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期刊选择的主要方法

期刊选择的主要方法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图书馆的期刊采访更多的是从期刊的实质内容上进行评价和选择。此定律引出了“核心期刊”的概念,是遴选“核心期刊”最早的理论依据,并成为图书情报学最负盛名的经典定律。目前,布氏定律选择和确定核心期刊有区域分析和图像分析两种方法。
期刊选择的主要方法_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访

4.2.2 期刊选择的主要方法

期刊采访的过程,就是根据图书馆的建设目标和方针、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教学科研和读者的需求,从国内外编辑出版的期刊中,选择符合本馆需要的期刊的过程。在选择期刊前,采访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评价期刊的各种标准和方法,对各种期刊的学术价值和利用价值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才能保证所选择期刊的质量。高校图书馆的期刊采访更多的是从期刊的实质内容上进行评价和选择。

1.主要的期刊评价方法

(1)布拉德福定律选择与确定核心期刊法

英国著名的文献学家和化学家布拉德福(S.C.Bradford)于1934年提出了“文献离散定律”,也称为布拉德福定律,或简称布氏定律。这一定律的主要内容为:“如果把科技期刊按刊载某一领域论文的多少依次排列,这些期刊就可能被分成对该领域论文有显著贡献的核心区,以及与该区论文数量相等的几个区。此时,核心区与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呈1∶n∶n2……的关系(n为常数,约等于5)”。此定律引出了“核心期刊”的概念,是遴选“核心期刊”最早的理论依据,并成为图书情报学最负盛名的经典定律。

利用布氏定律选择和确定核心期刊,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对刊载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论文的所有相关期刊进行全面统计;其次,按刊载某一领域论文的多少对所有的相关期刊作递减等级排列;最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排在最前面的若干种期刊作为核心期刊。

目前,布氏定律选择和确定核心期刊有区域分析和图像分析两种方法。

区域分析方法:将一定时间内(通常一年)的按某学科载文量等级排列的期刊划分为3个区域,使每一个区域所包含的相关论文数量基本相同,即每个区域所包含的相关论文数量等于全部期刊发表的该学科论文总数的三分之一,则可发现,第一区(核心区)、第二区(相关区)、第三区(外围区)的期刊数呈l∶n∶n2 (n为布拉德福常数,n﹥1)的关系。例如:在186种期刊中某学科的相关文献共522篇,进入第一区(核心区)的174篇文献包含在效率最高的6种期刊内;第二区(相关区)的174篇文献包含在数量较大、效率中等的30种期刊内;第三区(外围区)的174篇文献包含在数量最大而效率很低的150种期刊内。即:l∶n∶n2=6∶6×5∶6×52,核心区的期刊只占期刊总数的3.2%,而载文量却占了该学科文献的33.3%。

图像分析方法:以区域分析中按等级排列的期刊数量的对数(lgn)为横坐标,以相应的论文累积数R(n)为纵坐标绘制得到一条曲线,对该曲线进行分析,即为图像分析方法。

从图4.4可知,第一曲线结束的地方,即曲线与直线的交点C就是核心区域的对应点,相应横坐标上的C´值即为核心期刊的种数。该方法是对文献分散现象直观的、对象化的基本描述,构成布拉德福分布理论现象学研究的核心与基础。

img4

图4.4 布拉德福分散曲线图(据黄宗忠,2001)

(2)引文分析方法

引文分析方法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和各种逻辑方法对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研究对象的引用或被引用的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研究方法。美国著名文献学家,国际著名情报机构——美国科学情报所(Institute for Science Information,简称ISI)的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在20世纪中期创立了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引文索引系统和引文分析理论体系

利用引文分析法,尤金·加菲尔德及其创办的美国科学情报所于1962年正式出版了《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1973年加菲尔德又创造性地建立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SCI),1978年出版了《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简称A&HCI)。这三种索引SCI、SSCI、A&HCI,特别是SCI,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权威文献索引工具,也使加菲尔德所开创的引文分析方法成为国际通行的科技论文、科技期刊计量评价最为重要的方法。

在加菲尔德所开创的引文分析理论体系中,“期刊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当年被引指数”是定量评价期刊的三项引文指标。

