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同树叶世上无

相同树叶世上无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年学员的心理特征涉及认知、情绪、性格和人际交往四个方面。同样,要重视老年学员的心理卫生工作,要帮助老年学员学会制怒、适度宣泄、调节期望值、构筑心理平衡等等,以维护、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相比之下,老年学员中有寂寞感的就较少。

第八讲 相同树叶世上无——了解老年学员的身心特点

提要:搞好老年教育并提升其质量需要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即了解并把握老年学员的身心特点和老年学员的心理调适。老年学员的心理特征涉及认知、情绪、性格和人际交往四个方面。老年学员在认知上,感知觉退化、智能发展不平行;在情绪上,自尊感强、寂寞感少;在性格上,具有积极心理意义的成熟型、安乐型、防卫型居多,具有消极意义的愤怒型、自责型少见;在人际关系上,有控制型、娱乐型、理解型、支持型等不同风格,但都重视人际交往的内涵。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可以从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两方面考察。要关注老年人退休角色转换的影响,要重视退休适应需要有一个心理过程,要加强退休适应教育。同样,要重视老年学员的心理卫生工作,要帮助老年学员学会制怒、适度宣泄、调节期望值、构筑心理平衡等等,以维护、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一、老年学员心理特征

(一)老年学员的认知

认知,是指人通过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对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

1.老年学员感知觉退化

耳聋眼花了,人们往往从视觉、听觉的变化感知自己“老已将至”。由于晶状体逐渐硬化失去弹性,睫状肌慢慢萎缩,就像照相机自动对焦失去功能那样,人的眼睛中起这种作用的晶状体和睫状肌不能发挥其调节能力,所以出现“老花眼”,即看近物模糊不清,需要拉开距离放得远些才看得清,看报纸就需要戴上老花镜了。由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功能降低,老年人视力下降,对弱光和强光的敏感性、暗适应力也明显降低。由于高级视觉中枢功能退化,老年人的暗适应能力下降,故不宜夜间摸黑行路;他们对物体大小、空间距离、运动速度等方面的判断容易失误,上下楼梯更要小心防止踏空摔倒;他们对光谱中的青、绿色分辨不清,用药时不宜同时使用外观颜色是蓝、绿色的,若药性不一致时更要避免。

由于听觉系统退行性变化,影响声波传导效率,老年人从高音频听力减退开始,慢慢发生重听、耳背现象。听觉功能变弱进而影响言语知觉能力和理解能力。尤其在嘈杂的环境中,或在电话里对话,由于老年人抗噪音干扰能力差,听觉功能更加弱化。在社会交往中因听不清别人讲什么又容易产生焦虑、猜疑。

2.老年学员智能发展不平行

手里拿着老花镜却到处找眼镜;一件东西刚刚放在桌子上,一转身却怎么也记不起放到哪里了;在街上偶遇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名字已到舌尖上就是吐不出来。这些生活场景会引发老年人感叹:“老不中用了”。

其实老年人的智能下降幅度很小,个体差异较大,有些方面的智能在一定阶段还有回升趋势。比如,老年人的记忆力,虽然像记忆电话号码、人名、地名的机械识记能力有所下降,但是像记一首诗或某一事件内容的意义识记能力毫不逊色于年轻人,而在感悟诗词或事件的寓意方面往往要比年轻人更为深刻。又如,老年人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进度有较密切的关联,学习进度快时,老年人的学习能力远不如年轻人能充分发挥;若学习进度减慢,老年人学习进步可以与年轻人一比高下;如果让老年人自行掌握学习进度,其学习能力的发挥和获得的成绩会不亚于年轻人。再如,老年人的智力,虽然主司形象思维的液态智力,因脑功能和神经系统的老化,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但主司抽象思维的晶态智力,却因有丰富的阅历、知识和经验而充分发挥其长处,甚至尽管年龄增长仍可能有所提高。

(二)老年学员的情绪

情绪,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而产生的喜、怒、哀、乐的一种内心体验。“笑一笑、十年少”,乐观开朗的情绪可以延年益寿;“愁一愁、白了头”,消极悲观的情绪则催人衰老。老年人由于各自人生阅历、生活环境、个性需求的差异,其情绪体验是不同的。但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同龄人,其社会价值观又有一定的趋同性,就会产生相似的情绪体验。

