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是教学的对象和目的

人是教学的对象和目的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科教学的重心是在学科还是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学科本位论的错误不在于学科本身,而在于指导思想。各门学科的性质、任务有所不同,但在育人上的使命和任务是一样的,人才是教学的共同对象。对教师而言,至关重要的就是学会尊重和宽容。究其原因,正是由于老师眼中只有学科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成绩,却丢掉了活生生的人。

课程的角度讲,教育界一直存在着学科本位和人本位之争。学科教学的重心是在学科还是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学科本位论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人之上,使得学科成为中心,成为目的,学校教育、课程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学生成为学科发展的工具,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不得不围绕学科以及学科考试成绩来运转。这种只见学科不见人的教育观从根本上背离了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使命。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学科本位论的错误不在于学科本身,而在于指导思想。学科教学依然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和服务于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健康发展。

从教学的角度讲,教育界一直存在着教书和教人之争。很多教师往往把自己定位在教书上,似乎把书教完了、教好了,也就万事大吉了,就是一个好教师了。其实,真正的教学是教人,而不是教书,例如,语文教师不是教语文,而是用语文教人;数学教师也不是教数学,而是用数学教人。各门学科的性质、任务有所不同,但在育人上的使命和任务是一样的,人才是教学的共同对象。正如叶圣陶先生在《如果我当教师》一文中所言:“我如果当中学教师,绝不将我的行业叫作‘教书’。……我与从前书房里的老先生,其实是大有分别的。他们只须教学生把书读通,能够去应试、取功名,此外没有他们的事儿了;而我呢,却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我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 自然要认清那门功课的目标,如国文科在训练思想,养成语言文字的好习惯;理化科在懂得自然,进而操纵自然之匙。同时,我不忘记各种功课有个总目标,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每种功课犹如车轮上的一根‘辐’,许多根辐必须集中在‘教育’的‘轴’上,才成为推进国家民族的整个轮子。”[1]我们强调,“人是一切事物有意义和价值的源头。没有人就没有一切,无论何时,教育必须首先要去培养一个人,然后才是培养一个律师或医生,而不能相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性的实现,是让人成为人,而不是把人变成工具”。[2]

强调人是教学的对象,在认识和实践上必须凸显以下几点。

一、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利益高于一切

我们认为,在学科教学中,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成绩的提高,这些都很重要,但是这一切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健康、幸福、尊严和个性的发展以及内心的自由。的确,在现有的体制下,追求分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以牺牲儿童的健康、幸福、品行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高分。那样做不仅得不偿失,也会使分数异化,变成毫无价值的东西,最终造成对人性的扼杀。对教师而言,至关重要的就是学会尊重和宽容。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素质不一样,个性和兴趣不一样,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不一样,追求和理想也不一样,教师在鼓励或要求每个学生都学好学科内容(考高分)的同时,一定要尊重和宽容那些学得慢的,甚至根本学不了的、没有兴趣学的学生。我以前常常在农村高中听课,课堂上老师往往声嘶力竭,可不少学生无动于衷。究其原因,正是由于老师眼中只有学科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成绩,却丢掉了活生生的人。我们的教学除了成绩和升学,难道就别无所求了吗?我们究竟给了学生什么?让我们来看看家长和企业的说法。

“我的孩子已经两次进入高考补习班了,不知这次高考能否成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家长费尽了心血,家庭生活再拮据,都会尽一切办法供孩子读书。我的孩子也不是不用功,从上学开始,他几乎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特别是进入高中后,孩子几乎没有一天休息过。我们觉得供孩子读书很苦,而孩子觉得更苦,但考不上大学,这么多年的辛劳岂不是白费了吗?!邻居家的孩子高考失败后便开始工作,他所学的知识对他的生活和工作没有任何帮助。其实,如果孩子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对他本人的生活和工作有价值,我们也就不再要求孩子一定上大学了。现在学习的知识只是对考大学有用,对孩子的生活和工作没用,所以,如果孩子考不上大学,我们一家的努力都前功尽弃了,孩子也变成了一个‘废人’,我们心不甘哪……”一位家长如是说。

