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爱“站直了”教书

我爱“站直了”教书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简单枯燥的高三,又苦又累又痛时,是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中的这几句话,影响着我的每一届高三毕业生。是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让我懂得了如何“站直了”教书,怎样做精神导师。我用吴非老师的理念管理班级、上好语文课。学生内心焦躁时,我总能从《不跪着教书》中得到启发,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使学生从容平和。所以,我们教师要“站直了”教书,做学生的精神导师,引导学生多读书,从书中汲取精神营养!

张海英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不再需要这样经过努力,每个人都能轻松地进入自己喜爱的大学;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面前不再有任何困难和障碍;

如果有那么一天,不需要再为就业而奋斗了,所有的人都告诉我们:从此一片坦途,你们不需要再奋斗了,——那么,要我们这一代人干什么呢?

没有什么能比在高三时奋斗一场更幸福的了!

简单枯燥的高三,又苦又累又痛时,是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中的这几句话,影响着我的每一届高三毕业生。在紧张忙碌的备考中,有强大的内心、有无敌的精神,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是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让我懂得了如何“站直了”教书,怎样做精神导师。作为高三的一名班主任、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连续七年奋战高三,和学生朝夕相伴,与他们一道摸爬滚打,一同作战于无硝烟的战场。学生能升入理想大学,是我的追求。吴非老师的思想是我的支柱,是它让我决心“站直了”教书,做学生的精神导师。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指出:“人类的精神高峰是没有办法跨越的,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跨过去。每一代人都要重新开始精神成长,因为上一代的精神是没有办法被我们这一代人复制的,只有阅读,人类的智慧保留在阅读的经典当中,人的物质财富是可以保留在这个国家的,就像我们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永远保留在那里,但是,精神文化遗产需要每一代人的对话、学习,才能不断获得,这是永无止境的精神长城。”读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我觉得给学生精神食粮的同时,也要给学生精神支撑、做学生的精神导师。那么,如何“站直了”教书,做学生的精神导师呢?

一、用风格吸引学生

吴非老师说,评价一个老师的工作,简而言之三句话: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我们要和学生对话沟通,要展现所教学科的内在魅力,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做到了这些,我们才会让自己的教学之树常青,在潜移默化中润泽学生,也悄悄地葱茏自己。

有教学风格的教师,教学充满个性。吴非说:“老师没有教学风格就没有教学地位,风格延续着教师的教学生命,因为它长久地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没有风格的教师一如泥胎木偶,他的语文课就如破庙庸僧在谈禅。”

为了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我挤时间读书、感悟书中思想。读书将大量的知识注入我内心,我适时地把它辐射到课堂中。课堂上的我旁征博引、挥洒自如,学生们也思如泉涌、如痴如醉。课堂教学熠熠发光,在这样的课堂里成长的学生,自然也就容易成长为一个站直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二、用人格塑造学生

我们的学生首先是人,做学问之前先做人,教师的美德让学生感受到了,才能传递下去。

真正的老师,肯定是一位引领学生走向快乐人生、正直人生之路的老师!做好学生的引领者才能成为一位好老师!

老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融化学生,教学生成人!对学生来说,能遇到一位好老师,将成为他们一生都无法抹去的记忆!即使我们愤世嫉俗,即使我们看不惯很多东西,即使我们内心不平衡,但是,面对学生,老师有义务引领学生走向正直之路!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逐步形成,这无疑要求我们要像对待绿叶上的露珠一样,认真精细地善待每一位学生,要精致到每个环节,细雕每个问题,准确地传承文明,科学地启迪智慧,让学生真挚地感悟人生。

三、用精神感染学生

我用吴非老师的理念管理班级、上好语文课。学生内心焦躁时,我总能从《不跪着教书》中得到启发,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使学生从容平和。学生情绪失落时,给学生安慰鼓励,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连续7年的高三生活,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有苦有累有失意,也曾暗自流泪,黯然神伤,可在学生面前传递给他们的永远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满满的自信、昂扬的斗志、平和的心态、执着的精神。学生们感悟到向上的力量,懂得了自己永远不可以被打败!

四、用读书引领学生

吴非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吴非老师为所有的阅读者开出了一副普遍适用的“良方”,那就是:读书。他期望年轻一代的教师能注意知识的积累,向新高度攀登。“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智慧的源泉,而要获得知识就必须读书。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思维品质。如果你的基本的阅读视野都比不上学生,又怎么可以引领学生呢?如果教师没有“源头活水”,又怎能有“问渠那得清如许”?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

五、用思考启迪学生

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所以,做一个“站直了”的教师,要善于思考。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不邯郸学步、亦步亦趋,不墨守成规、死守教条,不盲目崇拜、失去自我。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人格独立了,才能给学生良好的示范;思想独立了,才能教会学生用智慧去怀疑,去判断,去立论,去创新!

在这个知识爆炸、职业更替日趋频繁的时代,仅靠学校所教的那些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一生的需求。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在面对社会和科技的新变化时及时把握机会,就显得非常重要。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就是独立思考的精神,这是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日积月累地培养起来的。

有位老人对我说:“你知道为什么我自认为比今天的青年幸福吗?很简单:我有过理想,有过信仰,这些支撑我度过了青年时代;而现在的青年,他虽然快乐却没有精神的支柱,不等到了我这个年纪,他们就会垮的。”所以,我们教师要“站直了”教书,做学生的精神导师,引导学生多读书,从书中汲取精神营养!

随着高尚心灵的指引,

沿着读书之路前进,

结成那饱满的思想果实,

不要为你高贵的功绩取任何褒赏。

作者简介:张海英,河北省玉田县第二中学语文教师,玉田县名师,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多次获读书活动“优秀指导奖”,获唐山市“高考优胜”奖,多次做研讨课,在优质课中获奖,县级“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