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战略研究

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战略研究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个阶段,科技支撑体系关注于服务企业应变能力的增强,服务企业之间的生态关系进一步发展。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及其服务产业既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又是现代服务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的科技支撑体系是一个“四横二纵”的构架。“二纵”分别为是服务标准规范与法规和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体系。服务平台为服务交互提供支撑,帮助实现服务提供方的多元化接入、服务使用方的一站式体验、服务交互支撑以及

11.1 科技支撑体系的战略目标研究

11.1.1 现代服务业发展阶段与科技支撑的作用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科技支撑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侧重点不同,技术更新根据现代服务业的不同层次关注不同的内容,即产业链形成、价值链拉动和生态链构建。

在现代服务业的初级阶段,企业围绕用户的基本需求或某种特定需求开展服务。服务提供被拆解成一个个要素环节,消费者的某个服务需求分解成多个服务,企业的服务活动得到有效解决。参与服务的各个企业构成上下游关系,共同创造价值,相互依存的上下游链条关系就构成了产业链。这一阶段关注的是服务行业的有效分工,服务之间的畅通衔接和服务效率的整体提高。科技支撑体系注重于服务企业运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沟通能力的提高,如提升服务企业的信息处理、存储和交换能力。一些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的通用构件(如计费),以及支撑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平台将起到关键作用。

随着服务行业的发展,服务参与者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消费者对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时,企业关注的不再是基本服务功能,而是价值链的拉动。企业需要分析哪个环节能有效提升价值,并积极改善这个环节。在这个阶段,科技支撑体系需要促进综合性、“一站式”等专业服务形态的不断涌现;并引导企业的服务水平往深度发展,形成服务品牌效应,重点关注和价值链优化、协调相关的技术,如构件的动态发现和组合;重点改善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技术支撑能力,客户的多样性需求驱动服务系统的个性化方案。

当服务产业发展到中、高级阶段时,各个服务相关企业,包括专业服务公司、中小企业、技术公司和服务中介等,构成错综复杂的服务价值网络。企业的服务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服务,不同企业的服务功能互补,环环相扣,合作共生,构成生态链系统。在这个阶段,科技支撑体系关注于服务企业应变能力的增强,服务企业之间的生态关系进一步发展。通过信息构件等手段,建立行业、区域的业务信息实时传递和共享体系;通过语义等新型技术的采用,促进服务资源的自动发现、匹配和共享,提高服务反应速度和服务消费者的满意程度;通过服务平台建立服务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良好信用体制,建立服务多方之间更通畅的合作渠道,形成示范生态环境。

在层次支撑体系的具体实施中,需要关注阶段性特点。目前我国现代服务业处于初级向中级发展阶段,产业链正逐步形成。但是,在拉动价值链和构建生态链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因此,在技术创新上更应该从价值链和生态链的角度进行考虑。

11.1.2 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研究内容

1.现代服务业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分层

现代服务业的科技支撑主要包括:①基础技术,如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质量保证技术和安全技术等;②共性技术,如信任模型、支付技术等;③专用技术,面向具体的行业、层次和应用。现代化管理理念主要用于制定服务标准和规范。现代服务业的科技支撑体系应包括由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专用技术组成的现代信息技术基础,面向行业应用与区域特色的方法、工具及构建在其上的技术平台和服务系统,以及为之配套的服务标准规范与法规、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体系。

现代信息技术及其服务产业属于知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具有高度集聚发展、高附加值以及收益外溢性等特征,它和物质生产紧密结合,建立在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播之上,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强有力的推进作用。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及其服务产业既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又是现代服务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代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服务的固有属性,使得现代服务业区别于传统服务行业,实现了诸如面对面服务、个性化服务、即时性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的形成和发展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政治基础、人文乃至宗教背景、人才基础等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研究和架构的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是建立在中国目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制造业已经形成规模并且向先进制造领域转型、正在初步建立起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的总体基础上的,以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以及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目标,通过充分利用成熟先进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手段,建立起能够支撑中国现代服务业领域未来若干年快速发展的科技环境以及相匹配的科技发展体系,从而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的服务价值和人民社会生活的服务质量,为进一步通过科学发展观建立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生态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2.科技支撑体系的总体框架

现代服务业的科技支撑体系是一个“四横二纵”的构架。“四横”从下自上分别如下:①服务支撑技术层,解决大家面临的共性技术问题;②服务构件层,提供共享的服务功能模块,从而降低服务系统的建立开销;③服务平台层,为服务系统的架构、协同、使用提供有效的支撑;④服务应用系统层,是直接面向用户的层次,主要考虑如何将服务递交给用户。“二纵”分别为是服务标准规范与法规和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体系。

这个架构体现了现代服务从产生到使用的技术流程:借助于基础技术的支撑,通过服务流程模块化,建立基础的服务构件群,然后运用组合、集成的方法和有关工具,逐步完善并形成面向行业与区域的服务平台,最后通过一定的服务生成与推送方法完成服务系统的生成。同时,还要借助一定的服务标准规范与法规保持良好的服务秩序,注重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1)服务支撑技术。服务支撑技术是指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它们为现代服务业提供最基础的运行基础技术支持。尤其是新兴的互联网产业,它完全构筑于计算机网络平台上,且产业的深度和广度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2)服务构件。服务构件是指一个自包含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服务模块,该服务模块经过有效封装,能通过IT接口得到有效共享。开发具有一定通用性的服务构件,通过灵活的技术体系,可以充分实现代码重用和服务资源的共享。

