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型学习共同体建设的途径

实践型学习共同体建设的途径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学习共同体充分利用教师集体的合作研究力量,互相激励,互相商讨,集思广益,使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的思维碰撞出创造性灵感的火花,从而获得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成果。通过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可以有效地深入挖掘教师自身的教育资源。温格认为,相互介入、共同的事业、共享的技艺库,实践的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共同体的关键特征。

学习型组织理论。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以团队学习为主,以成员间学习、交流、成长为主线。可以说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学习型组织的雏形,教师学习共同体就是以教师团队学习为主要特征,来自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只有在团队学习交流中,才能做到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才能实现情感交融,心与心的对话,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才会真正做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一)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又期望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得怎样的发展?而维系这两者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教师该如何“采集”和“创生”有效的教学素材,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获得最优的发展?

1.“采集”和“创生”有效的教学素材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的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订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教材即“教学的素材”,教师要善于“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对教材进行还原、解读,重新建构,以便让学生更好地“顺应”和“同化”知识。也就是说,教师一方面要深刻领悟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另一方面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在实际教学中要勇于突破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以赋予教材新的生命活力。这样在教学设计中才能经常“出彩”。

2.对学生进行“支架式”引导

教学设计有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毋庸置疑,教学设计需要考虑的环节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解读教材(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和研析学情(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新内容之间的关系入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不同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材往往是知识点的浓缩,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稀释”,可设计一系列问题的衔接,以问题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支架式”引导,使学生深入思考。“即使有了一套好教材,如何教和学仍是一个大问题”。

3.使学生获得“最优化”发展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分析并估计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即在教学要求与学生无人帮助的情况下能够独自达到的水平之间有多少差距,这样,学习任务就不会因为太容易而使学生厌倦,也不会因为太复杂而令学生望而生畏。

“用”好教材,教出“精彩”。只有当教师“入”得教材,解读出其中的内涵和价值,才可能在教学中“用”好教材,教材解读是发现教材内容的密码和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与教材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

例:上海某中学学生赴南京体验生存训练设计方案

从“治教学”到“治课程”的转身:围绕“兴趣、信心、习惯”设计课程

(二)实践共同体的特征

社会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特定群体中,可以进行社会学习、竞争性学习和间接经验的学习,从而助长他的能力。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活动对其认知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在相互争辩中澄清认识、在相互评价中扩大视野、在相互合作中优化方法、在相互竞争中提高能力。

1.实践共同体的概念

实践共同体的概念是莱夫和温格在1991年首先提出的,温格认为,实践共同体是指这样一个群体,所有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共同致力解决一组问题,或者为了一个主题共同体投入热情,他们在这一共同追求的领域中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而发展自己的知识专长。

博耶1995年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报告中使用“学习的共同体”概念。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必须是:有共同的愿景、能够彼此交流、人人平等、有规则和纪律约束、相互关心照顾、气氛是快乐的。”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和助学者为完成共同的学习和工作任务,根据一定的交互联结方式而结成的学习团体。

2.实践共同体的理论依据

群体动力学理论。教师学习共同体充分利用教师集体的合作研究力量,互相激励,互相商讨,集思广益,使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的思维碰撞出创造性灵感的火花,从而获得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成果。通过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可以有效地深入挖掘教师自身的教育资源。通过合作学习,能使具有不同教育能力和不同知识结构的教师可以互补,有效地改善个体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有效地激活不同教师的思维,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走进名校:建构以学为基点的组织新模式

名校的特点:品牌作用。名校所体现的办学品质、成就、业绩,特别是走出校园的学生的成长性、发展性和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值,始终在高位,被大家公认。

3.实践共同体的特征

杜威说,学习共同体是“多种多样的人共同生活的一种方式。”温格认为,相互介入、共同的事业、共享的技艺库,实践的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共同体的关键特征。

“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而自行组织的、旨在通过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团体”。具有两种基本功能:

(1)建立学习共同体是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需要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感到自己和其他学习者同属于一个团体,在进行共同的学习活动,遵守共同的规则,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偏好。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

(2)信息交流

学习者既与辅导者进行交流,同时又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在沟通交流中,学习者可以看到不同的信息,看到理解问题的不同角度,而这又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想法,重新组织自己的理解和思路。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由教师作为学习者,专家、同事作为助学者,以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为取向,以教师的合作精神为核心,成员分享彼此经验和资源,最终实现互促共进的学习共同体。

(三)打造面向未来的教师团队

打造面向未来的教师团队,是学校从内部推进改革的基础,其中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智慧的有效学习尤为重要。

1.教师群体的有效学习有四种方式

听中学——提供理论文本或口头报告,学习教育理念和教师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与经验;

做中学——提供教学、教育、管理的实际场景或研究项目,在实践与改革试验中学习;

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凡是已经知道的文本理念和听懂的工作经验,尽量结合自己的工作尝试,亲自体验;

做好的东西说出来——凡是亲自做过的,提高绩效十分明显的事情,试着用细节描述或理性的话语表达。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修活动,是教师学习群体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

2.建设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支撑环境

作为学习环境研究与设计的拓展,作为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的社会载体,实践共同体的研究与设计正在引起广泛的关注。建设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支撑环境,形成经常进行相互对话、沟通、交流的学习机制。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助学者、助学者与助学者之间通过对话、交流和沟通形式来学习,通过赞扬或批评来强化学习动机,通过相互支持和帮助来认识与解决问题,实现共同进步。

3.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专业成长的研究

为学习者设计学习的条件、程序、制度等因素,为意义的协商提供一定的给养。学习是针对那些设计所展开的实践,是对设计的反应。通过教师在学习共同体的有效组织,丰富教师个体知识、构建教师协作文化,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条捷径,使得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发展。教师们一起确认共同学习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有利于提高人际交往和合作的频率,主导内容积极化,提高群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活动的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