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和功能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和功能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性是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和发展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离不开对教育主体对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利用网络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对于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具有虚拟的特点。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

1.与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性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性是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和发展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离不开对教育主体对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与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性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首要的特点,它既是其它特点形成的基础,也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区别于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最显著的特点。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理论教育法、宣传教育法、榜样示范法等的运用没有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而是在课堂、教室由教育主体向教育对象直接的传递教育信息,或者借助于书本、报刊等向教育对象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主体借助网络这一种新型载体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手段,它的出现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离开了网络信息技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就失去了依托。

2.教育活动空间的虚拟性

虚拟性是指互联网的存在形式不是实实在在的,而是一种无形的存在状态。它以消息、信息、声音、知识、文字、图像等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随着三维动画及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完善,现在,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世界里创造出越来越逼真的现实环境。虚拟商店、虚拟医院、虚拟学校、虚拟实验室、虚拟社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个互联网用户就是这个虚拟世界中的一员,通过网络无处不在的相互联系、沟通。在互联网上,用户可以交友、购物、学习、玩游戏、旅游观光,从事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或虚拟出来的各项活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利用网络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对于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具有虚拟的特点。在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是在实实在在的空间中进行的如教室、礼堂、爱国教育基地等等,在这个空间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面对面相处。而在网络中,没有实际存在的教室、黑板、桌子等,也没有生物学意义上的教师和学生,有的只是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声音、图像、文字等。

3.信息传递的即时性和便捷性

即时性是指互联网在第一时间发布各种信息,而快捷性是指用户可以随时方便、快捷的获得所需的信息、资料。互联网拥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信息传播速度。目前,互联网传播文字、声音、图像的速度可以用秒来计算。人们通过网络,随时可以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真正的做到“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信息的快速传递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不用见面就可以讨论问题、交流思想、互通信息,提高了人类对信息和资源的利用率。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教育信息的传递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教育主体去收集、整理教育信息,然后再传递给教育对象。二是通过书本、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传递教育信息。无论是哪种传递渠道,在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方便程度上都不及基于网络的信息传递。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可以用秒来计算,而且,它不受印刷、运输等因素的限制,可以在瞬间将信息传给互联网上的任何用户。也就是说,教育主体可以利用网络即时的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教育对象无论身在何地,只要拥有联网的电脑,都可以随时获取到这些教育信息,既方便又快捷。

4.信息交流的跨时空和多媒体性

信息交流的跨时空性是指在互联网上,信息的传递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交流的双方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空间进行交流,使信息交流具有时间上的灵活性和空间上的扩展性。所谓多媒体性,是指利用互联网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像等。传统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须处于同一时空,这使得课堂上的信息交流成为教育主客体间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然而,课堂交流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要。运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不足,它可以满足教育主客体在不同的时间、空间进行信息交流,使信息交流具有时间上的灵活性和空间上的扩展性。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支笔、一块板、一本书”的教育模式,加上本身教育内容的枯燥,很多学生对此提不起兴趣。而在网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没有了传统教育过程中知识和观念的空洞的灌输、枯燥的宣讲以及刻板的说教。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及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图文并茂,集知识与娱乐于一体,生动有趣,更易被大学生接受。

5.教育主客体思想信息和感情交流的互动性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无论是教育主体直接传递信息还是通过报刊、电视、广播向教育对象传递信息,其传递都是单向的,也就是信息是由信息的发布者单方面制作并提供的,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这样的信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要求。同时,教育主体也不能立即从学生那里得到宝贵的反馈信息。同时,教育主客体之间有效的思想感情交流可以促使教育对象内化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以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等因素的限制,教育主体之间的思想感情交流比较少,更难以形成良好的思想感情互动。运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由教育主体提供教育信息,教育对象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教育信息,并且在此基础上,平等、自由的和教育主体进行沟通,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教育客体可以通过网络在“网上论坛”或聊天室中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双向交流,也可以进入教育主体预先设计好的专题问答中进行人机对话,或者通过电子邮件、QQ等即时性聊天工具与教育主体相互传递信息、进行思想感情交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彻底改变了大学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使大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交流思想,形成教育主体与客体互动,在思想碰撞中潜移默化的使客体接受引导。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功能

