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出围墙办教育

走出围墙办教育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远程老年教育任重而道远,但其办学形式的开放性必将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上海空中老年人大学首战告捷,标示了上海远程老年教育的起步,充分显示了远程教育在发展老年教育事业中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办学得到了上海市成人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老龄委的领导和支持,进而成为由市老龄委、上海老年大学、上海电视大学共同主办的一个电视教育栏目。

第九讲 走出围墙办教育——上海远程老年教育的发展

提要:远程教育,是有别于传统学校面授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它具有办学形式开放性、资源利用最大化、学习行为个性化的明显特点。远程老年教育,在上海主要采用电视教育和计算机网络教育两种手段。上海远程老年教育始于1995年,其发展经历了“空中老年大学”、“网上老年大学”和“远程老年大学”三个阶段。在上海市老年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中,远程老年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上海老年人学习网”则是其标志性载体。迄今,远程老年教育与老年学校教育、老年社区教育三者已成为上海老年教育的三大支柱或三种主要模式。上海远程老年教育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量身定制”的课程设置、“贴心服务”的教学组织和“加强辅导”的教学管理四个方面。上海远程老年教育及其教化功能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上海远程老年教育的起步

(一)远程教育及其特点

1.远程教育的内涵

远程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现代远程教育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教学内容传送到全社会,包括距离遥远的教学点。远程教育把多种媒体优化组合,兼容了面授、函授和自学等多种传统教学形式的长处。现代远程教育突破了时空限制,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并有利于扩大教学规模,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学效益。

从具体形式看,函授教育是第一代的远程教育。广播和电视教育,是运用广播与电视录像等模拟信号来实施教学的,属第二代的远程教育。如上海东方电台于本世纪初曾开设一档以老年听众为对象的栏目“老年学堂”,播出内容包括养生保健、诗歌欣赏、阿拉学英语、法律课堂、金色导游、当家理财、养心亭等。计算机网络教育,是运用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数字技术进行教学的,属于第三代的远程教育,它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形式。

在上述三代远程教育中,上海老年教育主要依托了电视教育和计算机网络教育两种形式。电视老年教育起步于1995年,计算机网络老年教育始于1999年。

2.远程教育的特点

(1)办学形式开放化。远程老年教育开放式的办学,突破了传统学校面授教学的局限。这使广大老年人不再受年龄、健康、学历、时空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约束,有效地维护了老年人继续享受教育的权利。同时,它也使老年教育的发展不再受校舍、设施、师资和管理等条件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资源在面上布局不平衡的问题。

《上海市老年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方便学习,开放灵活,选择多样的老年教育体系”,并指出“力争远程老年教育学员人数在‘十二五’末期突破50万。”上海远程老年教育任重而道远,但其办学形式的开放性必将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2)资源利用最大化。包括老年教育在内的远程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可以汇聚全社会的优质资源,并将它们提供给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所有学习者共同享用,这远非传统学校教育所能企及。上海远程老年大学电视课程的主讲教师(兼教材主编),均为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基层老龄干部在动员老年人收看电视课程时,曾这样比喻说:“每门课程都是‘学科中的梅兰芳’演唱,不参加是不是太可惜啦?”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的“老友广场”有四个栏目,其中之一是“老有所学”。截至2013年4月底,该栏目有“网上课堂”263门课程分属8大类、51小类,就是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成果。

(3)学习行为个性化。包括老年教育在内的远程教育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教育,完全可以使学习行为个体化,即任何人在什么时间或地点学习、学习什么课程或章节、乃至是否在“学分银行”争取学分等等,都可以由学习者自己掌控。远程老年教育拓展了个性化学习的空间,使广大老年人实现了自主学习。老年人既可以有组织地集体收视远程课程一起学习和交流,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客观条件单独上网学习。

目前,上海正在建设“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上海老年人学习网”也在打造“学习型、互动型、参与型”的平台,这必将推动上海老年教育发展的“与时俱进”,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学习,进一步满足广大老年人继续学习的需求。