(3)服务平台。服务平台在服务支撑技术和服务构件的基础上,为相关企业的服务架构及运营提供有效的支撑。服务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建立服务系统,也可以通过平台实现交互和协作。由于服务涉及面很广,所有服务系统的支撑任务不可能由一个或几个服务平台来承担。因此,各个行业、区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色,建立相应的服务平台,为相关企业提供有效支撑。服务平台为服务交互提供支撑,帮助实现服务提供方的多元化接入、服务使用方的一站式体验、服务交互支撑以及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使企业摆脱原有生存空间和地理位置的限制,从而企业可跨越地域、文化、时空距离,再造顾客关系、降低交易成本、发现更多的目标顾客群,获得新的信息和商业机会。服务平台将极大缩短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差距。在信息、资金、研发、产权交易、物流等领域为现代服务业提供有力的支撑,使更多的企业能够借助这个平台实现有效的信息沟通、传递和反馈,理顺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4)服务应用系统。服务应用系统是指具体的服务应用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推送,定制成为特定的服务系统。成熟服务业的完善的服务应用系统的具体组成如下。

服务的参与人员,包括O2O、O2M、M2O、M2M。

服务的接触方式主要有远程离线、远程在线及面对面(F2F),实现服务系统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获取客户需求。

服务的表现形式分为自助形式、交互形式和远程形式。

服务的定制方式主要包括个性定制、群体定制和实时定制,满足不同客户对服务性质的需求。

服务的定价方式主要考虑服务成本、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等。

服务的标准界定主要考虑服务的时间、客户数量、不同地域的文化习俗以及顾客个性等。

服务应用系统建立在服务平台上,直接与客户接触,需要符合相应的服务标准与规范,针对客户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面向应用),且要保证质量和安全。

3.科技支撑体系的其他要素

科技支撑体系的其他要素包括服务标准规范及法规和服务的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体系两个方面。

(1)服务标准规范与法规。服务企业要想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和产业的扩展,就要对其服务技术和产品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实现从依赖个人经验的作坊式生产向社会化大规模生产的转变。服务标准规范与法规主要包括基于行业的服务标准,基于行业的服务条款与条件,求信代理对获信代理的信任度,服务发生的背景与时间,服务可信度体系,服务可信度度量与预测,服务信誉与计算方法和服务流程结构等。

(2)服务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体系。服务质量是顾客在接受服务之前的服务预期与服务传递系统实际运作之间的比较,主要包括:①服务双方约定的服务质量评估准则——帮助客户在不同的服务系统中对服务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价;②服务质量要素——主要规范服务的可靠性、时间以及服务能力等几个要素。

11.1.3 建立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的战略目标

1.总体目标

围绕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主战场和快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产业的科技需求大环境,对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的战略目标、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的总体框架、现代服务业质量与安全保障的科技支撑体系、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以及与现代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战略等方面展开研究;围绕基础设施、技术需求描述、共性服务技术、支撑体系框架、服务标准化、服务质量、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等主题进行现状分析并形成战略发展研究报告;研究制订一系列面向共性技术、服务和服务集成的标准及跨平台、跨系统的互操作标准以及信息和资源的组织、检索和汇交规范等;制订一系列面向应用示范工程的数据、数据交换格式、接口、服务质量和服务集成标准。开发配套符合性测试套件群,构建面向社会的测试服务平台,为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并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产业组织模型创新相结合,提出我国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的新模式。

2.具体目标

(1)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的一个目标是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即服务学,它包括服务科学、服务技术、服务工程、服务管理、服务经济等领域。服务学融合了目前计算机科学、运筹学、产业工程、商务战略、管理科学、社会和认知科学及法律科学的相关工作,发展以服务为主导的经济所需的相关研究。服务学随着服务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已经形成了自身的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基础。服务科学与工程是 IT 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它的目的不仅是提高一个机构或组织的运作效率及减少其运作成本,更重要的是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企业的业务流程重构,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服务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合现代服务业的高端人才,研究现代服务业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发推广现代服务业的系统软件平台,从而实现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紧密结合。

(2)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为新兴服务业的创新提供技术支持。新兴服务业依赖于IT技术的应用渗透而不断发展,科技对新兴服务业起着驱动作用。例如, SaaS正是在这一转变的背景下产生的,实现了软件以产品形式向服务形式的转变——用户以租金的形式付费,这种租赁模式收费背后蕴藏的是用户与SaaS的长期合作,即用户由原来的一次性购买产品转变为长期性的租用服务。

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为传统农业和制造业的转型提供技术支持。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工具贯彻先进的精益管理思想,对制造企业进行改造,实现协同高效、高技术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模式成为传统制造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目前,全球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方向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大规模生产被大批次定制取代,由过去强调规模到现今强调灵活,通过一体化的运作管理、整体效能的综合调优提高企业效益。

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为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提供技术支持。例如,在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升级过程中,以BarCode(条形码)、GIS、GpS、EDI、ITS、RFID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物流信息技术通过切入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来实现对物流企业各生产要素(车、仓等)的合理组合与高效利用,降低了经营成本,产生了明显的经营效益。

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的任务之一就是研究或制订相关的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专用技术及技术集成和共享的跨平台、跨系统的互操作技术标准。建立完善包括基础技术环境体系、服务系统架构体系、服务组织和发布体系、服务交互与协作体系和服务接入体系等构成的现代服务业的技术体系。

