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院校应该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看成是大学生的必备素质,并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在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因而虽然不能排除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之间的差别,但无疑二者之间的联系性更大,更为密切。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表现为态度严谨,作风踏实。这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程 骅 李静霞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院校应该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看成是大学生的必备素质,并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在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本文从分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涵义出发,指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的必备素质,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的必备素质

1.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内涵

何谓创新?简单来说,创新就是“抛弃旧的东西,创造新的东西”。它首先应是一种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具体来说,创新就是以追求新的社会效益为目标,运用科学知识,创造新方法,取得新成果,实现新突破的社会实践活动。创新作为结果,可以指某一物质产品,也可以指某一精神产品;创新作为过程,可以指人的物质活动(实践),也可以指人的精神活动。上升到哲学层面来说,创新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析新情况,解决新矛盾,开创新局面。

创新活动既普通又伟大。说其普通,是因为创新的领域极为广阔,可以说随处可见;说其伟大,是因为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它是主体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与精神状态的统一。正是人类这种持续变革、更新和创造的本性,使人类和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心理学上的“精神”一词指的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创新精神”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创新精神是个体或群体对创新的认识、态度、行为意向及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思维风格、心理品质、人格特征。它既包含“是否爱创新、想创新、要创新”的内容,也包含“是否懂创新、会创新、能创新”的内容。因此,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品格等都属于创新精神的范围。总之,引导、支撑人们从事创新活动并取得成功的精神因素如丰富的想象、活跃的灵感、合理的知识结构、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求异本领和顽强的探索精神等等,构成了“创新精神”这一综合素质的独特而深刻的内涵。

何为实践能力?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它包含着两层相互联系的含义。第一,实践是只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这表明人的实践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人通过实践不但能够认识客观规律,而且能够利用客观规律使其为人所用,并创造出按照自然规律本身无法产生或产生的几率几乎等于零的事物。人对世界的改造本质上就是创造。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一起,共同体现了实践的主体性特征。第二,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与实践的第一层含义相关联,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既同人的主观活动相联系,又从人的主观精神的圈子里走出来,外化为感性的客观实在。人通过实践活动的多次进行,不但能使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得到满足,而且也检验着自己的主观目的、愿望、意图和计划等等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检验着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

可见,人是实践的主体,是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改造实践客体,从而驾驭和控制实践活动的多种任务。而且作为实践的主体,人可以分为个人、集团、社会三种形式,各种主体之间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彼此相互影响并互换其活动。实践的客体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它同样也包括三种基本类型,即自然形式的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和精神形式的客体。客体的三种基本形式表明,人的主体活动不仅指向物质世界,而且也以自身为活动对象。在主体和客体之间还有一个将这二者现实地连结起来的中介,这就是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从实践的主体、客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实践的主体,人有其能力系统。离开了人及人的能力,现实的实践活动不可能形成。能力是人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具有某种能力,就意味着他有掌握和运用某方面知识技能的可能。能力高,则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就较顺利。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是在实践中进行的,因此,能力直接影响实践的效率。可见,实践能力是指在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经营管理、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实际工作中,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动手、动脑能力。实践能力系统包括实践主体本身的自然力、实践主体实际掌握和运用的知识和经验、实践主体的情感和意志这三个层次。

实践能力强调在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经营管理、文化生活等各个相应方面的实际工作中完成某项任务的质量与效率,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求人们以创新精神去对待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可以说,创新精神指导着人们的实践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人们的创新精神产生于人们的实践能力,并受到实践能力的检验,在不断提高的实践能力中创新精神得以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就是这样相互作用,彼此都获得无限的发展。因而虽然不能排除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之间的差别,但无疑二者之间的联系性更大,更为密切。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实践能力体现为实践的水平,而创新精神也最终体现为实践水平,从目标的角度看,二者是统一的。

