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阅读与语感养成

阅读与语感养成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对“语感”的掌握也有高低之分,母语人的语感水平最高,是所谓母语语感,也有称为“土人感”的。因此,就语文的“语感”来说,当前大部分小学生的状况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普通话语感的,一是口语的语感,二是书面语的语感。总之,这一层次的语感主体构成就是词语搭配的规则和词汇的选择。语感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阅读行动起来,在各种阅读实践中才能将对语言文字的感觉内化于心,真正提升阅读能力。

汪 锋

“语感”在语言学习中十分重要,在外语教学中更是常见,尤其是学生学习英文时,老师常常强调学生要培养自己的语感,主要途径是多读多看多听纯正的英文,认为有了“语感”之后,并不需要记很多细致的语法规则,凭直观感觉就能判断填空、选择题之类的答案。事实上,对“语感”的掌握也有高低之分,母语人的语感水平最高,是所谓母语语感,也有称为“土人感”的。随着学习外语的进度,语感会逐步形成,向母语语感接近,但要达到和母语人一样的程度,几乎是不可能的。再进一步说,有了语感,最高境界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其然”是自己懂得了如何正确地运用语言,但没有办法教给别人。因此,一方面语感对于感知语言很重要,另一方面,语感是模糊的,并不能代替语言规则。由于有些时候,我们对语言规则研究得还不够,或者表述得不够简明,语感就可以派上用场。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语感”是对某一个特定语言的把握。把握程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判断语言运用的正确与否;二是判断语言运用的优美与否。第一层次的判断常用来研究语法学的规则,第二层次的判断常用来作为语用学、修辞学的准则。这里的“判断”都要以母语人为基础依据。

语文要学习的系统可以大致分为普通话口语和普通话书面语。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以普通话口语为母语的人越来越多,但相比之下,还是占少数,大部分人的母语是各种方言或者民族语言,就算是作为普通话基础方言的北方方言,内部之间也有很多差异。很多人把各种汉语方言不加以区分,统称汉语,认为既然母语是汉语,语感上就不成问题。这样的看法不符合当前的中国语言实际,对语文教育也是不利的。因此,就语文的“语感”来说,当前大部分小学生的状况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普通话语感的,一是口语的语感,二是书面语的语感。口语的语感可以通过多听标准普通话和学着多说来逐步提高;书面语的语感可以通过多读多写多体会来逐步提高。第一个层次的语感可以结合语法分析来进行比较明确的指导。比如,粤语为母语的学生在说比较类句子时,常用“我高过你”,而不是“我比你高”,结合句式结构的特点,可以明确指出其母语感觉与普通话语感的差异;提到父亲时会说“我老豆”,而不是“我爸”,可以明确通过词汇对比,告知其词汇选择跟普通话不符合。总之,这一层次的语感主体构成就是词语搭配的规则和词汇的选择。如果尽量多地通过普通话语料或者说样本来示范,对这些规则和词汇的直觉认识会比较容易形成,在教学中可以避免抽象规则的引入,尤其是小学阶段,在实用效果上会比较好。至于第二层次的语感,有一些可以指导的部分,也有需要通过学生结合语料或文本来领悟的。第二层次的语感,说的是语文表达感觉都是符合第一层次规则的,不是错误的表达,但在几种表达中有优美与否的差异。这涉及学生对语句组合的节奏把握,在选词上的典雅与得体等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学界对这一层次的研究不够,另一方面是这一层次的规则很多是原则性指导,但细节上可以有很大调整空间,只要略微比较一下不同的优秀作家的作品,就能发现在这一层次上的感觉差别很大。

具体而言,阅读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区分,以是否出声来看,则有朗读与默读之分。以阅读的详略来说,可以有精读、略读、浏览等。从不同角度区分的阅读形式可以交叉结合,比如,默读可以是精读,也可以是略读或者浏览。朗读长期以来一直受到重视,在教学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但默读方面相比之下研究和教学都要弱一些,关键在于其形式是不出声,不如读出声的朗读外显,无论是默读的过程还是结果,相比之下都不好把握。

事实上,阅读在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时候是不出声的。如果小学生训练一直强调朗读,而忽略默读,很多人可能会形成以朗读形式完成阅读的习惯,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对默读的方法和能力加以训练,学生的阅读力就会大打折扣。默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形式,课改的方向应该是让教育直指这些核心能力,而不是其他。为此,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多处强调渐进的培养默读能力。如: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原则来探讨默读教学中的一些操作性细节,来更准确地把握其在阅读中的地位。从方法上看,重要的一步是从朗读过渡到默读,让学生从出声到不出声,从嘴上读变成心里读,刚开始时可以告诉学生除此以外,其他地方都跟朗读一样,让学生体会朗读和默读的区别。由于不出声,就省了指挥口舌发音这一部分时间,默读自然就比朗读要快。可以让学生体会这一变化。朗读时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而且耳朵在听,会形成自反馈,出现漏读或者错读等问题容易纠正,但默读时没有这一部分,因此出现上述问题时,学生自己也意识不到,老师也不容易发现。这就需要一些过渡性的方法,此时,可以借助指读的方法,建立不需要口舌配合的阅读习惯,可以通过逐渐加快手指移动的速度等方式来逐步加强这一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可以练习指读和跳读结合的办法开始把默读和浏览、略读等阅读形式结合起来。至于默读的速度要求应取决于阅读的详略程度,而与默读这一形式并无必然的联系。同样,默读的效果和习惯也不只与不出声读有关系,与阅读的其他策略密切相关,应该综合考虑,一方面要重视默读,另一方面不能就默读本身来单项联系,要与其他角度的阅读类型结合起来,进行训练和相关评价。

语感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阅读行动起来,在各种阅读实践中才能将对语言文字的感觉内化于心,真正提升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汪锋,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研究及阅读推广研究,曾获李方桂语言学论著奖特优奖,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语言学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曾任中国语文课程网副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国培计划”语文课程开发及指导专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