基础技术环境体系主要是关于信息的获取、存储与传输,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有异构网络的相互融合问题,异构、异质系统的数据共享问题及中小企业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欠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科技支撑方案:制订网络互联标准、建立系统互联平台、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和数据共享平台、建立面向服务业企业的信息检索平台及数据挖掘与分析平台。

服务系统架构体系针对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服务架构、共享服务功能模块、支撑多种形式的服务生产模式等具体问题,提出建立需求分析参考模型,构件规范、公共构件平台、服务流程库和示范服务流程体验平台、外包项目的管理技术及技术规范、服务架构示范工程。

服务组织和发布体系包括服务描述、服务的分类和聚类技术、服务的目录和检索机制、服务的广告和推荐规范。它通过建立服务描述标准和框架、元数据公共核心及扩展机制、服务分类标准及规范以及服务注册机制及检索平台以解决对服务资源进行有效的描述、分类和组织。

服务交互与协作体系的关键问题是服务企业与合作伙伴的交流、从其他企业发现并取得服务资源的方法。为此,该体系应建立相关的服务自动搜索支撑平台、服务交互协议和交互支撑平台;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建立服务整合支撑平台,以高效地帮助企业完成服务发现、服务交互、服务整合。

服务接入体系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服务接入支撑平台制订中介模式及规范,建立示范工程,以促进以用户为中心的中介平台的发展,为接入设备、交互界面、用户管理和服务定制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3)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标准与规范。

标准是服务业的基因,市场竞争的结果是标准为王;标准也是顾客与服务商之间的纽带,制订标准的目的之一就是尽量使顾客需求与服务商相互协调。所谓服务标准化,就是为使服务方所提供的服务达到最佳效果而制订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程、标准,并通过其实施和对实施的监督使服务实现优质化、规范化、程序化和高效、低耗的全部活动。

我国几十年来的工业标准化和近十年农业标准化的实践表明,推动标准化对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促进产业化、实践与国际接轨、增强市场竞争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利和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支撑作用。为了更好地解决服务业目前存在的质量不高、结构不优、效益低下、市场不够规范等问题,从科学技术层面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标准化支撑,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和规范化进程。

(4)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各国在参与国际分工的时候,要优先考虑本国的优势产业和优势项目,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从资源看,我国的优势在于丰富的劳动力,包括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内的劳动力成本低。由于劳动力便宜并具有一定的素质,专业人员比率虽低但总数并不少,所以我国在劳务输出、建筑工程承包、旅游等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中具有一定优势。

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和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为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放、灵活的科研机制对促进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强国内外、行业内外之间的科技交流,充分挖掘科技人才的潜力,发挥科技人才智力的最大能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宽松的工作科研环境有助于科技人才激发创新灵感,发挥创新能力。区域及组织内的知识、信息、技术存量以及获取新知识、信息、技术的便利是科技人才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基础,特定环境范围内科技人才的密度以及互动水平也对人才的培养有不小的影响。

(5)通过技术创新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

从劳动和资源密集到资本密集、再到技术和知识密集是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我国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的发展既具有工业化过程中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性,又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因此,就服务业而言,既要保持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传统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又要发挥现代服务业的后发优势,不失时机地推进产业升级,提高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服务业要大发展,应重视依靠第一生产力——科技的推动作用,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才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大力发展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建立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体系和创新体系,鼓励技术集成,充分发挥科技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研究制订现代服务业标准、规范与模式,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规范体系,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体制和激励机制,鼓励服务业企业作为主体,面向市场,建立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和增加科技投入,产、学、研相结合,以加快技术进步,提高服务业效率和竞争力。

11.2 科技支撑体系的技术主题研究与案例

11.2.1 概述

科学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很多新服务,尤其是信息服务,使得企业从货物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成为可能。但是,目前来看,我国服务业的科技水平明显还处在比较落后的阶段,科技创新在服务领域所起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满意的效果。尤其是中小服务企业,由于缺少技术基础,投入的财政预算也相对有限,在技术革新面前显得比较迷茫。

从全局来看,现代服务业不仅涉及各种技术问题,还涉及各类服务参与方,包括监管部门、标准组织、产业团体、IT企业和第三方服务公司等。由于缺少一个能把技术、资源凝聚在一起的基本框架,各个服务参与方往往搞不清自己在整个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因此,为了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整体水平,有必要指导企业服务系统的架构,并通过全局的技术规划和梳理,促进不同服务企业之间的协作,降低企业的服务开销,提高整体服务质量,从而提高现代服务业的竞争优势。

11.2.2 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的产业视角

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可以从产业、消费者和中小企业等不同的视角来进行研究,这里仅从产业视角予以介绍。

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到产业群聚理论时认为,各国竞争优势形态以产业群聚的面貌出现,而集群式分布呈现出由客户到供应商的垂直关系,或由市场、技术到营销的水平关联。现代服务业也不例外,只有形成产业群聚效应,才能进一步形成竞争优势。在服务业产业集群中,每个成员垂直或水平连接着,存在着既是客户又是合作伙伴的关系。例如,在物流服务中,货代、承运商、仓储等众多物流服务单位构成一个服务链,服务链的最底端是货主,整个物流服务链的最终服务目标是让货主满意。

从产业视角来看,发展现代服务业,直至最终形成产业群聚效应,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分成四个层次进行探讨。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