2.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当今大学生的必备素质

大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的生力军。无论他们从事直接的物质生产实践,还是从事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抑或是从事科学实验,都必须树立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才能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相适应。通过前面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涵及二者关系进行分析和论证,我们可以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统一表述为一个综合的精神能力体系,这正是每一个具有和希望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所必备的素质体系。这一素质体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表现为态度严谨,作风踏实。这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态度散漫,作风浮躁的人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具备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人们才能经过不断的探求和实验,逐渐培养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二,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规律的发现过程是艰难的,科学的道路上荆棘密布。只有不畏艰险,勤奋实践,才能不断接近规律,发现规律,创造出单纯依靠规律自身可能永远无法产生的奇迹,才能实现高水平的实践。探索精神也表现为执着,表现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表现为锲而不舍和顽强拼搏,这些是实现探索不可缺少的要素,同样也是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精神要素。

第三,敢为天下先的竞争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大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小到个人的前途和价值的实现,都充满竞争。以积极、健康、进取的心态看待竞争、参与竞争并在竞争中取胜,推动和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人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体现。一个人只有对竞争有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才可能进行高水平的实践与创新,一个民族只有不断追求卓越,不畏艰险,敢为天下先,才会成为一个强大和拥有未来的民族。

第四,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及社会关系的团队协作精神。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个人的力量难以掌控大局,这不仅体现在生产领域,也体现在人的社会生活领域,是人的本质的具体体现。事实上,人们正是通过不断提高自己处理人际及社会的能力,不断培养和增强人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提高实践能力的。在实践的过程中,达到既改造客观世界又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

第五,追求真理,服务社会的进取与奉献精神。这是大学生爱科学、爱真理、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和意志体现。这是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它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的程度,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知、情、意相统一的整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挥不仅取决于知识的主导作用,正像前面指出的那样,“激情、热情”始终“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

总之,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涵盖的范围十分广阔。每种精神特质既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又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素质体系中的一个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促进主体———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统一于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而迫切的。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大学生担负的社会历史使命,正如“十六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的那样: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我们认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根本性的历史任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反映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规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史无前例的,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和成功的经验可供照搬照抄,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去探索和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这就需要不断提高主体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世界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历程也证明了不断创新和提高实践能力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国际形势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曾语重心长地指出“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中国是在国际局势动荡不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肆意横行,宗教冲突、民族纷争与局部战争不断发生,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的情况下来维护世界和平的,情况更为复杂。我们要在南北差距日益扩大、旧的国际秩序没有被消灭而新的国际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环境与贫困等全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来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任务更为艰巨。可见,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体现为一个国家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

只有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应对知识经济和科技革命浪潮的挑战,全面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1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知识成了首要的资源,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要使知识这种无形的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必须通过一个中介,就是主体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创新,知识才会产生与更新;只有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知识才能发挥作用。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8~1999年度的报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尤其是知识创新能力的差距,大大超过了财富的差距。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发展中国家需要知识和创新能力更甚于需要资本与外来技术。

2.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现大学生自身价值的需要

突出强调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并不否认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片面强调哪一方面,都会给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的实现带来不利影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劳动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从事某项具体的工作,做好本职工作是人们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渠道。然而,怎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难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形:一种是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从来不做别人未做过的事,每天只是机械地、重复地完成本职工作;另一种则是利用现有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提出他人没有提出的思想观点,创造性地使用他人没有使用过的方式方法,敢于突破常规,勇于提高效率。两种情形,两种过程,两种不同的结果,社会评价不同,人的自我评价也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因而人们的自身价值实现的程度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评价上都会大大不同。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忽视了国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许多人在从事本职工作时都是重复性地工作,很难发挥出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情况在目前已经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也影响了人们自身价值的充分实现。大学生是具备专业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现实客观的生产生活环境也较从前有极大改变,因而大学生们的工作将更加重要,更加复杂,难度更高。这就需要大学生们有高度的创新精神,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创造性地工作,才能真正把本职工作做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更加充分的实现。

3.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辉煌和耻辱,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建设曾经有过的兴盛与衰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种种历史事实表明,创新才能图存,创新才能富强。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使社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振兴中华的任务还很艰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以后,新一届中央政府进一步倡导全社会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并在全国民众的面前做出了榜样;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及在全党范围内加强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教育等等,无不表现出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视。肩负振兴中华历史使命的大学生,只有培养高度的创新精神和不断提高其实践能力,才能担当起社会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迫切性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十分迫切的任务,这不仅在于社会实践的需要,也在于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内在规律。

