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政课”教师的学术定位及其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融通和融合

“思政课”教师的学术定位及其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融通和融合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限于篇幅,以下着重就上海师范大学建立“讲师团”、上海大学采用“项链模式”等形式,加强“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融通和融合的成功经验作一简要阐述。为加强学科建设和研究成果对“思政课”教学的支撑,上海师范大学“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紧密结合,交叉互补,成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并组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社会发展三个课题研究小组。

“思政课”教师的学术定位及其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融通和融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要“采取切实措施,培养一批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老中青相结合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队伍,使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也明确指出,要“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配置机制,吸引、鼓励校内相关专业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专职或兼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积极争取从社会各界聘任理论研究、教学单位和实际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意发挥离退休哲学社会科学著名专家学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应积极探索建立校际之间的教学协作机制”。实践表明,吸引和鼓励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的领导干部从事或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立校际之间的教学协作机制,积极探索和实践“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融通和融合,对于加强“思政课”教学效果、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现状与分析

2007年1月,为了解“思政课”教育教学状况,上海某高校曾向该校2005级理、工、文、管等专业本科生作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820份,收回问卷778份(回收率94:9%),均为有效卷。调研中相关数据显示:在“您认为何种教学形式比较适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调查内容中,35:99%的受访学生选择“名家讲座”,32:99%的受访学生选择“大班由名师精讲,小班实行助教辅导”,同时,学生希望更多“名师、名家”来担纲“思政课”。可见,吸收其他高校或党校、社科院,以及社联等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教师和专家加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融通和融合,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必然要求,是符合学生的需求和接受意愿的。

(一)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两支队伍的融通现状

为高质量地实施“05”新课程方案,本市一些高校深入探索“思政课”教学打破“围墙”、构建“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两支队伍融通的“大思政”格局的有效方法和路径,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些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有关政府部门领导和实际工作者直接参与到“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例如:上海师范大学组建“讲师团”、上海大学推行“项链模式”、上海海洋大学举办“每学期专家一讲”、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开设“社科论坛”等。限于篇幅,以下着重就上海师范大学建立“讲师团”、上海大学采用“项链模式”等形式,加强“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融通和融合的成功经验作一简要阐述。

1:上海师范大学的“讲师团”制度

(1)“讲师团”成立。为深入贯彻落实“05”新课程方案,上海师范大学在2007年新年之际,召开了全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会上成立了“思政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思政课”讲师团。“思政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均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挂帅,分管“思政课”建设、本科教学、学科建设、学生工作的诸位校领导共同参与。学校还聘请了校内外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发挥各方专家的作用,统筹协调和共同指导“思政课”的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与此同时,学校还在人力、财力、物力和相关政策上予以支持,确保人员配强、经费到位、保障有力。

此外,上海师范大学借助本校学科门类比较健全、拥有比较强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的优势,专门组织一支由本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知名教授、党政领导干部组成的“思政课”讲师团。成员中不仅有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家教授,而且还充分利用学校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聘请了哲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方面的教授,以及一些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在职和离退休学校党政领导。他们按照教育部统一的“思政课”教学大纲的要求,以专题的形式给大学生讲授“思政课”。这些专题讲座,不是通常比较分散的、互相没有联系的、与教材无关的专题讲座,而是真正围绕“思政课”完整讲授的。这些教师不仅以“顶岗上一门课”、“示范上部分课”、“专题开讲座课”方式直接上讲台,而且还积极参与指导“思政课”专任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

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的基础。中央非常重视“思政课”的学科建设工作,专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列为一级学科,并把学科建设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最终体现在教学上。“05”方案新课程、新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演绎,使学生愿意听课,增强讲授课程的感染力。为加强学科建设和研究成果对“思政课”教学的支撑,上海师范大学“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紧密结合,交叉互补,成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并组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社会发展三个课题研究小组。每个研究小组每年至少推出三项与“思政课”建设有关的科研课题,并争取每年建成一门校级“精彩一门课”,力争3年内建成1~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并最终形成主干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思政课”精品课程群。