期刊被引频次(Citation Frequency of Journal),是指一定时期内,某种期刊上的论文被引用的绝对次数,即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基础性指标,可以显示某一时段某一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加菲尔德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被引用的情况分析,发现大量的被引用的文献来自少数期刊,而少量的被引文献则分散在大量的期刊上,大量被引用的文献约占全部被引文献的75%,而刊载这些文献的期刊只占全部期刊的10%左右。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简称IF),又称为“影响系数”、“效果系数”。该指标是指某种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总篇数之比。用公式表示为:img5。其中,IFk 表示当年的影响因子,nk-1表示该刊上年所载论文的被引次数,nk-2表示该刊前年所载论文的被引次数,Nk-1表示该刊上年所载论文总数,Nk-2表示该刊前年所载论文总数。如科学杂志1995年发表的论文数为l037篇,1994年发表的论文数为l 054篇;1995年该刊发表的论文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为24 189次,1994年该刊发表的论文数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为25 170次,那么1996年Science杂志的影响因子(IF)(2418925170)/(10371054)23.605=++=(次/篇)。影响因子计算的理论前提是美国著名学者普赖斯(Derek de Solla Price)提出的“研究峰值”理论。普赖斯认为,论文发表后两年内被引用的次数最多,然后逐渐减少,进入半衰期、老化期。影响因子指标克服了载文量较大的期刊在只计算期刊被引频次时的不公正性,能够有效地评价期刊的整体学术影响力和文献被利用的程度,逐步成为国际通行的一种学术期刊定量评价指标。

当年被引指数(Immediacy Index,简称II),又称为“反应速度”、“即时指标”、“立即索引”。指某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被当年“来源期刊”引用的次数与该刊当年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用公式表示为:IIk=nk/Nk,其中IIk表示当年被引指数,nk表示某期刊当年发表的文章被当年来源期刊引用的次数,Nk表示当年该期刊的载文总数。如Science杂志1996年发表的论文数为l095篇,1996年发表的论文在1996年被来源期刊引用的次数为5297次,那么,该期刊1996年的当年被引指数(II)5297/10954.837==(次/篇)。“当年被引指数”用来衡量期刊受读者的即时关注度、学术的前沿度。期刊的出版周期、发行量以及论文内容的学术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期刊的当年被引指数,出版周期越短、发行量越大、论文学术质量越高的期刊,当年被引指数的值就可能越大。

(3)文献增长与老化规律分析法

美国情报学家普赖斯发现的科学文献的指数增长规律和提出的衡量科学文献老化程度的计量指标“普赖斯指数”,是文献计量学的重要原理,也是核心期刊选择与确定的理论基础。

科学文献的指数增长规律:普赖斯通过对学术期刊的统计,发现科学杂志以及科学杂志所刊文献呈指数增长的规律。普赖斯以年代为横坐标,以科学文献量为纵坐标,绘制出文献指数增长曲线,成为人们通常所说的“普赖斯曲线”。

普赖斯指数:科学文献在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原有文献的内容会逐渐过时,文献利用价值也会逐步衰退,这一现象称为文献老化现象。1971年,普赖斯提出了衡量文献老化的量化指标“普赖斯指数”。所谓“普赖斯指数”,就是在某一统计期内,发表时限不超过5年的文献被引用的数量与引文总数之比。具体计算公式为:普赖斯指数(Pi)=(近五年出版的文献被引用的数量/被引用的文献总量)×100%。一般说来,普赖斯指数的值越大,相关文献的老化速度越快,该学科发展也就越迅速。普赖斯在对《科学引文索引》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不同学科文献的老化速度、老化程度和老化期来临时间都不相同的。普赖斯本人认为“普赖斯指数”这样一个衡量文献老化程度的指标,不仅可以用来对学科发展进行评价,还可用来对期刊、科研机构、学者进行评价。

(4)流通统计分析

流通统计分析法是指根据用户阅览和外借期刊的次数来评价期刊质量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靠用户借阅档案和期刊袋卡。对于室内开架阅览的期刊因简化或取消了填卡的手续,只好靠抽样调查解决,从而使流通统计评价期刊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他还有二次文献分析法、载文量分析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各种分析方法在评价期刊时都有前提条件、其评价结果也受方法本身的限制,因而在分析评价期刊时应参考多种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每一种期刊质量的优劣。

2.期刊选择的主要方法

在期刊选择过程中,高校图书馆采访人员一般都从期刊本身的质量和读者需求与使用两方面进行分析。期刊质量方面主要是利用期刊评价成果,读者需求与使用方面则来自于读者的需求调查及使用分析结果。

(1)核心期刊选择法

布拉德福定律引出了核心期刊的概念,并为我们揭示了核心期刊的存在。虽然目前对核心期刊还没有一个较为公认的定义,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核心期刊是刊载某一学科(或专业)相关信息较多,水平较高,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那些期刊。有些学者进一步归纳出核心期刊的三大特征:学科性、集中性、代表性。由此可见,核心期刊代表了学科(或专业)当代水平和发展方向。对于研究者来说,只要掌握了本学科(或专业)的核心期刊,就基本上掌握了该学科的研究前沿和发展方向。

