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将理工科学生就业思想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

将理工科学生就业思想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业思想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毕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教育行为上,未能将毕业生教育纳入学生教育的培养体系,统一规划,早作准备。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要特别注重心理教育和调适。

将理工科学就业思想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

孙 靖

就业思想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毕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搞好就业思想教育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根本保证。多年来,在高校毕业教育这一问题上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即:认为就业思想教育仅仅是个任务,流于形式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因为,一名大学生在毕业时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是,其是否具有良好的素质(生理素质、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等)和较强的综合能力(现代信息处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而这些决不是在毕业前夕的短暂时间内所能见效的。笔者认为,毕业教育应从学生入学开始到学生毕业离校走上工作岗位为止,必须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必须通过系统的、不间断的、有针对性的较长时期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端正择业就业心态,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

高校理工科学生毕业教育环节中出现的新现象

1.教育行为的滞后性与择业期短的矛盾

在教育行为上,未能将毕业生教育纳入学生教育的培养体系,统一规划,早作准备。一方面,毕业教育年年搞,年年都是老一套,内容贫乏,形式单调,往往是上几次就业指导课,开几次座谈会、报告会,做几次政策宣传,就算完成毕业生教育任务;另一方面,毕业生教育往往只是在毕业前夕短时间内的应景教育,就业方针政策宣传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忽视毕业生教育工作的长期性、累积性,没有将长期性教育与短期的针对性教育很好地结合,导致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

2.学生择业观由“社会价值型”向“经济价值型”转化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学生的金钱观念、功利意识大大增强,在择业时出现了重实惠、轻理想,重物质、轻精神的趋势。过去那种重视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声望的“社会价值型”择业观逐渐被强调职业的经济利益、物质待遇和生活环境的“经济价值型”择业观所取代。相当多的大学生在进行利益权衡时,首要因素不是国家利益,也不是个人的人生理想,而是自身目前的实际利益。择业观趋向短期化、功利化,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淡化。

3.思想认识的片面性与价值取向多元性的矛盾

很多学生选择就业范围是只考虑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型发达城市,眼高手低,贪图一步到位、一劳永逸,于是把自己的择业范围限制得很窄。更要紧的是,教育引导缺乏针对性和个体性,没有对学生追求人生价值的个性化进行很好的引导,使之“人尽其才”。

4.不良心理状态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不仅受社会、家庭等诸多外因的限制,而且受自身心理的制约,是社会环境、群体舆论、个体心理诸因素的集中反映。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要特别注重心理教育和调适。当前大学生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心理状态或障碍:

(1)悲观失望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同学十年寒窗苦读,挤过高考独木桥,其目的就是要找到一个铁饭碗,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优美的工作环境,特别不愿意担当失业的风险。随着就业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深入,部分同学的这种传统就业观念与社会的内在要求相差甚远。受这种传统观念影响的同学自然就丧失了许多就业的机会,进而感到就业的理想岗位实在太少。再加之,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竞争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不少同学往往不能一次性获得就业,致使这部分同学丧失就业的信心。理工科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强,但也容易犯钻牛角尖的毛病。“高收入,低风险,环境优美,工作轻松”这样的传统理想岗位的锐减和多次就业失败的挫折打击,致使部分同学对毕业就业感到悲观失望。

(2)盲目攀比心理

在求职就业活动中,往往出现蜂拥而至和无人问津两种极端的现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部分大学生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对未来的理想和职业未能地正确定位。更有甚者,在就业时“这山望着那山高”,并与其他同学进行攀比。这部分同学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到别人的就业取向上。持这种心理谋职,无异于逼着自己和别人同挤独木桥,难免失败。