11.2.3 案例分析——汽车服务业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预计,到2010年,中国国内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500万辆左右,汽车化水平将达到40辆/千人。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在中国设厂,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直接购买进口整车的数量增长迅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据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1—10月累计进口各类汽车(含底盘)17.91万辆,同比增长40.28%;累计进口金额59.52亿美元,同比增长49.72%。随着整车的跨国销售,带来配套的零配件供应以及售后维修等各种服务问题,成为国际公司进一步壮大发展的壁垒。

国际汽车制造企业逐步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和控制力度,通过对原有的零配件供应和售后维修服务体系进行重大调整,借助信息化手段将服务不仅落实到单车、单店,更可以对数据进行横向分析并做出预测,从而提高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1.面向汽车的IT服务业基本体系结构

作为一个生产制造型企业,从产品研发、生产、物流配送、到市场与销售、售后服务,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财务信息,都需要各种功能强大的IT服务系统的支持。针对相同或相似的业务需求,整合IT资源,应用相同的IT系统来满足业务的需要。根据汽车企业特点,可在全球采用IT解决方案。在整车销售服务方面,利用车辆管理、销售系统等IT服务系统进行管理;对于经销商的汽车零售业务,通过向所有经销商提供经销商管理系统来实现统一管理;在零配件销售、汽车保修等方面,通过进口商管理系统实现售后服务。

2.汽车行业中基于IT技术面向车辆维修与保障服务

维修与保障服务流程是整个汽车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客户将直接感受到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维修质量,进而影响客户对维修中心、对汽车品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汽车维修与保障服务将主要提供以下应用服务。

客户资料登记、查询:详细登记车辆的维护信息,以便查询客户信息。

客户信息挖掘分析:分析、挖掘登记的客户信息,以获取有效信息。

车辆信息登记、查询:登记维修车辆的产品信息、质量信息、维修过程等信息,以方便随时获取维修车辆的资料信息,并跟踪车辆的维修状况。

车辆维修信息统计:统计分析所有维修车辆信息、车辆保修记录等数据。

车辆数据挖掘分析:分析、挖掘维修车辆信息,以获取该汽车产品的质量信息及汽车维修状况信息。

保修零部件登记:登记维修过程中可保修的车辆零部件,以从汽车生产商中获取零部件。

维修计费:记录车辆维修中耗用的零部件费用及车辆人工维修费,并计算车辆的总维修费用。

库存管理记录:管理维修服务中心当前的零配件资料。

库存盘点:定期盘点维修中心的库存产品,以维护日常工作的需求。

零配件采购:当零配件不够时,自动地向当地经销商发送零部件购买请求,以采购所需车辆零配件。

该体系结构自下而上可分为基础支撑技术、面向服务的基础构件、汽车维修与保障服务管理平台、维修与保障应用服务等四个层次。

(1)基础支撑技术。首先建立满足业务需求的IT基础架构。为了满足更大容量的数据要求和建立更安全可靠的IT系统,建立一个新的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将在现有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基础上,利用通信专线把公司在全世界所有的工厂、经销商、维修车间连接起来,从而为公司的各类业务运转提供更加安全的保护,并加强对数据的冗余备份和灾难恢复能力。其次,以IT基础架构为支撑,采用数据传输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数据检索技术、数据远程备份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系统交互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提供整个应用服务的基础保障。

(2)面向服务的基础构件。采用数据记录、查询构件、数据分析构件、数据统计构件、计费管理构件、计费支付构件、库存管理构件、订单传输构件、发票打印构件、零配件管理构件、零配件成本计算构件等一系列基础构件,实现面向汽车的维修与保障服务。

(3)汽车维修与保障服务管理平台。通过整合管理基础构件完成并实现服务平台的搭建。

(4)维修与保障应用服务。基于汽车维修与保障服务管理平台,提供客户资料登记、查询、客户信息挖掘分析、车辆信息登记、查询、车辆维修信息统计、车辆数据挖掘分析、保修索赔登记、维修计费、库存管理记录、库存盘点、零配件采购等一系列应用服务。

(5)规范和标准。严格按照公司在全球IT架构的各项标准和规定建立IT基础架构。公司严格统一管理全球的各种IT系统,例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甚至每一台网络打印机和pC机,都要遵循全球统一的命名规则。在处理各服务系统的协同和交互时,基于约定的标准规范和接口,利用Web服务的方式实现服务系统之间的无缝集成。

(6)安全质量保障。由于服务协同交互时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通过对交互的数据采用SSL加密、Kerberos协议等实现数据的安全交互和信息共享。

3.汽车服务业中的服务分解

在汽车的产品研发、生产、物流配送、市场与销售、售后服务等过程中需要提供大量的服务过程。

11.3 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11.3.1 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实现路径

1.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体系实现路径的概念和类型

同传统产业相比,现代服务业的科技创新体系由于在创新模式、创新形式和创新组织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因此,其实现路径也有较大的不同。技术创新路径是指为了达到战略目标,在各种不同技术创新方法和手段的集合中择优,并经过一定时期的反复检验和叠加而形成的一种轨迹或行动策略的集合体。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技术创新的类型有多种并存的分类,常见的如下。

(1)根据技术创新内容的不同,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服务创新和组织创新。(庄卫民,2005)

(2)根据技术创新途径不同,技术创新可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协同创新、引进创新和全球化创新。(凌云,2004)

