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阅读方式与方法

阅读方式与方法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在阅读时必定要采取一定的阅读方式和方法,研究阅读的方式方法有助于我们认识、掌握阅读规律,更好地安排阅读活动。掌握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阅读方式方法则是我们提高阅读效率所必须的。因此,在阅读指导方面,有必要解决阅读的方法问题。而令人不安的是,目前多数同学进行阅读时并没有作出选择,他们不论读什么书,全是用一种方法读。

第三节 阅读方式与方法

人们在阅读时必定要采取一定的阅读方式和方法,研究阅读的方式方法有助于我们认识、掌握阅读规律,更好地安排阅读活动。掌握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阅读方式方法则是我们提高阅读效率所必须的。因此,在阅读指导方面,有必要解决阅读的方法问题。

一、阅读方式的选择

阅读方式多种多样,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阅读的目的、要求、顺序、速度各不相同。要提高阅读的效果,必须根据读物的特点、个人的水平、经验和需要来选择最合适的阅读方式。而令人不安的是,目前多数同学进行阅读时并没有作出选择,他们不论读什么书,全是用一种方法读。有人习惯于快速浏览,该一字一句细心阅读、反复钻研的书籍也一掠而过,不能获得清晰而深刻的印象。有人又习惯于咬文嚼字,阅读报纸杂志和一般的参考资料也一字一句地抠,影响了新信息的吸收。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就谈不上阅读的高效率。下面介绍大家常提到的浏览、泛读和精读等三种阅读方式:

(一)浏览

鲁迅先生说:“现在有一些老实人和我闲谈之后,常说我书是看得很多,略谈一下,我也的确好像书看得很多,殊不知就为了常常随手翻翻的缘故,却并没有本本细看。”这随便翻翻,其实就是浏览。浏览是我们为了寻找合适的读物而采用的一种阅读方式。一般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查阅图书和报刊的目录、资料索引,根据书名或文章标题的提示,先筛选出与自己的学习内容有关的读物。第二步,阅读书籍包封上的内容简介、出版说明、章节标题、前言后记,或者文章的编者按语、内容提要、文内的小标题等,判定这一书刊是否有阅读的价值,是否要把它列入阅读计划,应该怎样阅读。

浏览是我们在学习和科研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阅读方式,与那种毫无目的、漫不经心的“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有本质的不同。浏览犹如作战前的侦察活动,通过侦察掌握敌人布防的情况和活动的规律,目的在于制订正确的作战方案,以最小的代价夺取辉煌的战果。所不同的是,浏览的对象不是敌情而是书情:读物的名称、作者,著述的对象、时间,篇幅的长短,主要的内容。有了准确的情报,就便于我们选取适合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读物,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避免由于盲目阅读而造成的浪费和失误。例如,同学们走进图书馆的开架借阅书库,或翻一翻这本书的篇次细目,或读一读那本书所附的提要,竟用短短的工夫一下子翻阅了几十种出版物。我们这样做,无非是想对某些图书的内容有个概略的了解,掌握一下缓急主次。对急用的、主要的,即行借阅而抓紧阅读,对次要的、缓用的,先在脑子里挂个号,等到以后需用的时候再来索取。

显然,这样的浏览性阅读有利于拓展视野,锻炼识别能力,培养自己的独立钻研精神。经常到图书馆、书店浏览书籍的学生,必定是个有主见的人,在学习上具有主动性和进取精神。而那些不知浏览是何物的学生,不是学习上的懒汉,就是依附心理很强的人。他们只能踩着别人的脚印爬行,甘心情愿被人牵着鼻子走。

(二)泛读

泛读也叫略读、粗读,与下面的精读是相对的,又与浏览极为相近,有时亦很难区分。它是一种为概括地掌握读物内容而概览读物大意的阅读方式,其基本特点是从读物的整体出发,眼光有时像雷达扫描一样掠过页面,有时像医生门诊一样从这里跳到那里,通过文章的每段和每层的关键词、中心句,迅速掌握读物的纲目和内容,抓住读物的要领,分清主次,而不必逐一探究字、词或句子。例如,在分析主次的基础上绕过某些次要的难点;遇到难字生词时,可根据词素的组合或上下文的关联推断它的含义等等。一般而言,运用泛读时应注意下列内容:

①标题、图表、重点语等。各类读物,一般都有章节标题,有的读物中的定义、定理、重要的结论都用黑体字或在这些词句下标有黑点,以提醒读者注意。这些地方往往是读物的“精华”所在,或者能够起到点明读物主题的作用。

②首尾句。大部分说明文、议论文以及科学著作的每一自然段的开头,往往是提纲挈领的一句话,点明了本段的主题。末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中间的内容则只是推理、补充、例子、证明之类。通过阅读首尾句,可以迅速抓住读物的中心内容。

泛读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练就三下五除二地便把握文章要旨的本领,可增加阅读量。因此,泛读也是很重要的一种阅读能力。

泛读这种方式在我国很早就有人采用。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和徐元直等人一起读书,别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他所用的阅读方式就是泛读。

现代社会,由于知识的猛增,人们迫切要求提高学习的效率,所以对于泛读这种方式,也同样予以重视和运用。当你在翻阅一部科幻小说时,只打算掌握一下主题思想和逡巡一下故事的基本情节,则不妨粗粗地读一遍;当你在翻阅一本理论新著时,只打算从纵的方面摸清全书体系脉络,或只想看看立论的基点和论据组织的内容,也不妨粗粗地读上一遍;对于一些为通达基本文献而需要参考的第二三手资料,一般也多是采取泛读的方式。

(三)精读

与泛读不同,精读是为了对读物内容作充分的理解,而对读物仔细阅读,逐章逐段,乃至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的一种阅读方式。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完整、准确地理解并消化读物的内容,是我们为掌握基础知识而采取的阅读方式。它的主要对象是教科书和必读参考资料。因此,精读对我们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很好地掌握。

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教材和必读参考资料,全面地、系统地、比较准确地解释了该学科的主要概念和基本原理,它们的内容经过反复推敲,采用公认的结论,多数具有权威性。阅读这些书籍,目的在于接受前人经过时间检验的智力劳动成果,不能贪多求快,浮光掠影。要一章一节地进行系统阅读,弄清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仔细研究基本原理的推导过程及其依据,对主要观点和结论字斟句酌,多问几个为什么,不放过一切重要的事实和细节,以求深入领会读物丰富的内涵,使书籍仿佛由薄变厚。在读完每一章节后,还要像牛吃草一样有一个反刍的过程:从详尽的表述中把每个章节的要点简洁地概括出来,弄清本章节与前后文的逻辑联系,把握住全书的脉络,使书籍仿佛又由厚变薄。这样系统、细致、深入的阅读,就是精读的基本要求。

为了加深理解,有时需要在精读教材之外选读有关资料。如果选择两三本与教材对比着读,看看不同的作者对同一问题的论述有何差异,那就很能启发思考、加深印象。这就是我们将要在第五节介绍的对比阅读法。

检查精读的质量,主要看是否做到了以下几点:

①对重点的词汇、句子做到透彻的理解,要做到弄懂重点词汇、句子的含义,能对其做出正确的解释。

②在此基础上领会读物中的每一个概念、原理及其相互关系,而且要懂得怎样去应用这些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③熟读并概括全文大意。要把文章所阐述的思想与其它事物广泛联系,仔细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和描绘的情景。

④要求能够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做出客观的评定。这一点可以通过联系、对照、比较等方法完成。

⑤记忆读物内容中的重要部分。要做到这一点可通过朗读背诵,读后讲给别人听,或写读书笔记等方法来实现。

由上可知,各种阅读方式都是受读书目的、读物的内容所制约的,各有长处和短处,关键是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加以选择和运用。

