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计划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计划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同志称他为中国共产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在党中央的号召和大力推动下,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许多可资借鉴学习的经验和做法。在新的起点上,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还面临一些新形势新要求。

李卫红

(2010年10月20日)

今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这是指导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教育规划纲要》对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大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

自马克思主义20世纪传入我国以来,我们党所面临的最重大课题就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如何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所运用。回顾党近90年的奋斗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来是党的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历来是开辟事业发展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法宝。我们党艰辛探索和寻求科学真理,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就是为了使中国人民掌握这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工具,掌握实现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行动指南。毛泽东同志曾多次论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强调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必须“深入到群众中去”。江泽民同志强调:“理论掌握了群众,就能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就能推动我们的事业顺利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要“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贯穿了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的全过程,贯穿了我们党加强理论建设、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全过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中国化、时代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了科学阐述,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新高度。

众所周知,艾思奇同志是我们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杰出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之一。毛泽东同志称他为中国共产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早在1938年,艾思奇同志就在《哲学的现状与任务》一文中写道:“现在需要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化、民族化和通俗化。所谓“通俗化”,就是用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文字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让哲学从学院化的课堂书斋中走出来,成为指导人民群众思想和行动的观点和方法。他的《大众哲学》一版再版,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仍是大家喜爱的哲学普及读物,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树立了一个典范。

自然科学领域,科学家写科普读物;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大家”写“小书”,无论中国还是外国,都传统悠久,历代都有名篇佳作。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的进化》在西方国家家喻户晓。英国当代著名科学家霍金的天文科普读物《时间简史》,自1988年出版以来至今累计发行2500多万册,被译成了近40种语言。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写过《统筹方法平话》、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写过《地质之光》、著名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竺可桢写过《向沙漠进军》等。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被誉为“最勤奋的科普作家”,在他发表的200多篇论著中,有关科普工作的论著和科普文章约占1/3。在人文社科方面,像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叶圣陶的《文章例话》、王力的《诗词格律》等,既是脍炙人口的通俗入门读物,也是该领域历久弥新的权威之作,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学人和社会大众。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在党中央的号召和大力推动下,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许多可资借鉴学习的经验和做法。一是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对象。高校始终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了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高校的理论教育就跟进一步,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以良好的学风和文风,自觉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方面,高校涌现了一批以大连舰艇学院方永刚教授为代表的杰出人物;在大众化成果方面,高校推出了《马克思画传》、《画说〈共产党宣言〉》、《通俗〈资本论〉》、《邓小平理论专题讲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读本》、《理论新视野丛书》等一批影响广泛的通俗理论读物。一批高校学者为中央编写《理论热点面对面》等大众化读物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主题,大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普及。高校将人文素质的提升作为培养创新性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纳入人才培养制度体系,打造了一批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形成了若干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论坛品牌,推出了数以千计的文化素质教育类图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四是关注现实生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高校主动架桥铺路,密切与社会联系,组织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走进党政机关、街道社区,走近民众,宣讲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释疑解惑。一批人文学者走进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普及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为民众热捧的“学术明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五是以人文交流作为大学新使命,为跨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大学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通过学术交流、人员互派互访以及借助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自觉承担起以人文交流对话促文化理解、文明交融的重要使命,为促进人类多样文明和谐共生作出了应有贡献。

在新的起点上,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还面临一些新形势新要求。首先,日益频繁的思想文化交锋,尖锐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迫切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教育大学生。当前,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尖锐复杂,各种思潮激荡碰撞,对广大青年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引领社会思潮,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全过程,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面临的重大而紧迫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重要职责,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和重要渠道。在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从知识体系到信仰体系转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若干门高水平的精品课程,还要辅之以《六个“为什么”》、《七个“怎么看”》和《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等高质量的通俗理论读物,来帮助学生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高度正确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正确认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

其次,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迫切需要提供更多更好的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作品。我国社会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要更加突出、更加强烈,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速,人们思想困惑、精神焦虑等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满足人们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成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讲话时提出,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真正从群众需要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胡锦涛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大众化、普及化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再次,《教育规划纲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教育的各项工作必须以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为导向,树立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服务的意识。实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扩大优质人文素质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

最后,从总体上来看,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的分布来讲,高校是主力军,每年都涌现出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但从研究成果的结构来说,大众化、普及类成果还比较少,尤其是受到大众喜欢的、影响较大的作品还不够多。这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地位不相称。高校汇聚了大批学术素养深厚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又有着与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教学互动的独特优势,有着把握社会思想发展动态、人民大众精神需求的丰富触角。这些都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的优势所在。我们要切实发挥优势,以服务国家文化建设的实际成效来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影响。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把握方向,科学规划,创新手段,改进评价,扎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大众化、普及化工作。

第一,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对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升国民素质的迫切需要,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工作主线上要体现“三个面向”:面向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切实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面向社会,提供更好更多的适合大众的精神文化产品;面向世界,推动优秀人才和优秀成果走出去,将中国介绍给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第二,科学规划,切实将《教育规划纲要》落到实处。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是今后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在教育部制订的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中,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作为一条重要内容,列入了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体系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多项规划工作。教育部将启动建设一批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和传播示范基地;开展“高校理论名家社会行”活动,组织高校社科知名专家,深入基层,传播普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为民众提供直接的咨询服务;支持高校面向社会开设“高校名师大讲堂”,资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家撰写高质量的社科普及读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层次文化需求。高校要结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科学制订本校“十二五”科研发展规划,将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中,抓紧抓好。

第三,创新手段,进一步拓展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的途径和方式。当前,推进大众化、普及化工作,既要区别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群体,还要考虑同一社会阶层和群体的职业特点和文化水平。为此,要因人制宜,根据需求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是长期的历史任务,工作方式和手段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现代传播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要善于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普及方式,使大众化、普及化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有声有色,不断增强感召力与实效性,真正为社会大众喜闻乐见。

第四,改进评价,为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从宏观上加强和改进科研评价,确立新的评价标准,制定良好的激励政策,是解决当前重理论轻应用、重学术轻普及的关键。在评价方面,我们要认识到,高水平学术专著与高水平普及读物都是精品力作;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与高水平的普及文章都是精品力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传播普及,教育部在组织开展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时,特别设立了成果普及奖,评选了一批优秀普及读物,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高校要加强科研评价的改革试点,形成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确立分类评价的标准,鼓励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在高度重视理论研究的同时,大力推进应用对策研究,使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

第五,坚持方向,正确处理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中若干关系。首先,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要防止变质变味,走向庸俗化、低俗化、媚俗化。大众化、普及化所要的是,内容通俗易懂,文风清新自然,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但丝毫不能降低内容的导向性、思想性、科学性,相反这方面的要求应该更高。我们坚决反对,为迎合市场低级趣味需求,或满足少数人猎奇心理,以庸俗化、低俗化、媚俗化来获取市场普及率。其次,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要防止运动式、一哄而上。大众化、普及化所要做的是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的创新理论以及古今中外公认的文化经典、当代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大众化、普及化,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普及什么,由谁来做,要有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对市场需求要有基本评估和预期,切忌运动式、一哄而上,造成资源浪费。另外,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要防止忽视基础理论研究,以为推进大众化、普及化,对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就可以不重视了。恰恰相反,基础研究、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是源和流的关系。没有高水平的基础研究、理论研究,绝对不会有高质量的大众化、普及化工作。这也正是提倡大家名师从事这项事业的道理所在。

(《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2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