(3)根据技术创新的演变过程,技术创新体系的实现路径可分为技术推动模型(第一代模型)、需求拉动模型(第二代模型)、联结模型(第三代模型)、平行模型(第三代模型)及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型(第五代模型)。(刘振武 刘炳义 董秀成等,2004)

2.我国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框架

现代服务业是一个不断发展、产品丰富的产业体系,应该根据科技创新的理论分析、结构建设和实践平台来构建现代服务业的科技创新体系框架,并在此框架基础上探索我国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实现路径。我国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体系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1)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它是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也是科技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整个科技创新体系得以顺利运行的根本,包括科技投入、科技组织和科技产品。

(2)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它是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两大支柱,是科技创新体系运行的驱动力。

(3)实践平台。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为代表的区域创新体系。

从横向上来看,这三大部分是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从纵向上来看,这三个部分依次为前一部分的基础,是前一部分的发展。

3.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模式研究

现代服务业是一个范围广泛、产品丰富、不断发展的产业;科技创新路径也有多种形式,且这些路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因此,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不能依赖某一单一的路径,必须融合多种创新路径。根据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框架,我们可以通过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来探讨创新的实现路径。

(1)宏观路径——“引进—模仿—自主创新”。

从宏观角度出发,技术创新体系的实现路径是指一个国家所采取的主要技术创新方式。根据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发展经验,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基础和经验,我国要建设一个知识型、创新型的国家,应该走以自主创新为主,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为辅的技术创新路径。

从产业角度出发,技术创新体系的实现路径是指一个产业为了自身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而采用的科技创新方式。现代服务业作为一个范围广泛、产品丰富的行业,我们要对它做进一步的行业划分,并根据这些行业来探讨技术创新路径。

在基础服务领域,我们应该改变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通过国际贸易和FDI进行技术引进的模式,“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加强自主创新。中国要从大国走向强国,需要同时也应该在某些科技领域在世界科技丛林中处于领先地位。虽然欧美国家在通信和信息网络等领域具备了强大的实力,但这一领域又可以细分为很多子领域,因此,中国完全有可能也完全有能力在某些子领域的科技创新方面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这也是我们国家实现科技飞跃,甚至是打破欧美国家在某些技术上垄断的突破口。例如我国的航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和以3G为代表的通信技术就取得了大量可喜的成就。

对于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和公共服务,可以走一条动态的“引进—模仿—学习—再创新—提高R&D能力—自主创新”的一种不断螺旋式上升的科技创新路径。因为我国在这些产业领域发展得比较晚,同时考虑到技术的外溢性和公共产品性质,可以采用后发优势和动态演变进程: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适宜采用技术引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采用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当知识、技术、人力储备充实后开展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活动。

(2)微观路径——“龙头企业—产业联盟”。

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实现路径在宏观上主要表现为“引进—模仿—自主创新”。在宏观表现形式下,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微观路径往往就是以“龙头企业”为先导,以此引导和促进其他服务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加快整个行业的创新速度和频率。现代服务业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实现路径除了依托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外,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加以实现。制度创新主要通过产业联盟的形式出现,即现代服务业各行业之间的技术创新存在一定共性为其成立产业联盟奠定了基础条件,也就是通过突破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技术、电子商务与物流关键技术、数字内容关键技术,建立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技术支撑体系。

建立“龙头企业—产业联盟”的微观路径还需考虑另一个问题,即,由于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中小企业一般很难有这个实力进行单独研发,因此,大企业的科技创新可以通过产业联盟的形式传导至中小企业,实现整个行业的科技创新。但是,建立产业联盟、实现技术共享的前提是要解决大企业因科技创新而形成的收益权问题,科技创新产品形成的专利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排他性,如何缩短这个排他期,成为建立“龙头企业—产业联盟”微观路径的关键所在。因此,本书认为可以考虑产业联盟内的中小企业对大企业进行一定时期的反向补贴,这样既可解决大企业的投入产出问题,又可降低中小企业独自研发的风险,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建立整个现代服务业良性的科技创新体系。

4.讨论

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发展的新形态,其科技创新体系的实现路径和发展模式必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可以通过“引进—模仿”或“龙头企业—产业联盟”等形式加以实现。每大类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实现路径和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在推动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方面应该实施差异化战略。

11.3.2 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1.科技创新环境系统建设

良好的制度环境与合理的制度安排能够提供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和竞争关系,这种关系能为现代服务业的创新体系中的各个行为主体的创新活动提供激励与保护功能,从而提高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不断实现技术创新。

(1)建立竞争性的市场制度。对技术创新而言,竞争性的市场制度是一种实施费用低、效率高的激励制度。首先,市场机制通过竞争会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使得企业不得不进行设备更新、工艺更新和产品更新。优胜劣汰的竞争迫使企业有效利用资源配置。其次,市场机制对创新活动具有激励的作用,能够使企业愿意从事风险性的创新活动。再次,市场制度有助于培育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在市场机制下,通过竞争才能凸现一批具有才能的企业家。最后,市场可以减少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是制约创新的一大因素。市场经济允许多个企业进行竞争性的研究开发,必然会形成一个竞争性的大环境,这将有助于尽快找到创新的捷径,从而提高创新的效率。

(2)确立明晰的产权制度。明晰的产权和完善的权利保障体系是技术创新的制度性基础。创新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创新带来的收益。创新主体的最终收益能否得到保障是创新活动的直接原因。因此,有关创新主体与创新成果之间的产权制度必然成为激励创新的最根本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产权制度是知识产权制度和人力资本产权制度。

