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年级特色活动

年级特色活动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年级的“爱的旋律”特色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也逐渐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开展富有特色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校园绿墙外侧,清秀挺拔的桂花树。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建立学校与社区合作机制,引导学生学习活动向校外延伸,向社区延伸,扩大学校教育活动的空间,是银都小学全方位素质育人的措施之一。

银都小学实施了“儿童‘爱的习惯’养成教育实验”的研究,要求在注重学生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而这要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针对银都小学的学生家境富裕,父母宠爱,不懂得去爱别人,只知道接受爱,不懂付出爱,家庭教育也不能系统地、细节地、卓有成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情况,一年级的老师们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爱的旋律”特色活动,让爱浸润学生纯真的心。

·活动目的

教会学生表达自己的爱,比如对同学的关心,对父母的体贴,对长辈的尊敬。

让爱作为教学的主旋律,作为集体的主旋律,让学生养成“爱”的习惯。

·活动方案一

让爱天天住我家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体验父母养大自己的辛劳,体会爱的重要。

2.学会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活动形式:

通过观察体验、动手体验等形式,激发学生爱爸爸、爱妈妈的情感,丰富内容,突出主题。

活动过程:

一、揭示主题

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家里有亲爱的爸爸和妈妈。爸爸妈妈爱你们,你们也爱爸爸妈妈吧?爱是最重要的,有爱,孩子才能快乐成长;有爱,父母才能含笑欣慰。让爱天天都住在我们的家吧!

二、小记者采访

1.布置学生认真观察爸爸妈妈一天的生活,并且要求大家当一回小记者,采访自己的爸爸妈妈,看自己是怎样从“小不点”长到这么大的。

2.记下爸爸妈妈一天的生活作息时间。体会爸爸妈妈每天工作生活的辛苦。

三、夸夸爸爸妈妈

1.学生讲述自己爸爸妈妈的特别之处。

(教师相机对学生以上的发言作出评价)

四、让爱天天住我家

1.调查:说说自己爸爸妈妈的生日。

2.今后准备怎样表达自己的爱呢?

(学生分别谈要从以下几方面体贴爸爸妈妈:①倒开水。②按摩。③捶背。④考大学,让爸爸妈妈高兴。⑤赚很多的钱。⑥生病时陪他们。⑦讲笑话,逗爸爸妈妈开心。⑧爸爸妈妈累了,给他们表演节目)

3.三八妇女节为妈妈送上祝福,动手做礼物献给妈妈。

五、学唱《让爱天天住我家》

·活动方案二

爱,在春风中传递

活动目的:

1.继续爱的教育,让学生在亲子活动中感受春的气息和爱的温暖。

2.一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一起开展联谊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情。

3.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体会和感受学生在学校的生活。

活动时间:

3月28日(周二)。

活动地点:

神仙树广场。

活动形式:

走进社区,综合表演、亲子互动游戏。

活动过程:

一、准备阶段:3月1日—3月22日

拟订活动计划,开展家长委员会活动,讨论活动事宜,各班利用午休和班队会排练节目,对学生进行宣传、动员工作,做好活动准备。

二、实施阶段:3月23—3月28日

结合学校“沐浴春风”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拟订活动详细方案和安全预案,于3月28日前往神仙树公园广场开展活动。

一年级的“爱的旋律”特色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也逐渐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孩子们积极地排练节目,想把自己的爱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让爸爸妈妈能感受到。看着他们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拉丁舞,反反复复地练唱着歌曲,吃完午餐就打开电脑放音乐练习……那股认真劲儿让老师们都很感动。家长们得知了这件事情,也给予了积极的支持。爸爸妈妈关心着孩子,孩子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爸爸妈妈。

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的亲子活动显得特别温馨,孩子们和家长们一起游戏,一起跳健身操……孩子和爸爸妈妈的爱在活动中更加深刻了。

四年级的年级特色活动将视线放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充分利用社区内外极具品位的环境、优美雅致的建筑、各种完备的设施、近年来有着日新月异变化的城市景观……开展富有特色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场景一

校园绿墙外侧(银都花园小区内),清秀挺拔的桂花树。四年级的孩子在音乐老师的带领下哼唱《兰桂飘香》的歌曲;在自然老师的指导下观察桂花的枝、干、叶、花的形态特点;在美术老师的启发下设计桂花图案商标;在语文老师的号召下,吟诗诵文……

“中秋赏桂花品月饼”活动在小区的桂花林里有滋有味地开展,小区里散步的老人,玩耍的孩儿纷纷跓足观望,也被邀进了活动的小组中。

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孩子们的体验是深刻的、独特的:“原来,家门口的桂花树里的学问这么大啊!”“中秋的习俗真有趣!”“我学到了知识,还给邻居小弟弟当了一次小老师。”

·场景二

银都花园社区内,四年级学生叽叽喳喳地边走边看边议论着:“雪白的是梨花!”“柳枝上的叶子可以分成三代!”“溪水里有蝌蚪了!”“下过春雨,植物一天一个样!”……拾起道边一根干枝,挂上一个用小纸箱制作的鸟巢;在社区旁的沙坑里,孩子们撅起屁股,在沙地上创作起了沙画。他们掏的掏,挖的挖,有的负责全景设计,有的专攻局部加工……一串串笑声、歌声四处飞扬。

细致的观察,步伐的丈量,双手的操作,密切了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构建一种积极主动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场景三

距学校1公里处的老成都民俗公园里,演皮影戏的,倒糖饼的,拉胡琴的……一座座精致的老艺人的铜塑,让四年级学生惊叹不已;十二座不同造型的桥,考察着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每根桥墩上的影壁画,给学生打开了一扇五十年前的生活之门;木格窗、大门板、拴马桩,让学生摸了又摸,看了又看;大理石墙上的历史典故介绍,红牌匾上的盈联诗句,更激起了学生挖掘来历的欲望;巨幅的府南河老照片,让天真的学生启动了对“环境保护”这个大课题的思考……于是,摘抄的,现场向路人咨询采访的,回到学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上网搜索的……举手投足间洋溢着浓浓的求知欲望,闪烁着喜人的灵感火花,采集着累累的生活之果……活动从一节课延续到了一周,一月,甚至一生!

在“小成都探访老成都”的活动中,“家”的概念从自己的家庭到生活的小区,到成长的学校,再扩展到孕育自己的家乡……学校近旁唾手可得的城市资源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教育教学基地。活动中,学生听、看、摸、问,产生了许多问题,具有初步的问题意识,并积极去探索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更加为自己的家乡而自豪。活动中生成的新主题络绎不绝,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体验不断丰富。整个过程的形成是动态生成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逐步发展,在活动过程的体验中学会反思。

与《星星诗刊》主编同游杜甫草堂,开展“星星索”诗社活动;到相邻的餐厅酒家向大师傅请教根据诗句做冷盘菜肴的方法;到住宅区中心市政绿化公园放自己设计制作的风筝;到超市采访调查小零食销售情况……经过3年的摸索,四年级的老师们依托于校园和社区环境开展的主题活动就达到了15个之多。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建立学校与社区合作机制,引导学生学习活动向校外延伸,向社区延伸,扩大学校教育活动的空间,是银都小学全方位素质育人的措施之一。优越的社区条件,得天独厚的小班师资配置,灵活多变高效的小班化教学策略,使银都小学得以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研究、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课程资源,使四年级的活动呈现出缤纷多彩的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