例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阅读教科书,目的是要透彻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采用精读的方式。阅读时深入思考,认真领会课文的意思,弄懂每一个疑难问题,直到融会贯通为止。如果读的是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还需要细致地品味和欣赏文章的表达艺术,对文章作出全面的评价。

又如,以解决某个问题为目的而读书,阅读材料是大量的与问题有关的参考资料,就宜于采用略读方式,迅速地抓住这些资料的主要观点,抓住对解决问题有参考价值的章节。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精读的方法是不适合的。

再如,以丰富知识,休息消遣为目的的阅读,阅读材料是各种各样的报刊、书籍,就适宜采用浏览的方式,眼睛轻松地扫视读物,有兴趣的地方稍微看仔细些,没兴趣的地方一带而过,碰到有用的材料也做做剪贴和摘录,在这种情况下,仔细研究考证是不必要的。

浏览、泛读和精读这三种阅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例如精读和泛读,常是分别用来阅读不同的书籍,但在读同一部著作时交替使用的情形也不少见。有时,我们在准备精读某种文章之前,为了领略一下通篇概貌,先走马观花地泛读一番,然后再心中有数地下马品花。有时,我们本来是在泛读某种书刊,可是又遇到其中有的部分引起自己的极大兴趣,于是不免粗中有细,着意精读一番。反过来,我们也会在正精读的图书中遇到一些章节不够精辟,或并非自己所必需,这也可细中有粗,粗略地过过目就是。

总之,在许多情况下,各种阅读方式是穿插运用、互相补充的。例如陶渊明读书就不是一味浏览,在“好读书不求甚解”之后,还有一句话叫作:“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很明显,他在浏览中如果碰到了感兴趣的材料,也是要精读一番的,而且其专精的程度甚至到了忘记吃饭的地步。在美国,有人提出以学习为目的的阅读可以分为五步,即浏览、略读、精读、背诵、复习。这种分步读书法就是各种阅读方式的综合运用。下面我们就接着谈谈怎样灵活地运用各种阅读方式,来提高读书的效果,也即是阅读方法的问题。

二、阅读的方法

阅读的方法很多。如果你到图书馆的书架上去查一查,就会发现,仅仅介绍阅读方法的图书就有几十种。据统计,目前被介绍的各种阅读方法有300多种。显然,这么多的阅读方法,我们是不可能一一了解的,倘若有人把所有的阅读方法都能背出来,也未必就会读书。别人成功的阅读方法固然是值得我们借鉴,但是,借鉴不是照搬硬套,每个读者应该根据自己的个性,总结摸索甚至创造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

(一)三步阅读法

这是我国历代学者所推崇的传统分步阅读方法,将阅读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即浏览以了解梗概、细读以深入感知、品味以融会贯通。

首先,要概括地了解读物的内容。这一步可采用浏览、泛读等方式进行,目的是在了解全书概貌的基础上,分析确定阅读的重点,以便于分点加以研读。

其次,在掌握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对重点的内容分别作深入的钻研,做到真正地理解读物的内容。这一步应采用精读的方式进行。

最后,在理解全文重要内容之后,再将各部分内容连结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做到“应当记忆的记忆起来,应当体会的体会出来,应当研究的研究出来”。

必须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重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往往是根据读者的阅读目的特别是读物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的。比如说阅读某一本书,目的是为了学习它的结构艺术和语言表达,那就把书中这些有关部分作为自己的阅读重点,并不去对书本身的重点多花力气。又如对一个研究古汉语的人来说,他读某一本古书,阅读重点就可以只放在摘录一些典型句式和某些词语上。至于书中的主题、人物、情节、道理等则不是他阅读的重点。一般来说,对记叙性文体,应注重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通过分析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阅读议论性文体,应该注重领会作者的基本观点,并分析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论证关系;阅读抒情性文体,要注重透过形象的画面,分析蕴含其中的真情实感;阅读说明性文体,则要注重分析作者怎样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阐明道理的。这样根据体裁特征,就能比较容易地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精读。