(3)构建形式多样的风险投资制度。风险投资是投资人把风险资本投向具有巨大竞争潜力、快速成长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在承担风险的基础上,为融资人提供长期股权投资和增值服务,孵化企业快速成长,出炉后再通过上市、兼并或是其他股权转让方式得到高额回报后撤出资金的一种投资方式。风险投资制度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资本的顺利流动是风险投资保持活力的基本前提。显然,风险投资制度是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重要制度创新。高技术知识与金融方式的交叉,股票市场与技术市场的融合,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联手已经成为推动该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4)搭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制度。产、学、研合作创新就是在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以技术合约为基础,依据各自的优势分担技术创新不同阶段所需要的投入资源,相互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产、学、研合作是当今世界各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形式,其主要形式包括技术转让、合作研究、合作开发、共建实体、人才交流与培训、信息交流、设备仪器共用、技术服务与咨询等。

(5)加强技术创新体系的法律制度建设。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等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但有关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则基本上处于空白,需要使技术创新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趋于完整。梳理创新政策,改进创新的法律环境。已经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由于客观条件变化或设计时的局限性导致与实践不适应。另外,由于有权制订政策的部门很多,导致一些政策措施相互矛盾,给创新主体传递的政策信号发生混乱。建议以行政许可法实施为契机,对国家创新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改善创新的政策法律环境。

2.科技创新支撑系统建设

(1)加强国家现代服务研究中心的建设。

集中力量重点支持一批基础比较好、在行业上有重要影响且已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的国家级现代服务研究中心,国家财政适当投入进行二次建设,增强其持续创新能力,其研究重点应当放到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上。

重视发挥龙头企业和重点科研院所在国家现代服务研究中心的作用。在新选择建设国家现代服务研究中心依托单位时,应当特别重视发挥龙头企业技术中心和转制的产业重点科研院所的作用。国家现代服务研究中心应按照机制企业化、服务社会化方式运作,任务主要来自市场,以任务带学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类型的国家现代服务研究中心,以政府的投入为主来建设,国家还应设立固定的运行经费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建设和资助运行;对于产业技术创新类型的国家现代服务研究中心,通过政府鼓励和资助,引导各种拥有这些能力的社会组织参与建设并支持运行,或者在年税收方面给国家现代服务研究中心以优惠。

(2)以公共平台建设为契机,推进创新平台的开发。

实践表明,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提升中小企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建议成立中国现代服务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或平台),该平台作为非营利机制运行的创新服务机构的联合体。要以现有面向行业的服务为基础组成,除了为各自行业服务,同时应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承担现代服务科技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跨行业的重大现代服务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开发或消化吸收的研究、技术创新服务工作的组织并开展建议、咨询等活动,培养交叉学科人才。

(3)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利用多方面科技资源。

构建国家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平台,整合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从法律和国家管理层面上规范技术创新体系,规范国家创新体系各部分功能,并建议明确对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新体系的协调管理机构,从体制上解决技术创新体系各部分相互衔接配合问题。

整合并优化技术创新资源。对已建的各类技术创新平台进行评价,明确作为国家创新平台应当承担的服务于行业和社会的责任,按照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优势互补的原则整合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使布局比较合理。在国家技术创新平台中应以国家重点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为重点。

(4)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发挥企业技术中心的作用。

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对支撑产业技术自主创新有重要意义。对行业有辐射作用但投资较大依靠市场手段难以解决的试验装置和实验环境的建设,国家在经费上给予适当资助。对为国家重点现代服务建设提供配套设备和技术的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在下达相应任务或订货的同时,以资金或优惠政策等手段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加强创新能力基础设施的建设。

支持高等学校在龙头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教学实验基地。通过高校与龙头企业的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提高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供给能力。

发挥行业协会联系和推动企业技术中心交流与合作的作用。加强企业间在技术创新和创新管理上的交流与合作,以政策引导推动共性技术的扩散,促进产业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5)注重创新人才培养。

改善创新环境,吸引大批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创业,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从本科生教育做起,增加现代服务管理和科技产业化的课程,改革高校的考评体制,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在龙头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鼓励高等学校和国立科研院所设立面向企业技术带头人的高级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员制度,鼓励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对企业技术中心的青年技术带头人带开发项目到重点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科研工作发生的费用给予补贴。

3.科技创新研发系统建设

(1)制订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科技计划。

国家目前有知识创新工程、“973”计划、“985”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基础研究类的科技计划或专项,但没有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专项科技计划。虽然科技部有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但支持额度太小,且主要针对新产品的开发,不是面向行业共性技术和竞争前技术。国家“863”计划虽然不属于基础研究,但限于高技术而不能覆盖全部现代服务技术专业,而且“863”计划的定位也不完全面对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总的来说,近年来,国家财政支持科学发现的力度加大,支持技术创新的强度减弱,这与以技术创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战略重点不一致。为此,建议国家设立类似于“863”计划规模的国家技术创新计划,或者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定位为技术创新计划。

(2)正确处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重视培养原创能力,但当前更要鼓励和爱护企业的改进性创新和集成性创新。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之间并不必然是相互替代、相互排斥的,而可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要自己开发新技术,用新的方法对已有技术的集成提高使用效率或开拓新的应用,同样是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改进,直至实现自主创新,是后进国家实现技术跨越的普遍经验。

