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理规划孩子的膳食

合理规划孩子的膳食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首先从合理规划孩子的膳食谈起。我们要求他,两顿饭之间不能吃零食,只能喝水。孩子小的时候,大都喜欢吃谷类食物,这是他们的最好食物。我认为,孩子爱吃的食物就是最好的食物。但有一点,不到两周岁的孩子不能给他肉吃。因为,饮食过量一定不利于大脑的发育和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这还会容易使孩子从小就认为吃能解决一切问题。最后妻子接受了我的建议,决定不去看小卡尔了。

应该如何对孩子实施教育以便尽早地开发智力,挖掘他的潜能呢?答案其实很简单。让婴儿感觉到你对他的爱和关心,就是开始教育他的第一步。有人会继续问,那么,如何让他感觉到你的爱和关心呢?其实这都是一些琐碎的细节,表现在对婴儿的日常照料过程中。比方说,按时给孩子喂奶,孩子渴了立即给他水喝,及时给孩子换尿布等。作为父母,就要无时无刻地陪伴在孩子身边,及时提供给孩子所需要的照顾,消除孩子的不愉快心情,在细微的地方充分给孩子以安全感、温馨感、愉快感。所以说,能够敏锐地在第一时间知道孩子想要什么想干什么,做父母的第一步就算是成功迈出了。通过这种对孩子的观察和感知,将父母和孩子紧密地联系到一起,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了一条成功的纽带。以后的教育和感情培养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我认为孩子从婴儿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教育孩子就要注意各个方面的培养,而不是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教育孩子就是教他们读书、识字、学习知识。很多的家长,甚至有些教育专家都忽视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我首先从合理规划孩子的膳食谈起。

孩子健康饮食的规律要从一出生就开始培养。在小卡尔出生后的头半个月里,我和妻子给他喂奶、喂水就都是按时定量的,这一直到了他能自己吃饭后,也是一样。我们要求他,两顿饭之间不能吃零食,只能喝水。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如果频繁进食,使得胃老得不到休息,血液经常集中在胃部,从而导致大脑不能很好地发育和工作。孩子的精力不能消耗在消化食物上。此外,频繁进食,过多摄入食物还不利于健康,容易导致胃肠疾病。

孩子小的时候,大都喜欢吃谷类食物,这是他们的最好食物。然而,我儿子却不喜欢吃谷类的食物。我认为,孩子爱吃的食物就是最好的食物。所以,等到小卡尔4个月大后,我就开始有计划地使他的膳食尽量地丰富一点,不光是母乳。在喂奶之前,我总是先给他点密柑汁,逐渐又添加了香蕉泥、苹果泥、胡萝卜泥、青菜粥等一些蔬菜水果。等到他的胃再长大一些以后,我开始给他喂营养汤,吃煮熟的鸡蛋、马铃薯等比较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这些他都很喜欢吃。但有一点,不到两周岁的孩子不能给他肉吃。

人们总以为孩子吃得越多越好,越有益于成长。其实这种观点是错的。因为,饮食过量一定不利于大脑的发育和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这还会容易使孩子从小就认为吃能解决一切问题。一般来说,婴儿难受除了因为生病外,就是因为饿了。这时,我们如果立即让他进食大量食物,就会使他认为吃东西、填饱肚子是排除难受之感的唯一途径。那么,在他长大之后,这种“吃”的观念就会转变为过多地依赖物质的观念。我并不是说我们做父母的要限制孩子成长所需的食物,而是提醒那些溺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要适度,尤其是在孩子的饮食方面。有人说过,不同的胃造就不同的人,胃口影响一个人是悲观还是乐观。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记得有一次,我看到妻子正在给小卡尔喂牛奶,便走过去问道:“怎么又给他喂奶?不是刚喂过吗?”妻子告诉我他一直在哭闹,以为他又饿了才给他喂牛奶的。

我不客气地从妻子手中夺过奶瓶,说:“不,卡尔刚才就已经吃饱了,没必要再吃任何东西。至少这个时间还不需要。”被我夺走了奶瓶的小卡尔立即就“哇哇”大哭起来。

“你是干什么呀!”妻子急了,很不高兴。

这时,岳母大人听到了孩子的哭叫声,走进来劝我,“上帝呀!多可怜的孩子啊!你怎么能这样呢?婴儿都是要喝奶的,你为什么不让他喝。这孩子生下来就是一个不幸的孩子,现在你又这样对待他,真是可怜啊,我的小外孙!”我赶紧和她解释说不是我不想让他喝奶,只是认为他现在没有喝的必要。

岳母还是不理解:“你口口声声说要把卡尔培养成才,可哪有不吃饭就能成才的呢?这是什么道理!看你成天张嘴不离教育孩子的,我看,都是些没用的空话。”

我没有再说什么,因为我不想与这样一位善良的妇女再去争辩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我尊重她对孩子的关心和爱。

事后我又仔细地跟妻子解释,说我们应该以谨慎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培养和教育,而不是一味地呵护和顺从。幸好我有一个善解人意、通情达理的妻子,她知道了我的一番苦心之后,决定再也不会像这次一样过分溺爱孩子了。

这里附带地讲讲孩子的欲望问题。我们知道,小孩子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哇哇”大哭,人们总认为小孩子哭就一定是饿了或哪里生病了等,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小孩子跟成人一样也有得到别人重视的欲望,就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也有这种本能的欲望。举个例子:

有次,睡在摇篮中的小卡尔莫名其妙地大声啼哭起来。我叫住正要去卡尔的房间看他的妻子,并问她:“卡尔刚才吃东西了吗?”妻子回答说刚吃过了。“那么,他这几天生病了吗?”妻子摇摇头。于是我建议妻子不去理会他。

妻子很不理解地说:“为什么呢?看小卡尔哭得多伤心啊。”

“我想,他既不饿也没有生病,那么,他想哭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我们不必理会他。”我解释道。妻子坚持说:“可能是他想我了,我去哄哄他就没事了。”

“当然,他肯定是想你了,”我更进一步地分析道,“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他想提醒我们不要忽略了他。”最后妻子接受了我的建议,决定不去看小卡尔了。不一会儿,小卡尔不哭了。当我们再去看时,他正一个人乖乖地躺在摇篮里,高兴地玩着呢。

这样的做法,很多人都不理解。其实,我就是想让孩子知道,啼哭和哀求并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满足自己的愿望。更重要的是,我想让小卡尔明白,在别人不重视你的时候,自己也应该为自己找到快乐。

得到他人的尊重或重视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呢?有人通过自己的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重视,有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来获得他人的青睐。这都是很正当的途径。但现实中总有些人,由于急切地想得到别人的重视而采取乞求施舍的态度,这种做法反而会引起他人的反感,甚至连最后的一点自尊都没有了。这是何其愚蠢的行为。虽然小卡尔还小,但是这总会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留下痕迹的。

我认为,父母教育孩子,不能随便,需要谨慎地对待孩子的需要;不能没有节制,一味姑息孩子。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观察他的行为,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去培养孩子,而不能盲从。要想将孩子培养成才,我们就要从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节做起,任何一点微乎其微的地方都不能轻易放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