一位企业人事经理说:“这几年做企业人事工作,我感触最深的是应聘的人才似乎‘满腹经纶’,却一无是处。他们只会做题、应付考试,或者复述书本上的东西,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了。换言之,他们既没有‘活学’,更不会‘活用’,知识对他们来说实际上是一种负担。另外,几乎所有应聘人员的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都很差,更不用说创新能力了。在已经录用的员工中,我们还发现他们缺乏必要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历越高、毕业学校的名气越大, 问题越突出。众所周知, 员工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它甚至高于员工的业务能力。至于这些员工的生活能力就更差了,大多数的年轻员工不会生活,也不懂得去生活。生活没有情调,更没有品位。总之,为了我们企业的发展,也为了营造企业文化,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去重新塑造他们,这种塑造几乎从零开始。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或许有很多,但学校教育需要承担的责任应是最大的。所以,我们呼吁各级学校调整教育目标,改变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评价标准,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3]

教师在教学中,有责任引导和启发学生做好自己的人生选择,让学生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在将来,都过得有尊严、有意义、有幸福感。如果没有这样的担当和意识,那么,教师越努力,就越可能误导学生。正如傅树京教授所指出的,教育的真谛在于:“首先,教育应该让学生有价值感。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知识、技能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教育最本质的内在性是养成学生强烈的价值感,让他们变成有意义、有价值的人。当教育不能使学生产生价值感时,这样的教育就违背其初衷了。其次,教育最核心的价值是要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当学生早上醒来时,他期盼来到学校;当学生走在上学路上时,他期盼坐在教室里;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学习会帮助他渡过难关;当学生产生疑问时,学习会帮助他解决问题。再次,教育应该让学生变成快乐人。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让学生具有寻找快乐的能力,让他们有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产生深层的生活激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富有生活情趣的快乐人;二是应该带给学生快乐,这种快乐可以体现在评价的结果中,也可以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没有结果又没有过程的快乐是失败的教育。”[4]

二、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是教师的“第一专业”

“教师既要有自己的学科专业,又应有超越学科的专业——‘第一专业’。‘第一专业’具有在先性、前提性、统领性和牵引性,这‘第一专业’就是儿童研究。教师在‘第一专业’发展中,逐步成为儿童研究者,成为儿童研究专家,以至成为儿童教育家,这既是教学改革的走向,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伟大目标。”[5]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爱莉诺·达克沃斯明确指出,不仅儿童研究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而且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儿童研究,教学的过程就是儿童研究的过程,儿童研究的目的是“诞生精彩的观念”。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教师要研究儿童,研究儿童是怎样学习、思考和发展的。教学过程既是教师引导、组织儿童学习的过程,又是教师观察、研究儿童学习的过程。二是儿童的学习过程也是儿童自己的研究过程,这个过程绝不仅仅是儿童从书本和老师那里接受知识和观点的过程,也是他们发现知识和诞生精彩观念的过程。马克斯·范梅南指出,教育学是迷恋儿童成长的一门学问。我认为,这里也有两层意思:第一,教师要学会研究儿童,关注、迷恋儿童的成长。儿童究竟是怎么成长的?儿童究竟是怎么学习的?儿童到底是怎么把知识学会的,以及是怎样把课本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的?儿童成长和学习的内在机理是什么?儿童的兴奋点和兴趣点在哪里?儿童看问题、想问题和我们成年人究竟有什么不同?不研究、不了解这些问题,要想搞好教学恐怕是不可能的。教师把儿童琢磨透了,对教学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 自然就会“能别人所不能”了。第二,教师要学会欣赏儿童,发现、赏识儿童的精彩表现。儿童自有自己的眼光和智慧,具有无限的潜能和未来,所以发现和欣赏儿童使教师这一职业成为太阳底下最幸福的职业。不善于发现和欣赏儿童的教师,会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就是一种苦役。所以说,儿童研究是教师的第一专业。

下面是研究儿童的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告诉我们,研究儿童要从备课开始;第二个案例则说明,研究儿童要将心比心。

案例一:“认识面积”教学的课前慎思

1.什么是面积?“面积”概念的核心是什么?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要理解什么?会背“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是不是就理解了面积的含义?