正确处理开放与自主关系,从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对于那些新兴的、具有较大潜在经济和社会收益,并且存在“机遇窗口”和跨越可能的高技术领域(如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应当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增加国际合作的筹码。对于那些在现阶段既难以引进,又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强调以自力更生为基础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建立起自主开发所需的技术能力。

建立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基金。对于利用国家资金或国有企业投资的引进项目,按引进设备费用的一定比例提取消化基金,由具有开发能力的单位来支持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

4.科技创新保障系统建设

(1)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扶持。

要加大财政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领域。要发挥好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科技部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及专项资金规模,创新资金运用方式,加大对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研究制订支持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政策。要加强重点工程建设,重点推进跨区域、跨部门、集聚功能强、辐射作用大的“增值工程、增绿工程、增效工程”,为制造业提供支撑服务,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公共财政带动社会投入建立现代服务技术创新基金。为了动员社会资金支持现代服务技术研发,参考一些国家的经验,建议我国建立现代服务技术研究发展基金或现代服务技术创新基金。在国家现代服务科技的主管部门下成立现代服务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委员会,由现代服务科技专家、重要企业的技术主管和现代服务管理专家组成。基金的来源多渠道,但在开始时需要有政府财政的支持,相对于美国政府财政对企业的支持,中国政府财政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应该更大一些,通过现代服务科技创新基金的支持应该是一种公开而且比较公平的方式。

(2)发挥政府在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宏观管理作用。

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和监督机制,用好公共财政支持技术创新。公共财政资源在技术创新领域的使用中应当适当调整宏观目标,从以直接资助技术设施为主,调整为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新领域为主,政府掌握的公共财政资金则重点支持那些具有公共产品与服务性质的项目和能够形成或带动产业链的项目。用好WTO规则,理直气壮地支持企业开发竞争前技术。公共财政经费的决策、使用和效果都必须有科学公正的评估机制,完善政府内部和立法机关的监督机制以及社会监督机制。制订相应政策,解决公共财政科技拨款资助完成并形成的知识和技术不能有效扩散的问题。

5.促进服务构件的研发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目前开发的服务构件多为促进代码复用的功能型构件。对于行业、区域的服务协作和整合来说,促进信息共享的服务构件格外重要。相对于计费等功能性构件,信息型服务构件的封装和使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缺少有效的技术支撑和技术规范。信息型服务构件可用于信息实时发布、业务信息共享、服务发现和组合等领域,需要相应的技术基础框架来解决输入输出的信息理解和匹配问题。因此,促进信息共享型服务构件的开发和使用,应至少在下列技术问题上进一步努力。

(1)根据行业、区域的理论知识和服务特点,研究信息型服务构件中输入输出信息的描述框架;通过语义描述、知识库推导等技术的有效采纳,促进服务信息的理解和相互匹配。

(2)建立信息型服务构件的封装、接口和调用的相关机制。

(3)结合知识体系和描述框架,开发高效的服务发现、匹配和衔接推导的相关算法,为服务的流畅协作提供技术基础。

同时,由于构件可能会被广泛调用,一旦含有质量或安全隐患,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和安全保障体系,对服务构件的使用非常重要。服务构件的质量和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服务构件的开发和使用规范,服务构件的质量评价指标和评测体系,服务构件的测试和安全监控体系。

6.提高服务系统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服务业的消费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需要采用一些灵活、动态的策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定制,并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作出快速调整。为了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服务企业需要有一个能够捕获需求,快速适应变化的技术体系。关注的内容主要有:服务需求的获取、分解和描述框架;个性化服务的相关技术,如服务流程的动态生成,服务的交互定制等;服务的反馈机制,从而促进服务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服务历史信息和用户数据的挖掘技术。

7.提升服务应用的可信度和规范性

对于服务消费者来说,需要选择信誉记录良好的服务,有效规避不良服务。对于服务提供商来说,需要选择可信任的协作伙伴和中介机构。要提升服务的可信度和规范性需要关注以下内容:现代服务业应用的信用体系研究与应用,公共服务的评价指标与评测体系,面向行业的服务评价指标与评测体系。

参考文献

[1]曹凌. 论电子服务品质与电子政务的交互性.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36(5):23-28

[2]陈守明. 知识互动共享与企业簇群的创新优势.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14(4):48-51

[3]高鹏.论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虚拟化特征.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23(4):50-53

[4]蒋三庚. 现代服务业研究.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5]景体华.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3~2004)(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蓝皮书).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李朝鲜,李宝仁. 现代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7]李朝鲜. 理论与量化: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研究.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8]李凌志,冯俊天. 现代服务业知识管理能力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9]裴长洪.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谭仲池主编. 现代服务业研究.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11]尤芳湖. 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12]俞梅珍. 服务业与当代国际经济竞争.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13]郁义鸿,黄云峰. 服务业对中国经济发展与结构转变贡献的一项实证研究.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5):736-741

[14]钟若愚.走向现代服务业.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15]周振华. 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16]朱晓青. 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其核心产业群探讨. 北京社会科学,2007(4):52-59

[17][美]迈克尔·波特著. 李明轩,邱如美译. 国家竞争优势. 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2

[18][美]菲利普·艾文斯, 托马斯·沃斯特著. 刘宝旭等译. 裂变:新经济浪潮冲击下的企业战略..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0(6)

[19][日]铃木秀郎等编著. 关志民译. IT时代的物流服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0]陈立辉. 科技支撑体系及其作用与功能. 改革与战略,2002(1-2):20-26

