对管理价值的肯定,怎么会是贬低呢?

下面是某培训教材对2012年1月真题的作答,这里暂且记为第三份试卷:

首先,地球的气候变化是多年来的一个变化过程,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下划线是本文所加,下同),如地壳的迁移,人类等动植物的生存所造成的污染而引起的变化,如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日益增多就是由人类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的。

其次,来讨论一下相对论的适用范围。因为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因此可以说:在这两个原理同时成立的情况下,一般来说狭义相对论就是适用的。需要指出的是,在特殊情况下,即使这两个原理同时成立,也可能导致错误结果。例如洛伦兹变换就可能导致错误结果。

再次讨论广义相对论的适用范围。因为广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等效原理和广义协变原理,因此可以说:在这两个原理同时成立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广义相对论就是适用的。而对于水星近日点的运动,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转,光谱线的红向移动等问题,这两个原理就是同时成立的。同样,在特殊情况下,即使这两个原理同时成立,也可能导致错误结果。

下面是另一本培训教材对2012年1月真题的作答,这里暂且记为第四份试卷:

“人类的祖先是类人猿,类人猿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并不意味着“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现代人类大脑的发达程度与强大的思维能力,是类人猿所不具有的。并且,类人猿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也与现代人类有很大的差距。现代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力类人猿也不具备,例如,现代人类拥有核武器,一旦使用,会对整个自然系统造成无法挽回的创伤。

上面四份答题根本没有指出题干中的逻辑漏洞是什么,而是直接对其中的错误言论进行批评。

第一份试卷的表述:“管理组织工作的经验不一定只能通过‘身临其境’才能得到经验”,其中的关键词是“不一定”,这是一上来就直接去否定题干中的论断,有点批驳的味道,容易使思路滑向驳论。第二份试卷的表述:“上文认为对没有管理经验的人进行管理传授是一种时间的浪费,管理的贬低。其实,管理培训也是一种教育。”其中的关键词是“其实”,这实际也是对题干的否定。第三份试卷的两段表述都使用了“并不意味着”,同样是直接否定题干中的论证关系。相同的是:三份答题都没有清晰指出题干中的逻辑“漏洞”到底是什么。

可以说,能够准确找到题干中存在逻辑漏洞的具体论证过程,是很不容易的,而对之进行逻辑错误的认定,这对多数具备较好知识储备的考生来说,难度应该不大。但是,如果只因不了解答题模式而丢分,那就太遗憾了。

第三份试卷既没有指出题干中存在逻辑错误的论证是什么,也没有对该论证做明确的错误认定,而是一上来就没头没脑地进行批驳。

可以说,对题干中的语句作精准的逻辑“漏洞”定性,是答好论证分析有效性题的关键。这是考生安排一段文字的“题眼”,是控制引领本段内容的纲,本段的一切论述分析都是围绕着该题眼而展开的。这样做,一方面保证我们的分析有个基本的立足点,站在逻辑的高度,而不是陷入对具体内容本身的关注、批驳;另一方面,也时时提醒大家:仔细揭示题干在论证过程中所存在的逻辑错误,而不是对之论断本身进行批评反驳。

从另一个角度看,实际上,由于上面几份答题,一开始是对题干中的论断进行否定,因此在思路上就很容易写成反驳式论说文,也就是完全跑题。这显然不可能拿高分。可以看到,第二份试卷的答案就是如此:“上文认为对没有管理经验的人进行管理传授是一种时间的浪费,管理的贬低。其实,管理培训也是一种教育。他的目的是使更多的学会管理,懂得管理。是值得人们花费时间去经营的工作,怎么会是浪费时间呢?课堂培训是对管理价值的肯定,怎么会是贬低呢?”整段话都是考生在阐述其本人对“管理培训”这个概念的理解,都是在与作者一比认识水平的高低;而没有分析题干本身的论证所存在的缺陷。

再看一下2012年1月的真题:

56.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地球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关注的热点。这一问题看似复杂,其实简单。只要我们运用科学原理,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去对待,也许就会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关于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不管是狭义相对论还是广义相对论,都揭示了宇宙间事物运动中普遍存在的相对性。

既然宇宙间万物的运动都是相对的,那么我们观察问题时也应该采用相对的方法,如变换视角等。

假如我们变换视角去看一些问题,也许会得出与一般常识完全不同的观点。如称为灾害的那些自然现象,包括海啸、地震、台风、暴雨等。其实也是大自然本身的一般现象而已,从大自然的视角来看,无所谓灾害不灾害。只是当它损害了人类利益,危及了人类生存的时候,从人类的视角来看,我们才称为灾害。

假如再变换一下视角,从一个更广泛的范围来看,连我们人类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个部分。既然我们的祖先是类人猿,而类人猿正像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扬子鳄乃至银杏、水杉、五针松等一样,是整个自然生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为什么我们自己就不是了呢?

由此可见,人类的问题就是大自然的问题,即使人类在某一时刻部分地改变了气候,也还是整个大自然系统中的一个自然问题,自然问题自然会解决,人类不必过于干涉。

第一段直接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用于解决“地球气候变化问题”(指明存在逻辑错误的语句),这里存在不当类比的逻辑问题(对逻辑错误做明确定性)。两者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地球气候问题是一个涉及人类整体利益、地球生态系统完好的问题;前者的规律不一定完全适合后者。(具体分析之所以错误的逻辑原因)。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简单有点关于相对论、气候的常识,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然一句具体分析的话都做不出来。

第三段由“万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推论“人观察问题也应采用相对的方法”(指明存在逻辑错误的语句),这是一种不当类比(对逻辑错误做明确定性)。自然界的存在情况是客观事实,人类的认识是一种主观活动,两者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前者的规律未必适合后者(具体分析之所以错误的逻辑原因)。

第四段,认为“变换视角”就“无所谓灾害”(指明存在逻辑错误的语句,这一段要做大幅度的概括,考生对语句要有较好的理解把握能力),这是混淆概念(对逻辑错误做明确定性)。相对论并不是相对主义,用“相对”的方法考虑问题,并不意味没有标准的去分析问题。因此,文章对于“灾害”的理解是欠妥当的(具体分析之所以错误的逻辑原因)。

第五段,由人类祖先的特点,推出现代人类的特点,这是混淆概念。人类不同于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会创造并使用和改变自然,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动物影响自然的根本性区别,因此,人力并不完全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问题也未必都是大自然的问题。

最后一段,一方面说“人类不必过于干涉”,另一方面又说“自然问题自然会解决”,两者之间是自相矛盾的。

第五段和最后一段之间,“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不足以证明“不必干预自然”。这里有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把人所具有的局部性的自然属性,概括为全体性的根本属性。虽然人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但人自身仍然有众多超出纯自然属性之外的特质,而后者对人类才更重要,例如:理性思维、科技实践的能力,情感、艺术体验的素质,等等。

有些培训教材指出下面两点:

(1)是否可以利用自然规律,对某些自然问题加以疏导,加以改进,使其更利于人类。

(2)文中缺少数据表明人类干预自然有没有成功的案例,或者有多少失败的案例,看不出其干预带来的结果。

这些就是过度发挥了,其在解题思路上是有缺陷的:不是紧扣题干中的论证关系进行分析,而有点像中学生科学课上的研讨会,把文章提供的具体内容作为研讨的话题,做深远的阐述引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