阅读总是由不知到知,由少知到多知,按照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的。我国现代的一些著名学者,都对这种三步阅读法予以充分的肯定。茅盾先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实践,总结出了“鸟瞰、精读、消化”的三步研读法。第一遍鸟瞰,即居高临下地全面了解读物的主要内容;第二遍精读,则是全面分析读物的各个构成部分,洞幽发微,探求深意;第三遍消化,即是理解、品评并吸收读物的精义,将阅读引向更高的层次。张志公先生也总结出了读、想、读三步研读法,第一步读,粗知大意,得其梗概;第二步想,多方质疑,深入探求;第三步读,解决疑难,领悟归纳。应该说,这些三步阅读法尽管具体说法不同,但都体现了由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阅读过程。运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阅读的盲目性,而且符合思维的基本规律,容易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例如,《鸿门宴》一文,人物众多,内容丰富,矛盾错综复杂。阅读时,我们就可以考虑如下三步进行:第一遍,着眼于了解基本情节;第二遍,侧重于理清结构和脉络;第三遍,深入体会作者对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刻画,可以根据文章对人物进行对比刻划的特点,对人物作比照性的分析,并注重于作品传神的细节描写,领悟它对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这样有条理有目的地阅读几遍,就能含英咀华,读出味道来了。

(二)五步阅读法

五步阅读法,也叫SQ3R阅读法,是英语词Survey(纵览)、Question(发问)、Read(阅读)、Recite(复述、背诵)、Review(复习)的首字母的缩合。

这五个词代表阅读过程的五个步骤,故称五步阅读法。其具体内容如下:

1.纵览(Survey)

拿到一本书后,别忙于正襟危坐地读下去,先大略翻一遍再说。浏览一下书的主要内容,看看封面信息、内容提要、序文、前言、目录、书中大小标题、插画、图表、照片以及注释、参考文献和索引,对全书能有大体印象和概括了解。这时,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该不该读,有哪些新东西值得注意,可能会遇到哪些难点,这本书重点讲的是什么,心里有数,读正文时就不至于感到茫无头绪。

一本书摆在你的面前,首先看的就是它的封面,封面上一般有三个方面的信息十分重要,分别是书名、作者和出版单位。

书名往往可以较为具体地讲到这本书的内容。一般地说,书名有虚实两种。虚的,往往采用比喻或象征的手法,暗示全书的主题或主要内容,如《红与黑》《迎春花》《苦菜花》等;实的,常直接运用与书中内容有必然联系的事件、人物、地点、时间等,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包法利夫人》《巴黎圣母院》等。不管是哪一种,作者在决定书名时,都是经过一番精心推敲、反复考虑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书籍的名称,了解作者的寓意,从而把握书名所蕴含的意义。读完全书后,还要再回头来想想作者为什么取这一书名,这样定书名高明之处又在哪里?如果每读一本书,都能作这样一番思考,久后自然会提高自己的分析概括能力,遇到自己命题写文章时,就能较精确完善地选定题目。

孟子曾经说过,“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在对书的名称进行一番思索后,接下来应该了解作者的情况。如果阅读时所遇到的是熟悉的作者,从前读过他的作品,那么对其作品的语言、写作手法等方面就比较熟悉,现在又读他的作品犹如与老友相逢晤谈。如果是首次阅读他的作品,就像结识一位新朋友一样,应抱着认识的态度去了解。读书研究作者有助于了解有关学术动态、学术流派,有助于建立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一部书的内容与出版单位往往都有必然的联系。好的阅读者应该能够根据出版单位来判定书籍内容所属的学科领域。一般来说,我们国内的出版单位都有出版的侧重点。如文学出版社、文艺出版社等出版单位所出版的书籍侧重于文学和艺术;教育出版社侧重于大、中、小学教育书籍的出版;科学技术出版社则侧重于科技各领域书籍的出版等。所以,阅读者可以根据出版社初步判断书籍的内容。