(2)“讲师团”专家首次亮相“思政课”教学,赢得开门红和满堂彩。2007年4月,作为讲师团专家之一的原学校党委书记林樟杰研究员,率先为学生讲授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背景等教学内容。在事先与该课程负责人就教学大纲与要求进行认真研讨、把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林老师将党和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相关领域的理论动态、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上的热点新闻及时引入课堂,做到了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经验丰富的林老师还特别讲究教学形式的新颖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他运用PPT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增强教学的可听性、可看性和互动性。

由于备课充分、资料翔实生动、讲授声情并茂、评析深刻到位,林老师的讲课赢得了学生的高度赞扬,大大激发了学生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热情。课后,许多学生意犹未尽,还要求拷贝教学PPT,留作自学资料。一位美术学院的学生敬佩不已:“我们‘概论’课老师课上得好,制作的PPT也真棒!”

讲师团专家首次参与“思政课”教学就赢得开门红和满堂彩,极大地增强了“思政课”教师和讲师团成员对上好“思政课”的信心与积极性。紧接着,学校校长、有关文科院系及职能部处的专家、领导也先后亮相、一展风采。

(3)“讲师团”加盟“思政课”后的实践成效。由于有专家、领导组成的“讲师团”的加盟,上海师范大学“思政课”教学精彩不断、惊喜连连,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新”与“奇”是讲师团留给学生们最深的印象。讲师团的教师们,以各自的专业为背景,结合当前的国内外形势,运用翔实的资料,进行深刻而又生动的评析,让学生们听得甚是过瘾。

“讲师团”加盟“思政课”,也极大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总体“质量”,有效弥补了部分专任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学经验不足和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专任教师与讲师团教师之间的互相切磋与交流。

诚然,“讲师团”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讲师团成员中领导、专家比较多,出差、开会比较频繁,因而临时调课较多;讲师团教师授课面较小;专题内容与考试要求有一定距离等。上海师范大学也采取具体措施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制度上进一步作出规定。

2:上海大学的“项链模式”

(1)“思政课”教师串主线,嘉宾教师作“精讲”。“一门课、一本教材、一位‘思政课’教师、一学期讲到底”——这是上海大学一位新生对“思政课”“先入为主”的判断。现在,对于这位生命科学学院大二本科生来说,这一印象正在成为过去。从2007年春季开始,上海大学根据学生及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创新“思政课”教学组织形式。学校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为试点,开创“项链模式”,即:邀请嘉宾进课堂,主讲教师主持访谈;主讲教师串“主线”、嘉宾教师作“精讲”。之所以称为“项链模式”,是因为由“思政课”专职教师把握课程的主线,这构成“项链”的基底,同时聘请其他学科专家以讲座或访谈形式讲授课程重点专题,兼职的嘉宾教师像“钻石”那样镶嵌在“项链”的基底上,并通过不断增加“钻石”使镶嵌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这一方式,体现着嘉宾教师的理论功底和讲课艺术的同时还带动了同学们积极参与。同学们参与课堂大班互动和小班讨论、参与课下开展的网络虚拟课堂讨论,体现出当代大学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热情和主动。

“项链模式”要求主讲教师把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总体要求、教学进度和重点问题,选择部分章节中的重要问题和主要内容,请校内外、院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参与教学和研究,进教室和任课教师“联袂”给学生讲课。其具体形式为:大小班结合教学,大班访谈精讲,拓展和深化相关教学内容,扩大优秀嘉宾教师业务专长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自2007年到2008年春,上海大学已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中,实施了17次“项链模式”教学。每次邀请哲学社会科学专家进课堂访谈,都会引发学生会心的笑声和发自内心的热烈掌声。这一崭新的教学模式还吸引了学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思政课”骨干教师、学生工作干部和学生理论社团成员前来旁听。不少学生在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表达了未曾到场亲身感受的遗憾和对下次“项链模式”课程的期待。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项链模式”教学安排如下表所示。

