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围,从生存到存在

突围,从生存到存在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童年时代的学习,是人一生的底色。儿童的学习也是如此,学习就是儿童的“生活世界”,他们经由学习不断走向生活,儿童每天的学习就是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作为儿童的存在方式,不是一个人生命旅程中必然要结束的阶段。首先得承认儿童的需要才是学习的起点。在这里,知识参与到教师和学生的精神结构之中,成为一种生长的力量,而不是凌驾于人的心灵并控制人的心灵的力量。在他的眼里,“乐之”是学习的至高境界。

○严亚雄

身为小学教师,我们有幸成为孩子童年学习的重要见证者。我们该给予孩子怎样的童年生活?美国哲学家A·J·赫舍尔说:“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他总是牵涉到意义。”童年时代的学习,是人一生的底色。童年时学到什么,得到过什么样的影响,受到过怎样的遭遇或者对待,都会在他以后的人生旅途中一一呈现,并将逐渐成为他对待他人和周围世界的姿态。

一、理解的错位:作为生存意义的学习

很多时候,学习被窄化为知识的获得。我们过多地注重了让儿童接受知识,知识本身也就成了学习的目的,这样,知识就控制住了儿童,控制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学习失去了必要的感悟和自我获得,变成了通往高一级学历的手段。这样的学习让儿童失去了各自独特的生命成长轨迹,这样的学习让千姿百态的儿童变成了统一的模样。高分背后是孩子睡眠时间的被剥夺,完美成绩背后是灰色的童年。

走近当下的小学课堂,表面的热闹、活跃背后除了分数还是分数。读书,考试,追求高分……这一切就构成了儿童学习的状态,或者说是生存意义上的学习。笔者曾和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聊天,问及什么是学习,他告诉我学习就是做作业。那么,你为什么要做作业呢?他的回答让我诧异,他说:“做作业啊,老师要求我做的啊!做了作业成绩就会好,成绩好了就会考上好中学,以后就能上好大学啊!”法国思想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可是我们的孩子如今的学习只是为了学而学,学习成为他们的存在方式。而只关注生存意义上的学习,是不快乐的学习,不是儿童真心想要的学习。

二、哲理的思考:学习应是儿童的“生活世界”

马克思说:“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统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对于这种观点,笔者深以为然。动物总是在它的“生命活动”中形成自己的“世界”,而人类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加入自己的意志和意识,人类创造着自己的“生活世界”,他将纯粹的生存变成了一种完满的存在。

儿童的学习也是如此,学习就是儿童的“生活世界”,他们经由学习不断走向生活,儿童每天的学习就是生活。事实上,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了身体和心灵的探索,他们每一天都在探索世界的奥秘,学习成了儿童内在的一种需要,有了思考的自由和表达的欲望,这才彰显出学习的生存意义。换句话说,学习的意义在于学习本身,无关其他。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者阿尔希拉曾提出“存在性学习”的概念。他认为所谓的存在性学习就是扎根于“存在的感情”(卢梭语)的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能够保全“诚信”的学习。“不是旨在作为实现某种功利之手段的学习,而是寻求学习这一活动本身之价值的学习。‘学习’作为一种‘快乐’复苏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作为儿童的存在方式,不是一个人生命旅程中必然要结束的阶段。儿童每天学习,这样的学习体现着儿童的生命价值,学习其实是儿童身上天然的兴趣和需要,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诸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之类的精神生命;这样的课堂也就成了师生追寻生命意义的场所,课堂成了“人”的生活世界。

三、理想的突围:从生存的局限到存在的广阔

(一)学习是儿童的需要

首先得承认儿童的需要才是学习的起点。想起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男主角兰彻,他主动学习,轻松得到第一。但对于当时的教育,他说:“狮子在皮鞭下也学会坐板凳,这是训练而不是教育。”他的学习不是为了成绩和证书,仅仅是因为他需要学习,最终知识带给他真正的财富。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将知识作为唯一的逻辑起点,一切以获取知识为出发点,最终还是以知识为学习的终点。

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什么呢?是人,是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它以追寻存在的意义为出发点,关注人在课堂中的需要、自我实现的愉悦感,以及投入和享受学习本身。课堂教学中,师生各自的主体性是支持和构建教学行为的支柱。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时,笔者思考最多的就是:课,该从哪里开始?因为是六年级的孩子,他们在课前对教材进行了预习,那么百分数这个概念是否还需要创设情境来引入?当我从预习单上看到很多孩子的疑问“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时,我想,还是得从数的起源讲起,让孩子们知道“数”因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接着提问:那么,百分数又是应什么需要而产生的呢?接下去出示例题情境,师生共同理解和感受百分数存在的价值。例题还是那道例题,不同的是,预习后不再是学生跟着教师的“引导”,在教师设计的“圈子”里转,而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任何数的产生都有其必需性。当学生带着一份理性的思考再次进入似曾相识的生活情境,此时的学习就更有目标性,对例题的阅读更主动、更有方向了。因此,教师有了自己的思考,再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展教学活动,儿童的需要与学习就是一种相互激发、动态生成的关系,整个教学过程就非常顺畅,儿童在学习中体会乐趣、尊严感、成就感、自我实现的愉悦感,效率之高令人吃惊。

(二)课堂是美丽的相遇

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说:“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学习就是儿童的生活,课堂就是美丽的相遇。

第一,是一次次与知识的相遇。在这里,知识参与到教师和学生的精神结构之中,成为一种生长的力量,而不是凌驾于人的心灵并控制人的心灵的力量。课堂上的“人”与知识不是简单的“面对面”的“相遇”,而是精神与精神的“对话”,对话使“人”从“生存”提升为“存在”。在这样的相遇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话、交流的同时,也在和知识、文本进行积极的对话和意义的交融。这样的对话不再是仅仅停留在解释和记忆上,而是走向了理解。教师、学生和知识三者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有着理解和对话的关系,知识根据师生的需要和情境的变换不断得以建构。

第二,是教师和学生的相遇,是学生与学生的相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交流,在争辩和判断中大胆地表达、自信地言说。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通过不断地对话、判断,正确的结论也在师生的互教互学中共同确立。当学生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情绪、困惑甚至错误的时候,学生与学生就相遇了,教师与学生也相遇了,学习也就存在了。

(三)快乐是学习的意义

几千年前孔子曾这样论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他的眼里,“乐之”是学习的至高境界。

在我们学校,每个年级的数学组都会开展“每周一题”,也就是每周由其中一位老师出一道比较有难度的题目,张贴在固定的地方。每一次我们班上总有五六个孩子特别积极,偶尔老师有事耽搁了没能出题,他们会三番五次跑去询问,直到看到题目。我特地为此和他们聊天,我说:“哎呀,每周一题这么难,你们干嘛还要费这么多脑细胞?”其中一个小男孩告诉我:“老师,你不知道,我们很享受这样的过程,正是有了这样的题目,我才多了思考的机会,每次解出一道题目来,我就特别快乐!”

是啊,学习本就应该是快乐的,只有建立在快乐之上的学习才会永远在保质期;学习还应该是主动的,只有当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并最终改变我们时,学习才拥有了真正的意义;只有真心学习的人,才可能学到真正的知识,才会体会到学习带给他的快乐。一些孩子感受不到快乐,是因为我们将学习的结果当成了任务,一味地要求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考得多少分数。就像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的那样:“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当我们的目光不仅仅停留在学生的作业、成绩上时,我们的教育就获得了成功。

(摘自《未来教育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