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

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陶行知深信教育之于社会发展的意义,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是立国的根本。按照这两个要求来考量,陶行知发现工作的难度是非常之大的:一是原来的乡村学校少得可怜;二是少得可怜的乡村教育存在很大问题!因为当时中国基础薄弱,时局动荡,民生凋敝,教育自然雪上加霜。当一介书生回到祖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力图以教育来改造乡村社会,通过教育改变全国的乡村面貌。

二、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

(一)这样的教育害苦了乡村

陶行知深信教育之于社会发展的意义,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是立国的根本。他认为,教育的力量与别种力量之不同,“就在教育的力量是能够到各个民众的内心里头去的,他能够使民众自己从‘心里’发出一种力量来自己团结的”。在他看来,农村要发展,教育无疑是最好、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所以,“必须用教育的力量,来唤醒老农民,培养新农民”。

那么,如何通过教育,最大限度地帮助中国乡村、帮助中国农民?这里,陶行知面临两个大挑战:一是要大办教育,因为既然以全国乡村作为范围,那就不是一二所学校能解决问题的了,而是需要创办成千上万所学校,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二是教育要有实效性,即教育切实对乡村和农人有帮助,真正做到“为农人服务,帮助农人解除痛苦,帮助农人增进幸福”。

按照这两个要求来考量,陶行知发现工作的难度是非常之大的:一是原来的乡村学校少得可怜;二是少得可怜的乡村教育存在很大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是预料之中的。因为当时中国基础薄弱,时局动荡,民生凋敝,教育自然雪上加霜。更大的问题在于第二个。陶行知在他的《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一文中,对传统教育作了形象而深刻的剖析,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它有两种吃人的手段:第一种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从小到大读死书、死读书,十几年下来,把身体读垮了;第二种是“教学生吃别人”,就是一个人求学的目的是升官发财,学成之后成了剥削别人的人。[4]

这种教育还造成这样的结果:一是造就只知读书不事生产的“书呆子”;二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现今是肯下乡的没有专门学术,有专门学术的不肯下乡”,这样的离农教育既把农人家里的钱掏空了,也导致了乡村建设的人才空缺,结果“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

显而易见,对于乡村来说,这样的教育不但不是好事,反而是一大祸害。不但耗费少得可怜的乡村财富,也戕害了学生的生命,更使乡村人才愈加匮乏。

而旧有的师范教育大多办在城里,“城居的师范生平日娇养惯了,自然是不愿到乡间去的。就是乡下招来的师范生,经过几年的城市化,也不愿回乡服务了。所以师范学校虽多,乡村学校的教员依然缺乏。做教员的大有城里没人请才到乡下去之势”[5]

再譬如,陶行知提倡要推进幼儿教育,但当时的幼稚园不但数量极少,而且问题也很大:一是外国病,幼稚园里充斥的是外国钢琴、外国歌、外国故事、外国玩具;二是花钱病,费用太高;三是富贵病,既没有平民子弟的份儿,乡村更是没法“消受”这样的幼稚园!

这种教育是成为乡村贫困和衰落的重要原因!为此,陶行知大声疾呼——“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

既然走错了路,那么就要寻找新路,寻找更符合乡村特点的教育新路。

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教育救国的宏大理想,陶行知和他的同志们发出了“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的宏愿,提出了“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的目标!

在这个教育目标中,他们表明了一个鲜明的态度:就是要超大规模而且是创造性地办学!而这个办学一定是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

(二)向着农民“烧心香”

乡村教育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更是一项充满艰难险阻的事业。

当一介书生回到祖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力图以教育来改造乡村社会,通过教育改变全国的乡村面貌。这话说出去,想必会有很多人会敬佩地说,真是具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啊,当然也会有很多人嘲笑他“痴心妄想,白日做梦”吧?

“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如果只看这几个数字,不了解的人还以为是后来所谓的“教育大跃进”呢。

是啊,这何以可能?在中国当时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下,国家大而穷,又是兵荒马乱的,政府没钱、农人更是贫病交加,这百万所学校的办学经费从何而来?师资又从何而来?场地从何而来?而且,即使建造了百万所学校,如果不能为乡村社会服务,得不到农人的欢迎,农家子弟不来读或者读不起,结果不还是一场空?!

陶行知对此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他对于办学的艰难性看得非常清楚。在一次面对师范学生的演讲中,他说,不要把学校当作人生道路的临时客栈,也不要把教育当作职业选择的权宜之计,要有终身献身教育的精神,“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喜好名利尊荣之所言”。

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条充满荆棘与艰辛的道路?后来,陶行知在晓庄师范成立三周年时发表演讲说:“因为他爱人类,所以他爱人类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中华民族;因为他爱中华民族,所以他爱中华民族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农人。”[6]话是为晓庄师范全体师生而说,其实更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支撑他一生献身教育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这样炽热情感的支撑下,一切就有了动力。“有了爱便不得不去找路线,寻方法,造工具,使这爱可以流露出去完成他的使命。”从此之后,陶行知一心扑在教育上,过上了类似苦行僧的修道生活。“不要名,不要利,只要教育好;不怕难,不怕死,只怕教育不好。”

这精神理想焕发的神圣之光,一直照耀着陶行知今后的人生之路,虽苦犹甜。这是我们解读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不理解这个,也就无从理解陶行知所实践的一切、所付出的一切。

每个人都有教育理想,尤其在年轻的时候。但是当理想遇到现实,很多人埋怨了,退却了,放弃了。而陶行知不是,这说明他心中的爱和信仰有多深厚!甚至有一次,陶行知在一次演讲中就控制不住地流泪:“心里就想到中国农民生活如何困苦,一般师范学校如何走入迷途,裨益农民子女之乡村学校如何稀少……以致没有说两句话眼泪就滚了下来……这是我第一次在讲坛上流眼泪,当时痛恨着急,不能制止,事后一想,为农民及乡村教育流几滴眼泪也是应该的”[7]。真是可敬又可爱!

在我们今天倡导“教育家办学”的浪潮中,在阅读这些大教育家的办学历程中,我越来越觉得信仰之重要,那就是对人民的爱与责任

要真正为教育作出贡献,首先就是要审视自己的内心,有没有一种强大的精神信仰,内心是否装着平民大众,是以他们的幸福生活为指向,还是以个人得失为重,以挣钱搏名为要?如果没有一种精神信仰作指引,其教育之路终究还是走不远的。如果我们把教师这个工作视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自然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个真正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人,那就必须对此作出明确回答。

陶行知一直强调,当教师心里都应该有一个“理想的社会”,“大凡小学教员,没有改造社会的精神,便是很枯燥乏味的”。用我们现在的用词,就是心中要有愿景,工作才有奔头。

所以,当我们在提倡“教育家办学”时,首先要叩问的应该是:有没有远大的教育理想?有没有强大的教育信念?有没有为人民负责到底的精神?这是行走在教育之路必备的“明灯”。

正如陶行知说,“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我们要向着农民‘烧心香’,我们心里要充满那农民的甘苦。我们要常常念着农民的痛苦,常常念着他们所想得的幸福。”[8]

这句话真是感人肺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