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香港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特色及启示

香港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特色及启示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以社会科学学院为例,对香港大学本科课程体系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分析。本文对港大社会科学学院的本科课程体系进行介绍和分析,期望对我校和学院本科教学改革及质量提升有所裨益。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港大社会科学学院的本科课程体系的特色,笔者亦查找了社会工作与新闻学的课程体系。

罗文恩

(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

【摘要】课程体系建设是本科人才培养与教育的核心工作之一。本文以社会科学学院为例,对香港大学本科课程体系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分析。笔者认为,港大本科课程体系有三个特色:①强调“术有专攻”和“学以致用”,循序渐进培养专业人才;②重视搭建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多管齐下培养复合型人才;③注重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全球公民”。这些特色值得内地高校在拟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考察和借鉴。

【关键词】课程体系 跨学科 循序渐进 国际视野

香港大学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历史最悠久、声誉最高的高等学府之一,根据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QS)2014—2015世界大学排名可知其全球排名第28位。作为世界知名学府,港大在本科课程设计和素质教育方面也独树一帜,值得内地高校参考和借鉴。本文对港大社会科学学院的本科课程体系进行介绍和分析,期望对我校和学院本科教学改革及质量提升有所裨益。

港大社会科学学院成立于1967年,包括地理学系、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心理学系、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学系以及社会学系五个系,是港大最大的文科类学院之一,2014—2015年度一共有学生3 209人,其中本科生1 472人[1]。社科学院还设立了6个跨学科中心以及1个社科研究服务中心。这几年港大的本科课程体系正在由三年制向四年制转变,因此目前的本科生培养体系(undergraduate programme)既有全日制四年课程,也有少量全日制三年课程。社科学院的本科全日制学位课程包括社会科学学士、社会工作学士、社会科学学士(政府与法律)、新闻学学士等。此外,社科学院亦与其他学院联合举办了一些五年制双学位课程,包括与法学院联合开展的社会科学与法学双学位课程,与教育学院联合开展的教育学与社会科学双学位课程,以及与经管学院联合开展的工商管理学士(国际商业和全球管理)课程。

需要说明的是,香港本地高中生参加香港大学联招(JUPAS,即香港“高考”)考试时,需要填报上述学位课程的代码,也就是在入学前必须先选好“专业”。因此跟深大不同,不存在入学第二年才分专业的情况。港大及社科学院每年都会公布详细的课程信息(例如招生人数、培养方案、就业前景、师资等)供考生参考,让学生充分考虑之后选择心仪的课程体系深造。下面笔者对社科学院招录人数最多的四年制社会科学学士课程(Bachelor of Social Sciences 4-year curriculum)作简单介绍[2],并结合其他专业课程归纳港大本科课程体系的一些特色。

概而述之,四年制社会科学学士课程体系包括三个模块:校级课程(University Requirements)、专业主修(Disciplinary Major)和自选/其他主修/次修(Free Electives / Other Major / Minor),总计需要修满240个学分[3]。校级课程包括语言类课程和公共核心课(Common Core Courses)两个子模块,一共54个学分。语言类课程包括大学英语、专业英语和中文提升课,每门6学分,符合一定条件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公共核心课程包括六门跨学科的基础课,一共36个学分,必须在前三年修完。港大公共核心课程与深大全校公选课类似,可供学生依据自身兴趣爱好灵活选课。不同之处在于,港大公共核心课程强调模块化,分为四大课程领域,包括科技文化(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iteracy)、人文学科(Humanities)、全球议题(Global Issues)以及中国:文化、国家与社会(China:Culture,State and Society)。学生每个学期必须选一门公共核心课,但同一学期每个领域最多选一门,其目的是敦促学生跳出专业藩篱,涉猎广博的科学人文知识和了解全球人类社会的运作。

专业主修课程包括五个子模块,分别是入门课程(Introductory Course)、先修课程(Pre-requisite)[4]、高级课程(Advanced Course)、综合课程(Capstone Requirement)[5]和社会创新及全球公民课程(Social Innovation and Global Citizenship)。学生必须修满不低于96个学分,并且须在中国研究、地理、政治与公共行政、心理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以及社会学六个学科中选定一个主修的专业。以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科为例,入门课程是“理解政治学科”,先修课程则是从比较政治、国际关系、政治理论和公共行政四门课中选择两门。高级课程学生可以从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提供的课程中选择,但必须包括一门政治学研究方法课程。综合课程只能在第七或者第八学期选择,学生可以在“政治与公共行政研究实习”“政治与公共行政指定项目”两门课中选修一门来取得学分。社会创新实践课和全球公民实践课是社科学院推出的两门特色校外实践课,分别有12个学分。社会创新实践课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获得一手资料来加深对社会议题的理解。学生可利用寒暑假或者其他时间在香港或者其他地区到当地机构参与实习来完成课程。全球公民实践课旨在赋予学生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地球村”公民的活跃分子。学生可通过全球公民实习、全球公民暑期训练营、海外交换生项目或者学院认可的其他暑期项目等三种方式来完成课程,但必须在香港之外的地区学习或者实习才能拿到学分。