我国在引进西方“核心期刊”理论之后,逐步开展了核心期刊的研究和遴选工作,呈现出国内、国外,科技、人文并行的全方位遴选局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相继形成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多系列核心期刊,为高校图书馆馆藏期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目录和采访依据。

①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的“中文核心期刊”遴选的研究成果,也是国内影响最为广泛的研究成果之一。从1992年起,该体系每隔4年更新出版一次,第4版于2004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版《要览》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计量学研究”中的子课题“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的研究成果。该子课题研究始于2001年,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在进行大规模的文献计量统计和定量评价、邀请学科专家对定量评价结果进行定性评审后,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形成了2004年版《要览》研究成果。该版《要览》采用了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它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获国家奖或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7个评价指标,选用51种数据库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从我国12 000多种期刊中选出1798种期刊作为中文核心期刊,分属7个大编75个学科类目。

2004年版《要览》由各学科核心期刊表、核心期刊简介、专业期刊一览表、刊名索引等几部分组成,不仅可以查询学科核心期刊,还可以检索正在出版的学科专业期刊,是高校图书馆期刊采访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②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和研制,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的研究成果,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文献信息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CSSCI提供来源文献、被引文献、优化检索等多种信息检索。已开发的CSSCI(1998~2006)9年数据包括了来源文献63万余篇,引文文献409万余篇,为广大社会科学研究者从来源文献和被引文献两个方面提供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信息和各学科学术研究发展的脉搏,挖掘学科新的生长点和展示实现知识创新的途径。

研制“CSSCI”的前提是确定“来源期刊”,以便从中获取足够的、有效的、可供分析的引文数据。因而,“来源期刊”的确定成为“CSSCI”成果水平高低的关键。为此,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制定了较为严格的选刊标淮、进选指标、遴选程序和调整原则。CSSCI来源期刊的遴选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800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遴选程序是按照近3年期刊他引影响因子对所有学术性社科期刊分学科进行排序,按照“高进低出”的原则确定各学科预选来源期刊。预选来源期刊提交由全国17所重点高校专家、学者组成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审议,最终确定年度来源期刊。每次来源期刊的确定都是在上次来源期刊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和完善。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2007年12月28日公布的来源期刊结果为:CSSCI来源期刊528种,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152种(共计680种)、来源集刊86种。集刊是指学术集刊,即具有相对稳定、统一的题名、以分册形式、以年、半年、季度、双月、月、半月、双周、周定期出版,并有年、卷、期等标识序号、计划无限期出版,具有正式书号、通常有同行评议制、能反映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连续出版物。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在建立“社会科学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的基础上编制的、也是中国社科院的重点课题研究成果。2004年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版收录了国内704种社科人文类期刊,其中,核心期刊344种、非核心期刊360种,并对它们分别进行了介绍。该《要览》的特点主要是全面采用了引文分析的遴选方法,整个遴选被分成两大系列,一是分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一是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较为集中地运用了“学科总被引”、“学科影响因子”、“期刊总被引”、“总被引”、“影响因子”、“即年影响因子”等引文指标而摒弃了其他非质量指标。通过引文分析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人文社会科学不同学科的发展动态与方向。

④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是由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在第二届全国社科学报评优活动的基础上遴选出来的。2002年6月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依据《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质量标准及评估办法》,评选了“第二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在此基础上,根据国际通行的文献计量学所提供的有关数据,结合我国高校社科学报的实际,组织有关专家成立权威的评委会,对期刊的方向、学术水平、编校质量、出版印刷质量等重要指标作出全面评估和鉴定。入选的具体范围包括评出的“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评出的“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和少数学校未进入上述两个范围,但已入选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的“核心期刊”。2003年10月,北京大学学报主编、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会长龙协涛先生主编的《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概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共有154家社科学报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该《概览》核心期刊遴选的主要特点在于更看重专家的审读鉴别、将“期刊评优”和“核心期刊”遴选统一起来。

⑤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从1989年开始创建,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立项资助。CSCD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数据库的来源期刊每两年评选一次。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的优秀期刊。CSCD(2007-2008年)共遴选了1083种期刊,其中英文刊55种,中文刊1028种;核心库期刊737种,扩展库期刊346种。CSCD积累了从1989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近100万条,引文记录近400万条,已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堪称中国的SCI”。

⑥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1989年接受国家科委下达的课题“中国科技论文的统计与分析”,从国内科技期刊中遴选出来,用做对我国科技论文发表情况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的科技期刊。1989年首次从全国3025种科技期刊中选出1988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1189种,此后每年进行调整。