上海大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项链模式”公开教学一览表

img24

续 表

img25

(2)“项链模式”的教学运作及教学效果。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为例,受邀进课堂访谈的嘉宾分别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截至2007年底,共有3位社会学教授、3位哲学教授、1位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专家、1位国际政治学教授、1位大型国企党委书记,以及副校长、校宣传部长等担任了嘉宾教师。专家所讲的内容均为“概论”课的重要理论问题,同时专家又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视角,解读当前社会热点,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近毛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本质论”、“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等。

主讲教师顾晓英副教授和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社会学专家胡申生教授,共同担当的“项链模式”专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上海大学“思政课”教学“项链模式”的第一讲。经过主讲教师和嘉宾教师的多次切磋备课,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深厚的胡教授抓住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的主要精神,谈了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新思考。他向学生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消除当前各种不良现象,根本在于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运行机制。他用社会学的专业眼光进行分析,与学生面对面展开“和谐与我”话题探讨,用理论魅力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了课程班学生。

随后,社会科学学院哲学教授陈新汉与主讲教师默契配合,结合自己所研究的国家级课题,为大学生演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主讲教师以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和“加油,好男儿”为例,请陈教授向学生解释国人“主体价值”的成长,并探讨转型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两位教师入情入理、典论结合的分析;即兴对话和师生互动,将课堂气氛层层推进,也将同学们的思考逐步引向深入。

广大学生对于“项链模式”的教学方式予以充分的肯定。听完第一次“项链模式”公开课后,有同学在该课程网络论坛里用“创举”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他写道:“个人很赞成这样的创新课堂,它打破了一位老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模式,邀请院外专家作专题性报告、讲演,就同学们关注的问题给予解答。它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面,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激情,发掘同学们的学习潜力,由原来的一个老师讲,其他同学听的传统模式改为全班参与、我要问我要学的模式,我觉得这是一个创举,是一个潜心教育多年的资深教师富有创意和积极意义的创举。”

(3)嘉宾教师对于“项链模式”的热情投入。嘉宾教师对“思政课”教学所予以的热情,是值得称道的。他们在受到“思政课”教师邀请后,均表示允诺,并与主讲教师多次沟通,认真备课。他们认为,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校领导等到教室接受“思政课”主讲教师的访谈,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知识面。专家学者们也指出,借鉴媒体访谈精讲,更多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生动活泼、形式新颖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处于长期“低迷”状态的“思政课”教学效果。上海大学“思政课”领导小组负责人、校党委副书记忻平教授多次到“项链模式”公开课听课。他认为,勇于改革创新,搭建“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之间的“立交桥”,把“思政课”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说:“上海大学的改革,改变了原有的课堂教学组织框架,打破了‘思政课’教师单人封闭授课格局,我们还将考虑,进一步引入全国最好的师资进课堂访谈,让大学生领略学识的魅力和人格魅力,让他们接触到一流名家的思想,改变对‘思政课’原有的刻板印象。”

(4)进一步探索的思路。值得高兴的是,上海大学以多年来实行的“项链模式”为基础,正不断扩展思路,勇于创新,进一步探索既有利于兼职教师承担“思政课”教学,又能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共享兼职教师优质资源的教学模式。该校从2008年秋季学期起已有新的思路,将实行以下四种教学模式:①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实施“准项链模式”,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试点兼职教师;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课实施“散星项链模式”,聘请校内外党政领导干部、专家教授、优秀辅导员担任试点兼职教师;③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施“纵向项链模式”,聘请上海社科院、上海市委党校等单位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知名教授担任试点兼职教师;④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施“横向项链模式”,聘请学校历史学专业知名教授担任试点兼职教师。