(二)上海远程老年教育的起步

上海远程老年教育起步于1995年的电视老年课程教学。其经历如下:

1994年,上海户籍老年人口211.0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6.3%,当时市、区、街道、居委四级老年教育机构共有学员10万余人,约占全市老年人口的4%。是年9月举行的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上海老年教育发展的指标,即到2000年在各级老年教育机构的学员人数要在1994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要达到这一指标必须有新思路、找新途径。

上海老年教育走出围墙求发展。1995年8月市老龄委、上海老年大学、上海电视大学三方决定共同创办“上海空中老年人大学”(简称“空大”)。是年11月22日上海教育电视台26频道“空中老年人大学”栏目的第一门课程“老年卫生保健(上)”开播,课程的集中收视点达2137个,集体收视70721人,有组织个人收视93535人,两项合计164256人。当时,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1.19万人,参加该课程学习的老年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7.78%,加上全市老年大学(学校)的学员数,接受老年教育的总人数为21.17万,约占当年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10%。这样,1994年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对老年教育的目标,在第二年即1995年就达到了。其中,远程教育功不可没。

上海空中老年人大学首战告捷,标示了上海远程老年教育的起步,充分显示了远程教育在发展老年教育事业中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后,远程老年教育与老年学校教育、老年社区教育成为上海老年教育的三大主要模式或三大支柱形式。

二、上海远程老年教育的发展

(一)上海空中老年人大学

从上海的老年远程教育发展考察,上海空中老年人大学是其起步,是其发展的第一阶段。

上海空中老年人大学的宗旨,是使用现代远距离教育手段在上海老年人中开展有利于老年人增长知识、丰富生活、身心健康、进取有为的教育活动。其办学得到了上海市成人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老龄委的领导和支持,进而成为由市老龄委、上海老年大学、上海电视大学共同主办的一个电视教育栏目。

上述三方有具体分工:市老龄委主要通过各区(县)、街道(乡镇)的老龄工作机构负责老年学员学习的组织工作;老年大学主要负责制定教学大纲、教材编写、聘任教师等的教学组织工作;电视大学负责电视教育手段的实施即电视教学录像片的制作和播放等工作。

1995年11月22日,在上海电视大学演播厅举行“空中老年人大学”开播仪式,时任副市长谢丽娟出席,《文汇报》以“为上海200万老年人送教上门:‘空中老年人大学’昨日开播”为题做了报道。在上海教育电视台26频道“空中老年人大学”栏目的第一门课程“老年卫生保健(上)”的8讲全部播完后,《上海老年报》于1996年3月15日发表了《看得见、记得住、有实效:空中老年人大学开播三月好评如潮》的报道,指出:“‘空大’对上海老年教育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在达到‘2000年参加老年教育人数占老年人总数8%以上’这一发展目标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之后,“老年卫生保健(下)”共16讲至1996年6月播完。整个课程广受好评,积极影响远远超出本市。如,国内许多省市给予关注,先后纷纷引进、播放这门课程。又如,应香港老年大学的要求,上海电视大学把该电视课程译成粤语,供在香港地区播放。

(二)上海网上老年大学

上海网上老年大学,是上海老年远程教育的第二阶段,是在上海空中老年人大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上世纪末,上海老年群体的文化基础不断提高,退休科技人员、医护人员、机关干部等明显增加。另外,随着家用电脑的普及,通过互联网进行老年教育教学,可以不受“集中收视、定时收视”的限制,学习的时间和地点更为灵活。显然,网络教育可以满足许多老年人灵活地接受教育的期盼。

1999年10月15日,“上海网上老年大学”(简称“网大”)开通。“网大”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站,初期由“上海热线”发布,向老年人免费开放,不采取报名登记的办法。“网大”的页面有初版与改版之分,1999~2001年为初版阶段,2002年对“网大”页面进行改版,改版后的网页内容扩大为“老年风采”、“老年教育信息”、“老年咨询室”和“网上课堂”四大部分。