1.老年学员自尊感强

一个人被尊重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会产生自尊感,自我评价积极的人自尊感比较强。自尊感对于老年人来讲,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起到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作用。老年大学所倡导的长者风范让老年人赢得社会的尊重,许多老年学员都自觉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自尊感较强的老年人,轻易不开口求人,这样有利于延续其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性。当然,凡事都有个度,如果自尊心过于强烈,习惯于以权威自居,要求旁人言听计从,甚至变得独断专行,那就很容易因事与愿违而受到挫折。当自尊得不到满足或自我评价过低时,一个人会产生自卑感。自卑感是消极的情绪,可以抑制老年人的自信心,使老年人自我退缩、自我封闭,严重的甚至导致个体的自我否定。老年学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一般均有较强的自尊感。

2.老年学员寂寞感少

个体由于社会交往需求未得到满足会产生寂寞感。这是一种被疏远、被抛弃的情绪体验。有调查显示,60~70岁年龄段的老人中有30%以上曾感受过寂寞,8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60%有寂寞感。当大批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期,他们因子女成家立业独立门户,可能更早品尝空巢家庭带来的寂寞滋味。相比之下,老年学员中有寂寞感的就较少。老年学校不仅传授知识技能,还为广大学员搭建人际互动的平台,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要。与没有接受老年教育相比,学员生活更充实,同学朋友更多,有效地消解了因离退休、丧偶独居等原因产生的离群寂寞的不良情绪。

(三)老年学员的性格

性格,是指个体区别于他人的、鲜明的个性特点,是一个人在其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比较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心理学家综合老年人在态度、意志、情绪、理智等性格特征上的不同表现,将老年人的性格分为成熟型、安乐型、防卫型、愤怒型和自责型等五种类型。从个体心理意义分析,其中的成熟型、安乐型、防卫型具有积极性,而愤怒型、自责型具有消极性。

1.老年学员积极类型的性格居多

成熟型性格的老年学员,能与时俱进,热爱生活,敢于直面现实的挑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宁静,豁达开朗;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行动有明确目标,有坚韧的毅力,不为受挫而气馁;他们睿智开拓,善于分析问题,有独到见解,因而获得社会尊重。

安乐型性格的老年学员心境平和,知足常乐;他们欣然接受退休角色,享受休闲生活,不再为子女过分操劳;他们愿意结交新朋友,期待在与人交往中获得别人的帮助和支持。

防卫型性格的老年学员能常常调动心理防卫机制来抗衡老化,他们会整天让自己忙忙碌碌,以此来积极应对退休后闲暇时间延长的事实;他们独立性强,凡事谨慎稳妥,追求完美;甚至以缩小社会交往范围来规避某些歧视老人的不良风气。

老年学员中上述三种积极类型的性格居多。

2.老年学员消极类型的性格少见

愤怒型性格类型的老年人,对社会的一切变化和新鲜事物都看不惯,对自己的坎坷人生颇多怨恨;他们脾气暴躁自制力差,在人际交往中常抱对立情绪而使人际关系紧张。在老年学员中较少见这类怨天尤人、满腹牢骚、无端生气的愤怒型性格类型。

在老年学员中更极少见抑郁寡欢、自卑沮丧、萎靡不振,有严重负罪感的自责型性格类型。

(四)老年学员的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互动过程。一般而言,每个人都有三个社交圈,家庭是第一社交圈,同窗同事、亲朋好友是第二社交圈,泛泛之交是第三社交圈。老年学员在第二社交圈会有较多的人际交往活动,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1.老年学员交往风格迥异

控制型交往风格的学员,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遵守规范讲信用,不苟言笑、不轻易流露内心秘密,但在无意间会表现出发号施令、想控制社交局面的倾向;娱乐型交往风格的学员,他们热情率直,敢于自我表露,往往是社交场合的活跃因子,但缺乏驾驭全局的能力;支持型交往风格的学员,他们为人随和,不固执己见,乐于协助他人,能营造融洽友好氛围,但有时缺乏主见;理解型交往风格的学员,他们为人处世尊重事实,不会感情用事,能善解人意并与人合作,但绝不轻易放弃原则。

