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学生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想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学生遵规守纪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只有合乎逻辑的纪律才能使学生真心遵守,只有这样才能使自主管理成为可能。坦白地说我认为在中国要想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其困难程度要大于欧美发达国家,甚至日韩。究其原因就是家庭教育的滞后。

秦 琳

从事班主任工作已经十年了,自以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们班的学生在我上课或者看自习的时候非常守规矩,但是当我不在学校的时候,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例如:上课说话,卫生扣分,跑操混乱。所以每次外出学习最怕的就是手机响,如果是任课教师打来的电话,那说明某个学生又摊上事了,如果是校长的电话那说明是摊上大事了!我在与不在,学生的表现有很大的差距,起初我内心深处还有一些窃喜,认为这凸显了我这个班主任的重要性。随着越来越成熟,我发现这种自我膨胀是非常危险的,孩子们的循规蹈矩并不是出于内心对行为准则的认同,而是对班主任权威的屈从。这实际上和我们的教育初衷是相违背的。我希望孩子们规范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被迫的。要想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学生遵规守纪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我觉得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有些学生之所以遵规守纪是因为怕老师的训斥或者是怕老师叫家长,他们遵守的不是行为规范而是教师的批评、家长的棍棒。我们希望孩子有良好行为表现的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而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

有的学生有良好的表现只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的赞赏,或者是量化的高分,这种奖励式的教育方式有它的优势,但是我认为也有一定的弊端,我就见过这样的学生,老师在的时候表现得很好,又是扫地又是擦桌子,老师一走就把这些活都交给了别的学生。还有的学生干点什么都问:老师加几分呀?我们怎么能指望这样靠着分数和表扬维系的良好表现,在老师不在的时候得到自主地体现呢?我几年前也实行过一段时间加分制度,初期效果很明显,当时还沾沾自喜,自以为已掌握了教育的最佳方式,但当学生对加分不感兴趣的时候,除非你有进一步的奖励措施,否则学生的表现就会大不如前。有的老师可能会说那就多想几种奖励的方式,不就是三年么?或许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使大部分学生在高中三年表现良好,但是我们送到社会上的可能就是一些唯利是图的人,看似良好的表现下可能存在着道德的缺失。从我们的手里哪怕培养出一个这样的人,我们的教育也是失败的。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适当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

现在的孩子,从上学的第一天起,老师和家长就告诉他们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无条件地遵守。这导致很多学生长期以来一直遵守着不知道为什么要遵守的制度,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遵规守纪其实只是一种习惯。如果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做到自主管理,那么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可以轻松很多。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呢?我希望孩子们遵守的不是学校的规章制度而是自己的行为准则。变要我遵守为我要遵守!规则固然有其必要性,但是各行各业很多优秀的人,之所以能有出色的表现,敢于创新,正是因为他们不守成规。比尔盖茨、乔布斯、韩寒等等,就像《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不拘小节屡犯门规,结交匪类酗酒成瘾,但是他之所以在书中受到豪杰们的敬重和爱戴,在书外受到读者们推崇和喜爱,正是因为他有仁爱之心,行事光明磊落。我希望我的学生宁学令狐冲,不做岳不群。

让孩子们以仁爱之心,信守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这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但是魏书生做到了,雷夫艾斯奎斯做到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具体想法,有的老师认为自主管理不就是无为而治吗,班主任可就轻松多了。其实恰恰相反,它对班主任的教育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不但要管而且要比以前管得更多更细,只不过这种管理还要让被管理者(学生)感觉不到,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孙悟空自以为飞到了天边,其实一切尽在如来的掌握。但是大家要明白我们的管理不是为了限制和约束学生,正如教是为了不教一样,我们的管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对于具体的措施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要建立起学生对我们的信任,教师要随时为孩子们支起可靠的肩膀,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说我们多么负责任,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自己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这就要求我们事无巨细地去关心和爱护他们,请相信你付出的爱和你得到的信任一定是成正比的。什么时候学生的言听计从不是出于恐惧而是出于对我们的信任,那么自主管理就走出了坚实的一步。要让学生信任自己首先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我们学校期末考试实施的这种免监考场的措施我认为就是非常好的尝试。其次教师一定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在这方面其实非常敏感。只有做到绝对的公平才能得到真正的信任。

第二,纪律或者是规则的制定必须合乎逻辑,很多学生之所以不能自主管理,是因为他们从心里就觉得有些规则是不合理的。比如有的班规定,某学生没搞好值日,该学生所在小组一起受罚,还有某个学生跑操说话,全班罚跑几圈等等。我相信这些纪律的制定者,是想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殊不知在学生默默接受的表面下,会生出怨恨和抵触。我们的教育如果产生的不是仁和爱,那就是失败的,怨恨不仅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产生隔阂,还会使制度失去人心,所以当学生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时,我们要反思是不是我们的制度出了问题。只有合乎逻辑的纪律才能使学生真心遵守,只有这样才能使自主管理成为可能。

第三,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如果我们上课迟到,我们怎么要求学生不迟到,如果我们的电话在教室响起,我们怎么要求学生不带手机。如果我们在上班时间玩游戏,我们怎么要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不看闲书。如果我们奇装异服怎么要求学生衣着规范,如果我们的工作总是在领导的威逼下进行,我们怎么能要求学生自主管理。其实每一天我们都有树立榜样的机会,当学生犯了错误,我们是化身成怒吼的暴君,还是像个榜样一样,向学生传达正的能量?请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四,家校配合,缺一不可。坦白地说我认为在中国要想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其困难程度要大于欧美发达国家,甚至日韩。究其原因就是家庭教育的滞后。在欧美这些国家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的信仰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各种资料里看到,欧美的家长会借一切机会向孩子进行仁爱的教育,因为他们有一套非常完整的信仰文化。而反观我们最常听到的是家长这样对孩子说:“凡事多长个心眼;别太实在,要学会偷懒,别累着”。我们虽有五千年的孔孟之道,但不擅加利用,一味地像西方学习,最后只落得邯郸学步的下场。倒是日本和韩国儒家的教育精华渗透到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中。我们教育工作者真的要反思,不能让祖辈的精华变成了别人的传家宝。所以要想使孩子真正做到自主管理,就必须多和家长沟通,转变家长的一些错误的教育理念。

如果能做到以上四点已经很难了,但这只是一个开始,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老子说:“一以贯之”,那么“仁爱”就是这个“一”,只要有了仁爱之心,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如何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呢?一味的说教没有什么作用,我认为最佳的途径就是鼓励学生多读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高中生学习非常紧张,不会有很多时间去看书,所以班主任要推荐好书给同学们,这就要求我们自己首先要多读书。

以上就是我对班级自主管理的一些浅见。以爱从教,以仁治班,自主管理,水到渠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