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家办学的视野

教育家办学的视野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不久有位教育工作者还说,陶行知是国家为教师们树立的榜样吧?这也是陶行知一再提醒大家的,“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26]。我们由衷地承认,在我们心目中,伟大的教育家就应该是这样子的,陶行知就是这样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就说得很清楚,“好教育固然是好生活,八股的教育也就造成八股的生活”。

小结:教育家办学的视野

(一)不一定真了解

可以说每一个教师都知道陶行知。在阐述教师的职业奉献精神时,他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经常被大家所引用。很多教师也大致可以说出他的教育轨迹,譬如他是美国大教育家杜威的弟子、创办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发明“小先生制”等等。

笔者作为一个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说起来很惭愧,根本就没有好好地拜读过陶行知文集,很多关于他的信息都是被动进入的,一直在别人的传诵中了解着教育家陶行知。自己在写文章的过程中,也会引用陶行知的话,但这不等于自己了解他,只是觉得伟人的话有助于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如此而已。

我分析自己的这种心理,可能是因为在很多文字里,陶行知几乎以圣人般的形象出现,反而产生不敢靠近的敬畏,并失去近距离了解的兴趣。所以,陶行知到底怎么个伟大,真是不甚明了。我想,有不少教师大概有和我差不多的体会罢。

这一次,以自己的内心去阅读:陶行知真的有那么伟大吗?有像人们传诵中的那样吗?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到非常惭愧和汗颜。看了关于陶行知的书籍还没几本,尤其是陶行知文集,心里的感动可谓“无以复加”。

他的伟大,不但超乎我的想象,也远远超过了人们所赞叹的。前不久有位教育工作者还说,陶行知是国家为教师们树立的榜样吧?言下之意难免有“灌输”和“美化”之嫌。但是,当我们真真切切随着陶行知的人生轨迹,来重温他的办学之路,我们一定会很坚决地说,不是的,他是真的很伟大,他的伟大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如果我们去读陶行知的文章,会真切地感受到他那拳拳爱国之心,博大精深的理论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即使放在当下,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陶行知所处的那个年代,是动荡的、坎坷的,但这几乎是当时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命运,谁也无法逃脱。而陶行知所经历的,更多的是自己找来的,他力图以自己的艰辛来最大限度地减轻民众的艰辛。

在抗战之前的二十年里,像陶行知这样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是完全有享受优裕物质生活的资本,但是他选择了另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不是凭一时热情,而是一生不渝,这只能用“伟大”一词来形容了。

陶行知不仅是要办一所学校,而且他是打算把这“火种”播向全国的,他先后发起和组织了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乡村教育研究会、山海工学团、国难教育社、重庆育才学校、社会大学。虽然名称和形式在变,但是其中心思想始终围绕如何使教育普及,如何通过教育使更多的民众受惠。而他们要做的,在我们看来也几乎是难以完成的任务,难度也实在是太大。

在当时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当时贫穷落后的农村,陶行知硬是能闯出一条路来,不是凭着一腔热情,而是真正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思考和解决他们的教育问题,有目标,有方向,有策略,有路径,有方法,有脚踏实地的实践,这就是真正教育家的风范,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不说别的,留美博士致力于乡村教育,而且矢志不渝的现象,现在还有么?

(二)办学的视野

校长的办学一般有几种视野:第一种的眼里是“学校”,即把学校办得好不好视为自己的工作目标;第二种的眼里是“学生”,即把怎样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视为工作目标,学校所做的一切都以这个为衡量标准;第三种的眼里是“社会”,即把学校对社会的贡献度视为工作目标,学生是否发展得好都要以这个为衡量标准。

显而易见,这三个目标的指向分别是学校、学生个体、社会。由此可以粗略地说,第一种人能成为一个好校长,第二种人能成为教育家,第三种人,应该可以叫社会改造家型的教育家。显然,陶行知自己就是属于第三种人。可以确定的是,他的人生旨趣不是在于办一所学校,也不是几所学校,而是希望通过办学、通过教育,来改变当时整个农村社会,来推动其发展。

他深信,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学校办得得法便是改造社会。办学而不包含社会改造的使命,便是没有目的。这样的提法不是简单的可以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诠释,只能说,陶行知是真正立足于中国实际,植根于中国农村土壤的。一个脱离中国农村社会特点的教育,不能与农民打成一片的教育,注定是不能受到农民欢迎的,也就根本无法造福于广大农民。这也是陶行知一再提醒大家的,“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26]

所以,当我们回顾与梳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基本脉络时,才会由衷地感叹,他对于教育是怎样尽可能地做好这个联结工作,为农民谋求福祉,真是殚精竭虑到了极致。可以说,把方方面面的可能性都考虑到了,他为乡村社会搭建了一个如此完备的乡村教育框架,这个体系内的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着服务乡村,促进乡村发展。