1.及时便捷广泛地传递多媒体思想教育信息

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讲,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过程,就是用正确、丰富的信息,影响教育对象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过程。其中对信息的收集是前提和基础,对信息的传递是关键。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信息的收集主要靠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个人通过剪报、摘录等方式,受教育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面对面上课和个别交谈,信息的传输是单一渠道,由于受人力、物力、教育者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使每个受教育者在特定时间获得其所需要的特定信息,教育信息传播的数量有限、范围狭小、方式单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可以极大地缩短教育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周期,同时形式更加生动,方法更加简便,范围更加广阔,效率更加高。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息数据库,开发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软件,使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的收集:存储更加方便、传递更加便捷广泛。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网页的建立,可以迅速、广泛的传递优秀教育信息资源。比如可以将优秀的课件、有关专家的辅导、电视教育专题片等信息资源放到网上。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大学生就可以坐在电脑前获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可以把所有传播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图书通过数字化处理后移植到网络上,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众传媒的结合,互补,从而拓展信息来源,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的内容更加丰富,覆盖面更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信息的传递形式多种多样,丰富生动。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信息传递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教学效果不明显。“多媒体”的多重感官刺激功能,使受教育者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例如,视觉与听觉同时感知的信息要比单用视觉或听觉更全面、更深刻,也更利于长久保持。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创造真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三维的图像和虚拟的声音和感触可使受教育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多媒体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让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育信息中陶冶自己的思想和心灵,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实现教育主客体的超时空、多角色的沟通与交流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在学校里和课堂上是不够的。因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不仅仅在学校。学生离校后,老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交流、监督渠道。运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个空间上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定期在网上汇报一次在家的表现情况或者在网上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以便老师能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在离校后的思想状况。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每逢新学期开始,学生们在思想上、心态上都变得松松垮垮,纪律性明显降低,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学生离校后,缺少一种氛围,没有这种氛围,学生在思想上会失去一种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意识,而学校和老师又无法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沟通机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借助网络使学生深切地感到即便是在假期,老师也和我们在一起,感到有一双眼睛时时在注视着自己。并且,这种交流方式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倾诉的信任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没有选对时间,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会事倍功半。每一个大学生都是一个成年人,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爱好和性格,有些人内向,有些人外向,有些人暴躁,有些人性格开朗乐观,有些人意志消沉,这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能针对具体的教育对象制定不同的教育方式和交流方式。很多学生不愿意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后,我们可以与学生直接在网络上进行交流,这可以有效地避开面对面交谈所可能出现的僵局。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交流一次显然是不够的,由于在网络上交流可以随意设定时间,因此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就可以采用灵活的时间方式,在网络上进行反复、多次的交流。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教育主体扮演好多种角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遇到困惑时的咨询者以及倾听学生心声的朋友。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教师更多扮演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教师角色。然而,作为一个大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知识,同时也需要人倾听他的心声,帮他正确的解决有针对性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学生一般是不会在老师面前暴露的。运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师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在网上通过QQ、飞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和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及时了解大学生的需要、情感和思想变化动向

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是有效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脱离了对教育对象思想状况与发展要求的认识,就无法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与方法,无法满足教育对象发展思想政治品德的需求,从而导致教育对象缺乏学习的兴趣,达不到教育目标的要求。只有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要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了解网络条件下大学生的需要、情感和思想变化动向。

目前我国各个高校正在推行学分制,班级概念淡化,班级同学的活动呈现时间和空间上的离散性,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安排、学习兴趣和实际情况来选择课程,同班不通课,同课不同班的情况成为普遍,同学之间接触少,传统的集体活动难以开展。教育主体和学生接触的机会大都是在课堂上。同时,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的人数迅速增加,教师资源的配备赶不上学生人数增加的速度。许多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远远大于教育部规定的比例,加之当今的大学生都不轻易地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别人,他们习惯在网上交流,在网上倾吐自己的心声。这一系列的因素使得教育主体难以及时了解大学生的需要、情感和思想变化动态,进而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运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或者网页、主体博客、BBS、电子邮件、QQ等方式,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到到大学生的需要和思想变化。教育主体通过电子邮件、QQ、BBS可以直接与教育对象进行对话,这种交流不用面对面,不会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倾诉的空间,更能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捕捉他们的内心情感,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教育主体还可以通过大学生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点击率,在论坛上对某一问题的讨论和跟踪间接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情感需求。并且,由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即时性,相对于其它了解途径,这种方式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

4.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网络文化环境

人的思想政治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运用网络日益频繁,网络文化环境已经形成并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网络具有“双刃”的特征,网络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存在双重影响。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起促进作用,消极的网络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起阻碍作用。运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利于营造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网络文化环境。这主要体现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能够提高说服劝导的实际效果,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由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跨时空性等特点,在很多时候它不是一种直接的、正面的教育方法,而是一种间接的、侧面的教育方法。这样就减少甚至消除了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反感和抵触,使教育对象在轻松、愉快、平等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同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将枯燥的教育内容变得形象、生动,让大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而营造出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网络文化环境。

5.实现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导向和控制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者言论的情况。[3]”网络在高校的日益普及使得网络逐渐成为了大学生舆论的重要场所,校园网络舆论场的热点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出大学生群体的各种思想动态,网络信息的传播及其所形成的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了解大学生网络舆情,把握舆情动态,引领舆情方向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重要课题。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可以科学的把握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随时关注舆论动向,有效的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方向。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建成了校园网,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或者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栏目如:红色论坛、思政天地、校园BBS等,主动的占领网络阵地,树立舆论权威,把握网络舆论导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班级QQ群、飞信等即时性聊天工具、电子邮件与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有效的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了解和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

6.有效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就会占领。随着信息网络在我国高校的迅速普及,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及时加强了引导和部署。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舆论宣传,积极发展、充分利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不断增强网上的影响力和战斗力力、使之成为思想工作的新阵地,对外宣传的新渠道。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教育主动权,努力开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的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要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主要的方式就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网页。大学生们在这些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讨论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并且在网站上组织学习并讨论《资本论》、《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等重要著作。另外,“党课风采”、“支部建设”、“优秀马列论文”、“在线答疑”、“革命歌曲”等都成为大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两课之窗”、“求是专栏”、“业余党校”、“网上爱国主义影视”、“信箱留言”、“咨询热线”等栏目已经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场所。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建立自己的博客,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融入其中,变以前单纯的“灌输式教育”为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的“渗透式教育”,通过网络与学生们平等地聊天、讨论,加强沟通,拉近距离。再次,开发一批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大学生网民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既坚持正确导向,同时又能体现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让先进文化在网络中发扬光大,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事实证明,这些方式都能够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