阅读一本书之前先查看它的内容提要、序文、目录,是必须养成的良好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我们在课堂上读的都是单篇短篇的文章(包括从长篇节选下来的课文),不少同学往往运用学过的读单篇短篇的办法去独自阅读整本的长篇巨著,拿过一部书就立刻看正文,认为内容提要、序文、目录同正文没有什么关系,可以不去管它。这是不会阅读的普遍表现之一。

内容提要,顾名思义,是全书内容最扼要的提示,一般放在封二或封底。有的也叫内容说明、内容简介,除了概述要点外,还简单介绍该书的特色和风格。先读内容提要,就知道这本书大致上写了些什么,对全书就有一个最简要的了解。有的书卷帙浩繁,篇幅很长(有时还没有目录),如果不看内容提要,一开始就读正文,读了很久,还不知道全书要说什么。越是这样的书,越显出读内容提要的必要性。内容提要的字数都很少,写法也极为精练。会读书的人还可以通过看提要,学习怎样概括材料,锻炼自己的概括能力。

书的序文,有作(编)者本人写的,也有的是作(编)者的师友或亲属写的。它的叫法有很多种,有的叫“序”,有的叫“导言”,有的叫“前言”,有的叫“作(编)者的话”,有的叫“写在前面”,有的(用别人一篇有关文章)叫做“代序”。序文的写法也有很多种,有的是对全书内容的提要或评论,有的是对书的体例、取材、组织、规模的说明,有的是对成书经过或出版原因的叙述,有的是介绍阅读本书的准备知识和注意事项,还有一种是略述作者还没有来得及在书中详细阐明的新思想。因此,阅读本书之前,认真读读序文,可以使读者对全书有个概括的印象,便于阅读时更好地掌握书的主要内容;可以使读者有个衡量的标准,对书的价值作出比较和品评,哪里可以忽略过去;还可以使读者获得比本书更多的知识等等。写得好的序言,不仅使书的内容增色,意义突出,而且还有单独存在的作用,成为研究某一门学问的重要著作。如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序言,毛泽东的《农村调查》序言,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等,都是序言中的精品。

正文前的目录,是一本书的眉目。有的人读书时,往往不会利用它,认为它仅仅是供查阅哪章在哪页上的。其实,一本书的目录如同一个城市的地图一样,每个有过旅行经验的同学都知道,来到一个陌生的大城市,首先熟悉一下它的地图是很有好处的,可以帮助在一个新地方解决定向的问题。而读一本书的目录亦有同样的好处。这时新书内容的总轮廓将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就能够知道我们所不了解的科目。一般来说,大部分文艺作品的目录只是起吸引读者的作用,从目录看不出书中的内容,其目录没多大作用;而理论著作和科学书籍,目录的重要性与用途就大得多。有些目录是论题或半论题式的,近似于简明的纲要,可以让读者知道书中说的是什么。有些目录标得很细,既有章的标题,又有其内容的小标题,整个目录就是全书的提要。还有一些书是由许多单篇组成,内容安排或以写作年月为序,或以类别相从,或按作者分卷,读这种书的目录,还可以起一个挑选阅读篇目、选读阅读重点、确定阅读顺序的作用。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或爱好有重点地来读,不必一篇一篇地顺次读下去。

总之,在研读一本书之前,要把书浏览审查一遍,对全书有个总的、直观的印象,以确定下一步阅读的重点。读者对一本书所属的科学领域了解得越多,这种预先的浏览给他带来的收获也会越大。

2.发问(Question)

这是五步阅读法的第二个步骤,即边读边提出问题,如作者论述的根据是什么,在论述证明中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值得学习?能把它用到别的问题上去吗?如果时间、地点、条件变了,某个结论还正确吗?需要作哪些修改?等等。这些问题可以在纵览的基础上提出,也可以在迅速阅读有关章节中提出。发问的目的是使阅读具有目的性,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阅读成为有准备的、主动的评价过程。