1.大学时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7~25岁这个阶段,此时,人的脑重量已达到成人水平,脑神经细胞的分化机能也达到了成人水平,大脑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已经完善。这就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了基础的物质条件。在思维方面,大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表象和形象思维能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使他们能够超出有形物质条件的束缚而思考问题,他们的思维已有一定的独立性、批判性、组织性和深刻性。此外,大学生思维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他们的思维过程、内容和方法逐渐成为自己思维活动的对象,而且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思维与别人的思维之间的区别。在认知能力上,大学生是经过高考的严格挑选而进入大学的,他们的智力水平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而且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进入大学后,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这些基本的认知能力能够发展到更完善的水平和层次。

而在情绪情感和意志方面,大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日益增强,并逐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大学生的意志品质逐渐提高,基本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以及控制自己行动的能力,意志的目的性和坚持性也获得了重要发展,使活动带有很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理想的支配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向目标迈进。这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活动和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

历史上在青年时期就有重大成就的人不胜枚举:马克思、恩格斯写出《共产党宣言》,一位29岁,一位27岁; 31岁的列宁创办全俄第一张马克思主义报纸《火星报》; 23岁的牛顿创立微积分; 35岁的居里夫人发现镭; 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学说; 21岁的爱迪生做出第一次发明; 17岁的伽利略发现钟摆原理; 28岁的瓦特发明蒸汽机。中国也不乏青年时期成才的例子,如25岁的毛泽东主办《湘江评论》;唐朝的王勃16岁写出了《滕王阁序》;白居易16岁吟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名句;现代诗人闻一多24岁出版第一本诗集《红烛》;曹禺23岁写出话剧《雷雨》,等等。

大学生虽然具备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和条件,但由于青年的知识还不够丰富,经验上还有所欠缺,特别是缺乏社会生活实践,因此他们的创造力也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他们常常想象丰富,但有时脱离实际;思维敏捷,但往往构不成理论指导;灵感时常产生,但又感到难于捕捉;充满创造的渴望,但又常常感到不具备条件等等。

大学时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个契机,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2.当前教育思想、观念及现状均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亟待转变

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长期徘徊于应试教育的模式之中,应试教育对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亟待扭转。应试教育中少数学生的成功和多数学生在考试面前的失利,使得学生的自信心和生活激情下降,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试片面强调标准化和内容与答案的封闭性,使得学生的视野变得狭窄,养成了学生思维思想上的惰性与惯性,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缺乏批判和求异的精神;考试目标的单一和考试的功利性,使学生知识结构失衡,缺乏对知识自主选择的主动性,并且情感体验单一,个性苍白无力,考试带来的紧张生活,使学生过度焦虑,缺乏创造思维应有的放松心态;过度的竞争压力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缺乏交往中的智慧碰撞。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极易陷入求高分、拿文凭、优择业的奋斗不息之中,忽视全面发展,缺乏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对各行各业的实践性、艰苦性、适应性要求缺乏认识和能力准备,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只有书本知识,缺乏实际联系,其结果必然是对事业、对个人都不利。必须把培养实践能力当作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来抓,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各项措施,直到教育教学的评价机制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不利影响,使高等教育踏上科学发展的正途。

要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走出来,必须首先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在教育方式上,变过去的灌输式教育为现代的启发式教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使受教育者能够实现自我教育。而目前的高等教育中习惯性的做法即是教师的单向灌输。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毕恭毕敬,似乎还是一些学校追求的理想的师生形象。强调启发式教育,就是要摈弃过去的习惯做法,形成一种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和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教学氛围;要打破接受性学习的一统天下,形成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教学形式多元共存、相互补充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第二,在教学内容上,变过去的注重书本知识为现代的注重联系实践。我国现阶段人才培养过程中,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现象极为严重,必须重新审视直接经验、亲身体验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创造和安排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倡导和鼓励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各种可能的交替形式,让学生在理解外部世界的规律、原理的同时,促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转化。

