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甜美的果实需要静静地等待

甜美的果实需要静静地等待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独生子女已成为在校大中小学生的主体。问翔是否知错,他来来去去只有一句话:“是他要靠我身上的,我没错!”原来,翔在同学们心中有这么强悍的一面。事后,我仔细地向翔的爸爸询问了他家的教育情况,原来,翔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师,平时工作十分繁忙,性格都比较内向,与孩子交流较少,在教育孩子时比较严格,因为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因而惩罚孩子时以打的方式居多。

美的果实需要静静地等待——重视压力独生子女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广州市白云区京溪小学 陈静

近年来,独生子女已成为在校大中小学生的主体。他们物质条件优越、头脑聪明,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学校,尤其是家庭施加在孩子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也造成了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表现出心理和行为问题。

【案例】

翔在我心中一直是被划分为老实敦厚、沉默寡言一类的孩子,因为在课堂上他从不举手发言,有时老师注意到他,点名让他回答问题时,也是仓促、满脸通红地小声回应;有时,我刻意去接近他,也是小声应对,尽快挣脱、逃开。可是每次考试,他总名列前茅。奇怪的是,每学期初班干部竞选,学期末评选三好学生,他总是榜上无名。我想,可能低年级学生较看重老师平时的关注和表扬。为了让这孩子树立信心,全面发展,于是我注意在课堂上、课外捕捉他的闪光点,诸如阅读面广、阅读速度快、学习效率高等。表扬得多了,家长也在我面前说孩子很高兴,学习兴趣很浓,说我夸他是我最喜欢的学生。可是,在班上孩子们中反响却并不大,孩子心中这杆秤到底向哪边倾斜了呢?

这学期的“六一”前夕,学校组织了大型汇演活动,当时我带着一部分孩子上台表演,班上其余学生由副班老师带着坐在台下看演出。演出结束回到教室后,副班老师生气地带着翔和另外一个男生龙来到了办公室,边帮龙处理伤口,边坚决要求翔向龙道歉。原来看演出时,龙和翔笑闹,翔不让龙靠在自己身上,龙偏要,于是翔用手指甲将龙的后颈抓出了七八条深深的血痕。看到孩子深深的伤口,我惊叹,翔这么“厉害”,下手怎么这么狠心呀。问翔是否知错,他来来去去只有一句话:“是他要靠我身上的,我没错!”于是,我让他们先回到班上,想让孩子冷静下来再处理。中午,我刚要去教室分饭,班长忽然跑来了,说:“老师,翔又把霄和月抓了。”我连忙跑到教室,一眼见翔气呼呼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见了我,有些心虚地低下头,霄和月则满脸通红,眼泪汪汪的。我让孩子们先吃午饭,把霄和月还有几个孩子叫到办公室询问当时情况。原来,刚才翔一回到教室,同学们都知道了此事,霄是个很有正气的孩子,主动告诉翔不能抓人,谁知翔却生气了,一把向霄的脸上抓去,而此时月正好站在旁边,见此情景,也说翔不对,翔更生气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冲着月乱抓一气。说到这里,同来的几个孩子也叽叽喳喳地数落起翔来,说他平时就不讲理,爱打人,谁都不能碰他的东西,也不能说他坏话,不然就要挨打,大家都有些怕他。原来,翔在同学们心中有这么强悍的一面。当然,这件事最后还是以老师的教育、孩子的互相道歉结束。但为了让翔认识自己的错误,我费了许多功夫,谈话教育、家长沟通都用上了,最后还是以龙主动承认挑起事端不对而让翔最终认为老师公正,才真心地道歉了。在整件事中,翔一味地只想着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却一直看不到自己因为一点小事就给他人造成的伤害,这种过度地自我保护心理从何而来呢?

事后,我仔细地向翔的爸爸询问了他家的教育情况,原来,翔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师,平时工作十分繁忙,性格都比较内向,与孩子交流较少,在教育孩子时比较严格,因为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因而惩罚孩子时以打的方式居多。原来如此,孩子在班级中表现出来的性格内向、过度自我保护的暴力倾向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同时,这种心理状态又严重影响了孩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为什么他名列前茅却无法处理好同学之间关系的原因吧。

和家长沟通后,他爸爸也十分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连称将和孩子的母亲配合学校,改变家庭教育现状,好好疏导孩子。

【分析】

在以上案例中,这个孩子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是父母唯一的宝贝,家里可能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他的身上,但同时却不清楚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的压力而出现各种偏差。性格较弱的孩子选择将压力放在自己心上,而较强的孩子则选择将压力释放出来,这两者要么是伤害了自身,要么是不顾及他人感受,伤害了身边的人。虽然两个案例中的孩子最终都能走出自己的误区,但他们却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面对压力的显性表现,让家长,老师关注到了他们,从而得到了及时的疏导。而试想,在大班教学中,一个班有大约70%的独生子女,还有多少隐性的忧患存在呢?

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是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独生子女覆盖率在城市占有率达90%以上,农村占60%左右,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正日益突现,“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疾病或亚健康状态,即平均每8个青少年中,就有1个心理状态不健康,并且近年来上升趋势明显。专家还指出,中国的独生子女现象造成了大量心理行为异常及有问题的青少年,其所占比例竟达到我国独生子女人群的85%之多”。(摘自《心理医生》,重庆出版社出版)在小学日常教学中,许多独生子女存在的合作意识差、看待问题偏执、自控自律能力不强、自私意识等等问题,所以许多老师反映,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难教。

究其原因,关键就在于学校与家庭都存在拔苗助长的迫切心理,而这种不正常的心理造成了孩子们种种心理问题。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也自然成了家长的希望,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甚至于许多家长因迫于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违背孩子成长的正常发展规律,让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过早进行定向培养、智力开发,当然早教确实有助于儿童智能的开发,然而,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家长们却很难把握,他们往往重智轻德、重体轻心,在方式上也出现了某些极端。如本文所示两案例中的家长采用的便是由于对孩子期望过高而过度严格的方式,也有些家长过度宠爱、保护过度。这些都让孩子们在学习与思想上负担和压力过重,从而变得精神紧张,忧心忡忡,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从学校层面看,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则更容易将教育的目标简单地定位在智力教育上,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孩子在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压力下的身心健康,这些错误的教育方法及观念,违背了儿童的成长规律,也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身心发育。

其实作为独生子女,是有许多优越条件的:如优越的经济物质条件,能尽量满足他们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他们享有充分的爱,在爱的阳光中成长的幼儿个性发展是健全的;教育条件好,父母文化程度高,能较好地接受优生优育的知识。如学校能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而家庭能充分发挥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有利的经济条件,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压力,还多多关注为孩子减轻心理上的压力,这样孩子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最近有人引用著名儿童文学女作家秦文君的话来说明儿童教育的特点,我觉得十分的贴切。“大自然不需要早熟的果子,因为那是生涩的,不甜美的。人类需要渐渐长大的儿童,揣着童心的儿童样子的儿童,那才是长久的、健康的、醇美无比的。”是啊,万物都有其生长的固然规律,让我们尊重孩子,珍惜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为了果实的甜美,请让我们静静地等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