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复礼为仁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克己”是指培养节制自己的能力。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们把“克己”作为极其重要的道德修养内容。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人们只有克制自己的欲望和不正确的言行,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于人能克己修德,德是人的立世之本。

君子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理想人格的化身。孟子提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都是指君子任重而道远,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浩然正气,始终坚守道义,不随物流,不为境转,顺逆一如。孔子在《论语》一书中多次提到“君子”,对其道德内涵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阐释,提出要达到君子的标准,首先要做到“克己”。

“克己”是指培养节制自己的能力。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们把“克己”作为极其重要的道德修养内容。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人们只有克制自己的欲望和不正确的言行,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使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认为只要每个人都能以礼约束自己,就可以使人人成为君子,社会仁道得以弘扬。

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于人能克己修德,德是人的立世之本。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他的学生樊迟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颜回问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说:“如果你能够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那么天下人都会称赞你是个仁人。”这里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克己复礼”,只有能真正节制自己才能以仁德的胸怀面对世事,才能够达到爱他人、爱生命、爱天地万物,而成就“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普遍的仁爱。

《大学》的首条要求人修明其德,而且是先修己德,再是由自己的修德理性推及于人,“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的经世济民学说和修身传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成为社会所维系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使社会道德维持在较高水准。

《诗经》说:“上天生育了人类,万事万物都有法则。老百姓掌握了这些法则,就会崇尚美好的品德。”孔子提出了“以德配天”,要遵循仁、义、礼、智、信及“克己复礼”的道德原则,强调注重调整天人关系、人际关系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建立起宽容的、安定的、和谐的社会秩序,倡导人们修成君子以至成贤成圣。孔子还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德治与仁政也是以个人修养为前提的,立德和修身是摆在第一位的。修身是方式,立德是目的。立德修身是进行道德修养、完善人品操行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那么,“克己”的内涵是什么,是简单的克制、强忍自己的欲望吗?当然不是,简而言之,包括自我反省、自谦和宽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