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到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如果能躬行孝道,则子女的至诚孝心会给全家带来长久的幸福、安康;反之,则要遭受痛苦、甚至是灾难。同时,古人也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关于孝的传说与故事,体现了“积善之人,必有余庆”,“善有善报”的传统理念。如二十四孝的故事,古往今来,一直为人所传诵。

说到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何谓孝?从“孝”字的古文写法上看,“孝”字的上面为一老人,下面为一小孩。整个字的字形像是一个孩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老”是父母亲的意思。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说文解字》解释:“孝,善事父母也。”即身为孩子要顺承父母的意思,并且要奉养父母才算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

“孝”是中国传统儒学封建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孔孟时期,儒家的经典著作《孝经》就详细阐发了孝道的内涵,《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意是说,孝的观念不只于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仅仅是孝道的开始,在家唯孝,对己为修身养德,在外为忠君爱国,对友能亲,对众能仁,对万物能慈爱,这些都是孝的内涵。历代儒学之士都大力宣扬“孝道”,封建帝王也利用“孝道”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将“孝”由道德范畴扩展到了政治范畴。

我国的传统文化讲“百善孝为先”,对我们来说,生身者父母也,对父母亲的孝顺是为人的基本品德,孝乃德之本,没有对父母的孝,其他道德都是空话。父母之恩巍巍乎如高山不知其远,浩浩乎如大海不知其深,何以回报?先贤给我们留下了为人子女的行为规范,比如《弟子规》写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说,父母有事叫唤时,我们要马上回答,不可拖延;父母吩咐做事,我们应立刻行动,不可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们必须恭敬聆听,牢记在心;父母指责纠正我们的过错,我们必须顺从接受,坦承错误,不可顶嘴争辩,掩饰过错。

先贤告诉我们,为人子女要孝。如果能躬行孝道,则子女的至诚孝心会给全家带来长久的幸福、安康;反之,则要遭受痛苦、甚至是灾难。同时,古人也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关于孝的传说与故事,体现了“积善之人,必有余庆”,“善有善报”的传统理念。如二十四孝的故事,古往今来,一直为人所传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