老年人要保持第二社交圈交往频率,要了解多种不同的交往风格,在自己的交往中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的愉悦和社会支持。

2.老年学员人际交往注重内涵

外貌、衣着等第一印象的好坏、相邻距离的远近以及交往频率的高低等外在因素,诚然都是老年学员彼此吸引和进一步交往的动因。但丰富的人生阅历使老年人在选择交往对象和交往模式时,更注重价值观念的相似性、兴趣爱好的一致性、个性需求的互补性等内在因素。所以,老年学员交往的对象或是可以推心置腹的莫逆之交,或是不亲不疏的一般关系,或是出于礼貌地点头朋友,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

二、老年期的心理调适

(一)身心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我国心理学家经过科学研究,制定了如下老年身心健康的标准:

1.生理#心理状态

(1)感、知觉尚好。即便感、知觉稍微有所衰退,也可以通过视力矫正、使用助听器等适当的手段进行弥补,足以独立应对日常生活。

(2)记忆良好。不用反复提醒能记住重要事情,能轻松复述一读而过的7位数字。

(3)逻辑思维健全。说话条理清晰,不颠三倒四。

(4)想象力丰富。不拘泥于现成框框,常突发奇想。

(5)情感反应适度。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不杞人忧天,也不过度兴奋。

(6)意志坚强。办事有始有终,不半途而废。能坦然面对悲痛和快乐。

2.社会适应能力

(1)态度和蔼可亲。常以微笑示人,能自我制怒。

(2)人际关系良好。乐意帮助他人,善解人意,受人欢迎。

(3)学习能力基本不变。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能以适当进度有效掌握新知识。

(4)有正当的业余爱好。持有一至几项业余爱好,并对自己的爱好投入热情和努力。

(5)价值判断与多数人一致。遵守社会公德,富有正义感,能理智对待社会某些负面现象,基本上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价值判断。

(6)保持正常的行为。能从事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活动,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二)离退休适应

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享受社会养老保障,是现代社会每个劳动者的权利,是社会进步的成果。但是,伴随着离退休这一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重大转折,老年人将面临社会角色的急剧变化,倘若处理不当,就难以维持心理平衡。

1.老年角色转换

老年期的角色转换与青少年期发展型角色转换形态有所不同,前者总体上呈现一种普遍不受欢迎的衰退性态势。比如,由劳动者角色转换为受供养者角色,因退休金替代率较低,部分老人实际生活水平下降,容易产生经济危机感;由决策者角色转换为平民角色,因权力缩小、影响力降低,容易产生“被冷落感”;由父母角色转换为祖父母角色,大部分老人欣然享受含饴弄孙之乐,但有些老人因角色准备不足而感到手足无措或滋生“人到老年百事休”的消极无为感。加上年老所致的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反过来又更加重了心理上的担忧和悲观,形成恶性循环。有人称此现象为“离退休综合征”,它实际上是一组适应性的心理障碍,据统计,约24.6%退休老人有过此障碍。

2.角色转换的过程

要适应老年角色的转换,有必要了解退休后一个人内部心理变化的过程。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可以将退休看成是一个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化过程。

(1)蜜月期。指那些自愿退休者在退休初期对未来的日子有美好的憧憬。比如,不用每天挤公交车赶时间去上班,不必谨小慎微地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去干过去想做而苦于没时间去做的事,有种如愿以偿的欢欣感。蜜月期长短因各人退休前心理准备充分的程度而异,那些被强迫退休者则无蜜月期可言。

(2)忧郁期。指蜜月期过后,退休者渐渐感到不自在了。几十年职业生活节奏打乱了,人显得百无聊赖,无用感油然而生;同事间交往减少,家人又无暇陪伴,只好孤独地空守庭院,忧郁感开始弥漫,整天闷闷不乐。

(3)重组期。指大多数退休者会从忧郁中解脱出来,以更实际的态度重新安排退休生活。比如,到老年大学重返课堂充电,更新知识;又如,参与社区活动,结交新朋友,驱赶孤独感;再如,报名当志愿者,奉献爱心实现社会价值。