“网大”的首门课程是“老年卫生保健”,它是在“空大”同名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调整后形成的。调整的重点包括:第一,网上课程内容力求少而精。课程主要集中在老年知识分子的老年心血管病、老年人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症或脑老化、老年骨质疏松、前列腺增生症、老年人肿瘤六种常见疾病的防治;第二,增补了一些新内容,主要是最新科研成果的介绍、典型病例分析以及预防措施等;第三,既有生动具体的实例,又有基本原理的适度介绍,同时配以照片或图表,以适应网络教学和受众的需求。该课程的调整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网大”的办学理念。

(三)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06年12月,“上海空中老年人大学”与“上海网上老年大学”合并,组建了“上海远程老年大学”,同时开通了“上海老年人学习网”,两者标示了上海远程老年教育发展进入了第三阶段,开始了在更为宽广背景下的新进程。

1.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新组建的上海远程老年大学简称“远大”,在上海空中老年人大学基础上,深化老年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开拓新课程和提高教学质量,并进一步扩大收视覆盖面,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加远程老年教育。

同时,上海远程老年大学还积极与外省市加强交流和合作,联手推进全国远程老年教育的建设。2008年5月,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远程教育工作委员会在上海成立,同时在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和市老年教育协会协助下在上海举办了全国部分省市老年远程教育研讨会。

2.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在“上海网上老年大学”基础上加快网站的开发,强化网站的管理,拓展网站的功能,逐步将该学习网建设成“学习型、互动型、参与型”的老年人受教育的平台。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的特色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项:第一,设置了“老有所教”栏目。截至2013年4月底,该栏目有“网上课堂”课程263门,其中包括1995~2012年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播出的21门视频课程中的17门,并附有与视频课程相配套的讲义,以方便老年人下载自学,拓展了个性化学习空间。第二,设置了“专家咨询”栏目。该栏目专门提供医学咨询,采用医院分科、专家挂牌的方法便于专家有针对性地满足学员的咨询要求,彼此交流、互动。第三,设置互动活动的栏目。迄今先后举办过“老年摄影展示活动”、“老年艺术作品展”、“‘祛病延年百岁圆梦’健康问答”、“‘迎世博’知识测试”、“‘我与共和国60年’征文活动”、“‘看世博爱上海’老年摄影作品展示活动”、“上海远程老年大学学员注册赠书活动”、“‘党在我心中’优秀诗歌散文评选活动”、“学而快乐学而健康——我与终身学习征文展评活动”等九项活动,目前正在筹办“美丽上海——老年书画作品展示评选活动”。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还与中国老年网、北方老年网、武汉老年大学、厦门老年大学、江苏空中老年大学、浙江东方老年网等网站设置了链接,以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

三、上海远程老年教育的特色

上海远程老年教育的特色主要体现如下:

(一)“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市老龄委、上海老年大学、上海电视大学三个单位共同参与了对上海远程老年教育的管理。为办好远程老年教育,加强收视点建设是一个关键。2006年12月,在上海远程老年大学的成立仪式上,上述三个单位共同命名了首批“示范”与“合格”收视点予以表彰。此后,分别于2009年、2010年、2012年又命名了三批“示范”与“合格”收视点。四次命名和表彰活动,共有81个单位被评为“示范收视点”,近1840个单位被评为“合格收视点”,达到了总结成绩、交流经验、促进发展的目的,为把收视点建设达到全覆盖和进一步提高收视点的管理水平,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今天,上海远程老年教育的工作及其管理基本沿袭了先前上海空中老年人大学和上海网上老年大学的模式,同时力求有所完善。当时,市老龄委、上海老年大学、上海电视大学三个单位根据协议实施的电视老年教育的教学流程大致如图所示。今天,远程老年教育的教学及其管理大体沿袭了这一流程,反映了“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img32