第三,在教育目标上,变过去的传承性教育为现代的传承性和创新性兼容并且以创新性教育为主导的新型教育。当今社会具有高变化性、高知识性、高竞争性、高创造性、高合作性等特征,是一个特别需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在一个世界性社会将在阵痛中诞生的时候,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处于人和社区发展的关键位置。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强调教育目标的转变,就是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的“第一目标”,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创新的要求下进行传承,既不偏废传承,又不空谈创新,在传承和创新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新的平衡支点,努力创造一种兼容传承性与创新性并以创新性为主导的“最好的教育”。

第四,在教育的评价机制上,变过去的单纯以学习成绩为主,为现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的评价机制,突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评。

第五,在教育的外部环境方面,必须改变过去教育资源短缺基础上以学历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的现状,建立起在教育资源丰富基础上的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低为主要标准的机制。

总之,“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江泽民同志的话语重心长,情深意重,道出了人民对教育的深切希望,同时,它更是一种鞭策,道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走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世界前列

工业化和信息化都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这些国家对青年一代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际工作方面都走在了前列。

在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物质基础方面,科学界的研究成果令人鼓舞。他们认为人的潜能是巨大的。据研究,目前人类平均发掘出的能力只有潜能的3%左右,有的只有0.5%。这就为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空前迅速而多元化的开发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现实可能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们也为培养国民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鸣锣开道。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等等,都提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够解决新问题的人,要努力实施“能培养创造力的教育”。

学者们的研究得到了国际组织的重视和认可。1972年以埃德加·富尔为主席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认清这些任务乃是现代心理教育学研究最有成果的智力成就之一。”

从60年代起,美国社会出现了一大批创造力咨询公司,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比如革新开发、思维技巧、领导能力训练与开发、人才开发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美国人还把这类咨询机构开办到国外。许多公司、军队和政府部门都有自己的创造力训练部门,常年进行创造力训练。美国企业界每年有数以十万计的在职职工接受创造工程训练。为推动创造教育,美国设立了“创造性教育基金会”。60年代后期起,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设了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全面推动年轻一代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Yahoo公司的创办人都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在读学生,他们编写的关于国际互联网络的目录检索程序,不但极大地推动了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和普及,而且加快了全球信息化的进程。1996年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发表的《利国的技术》报告中指出,美国拥有能创造新知识、传播新知识和利用新知识能力的创造性人才的数量,这将决定21世纪美国的国际地位。这一结论既是对美国“新经济”的总结,又是人才资源与美国国家关系的升华,更是触及到了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或根本点。

再比如我们的近邻日本。它国土狭小,土地资源有限,地下矿藏资源匮乏,为什么现在成为经济大国?就是因为重视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以此来促进日本实施自主创新发展技术的战略。早在明治维新时代,天皇的“五条誓言”中就有一条:求知之于世界,普及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把开发全民族的创造力作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措施来抓。得力的措施,使得日本在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中虽然比美国起步晚,发展速度却很快,在70年代中期就达到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在技术开发研究方面同美国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1982年,日本的内阁会议决议确认创造力开发是日本通向2l世纪的保证。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社会各级各类组织不惜重金悬赏征集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政府的各部门设立了十多种大奖,不仅奖励发明者,也奖励实施者和其他有功人员;举办各种规模、不同形式的发明创造展览、竞赛评奖活动,形成了完整的创造发明教育体系和激励机制;培养了号称600万的发明制造大军,使日本的年专利申请数从70年代起就超过当时的苏联、美国,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头号发明大国。

相比之下,我国的教育落后,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历史欠账较多。2000年,全国的文盲率仍为6.72%。高校扩招后,200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迅速达到19%,但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扩招以后还带来一些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也亟待解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滞后,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江泽民同志曾尖锐地指出,“事实越来越证明,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不是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努力提高本国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那就会在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中处于被动和依附的地位,就必然进一步拉大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总之,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求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