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文化生态的核心支撑

学校文化生态的核心支撑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训如果能够深入人心,就会成为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格言。它在学校的文化生态建设中起一种支撑的作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时代的要求,我们所确立的校训为“正道力行,止于至善”。总体来看“正道力行”就是追求和坚守客观世界之真理,在教育教学中弘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并作为其创造过程的有力支撑。“力行”是一种人生态度,实践哲学是她的底蕴。

一、校训:学校文化生态的核心支撑

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宗旨的高度概括。它反映一所学校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是学校精神和灵魂的象征,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文化积淀的外在体现形式,也是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校训如果能够深入人心,就会成为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格言。它在学校的文化生态建设中起一种支撑的作用。好的校训由于内涵深蕴、通俗易懂,表达了时代和历史恒久的思想意识,往往能跨出学校,成为大众的精神指导。有的校训由于较好地体现了民族精神、时代意识,代表了人们普遍的追求,而成为民族和人类的精神积淀。比如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都体现了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所以也就成了中华文化中精神要素的积淀。再如哈佛大学的“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让真理与你为友”的校训则体现了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具有人类普遍追求的价值。中学阶段的校训也同样具有精神的辐射作用。比如慈溪实验高中的校训是“怀天下抱负,做未来主人”,同样给人一种开胸荡气的力量,一种使命担当的气魄和情怀,它应是中学阶段较为有特色的校训,突出地体现了慈溪实验高级中学的办学追求。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时代的要求,我们所确立的校训为“正道力行,止于至善”。下面就对其内涵作一解释:

“正道力行”反映的是学校的精神风骨、对真理强烈的追求和做事风格。风骨是指人的品格、性格和刚正的气概,同样也是指我们学校的品格和刚正的气概。它本是一个文学概念,在《文心雕龙·风骨》中,“风骨”是一种整体的美学风格,是一种刚健挺拔、充满强劲生命力的美学风貌,表现出典雅质朴、充满雄强劲气的力度美。学校的风骨应该是指全体师生员工都能够坚持正确的教育理想,有坚定地捍卫自己学校和个人发展的勇气,要排拒一切对学校发展的外在干扰,摒弃一切教育教学中急功近利的陋习,而按照教育的发展规律实施教育和进行学校的管理,从而达到山高水长、正气凛凛、唯我担当、独异超群的意境。从字源学上来分析,“正”就是公正客观,是一种正气,是孟子两千多年前所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浩然之气,是文天祥《正气歌》中所说的“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中的充满宇宙星际的浩气。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树立正气,就是要让全体师生弘扬一种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宽阔胸襟,树立一种忧患天下、匡时济世的崇高情怀,坚守一种疾恶如仇、爱憎分明的刚毅品质,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以一颗正直而善良的心,一种以爱为中心的人文精神从事我们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这些都应成为每一个师生的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了这种理想和信念,我们身上就有一种百邪不侵的正气,就有一种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就能无所畏惧、不屈不挠地前进,就能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地把我们学校的各项工作搞得更好。“道”在中国的哲学中是最为宽泛的概念,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概念,西方人开始将其译为规律、规则等,但不能全面反映它的内容。我们本身对“道”就有多种理解,比如老庄哲学中的“道”是指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儒家的“道”则是指儒家的哲学思想,它们的含义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而我们今天说的世道沧桑中的“道”显然指的是规则的意思。在哲学的概念中“道”一般指的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等。最早的《易传》经常出现“天道”、“天则”、“乾道”、“天地之道”等概念,“天道”、“地道”和“人道”构成“三才之道”。《易传》作者认为《易经》广大悉备,“弥给天地之道”(《系辞上》)《乾·象》:“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高亨先生解释说“乾道、天道,即天象之自然规律”(2)。而通常的解释应为物质世界及其规律。而我们在“道”的前面加一个“正”字,则很清楚地表达了我们学校所追求的品格风范。总体来看“正道力行”就是追求和坚守客观世界之真理,在教育教学中弘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并作为其创造过程的有力支撑。记得古人曾言:虽千万人而吾独往也。西方的亚里士多德也说: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就在于求真。洪塘中学就是要通过对教育真理大境的开拓,不断使教育事业趋于客观世界的本真,在不断把握、利用规律的过程中使洪中的教育走向新的境界。“力行”,源自杨倞对荀子《劝学》篇“真积力久则入”的注释,“力,力行也,诚积力久,则能入于学也。”“力行”是一种人生态度,实践哲学是她的底蕴。《礼记·中庸》就有“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的说法,《史记·儒林列传》中也有“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的阐述,宋代的曾巩《与王深甫书》中也有“士诚有常心,以操群圣人之说而力行之,此孔孟以下所以有功于世也”这种归纳性的话。我们宁波的浙东学派就讲究做事要“力行”,这已成为浙江人的一种商学精神,同时也应成为我们教育战线上的师生应坚持的精神。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讲究“格物”——探求万物之理,“致知”——达到对知识通透亮敞的把握,这些基本的要求都需要通过“力行”来实现。“拆下肋骨当火把”,教育是艰苦的事业,我们要以无畏的献身精神,潜心力行,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办学目标。

如果说“正道力行”反映的是学校的风骨和行事风格,那么“止于至善”则是对道德完美的崇尚,对自我完善的一种追求。

“止于至善”语出我国文化经典《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当时是针对“小学”而言的,“小学”即礼、乐、射、御、书、数,属于“艺”的层面,称六艺,而“大学”是修身之学,使人成为道德上的完人之学,属于“道”的层面。道和艺,一为形而上,为体,为性;一为形而下,为用,为相。“止于至善”朱熹释“止”为“必止于是而不迁”,一定要达到这个境界而不再改变,释“至善”为“事理当然之极”(3),事情的最高原则,即最高的善。余姚的王阳明释“至善”为“性”,即本性,人类的本性是纯善无恶的,“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4)历史的解释虽然表达有异,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要通过道德修养而达到并保持人类最高的善。

我们之所以以此作为校训,就是要求我们学校的师生应该力争做一个道德完善的人,追求最高道德境界的人,立意高远的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不管是从事教育教学,还是学生未来走向社会,都必须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因此,“止于至善”提倡的是一种理想道德的取向,这是人文精神的核心所在。

当然,“至善”也可以理解为“最好”的境界,不只是满足于较好、更好,而是努力达到最好、第一流、高水平。做学生,要力争成为最好的学生;做老师,要成为最好的老师。

要达到最高的境界,不是好高骛远,而是要求每个人首先成为自我完善的人,从自我做起,从我们上面所说的“格物”做起。“格物”既是以自然、社会、人类精神为对象的科学研究,也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相互关系中体会高尚的道德,由此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技术理性、道德情操。由格物而致知,求得认识自然、社会、人生、精神世界的智慧,逐步促成自我的完善,并从这种完善的自我出发,关爱自然、服务社会、贡献人类,成就天人合一之境。

可以这么说,“正道力行,止于至善”的校训既继承了我们民族文化中,坚持真理和正义、注重践行、注重完善自我、关爱他者、追求卓越的传统,又符合追求科学、坚持创新的时代要求。以此为训,在建构学校和谐向上的文化生态的时候,我们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