(3)守株待兔的依赖心理

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的30年一贯制———统包统分,使大学生形成一种心理定势:享受国家下达的分配指标,等待国家安排工作。现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使部分依赖心理过重的大学毕业生陷入困境。常有学生得知某单位来校招聘人才时,不是积极主动地与单位联系,介绍自己的情况,表明自己愿意应聘,为公司(单位)的发展做贡献,而是消极地等待,递上简历或参加过一次面试后就不再理会,被动等待回音而不肯主动打电话询问并表达意愿,而捷足先登的同学,早就搞定了应聘单位的聘任岗位。这种被动等待错失良机的情况往往还比较普遍,常常使许多自认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毕业生懊恼不已。实践表明,机会往往被主动者所拥有。

5.大学生道德品质修养的“弱化”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回答涉及素质培养方面的问题时,均把道德品质修养作为其最低的选项,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弱化道德品质修养的趋势。大学生平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素质状况,并不能令人乐观。如果说是大学生没有认识到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这也不是事实,因为在回答“做人最重要的品质”时,大学生们清楚地将“责任心”、“诚实”、“正直”列为最重要的三项品质。那么,为什么在进行实际的素质培养过程中,大学生却常常忽视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或者根本就没有把道德品质修养作为一项重要的素质呢?

从现实情况来说,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双向选择”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把受聘人内在的道德品质作为“软指标”,仅看其有无受处分,或是否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或是否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或是否为中共党员,以此来判断其道德品质的优良与否。而另一方面,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大学生,在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看重道德品质素养,特别是用人单位在工作岗位上非常强调员工的道德品质。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国对人才的道德品质评估体系欠缺,无法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和区分大学生道德品质的高低;其次,高等院校对大学生所作的鉴定材料,难以让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清楚地掌握学生真实的道德品质状况,以至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不得不把人才的道德品质修养简单化、虚化。这样的人才招聘现实,必然引发大学生在成才过程中,忽视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的完善。

上述三个倾向和趋势,充分说明了大学生们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的思想和行动上的偏差,这与我们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仅强化政策的宣传、信息的服务与技巧的培训,重视就业指导的实用性,忽视了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无关联的。所以,为了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加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保证大学生及时、顺利、充分地就业。

将就业思想教育渗透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全过程中要有阶段性。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就是要确立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而不是学生毕业时或择业时的临时性工作。学校应以全局观点系统考虑,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

一年级大学生———主要侧重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初步了解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对人的要求。很多理工科专业同学抱怨基础课枯燥乏味,于是对大学极度失望,所以在择业教育中就要向学生系统介绍本专业情况,也可邀请本专业已毕业的成功人士来校,分析专业优势,传授学习经验,树立对本专业的兴趣和信心。同时,要把择业观的教育与学生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注意把握时代要求和大学生需要的结合点,引导大学生把职业理想放在优先地位。在社会、国家需要的坐标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倡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为拓宽学生的就业门路打下基础。

二年级大学生———主要侧重如何塑造和完善自己,努力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正确认识自己。“有实力才会有魅力”,大学生的素质是今后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资本,加强自身的智能素质便成了这一阶段的重点。

三年级大学生———主要侧重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努力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增强就业的自主性及对自己的将来作出决策的能力。除了日常的教育和指导外,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深入社会,通过实习、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了解专业形势,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涉及的工作领域。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人才市场,观摩供需见面会,从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中找出自身差距,调整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结构,培养和发展与自己的理想职业相适应的能力,形成社会要求与自我目标的协调互动。这样可以避免以前那种临到毕业前才感到就业压力大,需要充实自己的地方太多,又苦于时间不够用的现象。通过深入实际,培养学生的基层意识、吃苦意识,提高耐挫能力。

四年级大学生———主要根据择业期的特点和困惑,进行政策、技巧、心理测试等方面的指导。首先,要加强就业指导的服务功能。主要是就业信息的传递,包括资料提供、网上查阅、建立网络化的就业信息资料库等。也可以发行就业信息刊物,刊物中还可以刊载一些校友的忠告和建议、企业方面的要求、专家的意见等内容。其次,重视就业咨询服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应对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实施个别咨询或专题性咨询,引导学生给自己合理定位,以免陷入择业误区。具体内容可以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给予系统地指导,如简历的准备、职业洽谈的艺术、专门的政策规定及签约注意事项等。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一年级着重职业生涯认识和规划,二年级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着重职业定向指导,四年级着重择业指导的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通过四年系统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就业素质,使之具有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基本素质。