阅读就是一个从“质疑”到“析疑”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质疑。现代心理科学研究表明,从人的神经功能上看,疑问往往会促使大脑高度兴奋,产生一种“优势灶”,引起定向探研反射,从而加强注意力的集中,增强求知欲和阅读兴趣,加深记忆和理解。

3.阅读(Read)

事实上,阅读在五步阅读法一开始就在进行了,这里是指特定的含义,即带着问题深入阅读,要求反复细读,透彻理解全书,弄清每一个不懂的词语和问题。对专门术语、重点段落、篇首、篇末的关键文字,更要注意,以便迅速掌握文章的精髓。做到有疑而入,无疑而出。可通过圈点、划线、划着重号、写批语、记读书笔记、做卡片等手段加深理解,帮助记忆。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将在第五章详细介绍,这里姑且从略。

4.复述或背诵(Recite)

这是自我检查学习效果的阶段。读完书后,主动、及时地合上书本复述(或回忆)一下读物的主要内容,可以帮助集中注意力,发现阅读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当然,大部分内容并不需要逐字逐句地回忆,而只要概括出主要的内容即可。但是,对于那些必须记忆的东西,如公式、外语单词等,则需要反复背诵记忆,并能准确地复述出来。

许多学者在治学时都有“过电影”的习惯。每天晚上想想全天读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这也是“回忆”的好方法。这样一个简单的程序很能说明问题。有时你回忆出的东西很少,说明你学得还很肤浅,还有很多漏洞,得回过头来弥补一下。

5.复习(Review)

即根据每次回忆中所发现的问题和熟练的程度,隔几天做一次有选择、有重点的复习。要加强记忆,重复学习的掌握时机。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一般说来最好安排在第一次学习后的半天、一天、三天、七天、半月后,分次进行。如此多次重复,犹如“水滴石穿”,何愁大脑不留下清晰稳固的痕迹?

以上是五步阅读法的基本内容。这个方法曾多次在英美等国心理专著中介绍过。研究表明,五步阅读法能综合性地体现出学习和记忆的各种心理学规律的要求,其原理适用于各个领域书籍的阅读。

就我们青少年读者来说,它主要是课内学习的一种综合方法,使用此方法阅读语法、修辞、数理化等需要精读记忆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效果更佳。

(三)比较阅读法

“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这句俗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有效方法。有比较才能鉴别。

中学生在阅读中,如经常采用比较法,有利于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深刻地理解读物的内容,提高阅读效果。

比较阅读法并非现代人发明的一种方法,而是古代一向就有的传统的读书方法。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文学理论名著,作者正是从许多作家作品的比较中,总结出一系列创作理论的。例如,在《体性》一章中,刘勰就列举了十二位作家的不同风格:贾谊清新、司马相如夸张、杨雄含蓄、刘向明晰、班固绵密、张衡周详、王粲明快、刘桢激昂、阮籍高雅、嵇康壮烈、潘岳泼辣、陆机庄重。这种评价,就是通过对不同作家的作品的分析、对比得出来的。刘勰这种方法值得学习。在阅读时,一定要学会这种对比的方法。例如观日出,许多作家都写过,可以把有关文章找来阅读。像巴金的《海上的日出》,刘白羽的《日出》,姚鼐的《登泰山记》等,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同样是观日出,但各人写法都不同,观察的角度、观察的粗细、立意和风格等等,都不一样。这样多看多比较,就可以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有利于启迪思维。