(二)两支队伍融通和融合还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上海的不少高校,还不能有效吸引更多一流的教学科研人员从事“思政课”教学,还没有形成以专任教师为骨干、实际工作部门的领导同志和各个领域的实际工作者参与教学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有相当多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两支队伍之间融通得不够,甚至有些“摩擦”和“冲突”。如某高校,哲学专业课教师要求先上哲学专业课(主要是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等)再上“思政课”的“原理”课,理由是先上了“原理”课以后,学生就只会用唯物、唯心,辩证法、形而上学来划分哲学思想了,所谓的哲学专业课就上不下去了;学生只相信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听不进其他哲学理论了。而“思政课”教师则要求先上“原理”课,担心如果先上了哲学专业课以后,“原理”课缺乏吸引力,也会上不下去的。此外,比较普遍存在的情况是,有不少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不能很好地配合“思政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个别教师还有“拆台”行为,以专业理论教学为名,讲一些与马克思主义相“左”、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言论,在学生中造成不良的影响,也极大地抵消了“思政课”教师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并予以有效的抵制。

二、思考与建议

(一)有关“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两支队伍融通和融合的几点思考

1:以实施“05”方案为契机,推进“思政课”与哲学社会科学课的融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提出要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中央有关部门发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件,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列为一级学科。这是我国学科体系建设的一大突破。随后,有关部门又进一步发出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文件,明确提出建设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总体框架。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逐步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一级学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为二级学科,以哲学社会科学分领域研究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

为建立全面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4种新教材的编写工作高度重视,把它们纳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05年9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定通过了4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提纲。在首席专家召集人的主持下,由全国高校和社科界专家组成的理论功底深厚、学术造诣高的教材编写组,以高度的责任感,精益求精的作风,全身心地投入教材编写工作。教材集中了全国专家的智慧和力量,数易其稿,确保质量。这套高校“思政课”新教材的出版,实现了全国高校“思政课”教材的“一本通”,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依据。统编教材的撰写本身已经着实体现了“思政课”教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融通。

2:育人职责,呼唤“思政课”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融通

“16号文件”明确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这是全面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两支重要队伍,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任。中央将“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并列为两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强调的是两者之间的共性,突出两者的合力。

“16号文件”还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哲学社会科学多数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担负着帮助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重要职责。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自身不同于“思政课”的优势。哲学社会科学的专业学科,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和重视,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长远。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大多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我们应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紧密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做到与“思政课”教师的优势互补。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这一重要的论断,抓住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有助于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课堂教学的环境。当然,这样的提法并没有抹杀两者的学科差异和各自遵循的教学规律,更不是相互取代。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在育人目标和手段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应科学地定位“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做到既分工又合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支撑。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如何在教书育人中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个问题值得注意。我们现在有不少教师只注重教书,只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往往忽视了育人的责任;一些教师往往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孤立起来,认为育人是“思政课”教师的事。殊不知,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提高人的认知水平,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开阔心胸,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在“05”方案新课程教学实施中,我们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注意如何育人。必须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吸引和鼓励相关专业课的教师承担一定的“思政课”教学任务,促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各高校应该有机搭建各类合作平台,积极吸纳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优化配置各类资源,把“思政课”建设成为一个开放体系。

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角度来看,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不是书斋游戏,更不是孤芳自赏式的自我陶醉,学院派的知识生产必须与大众化的知识需求之间实现链接。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师不能忽视自身研究与教学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挖掘,发挥自身学术专长支撑学校“思政课”教学,从而形成合力,共同实现育人目标。

从“思政课”专任教师的工作来看,“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上多下工夫,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但是,科研也是搞好“思政课”教学的题中应有之意。科研可以促进教学,使“思政课”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没有科研做底蕴,教学很难有新意。“思政课”教学是以教师的学术涵养为依托的,而学科涵养的发展需要科研的支撑。没有科研的支撑,“思政课”教学也就失去了根基。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夯实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努力使自己学贯中西。“思政课”教师必须拓宽学术视野,在提升学术水平和提高教学效果之间,要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教师们必须用其学术水平的提升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借助深厚的理论底蕴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魅力,使之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这对于“思政课”教师是个不小的考验。

3:共享资源,强化学理与教学的融通

“思政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确立信仰”方面有着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如果能够从学术上讲清它的来龙去脉,实际上就勾勒了一部西方哲学思想史和一部政治经济学史。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些都是非常严肃的主题。