全面开展理工科学生就业思想教育

大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必然面临是否能适应社会的问题。适应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工作经验、社会关系的适应,也包括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的适应。为了提高社会适应力,多数学生在校期间都比较重视实践能力的锻炼,积极寻求参加社会工作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他们社会适应力的提高,但从近几年就业反馈的信息来看,这种适应是不全面的。学生比较重视的或者比较容易做到的只是表面上的较浅层次上的适应,如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和社会关系,熟悉某个工作环境和操作规程等,但在那些真正深层次的适应如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出缺乏合作精神和平等意识,缺乏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必要的心理承受力,缺乏内在的社会责任意识,信用意识淡薄,自视过高和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严重,导致很多大学生不能承受工作压力和艰苦性而频繁跳槽,变动工作。这样的人即使积累了再多的工作经历,也不能算是适应社会的。因此,我们在强调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锻炼的基础上,还应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人文素质、信用意识这样深层次的社会适应力的教育。

1.立志教育

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又有言:“有志者事竟成”。两句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立志对于事业成功的重要意义。“志向”即“理想”,也就是目标,是人积极向往和追求的对象,它体现着个人的愿望并指向未来。青年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形成、发展和稳定期。在教育的影响下,经过理性的思考抉择,经过“血与火洗礼”后而形成的理想、志向,将直接影响大学生今后的择业取向。因此,在大学阶段不断强化对大学生的“立志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大学的“立志教育”不能简单等同于中学阶段一厢情愿式的教育,它应体现科学和人文的两重性。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弱化是一个普遍现象,应灌输“科学求真知,人文求善美”的思想,让他们领悟真为善奠基是基础,善为真导向是升华。前者指要教育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和气质特点,科学合理地确立志向,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既要了解自己想干什么,又要考虑自己能干什么和适合干什么,只有建立在充分自我了解、自我认识基础上的理想志向,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避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后者指要教育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方向、国家的需要及人类崇高的精神追求确立志向。人是经济的动物,更是精神的动物,人活着都要考虑为人类、为社会留下点什么,人的个人志向只有与社会进步、国家振兴、民族兴旺结合起来,才能具有强大的驱动力和生命力。大学生的立志更是如此。如果大学生的志向缺乏了社会责任感,缺乏了宏阔的视野,缺乏了对人生理想意境之美的追求,就有可能导致人生目标过分地现实化和功利性,形成致命的短视和由此而引起的人生的被动。相反如若任意扩延,浪漫无度,也会失去现实的根基、立足的余地和竞争的活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整合,是理工科大学“立志教育”的核心所在。

2.利益教育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出自中国先秦兵书《六韬》中的格言,描述了人类某种基本而又顽固的本性。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这句古老的格言被“现代化”为: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人们不再视清贫为光荣,不再把道德和财富视为价值选择的两极,金钱在个人价值中的地位被提升到新的高度。利益观念的改变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择业思想,表现为择业的商品意识不断加强,功利色彩日益浓厚,是否有优厚的物质待遇,成为大多数学生选择职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虑。因此。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大学生追求财富无可厚非,但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其实,世上真正的大富豪,往往皆以事业为重,在事业走向成功之日,通常也就是经济走向自立之时,这是商品社会市场经济的金科玉律。

