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学课堂对话分析框架的效度与运用说明

数学课堂对话分析框架的效度与运用说明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或许,经典效度理论未必能直接适用于课堂对话分析的效度说明。数学课堂对话分析框架的整个研制过程比较严密,比较好地综合运用了如文献综述、教师访谈、教学课例试用、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对来自理论和实践两个视角的研究结果作出三角互证,实践中进行教学课例试用分析,等等。所构建的数学课堂对话分析框架,旨在为解读数学课堂对话的关键特征提供分析视角,而不在于追求一个面面俱到的完整性框架。

四、数学课堂对话分析框架的效度与运用说明

(一)分析框架的效度说明

经典测量理论有关“效度”的界定是:“这份测验是否有效地测量到了它想要测的东西”“此测验是否产生了预期的效果”[15],通常采用关联效度、标准效度和结构效度来衡量。但是,由于“课堂对话分析”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畴,综合运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且质性分析的成分很浓,其研究效度问题一直是国际研究者的争议焦点。或许,经典效度理论未必能直接适用于课堂对话分析的效度说明。

在此,借用“外在效度”这个概念,从两个角度说明该“三维十要素”数学课堂对话分析框架的有效性。

其一,该框架严密的研制过程从根本上保证了框架的有效性。数学课堂对话分析框架的整个研制过程比较严密,比较好地综合运用了如文献综述、教师访谈、教学课例试用、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对来自理论和实践两个视角的研究结果作出三角互证,实践中进行教学课例试用分析,等等。所有这些,均从根本上保证了该框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证明该框架所含的内容体系、编码体系和操作流程是基本合理的、切实可行的且有效的。

其二,运用此框架分析的结果与专家评议结果之间的高度一致性,说明该框架具有比较好的外在效度。本研究在收集数据过程中,邀请了一位资深的数学教育专家共同参与“垂直与互相垂直”3节课的现场观察和课后研讨,并用录音记录这位专家对这3节课对话特征所作的口头评议意见。运用该框架对此3节样例课进行系统分析之后,将分析结果与专家口头评议意见加以比照,发现两者有比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该框架具有比较好的外在效度。

(二)分析框架运用中的注意点

依托这个数学课堂对话分析框架中的内容体系,借助特定的编码体系,可以解读数学课堂对话的一般特征。在实践运用中,应注意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1.适用性原则

该框架研制过程中所选用的实践样本主要来自部分数学教师的访谈材料和小学三~五年级的部分数学新授课,故本研究所构建的数学课堂对话分析框架,完全可适用于小学三~五年级数学新授课教学中的对话分析。对于其他年级的数学课教学对话特征分析,借用此框架也未尝不可。

2.要素性原则

所构建的数学课堂对话分析框架,旨在为解读数学课堂对话的关键特征提供分析视角,而不在于追求一个面面俱到的完整性框架。所以实践运用中,可根据需要针对该框架中的若干维度或若干核心要素项进行分析,当然并不否认对该框架以外其他内容的分析。

3.灵活性原则

尽管数学课堂对话分析框架中的“三维十要素”内容体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但操作中完全可视实际需要灵活选择部分或全部的维度(或核心要素)进行弹性分析。既可选用所有维度(或核心要素)作分析,也可选用某个或若干个维度(或核心要素)作分析;既可针对完整的一堂课进行分析,也可针对某个或若干个教学片段进行分析。

在具体操作时,首先根据需要选择部分或全部的核心要素项;接着将需分析的数学课堂对话划分成若干片段或子片段,依据所选定核心要素项所对应的特定的编码体系对这些对话片段或子片段逐一编码;然后整合编码数据、教学录像、教师教案、教学反思和教师访谈等资料,采用量化与质性分析方法,全面解读数学课堂对话所映射出的互动特征。

【注释】

[1]Freudenthal,H.(1969).A teacher's course colloquium on sets and logic.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2(1):32-58.

[2]Lin,A.M.Y.(2007).Whatƴs the use of“triadic dialogue”?: Activity theory,conversation analysis,and analysis of pedagogical practices.Pedagogi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2(2):77–94.

[3]高文主编,徐斌艳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83-294.

[4]Gutierrez,K.,Rymes,B.,& Larson,J.(1995).Script,counterscript and underlife in the classroom-Brown,James versus Brown v.Board of Education.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65(3):445-471.

[5]Gutierrez,K.,Rymes,B.,& Larson,J.(1995).Script,counterscript and underlife in the classroom-Brown,James versus Brown v.Board of Education.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65(3):445-471.

[6]Gallego,M.A.,Cole,M. The Laboratory of Comparative Human Cognition.(2001).Classroom Cultures and Cultures in the Classroom.In Edited by Richardson,V..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4 th Edition).(953954).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Washington,DC.

[7]Gutierrez,K.,Rymes,B.,& Larson,J.(1995).Script,counterscript and underlife in the classroom-Brown,James versus Brown v.Board of Education.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65(3):445-471.

[8]Gallego,M.A.,Cole,M. The Laboratory of Comparative Human Cognition.(2001).Classroom Cultures and Cultures in the Classroom.In Edited by Richardson,V..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4 th Edition).(957962).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Washington,DC.

[9]Lemke,J.L.(1983).Thematic analysis:Systems,structures,and strategies.Semiotic Inquiry,3:159-187.

[10]邓东皋,孙小礼,张祖贵.数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2.

[11][美]D.A.格劳斯著.陈昌平,王继延,陈美廉,赵小平,毛力熊,张远增,陆林译.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6.

[12]曹一鸣.数学课堂语言教学实证系列研究[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61.

[13]说明:限于篇幅,此处对具体内容不作呈现。

[14]说明:指来自于从事数学教育研究和教学评价研究的七位专家学者。

[15]说明:5位编码小组成员包括1位数学教研员,1位数学教师(区级名师),1位质性分析专业的高校教师,2位高校的数学教学法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