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成功的乐趣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成功的乐趣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新课程理念力求使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融为一体,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在这个意义上,数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而是学生生活中的一门“学问”;数学不再是学生被迫学习的额外负担,而是帮助其生活的一根“拐杖”。车停了,下去3名同学,又上来2名同学。并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活动列出算式。

二、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成功的乐趣

读了朱滇生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一书,我对其中的一段话印象非常深刻:“要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新课程理念力求使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融为一体,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在这个意义上,数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而是学生生活中的一门“学问”;数学不再是学生被迫学习的额外负担,而是帮助其生活的一根“拐杖”。

1.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环境

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认数时,让其数一数教室的灯、门窗,数一数自己的学具,注意观察小食品包装袋(盒)上的各种数量信息等。虽然一些数据他们还看不懂、不理解,却感受到了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再如学习空间图形时,要求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中的物品都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设计成这种形状,它有什么好处,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

2.创设情境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在“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课间游戏的生活情境:“操场上有一组小朋友在玩滑梯。请认真观察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所看到的画面。”有的同学说:“操场上有2个男孩和1个女孩在玩滑梯,一共有3个人。”还有的同学说:“有1个小朋友正在玩滑梯,有2个小朋友在排队,一共有3个小朋友。”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再适时地加以引导说明:“2、1、3分别代表不同的人数,它们的意义也不同,但这三个数是有联系的,这就需要一种关系把三个数联系起来,那这种关系是什么呢?”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被难住了。忽然,一个同学站起来大声说:可以用“2+ 1= 3”这个加法算式来表示。这时其他同学才恍然大悟,情不自禁地为刚才发言的同学鼓起掌来,而此时身为老师的我也感到异常高兴。因为他们在自己豁然开朗的同时不仅知道了加法的意义——把两部分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学会了欣赏他人。

3.在模拟生活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如在学习加减法混合运算时,如果让学生直接看图列式,他们将很难理解图意并列出算式,这时候我结合教学内容组织了“上下车”的模拟表演:摆好9把椅子,请9名同学上来坐好。其中的一名学生当司机:“汽车马上就要进站了,请下车的同志做好准备,请先下后上。”车停了,下去3名同学,又上来2名同学。这时我问:“现在车上有几名同学?”并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活动列出算式。像这样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能够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活生生的,就在我们身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