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探“差异教学”/刘惠青

初探“差异教学”/刘惠青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材”,就是学生心理智力类型、学习风格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其中主要指他们兴趣、爱好、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特点;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异,重视差异。以上是我对“差异教学”的初步学习和了解,我有信心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专家名师的引领下,不断去探索,我相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会看得更远。

刘惠青

4月13日至14日,我们数学组的五名年轻教师在小学部张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保定华北电力大学,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主办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讨活动。我十分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在这满满两天的时间里,认真倾听、记录,不断思索、反省。来自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数学教育博士施银燕、北京市教育评估院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田立莉、启东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蔡宏圣和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四位专家名师的课堂可谓是处处充满智慧与精彩,从他们的课堂中我体会到了学生在学中得到的快乐,更迫使我反思自己的课堂如何带给我的学生快乐学习的体验。我深知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在自己的课堂中不断去实践。

课后,四位专家又从不同角度带来四场精彩的讲座。其中,田立莉老师讲到的“差异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首先,田老师强调了要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要培养他们成长、成人、成才,就要从思想上、感情上、行为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权利。有了尊重,才有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沟通合作;有了尊重,才有学生主体意识和健全人格的生成;有了尊重,才能展开优质教学的画卷。课堂上我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孩子,他们各有长处,又存在差异,有的学生上课听讲习惯极差,上课时总免不了被我点名批评,现在静下心来想想,我这样过于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可能已经伤到了孩子的心,更别谈对这些孩子的尊重了。想要改变这些,就从一点一滴做起,在课下多关注这些孩子,了解他们的想法,和他们多一些平等的对话,逐步改善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在课堂上唤起他们的共鸣。

其次,要尊重数学课堂的差异。个体间的差异: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这里可以指教师与学生间的差异,学生与学生间的差异。个体内的差异:是指个人素质结构上的差异。从教学的角度看是学生智能的差异,学习动机兴趣的差异,学习风格、方式的差异,学生思维的差异,学生接受与反应速度的差异,学生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的差异以及认知准备的差异等。

我们要看到这些差异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巨大的教学资源,同时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我们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起点。学生既有的知识、经验、智力、能力、态度、情感、文化背景等因素都构成了学生内在的“资源”,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特的“资源点”,所以,学生使教学资源变得非常丰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为教学所用,成为教学活动的动力之源、能量之源。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资源。在课堂上,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的结论比较稚嫩,不够准确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错误”资源,善待学生的错误,呵护“错误”学生的自尊。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具备让这些“错误”资源为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本领,引导学生将“错误”在探究中修正,妙解在辨错中生成。

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合理性存在,是一笔财富,利用得好,就可以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将学生之间的差异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试图依托学生资源这个“力”,来使教学获得事半功倍之效,也是教学追求的新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个性独特的学生,进行教学工作时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各种差异,对学生因材施教。所谓“材”,就是学生心理智力类型、学习风格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其中主要指他们兴趣、爱好、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特点;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异,重视差异。在教学中,将所教的学科知识信息进行重新分解、加工成多种多样的教学性知识形态,就能够适应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差异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差异教学策略,使学生按照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条件和方式,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以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是我对“差异教学”的初步学习和了解,我有信心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专家名师的引领下,不断去探索,我相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会看得更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