现行中学语文课中,有不少文章在选作教材时,作者和编者又作了精心的删改。有的文章还能找到作者的原稿。因此,我们也可以指导学生用比较法来阅读。首先,要求自己品味课文,尽量品出一点味来。再仔细读原文,并对照课文,找出作者和编者在哪些方面作了修改。对修改处反复比较、分析、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改?是不是每一处都修改得很好?为什么?例如,我们在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鲁迅先生原稿中有这样一段:“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不渊博。”修改时在“不渊博”前加“毕竟”两字。有的同学经过认真比较、思考,体会到改得好:在“我”的童年时代,阿长给“我”讲过许多故事,她可算得渊博了;但是,她却不知道“这故事”(关于‘怪哉’虫的传说)是怎么回事,所以她“毕竟不渊博”,既肯定了她有知识,又指出她还不怎么渊博,用“毕竟”来修饰“不渊博”,语气委婉,在否定中仍有肯定的意思。

当然,不限于语文教材,别的书籍、别的文章也可以用比较法来阅读。例如数理化,同样一道题,会有不同的解法,这就要注意进行“思路对比阅读”,经过比较、分析、评价、选择,确认哪些思路是错误的、繁琐的,哪些思路是正确的、合理的,并进一步比较分析出哪一条思路最简便、清晰、更为有启发。通过这样的比较来获得别人思路中的合理成份,锻炼自己的思维,避免呆板和繁琐的思维,求得更新自己的思考途径,提高学习效率。

比较阅读时应注意做好读书笔记,将对照内容、不同的论点、论据,写作特色、感想等记录下来。这样,既有助于理解、记忆和知识的积累,也有助于日后查阅。

比较阅读法是一种研究性阅读,目前在学术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而且已经显示了它独特的功能。“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的一段话。他说得一点也不错。如果同学们长期坚持在比较中阅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必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发明创造打下基础。

(四)悬测阅读法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法。他在灯下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熄灯在床上,闭目静思。他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到了自己手里,应该分做几章几节,组成怎样的结构体系,从哪些方面入手……想完后打开书,如果作者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一本本来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读完了。我们应像华罗庚这样养成“想书”的习惯,一个题目、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如果题目正好是自己比较熟悉或正在研究的,就不要忙着翻看内容,而应悉心研究那题目,设想这题目由自己来完成会怎样处理,然后再拿它与原文对照阅读。这样的阅读方法就叫做悬思猜测阅读法(以下简称悬测阅读法)。

悬测阅读法有什么好处呢?它的好处在于能治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的毛病。尤其是中小学生平时读书常犯这种毛病。例如,有的同学读引人入胜的佳作时,往往会被生动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而不停顿地疾读,大有一口气读完之势。其实,这样做往往是匆匆而过,难以体味书中精妙,收益甚少。清代学者冯班说得好:“开卷疾读,日得数十卷,至老死不懈,可曰勤矣,然而无益。”而如果用悬测法读书,就可以纠正这种弊病,使我们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反复揣摩书中的深义和奥妙之处。

悬测读书法适用的范围很广,除了上面讲的华罗庚用这种方法来读理科的书籍之外,还可以用它来读小说、议论文等多种文体的书籍。

先说说用悬测法来读小说吧。很多同学爱读小说。凡读过章回小说的,大概都有这样的一种体验:或两将拼杀将分胜负之机,或书中的主人公危难临头,生命不保之时,作者往往在这节骨眼上卖一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关子”,忽然打住,给人留下一个悬念。善读书者,读到此处便不急于抢读下文,而是掩卷而思:两将究竟谁胜谁负?主人公命运如何?情节将如何发展?假如由我写将如何处理?经过这一番悬思猜测,不管你所思所测对或不对,然后再舒卷续读,都是有好处的。当作者与我们思路相同时,便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概叹;当作者与我们的想法不同时,便自然会权衡得失,找出差距;当作者出人所料,另辟蹊径,别开天地之时,我们会为之拍案叫绝。这样读书时能有意识地卖个“关子”,一会儿凝神沉思,一会儿俯首疾读,不仅别有一番读书情趣,而且得益非浅。

读文艺作品可用悬测法,读议论性的书同样可用此法。日本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小林多喜二读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一书便用此法。当他读到考茨基的错误观点时,就把下面的列宁对这个观点的批判,用一张纸遮住。自己先想一想考茨基的观点对不对?错在哪里?自己怎样批驳这种观点?经过这样一番思索,他才再去读下文。如果自己的想法同列宁的不一样,就通过对照,找出自己认识上的不足,这样也就使自己对列宁的观点的认识深入了一步。