3.心态教育

(1)端正就业心态

心态乃情绪常态与人生态度的综合。大学生就业前及就业中抱有何种心态对是否能顺利就业有很大影响。就业前,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自信乐观,摩拳擦掌,期望值很高,等真正进入社会后,面对各种选择和诱惑,他们会陷入犹豫、彷徨、观望、患得患失或消极等待的心态中;如果遇到挫折,他们又会自卑焦虑、愤愤不平,大有怀才不遇之感。这种不稳定的情绪常常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及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进而影响就业。因此,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态势,拥有创造性的、友善的、宽容的人生态度,用平稳正确的心态对待就业及今后的工作至关重要。拥有了正确的心态意味着个人有了稳固扎实的人生基地,能够有力量、有魄力缓冲消解来自生活就业各方面的强大冲击,甚至还能将其转化为推进生活前进的动力;能够将主客观矛盾消化在心态之中,使人能够胸有成竹地观览世界,协调环境,对人、对事、对物、对己持谅解之态;能够在追求人生目标时,善于检索自身素质差距而不怨天尤人;能够在试图展示自身生存潜能时,喜欢借助集体的优势和他人的帮助,少有惟我独尊的浅薄和猜疑嫉妒的阴暗心理。这对大学生的一生都是受益无穷的。

(2)突出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

由于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已呈结构性和地域性的“供大于求”,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选择理想职业的标准又趋于单一,在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是不言而喻的。但很多理工科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网络和程序上,缺乏人际经验与就业实战经验,对即将面临的竞争与压力认识不足,并且大多数毕业生承受挫折和困难的能力较低。过高的择业期望值使大学生面临社会选择时心理多少有点脆弱,事遂人愿则皆大欢喜,一旦期望落空,择业受挫,则会心理失衡产生心理误区,影响就业。因此,在就业指导中应对理工科学生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的能力;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败,善于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不因暂时的失利而丧失求职的信心和勇气;注意自我的心理调节。在心理上强化危机感和抗挫折意识,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充分展示自己,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4.团队精神教育

21世纪既是充满竞争的世纪又是大协同时代。未来学告诉我们,21世纪的失败将不是败于大脑的智慧,而是败于人机和人际的交互上。是否学会合作,帮助别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2l世纪成功的策略。思想的大综合已经形成演化的主流,它将产生更多的复杂性的意识,以自我为中心去谋求发展是错误的,它显然不是正道。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所持的“人人为我”的观念自然也是错误的。只有与其他人团结起来,相互沟通和理解,个人才能有所作为。的确,在科技进步、专业分工日趋细微而世界经济却走向一体化的今天,任何天才都难包打天下,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任何重大成功都离不开集体的智慧。个人只有能动地融入到团体中去,个体智慧才有可能被“群体智慧”放大,使得个人无力实现的东西变成现实的可行事业。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乐于助人的心性,是时代的要求,是大学生踏入社会必需的素质。

5.掌握就业技巧,培养就业能力

求职就业是一门艺术,有许多技术和技巧。如何在求职时推销自己,是求职就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指导毕业生在推销自己时,一要知己知彼,切忌孤芳自赏;二要量才而行,不可盲目攀比;三要立志创业,不能好高骛远;四要敢于竞争,不要依赖他人。同时也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爱好、志愿、身体状况、实际能力等个性特点,确定自己最能发挥特长和最符合心愿的择业目标;指导他们如何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向用人单位自荐,应有什么样的风度、言谈举止与用人单位交流;在就业指导中,还应积极为毕业生创造实践的机会,通过实际演练,掌握自荐的方法和技巧。

自主择业就是把毕业生直接推向人才市场,直接参与竞争,因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其就业能力至关重要。面向2l世纪的人才应具备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组织能力、获得信息和处理传递信息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善于与别人合作的能力。我们应以自主择业为动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行为训练、社会实践、参观访问、专业实习及科学实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6.形势政策教育

对毕业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就业思想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高校毕业生就业总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紧密相连的。国际、国内甚至区域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和走势都直接会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影响就业市场上人才结构、专业类别的供求关系。因此,我们应加强对毕业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市场预测、就业政策导向、就业素质准备等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从实际出发、从国家大局出发、从未来发展前途出发,合理定位,及时确定调整择业方向,顺利实现就业。

综上所述、我们应把通常意义上的就业思想教育,从毕业前夕这一狭窄的时间范畴,扩大到大学生生活的全过程。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教育侧重点,把毕业教育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毕业教育达到最终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