电视老年教育的主要教学环节流程示意图

在图示中,前两个环节“教学内容的确定”、“师资聘任和教材编写”和后两个环节“教学检查”、“效果评估”,由上海老年大学负责。上海老年大学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电视课程的设置,确定主要教学内容,再邀请知名的专家、教授编著教材、担任主讲,同时承担教材(或讲义)的出版(或印刷)、发行工作。上海老年大学还指导、配合老龄委系统深入到街道(乡镇)、居(村)委,检查各个收视点的情况,听取老年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课程教学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向有关方面汇报。

在图示中,中间的一个环节“节目制作及播放”由上海电视大学承担。在课程、教材和教师确定后,上海电视大学负责编写电视录像脚本,并拍摄、制作电视教学录像片,负责安排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播放。

在图示中,中间的另一个环节“组织收视”由市老龄委负责,主要通过各区(县)、街道(乡镇)的老龄工作机构负责老年学员学习的组织工作。市老龄委将老年教育纳入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每年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各区(县)老龄委、街道(乡镇)的老龄干部中都有人分管老年教育,在上世纪末老年教育工作已经被列入干部的年度考核指标。

(二)“量身定制”的课程设置

上海远程老年教育的课程建设,自1995年至2012年共开发课程21门。这些课程的开设,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那就是要针对老年人特点、适应广大老年人需要,并注意收视对象的广泛性,课程内容要突出“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实践证明,上海远程老年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能够满足广大老年人的需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课程设置要倡导健康老龄化生活,满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需求。上海市老年教育机构曾进行过调查,形成了《电视老年教育管理模式的探讨》一文,指出:“在社会调查中,我们发现退休老人由于离开了原来的工作环境和群体,在思想上起了较大的变化,如何使自己的生活和思想继续得到充实,过一个愉快、幸福的晚年,成为普遍关心的问题,所以心理上的调节和身体的健康成为他们的最大需求。”这就是设置的“保健类”和“心理类”课程在远程老年教育课程中比重较大、反复重播、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

其次,课程设置要结合法制建设教育,增强老年人的守法和维权意识。上海空中老年人大学设置了“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和“银色盾牌”两门课程(分别于1997年3月、1999年10月开播),就是为了宣传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受到了老年人的普遍欢迎,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同时,这两门课程内容与老龄工作相吻合,也获得老龄委系统的办学干部的欢迎,课程的设置和播出调动了老龄干部的积极性,推动了区(县)、街道(乡镇)、居(村)委三级网络的老龄工作和老年教育的发展。

再次,课程设置要适应时代发展,帮助老年人更新知识与观念。处在改革发展时代的老人,不免产生一些苦恼:一是,社会发展太快了,退居在家老人有一种隔洋看世界的感觉,似乎游离于社会之外;二是,富足的生活并不等于就满足了人生需要,精神上的充实更是暮年人生的向往;三是,家庭婚姻、邻里关系、公共交往中出现的新矛盾使他们不知如何处理。为此,上海空中老年人大学设置了“孙辈教育”和“老年公民道德”两门课程(分别于1998年3月、2003年10月播出)。时任市委副书记殷一璀为《老年公民道德》教材作序予以勉励,指出:“老年人也有精神追求,实现晚年的人生价值,在精神上与时俱进,注重学习新知识,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成为精神上的强者。”

与课程设置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教材建设,关系到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上海远程老年教育始终坚持上课必须有教材的原则,切实抓好教材建设,在课程设置确定的同时落实好教材编撰工作。针对老年人的特点,上海远程老年大学及其前身上海空中老年人大学自主开发了一批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且富有老年教育特色的电视教材。如,组织专家学者编著并公开出版了《老年卫生保健》上下册、《老年社会心理》、《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保障》、《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与老年常见病》、《孙辈教育》、《老年营养与食疗》、《老年公民道德》和《耳穴保健按摩》(附光盘)等8种教材。又如,上海空中老年人大学编印了《银色盾牌——学习〈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老年家政》四册、《老年人科学健身》、《老年中医保健》上下册、《老年实用保健》四册、《老年生活情趣》、《祛病延年百岁圆梦》、《让心灵充满阳光》、《生活,让晚年更精彩》和《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导引十八拍和健康生活》等10种讲义。