自选/其他主修/次修课程包括两个子模块,分别是跨学科主修课程(Multidisciplinary majors,72个学分)和次修课程(Minors,36个学分)。社科学院提供的跨学科专业课程包括认知科学、刑事学、咨询、全球学习、媒体和文化学习以及都市治理六个领域,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领域来学习。另外,学生亦可以选择其他学院的专业课程。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港大社会科学学院的本科课程体系的特色,笔者亦查找了社会工作与新闻学的课程体系。社会工作学位的校级课程同样包括语言课程和公共核心课程,如表1所示。专业课程方面,包括36个学分的入门核心课程和96个学分的高级核心课程,以及12个学分的选修课程。高级课程中大部分是实践类课程,例如社工实践实验室、社工实践基础、高级社工实践、岗位实习课(Field Work Placement)等。此外,该课程体系还包括每学年选修若干学分的“自选”课程(见表1)。

表1 香港大学四年制社会工作课程体系的结构

新闻学学位课程如表2所示,其校级课程要求与社会工作专业类似。专业核心课同样包括入门课程、高级课程和选修课程三个层次。该课程体系的一个特色是,学生除了主修新闻学之外,还必须修满72~90学分的第二专业课程。

表2 香港大学四年制新闻学课程体系的结构

通过对上述课程体系的分析,笔者认为港大社会科学学院的本科课程体系设计有如下三个特色,值得我们关注与参考。

特色一:强调“术有专攻”和“学以致用”,循序渐进培养专业人才。社科学院的课程体系都有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并且根据培养目标来构建层次分明的专业课程体系。无论是新闻学、社会工作,还是政府与法律课程体系,都体现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即使是社会科学这一看似综合的课程体系,学院亦要求在政治与公共行政、心理、地理、社会工作等领域选择一个主修专业。专业课程的阶梯建设亦做得比较好,每个专业入门课程、先修课程和高级课程,都会在教学制度中清晰罗列出来,并要求学生依次学修。同时,课程体系也要求学生“学以致用”,不少高级专业课程都要求学生到机构实习,或者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社科学院的两门特色课程——社会创新和全球公民身份,也要求学生必须到校外参与培训或者实习才能拿到学分,鼓励学生融入社会,了解不同的区域和文化特色。

特色二:重视搭建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多管齐下培养复合型人才。社科学院设置了不少专业的课程体系,例如广受学生欢迎的社会科学学士(政府与法律)培养体系,同时提供了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和法学院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完成其五年制的课程更可以拿到社会科学学士和法学学士双学位。除了法学院外,社会科学学院亦与教育学院、商业和经济学院等联合开设了五年制双学位课程。一些四年制的课程体系同样也强调学习多学科的知识。例如新闻学学士课程除了主修专业外,还要求学生必须选择一个“第二专业”。社会科学学士课程,则要求学生同时选择一个专业主修和一个多学科主修。另外,港大的每一个课程体系通常都包括36个学分的公共核心课。通过选修其四大领域的通识课,有助于学生打破专业壁垒,结识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伙伴。

特色三:注重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全球公民”。港大的本科学生国际化程度较高,除了来自中国香港和内地的学生外,亦有不少来自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以及欧美和拉美地区的学生。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能够更客观、理性地看待当今全球社会的发展。除招生外,港大的课程体系设计亦凸显全球元素。例如公共核心课程的四大领域之一即为“全球议题”,开设了大量的有关全球经济、政治及社会文化的课程。社会科学学院的“全球公民”实践课程,更是鼓励学生走出香港地区,亲身感受与体验全球各地差异化的社会文化。

由于起步晚、起点低,加上过去十余年大规模扩招,国内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一直饱受诟病。尽管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如教师素质、硬件和软件建设、师生比、生源质量、授课方法等,但课程体系的设计往往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学习与考察境外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有助于我们找出差距,少走弯路。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数据来源: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网站,http://www.socsc.hku.hk/statistics.html。

[2]根据港大社科学院的招生简章,2015—2016年度社会科学学士课程招录人数为195人,其他学士课程合计招生人数为136人。

[3]港大的一门课(course)通常是6个学分(credits),因此240学分大约需修40门课。

[4]一些专业课程体系已会把先修课程并入到入门课程里面。

[5]与大陆的毕业设计类课程类似,即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