(4)稳定期。指退休者找到合适的生活方式,怡然自得安享晚年。可以长期活跃在社区,发挥余热贡献才能;可以在家静养,摆弄摆弄花草;也可以参与社团活动,发展兴趣爱好。

(5)终结期。指退休者这时已年迈卧病不起,感觉将走完生命旅程,该准备后事了。

当然,上述只是粗略的描述。事实上,每个退休者在经历这五个阶段时各有特点和自己的轨迹。如,有的延长蜜月期直接进入稳定期,有的迟迟走不出忧郁期,情况因人而异,与退休前是否做好心理准备有很大关系。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退休心理准备充分者,退休后情绪反应“无烦恼”的占60%以上,而心理准备不足者,“无烦恼”的比例仅占21%,差异极其明显。

3.退休适应教育

加强退休前的教育,可以有效地预防离退休综合征,可以在经历上述五阶段的过程时顺遂快速地进入重组期,达到稳定期。

一般,退休前适应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介绍老年福利、社会安全、老年心理、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包括再工作职业培训等等的内容。

退休适应教育可以有各种做法,下面只是一种具体化做法的几点建议:

其一,制订一张新的生活作息表,规划精彩第二春。人们的时间知觉常常受空闲时高估、充实时低估的规律的影响。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一改数十年的模式,从习以为常地早出晚归、忙忙碌碌的快节奏变为悠哉休闲、无所事事的慢节奏。此时,会一时难以适应,容易产生百无聊赖、度日如年的空虚感,久而久之还会影响睡眠食欲。为此需要根据退休生活特点和个人习性,重新安排作息时间。

其二,更新消费理财观念及技巧,从容应对养老金替代率下降的现实。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的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由于工资结构变化,在职时与退休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落差较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为此,人到退休时需要及时更新消费观念,掌握新的理财技巧,规避可能面对的经济拮据的尴尬。

其三,建立新的交往网络,成功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每个人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角色扮演自如需要角色伴侣。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失去了同事、领导、下属的角色伴侣,不能自如地继续扮演社会公职型的工具角色;子女独立门户难得回家,老伴撒手人寰先走一步等,也会使老年人因失去角色伴侣不能自如扮演家庭成员型的情感角色。为此,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找到新的角色伴侣,扮演新的社会角色,适应社会和家庭变迁,安度幸福晚年。

(三)讲究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是人们为保持或达到或提升心理健康状况而进行的工作,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20世纪初。1919年美国学者比尔建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致力于保持和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健康,促进对心理疾病、心理缺陷的研究、治疗和预防,促进全人类的幸福。

美国学者迈耶从“生活图表”研究中观察到,当生活困难引起的压力超过个人的应对能力时,就会影响其身心健康。霍姆斯和瑞尔通过五千人大样本抽样调查,验证了迈耶的观点,并测量出丧偶和退休两个生活事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最大。

1.学会制怒,有利于心理健康

如,遇到令人生气愤怒的事,可以采用移情易性法,迅速远离引起自己发怒的情境,换一个环境或场合去散散心;如果难以回避令人发火的场景,也要迅速转移注意力,专注于令自己高兴和感兴趣的工作、学习或娱乐活动中去。这样可以减弱自己心境进一步恶化,遏制怒火进一步上升。还可以运用幽默、自嘲甚至“阿Q精神”来化解自己的怒气。在行将大动肝火之机,可运用自我暗示方法,告诫自己“不要发火,发火有伤身体”,以此来疏导暴怒的喷泻。当然,如果怒火中烧、觉得实在难以忍受时,不妨找个合适的场合发泄一下,防止制怒伤身。必须注意的是,发泄完后切忌唠叨不休、余怒不息,以致造成怒火连绵,继续伤人害己。

2.适度宣泄,有利于心理健康

喜、怒、哀、乐、忧、思、惊是人常有的情绪表达。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人的情绪是不会自然消失的,总会通过某种途径宣泄。善于向外宣泄的人往往身体健康,而不善于向外宣泄的即郁积于内心的人往往会对自身健康造成伤害。宣泄可以有不同的途径与方式,均与自身修养有关。