(三)“贴心服务”的教学组织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不设专职从事教学的教师,电视课程的主讲教师与教材主编都是特聘的,主讲教师的选择有一个原则,即“权威性”。有了专业权威性,既保障了课程的质量,又容易吸引老年人来学习。今天,21门电视课程的主讲教师(兼教材主编),都是造诣深、名望高的专家、学者,备课讲课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而且富有人格魅力、不计较报酬,只想为老年教育事业做点实事,赢得了广大老年学员的尊敬。

电视课程首播与重播的时间,是在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确定的。首播时间为上午9时40分至10时30分,主要是针对市区的老年学员。市区老人早晨要锻炼身体、上菜场买菜、送孙辈上学,一般在九点过后才空闲下来。重播时间为下午2时40分至3时30分,主要是考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在农村上了年纪的人整个上午比较忙碌,种菜喂禽畜、烧饭管小孩,还可能下田干点农活,吃过午饭后才有空闲,此时也乐于去老年活动室学习或放松一下。

授课形式上,上海教育电视台还不断吸收老年学员的意见和建议,把原来50分钟一节课调整为由每段25分钟的两段组成,又把原来只有老师一人自始至终的讲授改成了由主持人向专家访谈的形式,并配上图画、实景、字幕、音乐、提问、小结、内容贴士等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增加了教与学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加强辅导”的教学管理

当然,远程教育也有弱点,主要是师生分离,主讲人与学员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这会给教学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上海空中老年人大学开办之初,就意识到这一问题,因此在首门课程“老年卫生保健”开播前就要求:应根据学员反映,组织辅导和教学咨询活动,帮助学员消化理解讲课内容,辅导工作可请医生、卫生员或社区干部担任。到第三门课程“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保障”时,开播前举办了两期干部培训班,进一步重视和完善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并成为教学的传统与特色。

收视点的工作也有创新之举。如闵行区金星村委会收视点和松江区石湖荡镇老年学校收视点,针对老年学员文化水平不高、不完全听懂普通话的欠缺,物色了能当“翻译”的辅导员,把讲课内容再用本地话来讲,让老年人听懂了课程,听出了兴趣。金星村收视点的辅导员还利用课前10~15分钟时间,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讲讲镇情村情,议议社会热点。收视点辅导员在收视后还搞一些老年人喜欢的活动如教学成果展示、测血压血糖、为灾区募捐等,调动了老年人的学习积极性。他们说现在的远程收视活动就像过去开社员大会,过一段时间大家集中一下,家长里短聊聊天,说说笑笑蛮开心。金星村的实践为解决农村老年人主动收视不多的问题提供了启示。

又如,虹口区社会福利院收视点自2003年起组织老人收看上海远程老年大学课程,参与率占全院总数的95%,并做到“收看有记录有思考,观后有小结有实践”。在生活能自理的区域,收看课程成了老人们的一种期待、一件要事,每次早早等在电视机前。究其原因,除了区民政局的关心、支持外,更与福利院加强管理和辅导有关。该院领导亲自担任远程老年教育的负责人,安排3名中级职称执业医师担任辅导员,在院的各收视点进行辅导。集体收视结束后,还组织学员讨论交流,巩固学习效果,培养了老年人的生活情趣。几年下来,该院老人们的观念有了明显变化:养花弄草和写写画画多了,打麻将少了;和睦相处互相包容多了,相互计较人际矛盾少了;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多了,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少了。该院的实践为把老年教育引入养老机构进行养教结合、提升上海老年教育的覆盖面提供了启示。

既分工又合作的管理机制、满足老年学员需求的课程设置、高水平的主讲教师、精心安排的播放时间和授课形式、默默耕耘的各收视点辅导员工作,确保了上海远程老年教育课程的高收视率和良好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