作为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的模式,结合中国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从1996年开始,每年出版一册,公布当年遴选出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因其受科技部委托,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人们习惯称其为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以统计源期刊的引文为依据,详细列出“来源期刊”的各项计量指标值,如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来源文献量、参考文献量、平均引用率、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数、国际论文比、基金项目比等。按期刊所属学科、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期刊字顺分别排序。

《2007年版中国科技论文引证报告(核心版)》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共1723种,平均影响因子0.444,平均总被引频次650次/刊。通过《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采访人员可以全面了解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状态。

⑦ 《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

《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分别于1996年、2000年出版过两版,最新版是2004年版(第三版)。该版采用被摘量、被引量、影响因子、流通量、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5个评价指标,选用17个统计源数据库,涉及期刊12 722种。经过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从正在出版的数万种文科外文期刊中评选出1400种核心期刊,分属13个学科。该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编辑,戴龙基、蔡蓉华任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学科核心期刊表、核心期刊简介和附录三部分组成,系统介绍了国外文科核心期刊,是我国图书情报部门外文期刊采访和读者阅读外文期刊时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⑧ 《国外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总览》

《国外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总览》于2003年出版过第一版,由南京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编辑。最新版是2004年版(第二版)。该版采用被摘量、被引量、影响因子、流通量、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5个评价指标,选用39个统计源数据库,涉及期刊21974种。经过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从正在出版的数万种科学技术外文期刊中评选出2500种核心期刊,分属40个学科类目。该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编辑,戴龙基、蔡蓉华任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学科核心期刊表、核心期刊简介和附录等三部分组成,按《中国国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学科体系分为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和工业技术四篇,系统介绍了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是我国图书情报部门外文期刊采访和读者阅读外文期刊时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2)期刊特征选择法

高校采访人员在选择期刊时,除把期刊的学术价值放在首位,从核心期刊着手选择外,还要考察期刊的办刊宗旨、性质、编辑方针、外观、发行方式、读者对象、期刊内容等方面的特征,从中选择适合高校图书馆馆藏和读者需要的期刊。

① 外部特征选择法

期刊的外部特征可以作为选择期刊的第一手参考资料。外部特征包括期刊名称、创刊日期、编辑出版单位、开本、页数、文献量、定价、发行方式、发行范围等最基本的构成单元

② 编辑特征选择法

每种期刊都有自己的编辑政策,包括办刊宗旨、主题范围、编辑方针、栏目结构、主要内容、读者对象、索引等。从这些编辑特征可以了解刊物的指导思想、目标、方向,期刊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主要的读者群体等。

③ 发行特征选择法

期刊发行是期刊传播的重要环节。我国目前的期刊发行有邮局发行、代理商发行和编辑部自办发行三种。

邮局发行:每年的九月由邮局向全国印发次年的报刊目录,各地方邮局负责办理征订、发行业务。期刊编辑出版部门与邮局签订合同,邮局根据期刊数量、定价按一定比例收取发行费,期刊出版后交邮局发行。

代理商发行:由代理商负责期刊的征订、发行业务。目前代理发行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代理商将刊款转给期刊编辑部,再由编辑部通过邮局寄给图书馆;另一种是由编辑部寄刊给代理商,代理商验收后再把各户的刊物集中打包送(或邮寄) 到图书馆。

编辑部门自办发行或若干个期刊编辑部联合发行:这些刊物的编辑部或联合发行的具体经办部门,广泛散发订单,宣传介绍刊物的性质、内容、办刊宗旨、读者对象等,征求订户。

上述三种发行方式各有优势和不足,高校图书馆在选择期刊时要注意不同发行方式的特点,具备的优势和不足。对于专业性较强,学术价值较高的期刊因其读者对象特定、发行量小,往往会采用自办发行的方式,采访人员应特别注意收集这类期刊的征订信息。

(3)馆藏发展和读者需求选择法

① 馆藏发展选择法

任何一个高校图书馆,都有与学校发展、教学和科研需要相适应的馆藏发展政策和采访原则,都有特定的学科和专业服务范围,因而必然选择与馆藏发展相适应、与学校学科专业方向一致的学科或专题范围内的期刊。

② 读者需求选择法

高校图书馆采集期刊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给读者利用,满足读者需求。因而,采访人员要充分了解、掌握读者的需求及其变化规律,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期刊选择工作。通过期刊借阅统计,分析研究读者利用期刊的状况;通过与读者直接交谈、发放调查表格、召开读者座谈会等形式,了解他们对期刊需求的意见和对期刊的评价;通过举办期刊展览,宣传期刊,现场听取读者的意见和评价。通过上述几种方法,将读者的意见收集起来,再进行归纳分析,探索出读者需求的规律,掌握读者组成结构和需求变化的情况,为期刊采访提供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