[21]程大中. 生产者服务论:兼论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开放. 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22]申静. 知识型服务业的服务创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23]高汝熹、张洁. 知识服务业:都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4]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5]晁钢令.服务产业现代服务业.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6]刘重.现代服务业发展与预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7]魏江,沈璞.知识型服务业创新范式初探.科研管理,2006(1)

[28]庄卫民.产业技术创新.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

[29]凌云.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0]刘振武,刘炳义,董秀成等.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31]Bribery T, Secrecy B.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Organized Crime, 1997,4(2):5556

[32]Rust RT, Miu C. What Academic Research Tells Us About Service.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6, 49(7):4954

[33]policies and Technologies that Improve pubic Service, i2010,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Media.http://ec.europa.eu/information_society/eeurope/i2010docsinfo_sheets/73i2010inclusionen.pdf

[34]parikh TS, Lazowska ED. Designing an Architecture for Delivering Mobile Information Services to the Rural Developing World. WWW 2006, 2006

[35]Djordjevic I, Dimitrakos T, Romano N, Mac Randal D, Ritrovato p. Dynamic Security perimeters for InterEnterprise Service Integration.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2007(23): 633657

[36]Tien JM, Berg D. A Calculus for Services Innovation.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2007,16(2): 129165

[37]Zhao YX. Develop the Ontology for Internet Commerce by Reusing Existing Standards. In: proc. Intl Workshop on Semantic Web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ies (SWFAT, Nara, Japan, March 12, 2003:5157

[38]Klein M, K¨onigRies B, M¨ussig M. What is Needed for Semantic Service Descriptions? A proposal for Suitable Language Constru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Web and Grid Services (IJWGS), 2005, 1(2):328364

[39]Ding Y, Fensel D, Klein M, Omelayenko B. The Semantic Web: Yet Another hip?Data & Knowledge Engineering. 2002, 41(3): 205227.

[40]Brüggemeier M, Dovifat A, Lenk K. “Open Choice”: Improving public Sector performance with process Reorganization Methodology. EGOV 2006,2006: 186194

[41]Bennett J, Iossa E. Building and Managing Facilities for public Services, Working paper. December 2005

[42]parikh TS, Lazowska ED. Designing an Architecture for Delivering Mobile. Information Services to the Rural Developing World. WWW 2006, 2006

[43]Walden EA, hoffman JJ. Organizational form, Incentives and the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pening the Black Box of Outsourcing. 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 ,2007(34): 35753591

[44]Evreinov G.Blind and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human Computer Interface. ICChp 2006. 2006:10291030

[45]Barone D, Viscusi G, Batini C, Naggar p. A Repository of Services for the Government to Businesses Relationship. NGITS 2006.2006: 4758

[46]Klischewski R, Jeenicke M. Semantic Web Technologies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ithin eGovernment Servic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37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2004

[47]pur A, Bohanec M, Cestnik B, Lavracˇ N, Kopacˇ DM,. Data Mining for Decision Support:An Application in public health Care. IEA/AIE 2005. 2005: 459469

[48]eUSER project, D5.4 Recommendations, ehealth, eLearning and eGovernment for All: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eUSER project.http://www.eusereu.org/ShowDocument.asp?FocusAnalysisDocumentID=16

[49]Millard J. eGovernment for an Inclusive Society:Flexichannelling and Social Intermediaries. http://www.eusereu.org/ShowDocument.asp?CaseDocumentID=269

[50]pollock JT. IT Systems Interoperability and the Revolution in Semantic Computing:Same problem, Better Solutions, White paper. http://www.modulant.compDFSITSystemsInteroperability.pdf

[51]Fluegge M, Santos IJG, Tizzo Np, Madeira ERM.Challenges and Techniques on the Road to Dynamically Compose Web Services. ICWE 2006, 2006: 4047

[52]Mokhtar SB, Fournier D, Georgantas N, Issarny V. Contextaware Service Composition in pervasive Computing Environments. In: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Rapid Integration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techniques (RISE‘05). 2005

[53]Lee hL, padmanabhan V, Whang S. Information Distortion in SupplyChain: The Bullwhip Effect . Management Science,1997, 43(4): 546558

[54]Xue M, harker pT, heim G.R. Incorporating the dual customer roles in eservice design.working paper. http://fic.wharton.upenn.edu/fic/papers/03/0304.pdf

[55]Kongdenfha W, Saintpaul R, Benatallah B, Casati F. An AspectOriented Framework for Service Adaptation.. ICSOC 2006, 1526

[56]Auer C, petrovic O. Emeasurement: an Integrated Methodology for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Eservices. Int. J. Electronic Business, 2004, 2(6)

[57]Baldoni M, Baroglio C, Martelli A, patti V. Reasoning about Interaction protocols for Customizing Web Service Selection and Composition. The Journal of Logic and Algebraic programming, 2006

[58]Rouse WB, Baba ML.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6,49(7): 6672

[59]Bettencourt L, Ostrom AL, Brown SW, Roundtree RI. Client Coproduction in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02, 44(4): 100127

[60]Kotinurmi p, Vitvar T, haller A, Richardson R, Boran A. Semantic Web Services Enabled B2B Integration. DEECS 2006.2006: 209223

[61]Sinuhe A, Sicilia MA , Dodero JM. Choreography Frameworks for Business Integration:Addressing heterogeneous semantics. Computers in Industry.2007(58):4875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