如,有的选择倾诉,向自己的亲友、家人、同窗、闺蜜、医生倾诉,让他们分担你的郁闷,排解你的忧愁,使自己的心理得到一种慰藉,减轻一些压力。

又如,有的则选择交流,学习琴、棋、书、画技艺,观赏影视剧目、歌舞小品,与音乐交流、与书籍对话、与作品中的人物心灵沟通,或到大自然中去拥抱清新、拥抱绿色,与大自然交流,或者去欣赏琳琅满目的商品,与自己喜欢的物品交流。正如古人所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

3.调整期望值,有利于心理健康

老年人有种种心理需求,希望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儿孙的尊重和照顾,希望享受天伦之乐;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发挥一技之长的机会,希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被采纳;希望在闲暇生活中发掘新的兴趣爱好,结交更多朋友。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老年人感受到自尊、自信、愉悦、充实等积极情绪;当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老年人会产生冷落感、无用感、孤独感等消极情绪。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期望满足度是测量其情绪的晴雨表。不过,期望能否实现既与是否已经具备各种主客观条件有关,也与心理期望值有关。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即情绪指数等于期望实现值除以内心期望值。

比如,听到传闻要增加退休金了,某甲老人想到自己在银行上班的孙女工作才几年已薪酬不菲,比比自己的收入,希望起码增加五百元。某乙老人看到邻居家小夫妻因单位效益差,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比自己退休金也多不了多少,觉得国家财力有限,退休金增加幅度不可能很大,能加百把元就不错了。这样,两位老人内心期望值的设定就有很大不同,一旦增加相同数额的退休金,他们两位的情绪反应肯定会有很大差异。假设,最后拿到手的是每人每月增加三百元退休金,甲老人与内心期望相比会有不小失落,他的情绪指数是三百除以五百等于零点六;乙老人与内心期望相比就有点喜出望外了,他的情绪指数是三百除以一百等于三。

由此可见,降低心理期望值,是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老年人在物质生活和名利地位方面不宜抱有奢望,对身边发生的一些不甚合理的事情宜采取“大事清醒,小事糊涂”态度;对自己的子女亲属既不要过于依赖,也不要过分干涉,更不要提过高过多的要求。期望值越高,越容易失望,徒给自己添烦恼,何苦!须知,知足才得以常乐。

4.构筑心理平衡,有利于心理健康

当今社会经济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和人们思想行为日益多样化,难免会使老年人在心理上引起波动。比如,很多老年人年轻时抱着主人翁态度,忘我劳动,为国家建设积累大量财富。现在年老退休,经济收入少了,许多消费场所都不敢问津,心里会产生不满。当一个人的心理受到强烈不良刺激而失去平衡时,如不及时采取补偿措施,就可能产生精神痛苦,继而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紊乱,免疫能力下降,诱发身心疾病。反之,倘若在碰到失意事件的同时碰上让人得意的事情,那么得意事情引发的心理满足愉悦可以减轻失意事情造成的痛苦,使心理的天平重新平衡。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诚然常会因为挫折、失意而产生心态不平衡,但也可以随时随地从想象中产生一种反刺激,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迅速使心态恢复平衡。比如,高收入者佩金戴银,穿着时髦,固然令人羡慕;但老年人穿着得体,追求个性,在审美品位上高出一筹。有权势者公款吃喝,无节无度,到头来落下“三高”富贵病;老年人粗茶淡饭,膳食合理,健康又添寿。思考问题角度一转,新的平衡就构筑起来了。

现实生活中可以用来构筑心理平衡的“得意”事件比比皆是,只要老年人增强“补偿”意识,巧用“精神胜利法”,就可以维护心理健康,摆脱痛苦。

老年学员接受老年教育,置身于老年学校,是一种最佳的生活选择。因为,老年学校是一个无年龄歧视和身份歧视的、极其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老年学员既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愿望、兴趣以及认知水平、价值观念参与独具特色的教学活动、更新知识结构、触摸时代脉搏,又可以经常性相聚在老年学校,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增加社会交往频率、沟通思想、切磋技能,有效消除空虚寂寞、孤独无助等消极情绪感受,还可以逐步形成老年亚文化群体优势,发挥余热服务社会,实现老年人的社会价值,满足友谊、归属、荣誉等多种高级精神需要,获得幸福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