我们不能不佩服陶行知。他不但有伟大的教育理想,更有脚踏实地的工作能力。诚如温总理所倡导的,能“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茅盾的评价非常到位:“他的教育理论在我看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适应人民的要求而又提高人民的要求。”

诚如陶行知自己所言,他的教育从来不是为少数少爷小姐服务的,不是摩登女郎的金刚钻戒指,而是冰天雪地里穷人的窝窝头和破棉袄。而这个做法的背后,是对农民大众的最深切的关怀。他本是他们中的一员,但是他“跳出农门”之后,却急切地返回这个群体,尽最大的可能“反哺”。如果我们要学习陶行知,这个精神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由衷地承认,在我们心目中,伟大的教育家就应该是这样子的,陶行知就是这样伟大的教育家。这些伟大的教育家,首先是人格的高尚,在他们眼里,从来不是高官厚禄,而是出自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的是对人民深沉的爱。

陶行知反对“教育即生活”,这个认识可以说是非常先进的,即使现在我们也一直强调要让孩子多接受教育,以为教育是万能的,但是却没进一步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都是有益于儿童发展的。陶行知就说得很清楚,“好教育固然是好生活,八股的教育也就造成八股的生活”。有时候,受这种教育越深,受到的危害就越大。也就是从这一点出发,陶行知提出要改造中国的教育。

事实上,我们现在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譬如教育与社会的脱节导致大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譬如幼儿园小学化等等。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才更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发展,的确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可惜我们现在热衷于不断往更高的学历、更名牌的学校冲击,却没有顾及自己和社会真正需求的是什么。正如陶行知所言,“那些有四十二套桌椅和一个大讲台的场所,未必是真学校”,可谓一针见血。

(三)教育家的影响力

当社会兴起倡导“教育家办学”之风后,全国各地纷纷涌现以此为目标的校长培养工程。有的学者也认为,我们教育界不必谦虚,企业界有很多企业家,唱几首歌的就能成歌唱家,我们自然也有很多教育家,这样当然可以聊以自慰,但是如果以陶行知为衡量标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者实在还需努力太多太多!他之于教育的论述,其切中时弊的精确性,不但是当时的“解药”,同样也是现在的一面镜子,令人叫绝,引人反思,其知行合一的程度,可以说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

现在,我们对“服务型教育体系”这个词语非常熟悉。其实教育之服务社会的功能,应该是其自身固有的功能,也是其存在发展的重要基础,可惜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从社会和生活中抽离出来,变得如同空中浮云,不着边际。我们现在出现的“岗位招不到人”和“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个所谓的“结构性失业”就是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彼此脱节的一个明证。

1919年,陶行知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一文中说,“我们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办……办……办。第一种不必说了,第二第三种也都不是最高尚的。依我看来,今日的教育家,必定要在下列两种要素当众得了一种,方才可以算为第一流的人物。”这两种要素就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27]

现在,陶行知的影响力并未因他的渐行渐远而减弱,反而更增强了。“陶行知研究会”可以说遍布全国各地,以陶行知名字命名的学校也日渐增多。在当今社会没有一位教育家乃至历史名人,能如此广泛、如此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景仰和关注。如果我们真的能把陶行知精神的精髓融会贯通到教育实践中,那么,这真的是教育的幸事,更是对陶行知先生最好的纪念。

1930年4月,晓庄学校被国民党政府勒令停办,学校师生被逼离去,陶校长遭通缉!

而就在前不久,3月15日是晓庄学校建校三周年,陶行知原打算好好庆祝一下的,他为此已经列好了活动节目内容,也就成了未完成的,可是值得永远纪念的内容,它表达的是三年里师生们呕心沥血的结晶。所以,让我们来重温一下当时晓庄学校三周年纪念活动的节目单,以此来感怀陶校长和他的师生们在三年中,仅仅是三年,做了些什么事情:

1.专家演讲;2.社会革命馆展览;3.生物馆展览;4.农艺馆展览;5.书呆子莫来馆展览;6.卫生馆展览;7.工场展览;8.农场展览;9.医院展览;10.学校行政工作展览;11.厨房展览;12.出版书刊展览;13.无线电制品展览;14.中心茶园展览;15.农民生活区展览(学生所住农家宿舍);16.各学园及中心小学展览;17.晓庄剧社演剧;18.联村运动会;19.耕牛比赛;20.联村自卫团会操;21.锄头舞、镰刀舞表演;22.蓑衣舞表演;23.联村救火会学习;24.国术表演;25.修筑道路;26.植纪念树。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三年前,13名学生,没有教室,没有礼堂,唯有一腔热忱与信念。

仅仅三年,在连年战祸、军阀混战、民生凋敝的年代,留洋博士,白手起家,荒野建校。竟然做了那么多事情,对此,我们是不是会沉默良久,深思良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