2.对于“长度、面积、体积”这些度量概念,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直觉。如何充分运用学生的直觉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帮助他们学习“面积”?“摸面”活动有助于学生感知抽象的“面”吗?还有哪些经验有助于学生理解“面积”?

3.学生理解“面积”概念有哪些困惑?为什么学生容易将“周长” 与“面积”混淆?从度量一维的“线”的长短到度量二维的“面”的大小,学生的困难究竟是什么?怎样的学习活动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4.“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的目的是什么?是体会比较策略的多样性,还是体会“面是有大小的,是可以用单位度量的,是可以用‘数’描述‘面’的大小的”?两者孰轻孰重?

5.如何设计有效的活动,层层推进,帮助学生实现面积概念的深度建构?“学”与“导”的着力点在哪里呢? [6]

案例二:用分解、对比巧析“除法计算”

在一节“除法计算” 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了“24÷2”和“72÷3”两道例题。教师首先用“分小棒”讲解利用竖式计算“24 ÷ 2”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看不出学生有任何困难。接下来“72÷3”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主探究计算过程并写出相应竖式,结果全班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写出正确结果。

…………

“分小棒”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步骤。下面的表格把两道题4个步骤中必须思考的内容分别列举出来,并进行对比。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困难的内容通常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思考过程过于复杂;第二, 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没有联系或相悖。第二个例题相对于第一个例题来说, 同时具备了这两个特征。 因此,学生对第二个例题感到困难,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教师在教学之初知道第二个例题中存在“无法分”这样一个思维障碍,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将“无法分”的情况转化为“可以分”的情况,不仅可以突破难点,还适时渗透了“化未知为已知”的方法论思想。[7]

三、学生要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的中心

既然教师是教人而不是教书,那么教师在课堂中的关注中心当然是人,也即学生了。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的眼睛要看着学生,心里要想着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组织、实施和调整教学。

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需要教师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1.学生的情绪状态

新课程改革倡导,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在知道和能力获得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绪状态主要体现在是否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是否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是否能自我控制和调节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的意愿是否持续增强。“真正好的教师要使孩子的表情变得丰富而活跃。在课堂上,我最关注的莫过于孩子的表情了,他们的表情是判断教学好坏的重要标准。对我来说,最好的表情就是孩子们快乐的笑脸,如果孩子默然或者噘嘴的话,就说明孩子不开心了。我期望孩子们放松身心, 自由地思考。”[8]

2.学生的参与状态

学生的参与状态主要表现在参与的主动程度、深度和广度上。考察学生参与的主动程度,具体可以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或踊跃发言,是否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和讨论。参与的深度体现在学生的参与是否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等。……参与的广度则表现在“学生自主活动和学习的时间有多少,学生回答问题和动手操作的人次有多少;是否全体学生参与了学习,是否投入了学习的全过程”[9];参与活动的感官种类是否包括口、手、脑等。

3.学生的交往状态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形式,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需要通过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来完成。考查课堂上学生的交往状态,要看学生之间是否有良好的合作;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能否协调、沟通各自的想法,联合力量为达到某一个目的而相互作用;是否有较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交往是否处于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状态,交往的气氛是否民主、宽松、和谐,学生在交往中是否能大胆发言、提出问题和不同观点;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是否得到保护,等等。

4.学生的思维状态

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思维状态的评价,必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足够的智力劳动量。表现在学生是否围绕重点的问题积极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提出具有挑战性和独创性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观点等。

5.学生的生成状态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生成性是指学生理解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搬运、转移的过程,而是依据其自身的经验来建构、发现和领悟的过程。课堂上师生是否能生成预设内容,是否能自主地生成非预设内容,得到意外的收获,这是衡量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内容。[10]

学生的学习状态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学习状态不仅是教师观察的对象,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激发、营造、构建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关注实质上就是对学生的尊重,所以它本身就体现着良好的教育精神。只有基于对学生的关注和尊重,教师才能真正创造出适合学生的教学。也就是说,“适合的教学,应当是既适切又适度的教学。适切的教学即适应学生多样性的要求,学生在性别、认知风格和智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学要照顾到学生的多样性和个别差异。适度的教学即适应学生的发展性要求,学生在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最佳发展期。教学既要适合学生发展的‘质’又要适合学生发展的‘量’。”[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