总之,悬测阅读法适用的范围很广,几乎可以适用于各种文体、各门学科的书籍。

悬测法的精粹在于思考。我国明代学者王廷相,有一段话是说明阅读与思考的关系的:“思不废学,学不废思。”大数学家高斯也曾这样讲:“若无大胆放肆的猜测,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而悬测阅读法的优点和可贵之处,恰恰就在于阅读中加进了思考、猜测、联想这些重要环节,给阅读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促进读与思的有机结合,使读者无论是在推测思考过程中,还是在推测后的验证过程中,都会自然而然地高度集中注意力,因而必然会提高读书效率。同时,又锻炼提高了读者的创造力。

(五)思考阅读法

有的同学读了几十部甚至上百部小说,可是连一封信也写不通顺。这是为什么?是不是阅读和写作无关了呢?当然不是。问题在于阅读的时候缺乏思考。有的人看小说或读文章,只满足于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或文章中讲什么事,至于文章的主旨、结构、用词造句等,全不在意。因此,读是读了,对增进知识和提高写作水平却无甚帮助。和尚天天念经,但他们中间,大多数人不了解经文的内容、体系和实质,因此,念了一辈子经,却写不出新的经文来,也就是说,不能发展,不能创新。所以,我们中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要囫囵吞枣,而要深入地思考,消化吸取文章的内容,甚至发现其长处和不足,自己有所创新。下面介绍几种“思考阅读”的方法:

①发散式思考。这是一种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的思考。例如,我们在读《荷塘月色》就要运用这种思考。请看下面两段文字: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作者独自身处幽静的境界,享受着无边的荷香月色,触景生情,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感受。第一段以歌声比拟荷香,缕缕的歌声从远处时隐时现地飘来,不正好似微风中若断若续浮动着的荷香么?第二段以琴声描摹月色,那琴声的悠扬和曲调的高低变化,不恰似明暗不均的月色和月光移动时影的参差变化么?作者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我们必须展开想象,运用发散式思考才能进入那幽静美妙的境界。一般说来,阅读文学作品,欣赏音乐绘画,大多要借用于联想和发散式的思考。

②聚剑式思考。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学会将零星的或者分列的材料聚集起来,分类归纳,作出结论的思考。一般来说,阅读理性文章,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聚剑式思考运用较多。

③区分客观真理和主观成见。哪些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事实、定理、定律、理论,哪些只是未经证实的传说、成见、信仰或迷信。对这两者都要进行思考质疑。如果确认它是前者,则主要是虚心学习,弄清道理。如果是后者,则更要分析、批判,因为它们往往是前人硬塞给我们的一堆成见或捏造。例如,“地球中心说”、“物种不变论”等等。许多科学大师都非常注意这种区分,牢牢抓住一些基本而又模糊不清的概念加以分析批判,终于导致重大的进展,取得辉煌成就。

④思考正确的结论是怎样获得的,有哪些事实或理论根据。在证明中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值得学习?能把它用到别的问题上去吗?我能不能再作出新的证明?

⑤对某个结论我有些怀疑,我觉得它证据不充分,甚至有漏洞,有问题,于是我试图举出反例或用实验来推翻它。

⑥如果时间、地点、条件变了,某个结论还正确吗?需要作哪些修改?

上述六种思考法,其中第三至第六,主要是供阅读理科书时参考,至于其他学科书,情况当然不完全一样。各科有各自的特点,自然不可一般而论。总之,“学则须疑”。即使书上的记载是正确无误的,我们也应当问一个为什么,否则,不管你读了多少,把头脑装得满满的,与人讨论学问,还能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但一到实际应用时就不灵活了。这就像蚯蚓吃进了泥土吐出来的还是土粒一样,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