“思政课”教师除了承担课堂教学任务之外,还承担着更多的育人任务和社会实践任务,还必须经常深入学生实际,进行各项课堂以外的工作。如果我们只是遵循一般教育规律,甚至完全照搬专业课的教学方式,而忽视了“思政课”教学的特殊规律,我们的教学效果就会“打折扣”。从学理上看,“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以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问题为根本旨趣,在本质上就是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教化和调控功能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相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师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着教育思想与教学能力的更高要求。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则更多关注人文精神,立足现实,思考和解决与现代人生密切相关的问题。他们既为人类设定理想,也充分尊重人的内在发展和要求,在高扬人性的崇高和理性的同时,尊重人的感性和多种需求,体现的是人的本质需要,符合人们的价值选择要求。

“以人为本”的共同基点,可使实现两支队伍的融通成为可行。人文精神不仅是一种理想的形态和对人类生存终极关怀的精神,人文精神的构建离不开“思政课”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育。大学生作为未来引领时代发展的群体,在学习和掌握具有实用性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时候,更不要忘记掌握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科学,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注重的“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内涵贯通到学习生活中,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从而设立一种理想的人格和目标,确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导向。

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是“思政课”学科建设和教学的优质人力资源。为打通资源瓶颈、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上海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或采取邀请嘉宾进课堂联袂教学,或组建跨学院跨部门的“思政课”讲师团。这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质量”,开拓了主讲教师的学术视野,有效弥补了部分专任教师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学经验不足和教学水平不齐的缺陷。任课教师和嘉宾教师讲台上和讲台后的互相切磋交流,有利于提高彼此的学术素质和学科水平。

4:努力推进“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融通和融合

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承担者,“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起关键作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但“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现状并不理想,教师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状况的形成是多种原因长期积累的结果,也与人们的一些模糊认识有关,也与一些“思政课”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不高有关。

可以说,“思政课”教师的学术水平从根本上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说服力来源于其内在的科学性。“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从根本上必须依靠“以理服人”来实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明显感到,我们不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为缺乏相当的学术水平或自身较低的学术定位而越来越觉得教学工作力不从心。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一些拥有学科齐全、学术精良,聚集着校内外不同方向的高水平教授的综合性高校,正悄然进行着两支队伍的融通和整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主动出击,邀请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组合到“思政课”教学师资阵营。这样的融通,使“思政课”渗透着各学科最新成果,能极大开阔学生的视野,弥补原有的“思政课”教师学科单一等不足,使思政类课程师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比以往有显著提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以下几个方面还得作进一步的改进和推动。

(1)从体制上来看,加强可操作性。从“隐性”的层面上看,讲授“思政课”对许多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来说缺乏吸引力。至于让“思政课”教师讲授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对于少数学校的个别教师有可行性,但不具备普遍意义。绝大多数专业教师对“思政课”教师存有一定偏见,一般不愿意接收“思政课”教师上专业课。加之“思政课”教师本来承担的课时工作量普遍较大,而专业课教师的课时工作量却相对较少,有的学校还存在专业课教师工作量不足现象(本来这种情况有利于吸引部分专业课教师来上“思政课”,但实际上真正想上“思政课”的教师很少),所以也使“思政课”教师讲授专业课的可能性减小。

(2)从机制上来讲,加强两支队伍的融通。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分属不同的教学单位,人员的调配、工作量考核以及教学质量的测评等均在机制上有很大障碍,这是需要在管理上专门研究的。

(3)从思想认识上看,加强和提高对融通的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专业教师更多专注自身学术研究与教学,而很少注意本学术领域研究与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甚至一部分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师对“思政课”带有不同程度的偏见。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看来,“思政课”教师仅仅是上传下达的“宣传者”而不是立足专业的“研究者”,“思政课”教师虽然大多数有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背景,但往往因长期从事主流意识形态教学宣传的繁重工作,而无法继续深入研究原先所学专业,其结果自然弱化了哲学社会科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教师自身在观念上往往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与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师之间划上界限。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有些观点认为,“思政课”往往由宏大的思想哲学和现实政治命题构成。它有着“非学术性教学”的尴尬。有文章称,很多“80后”不把“思政课”当作专业课来学,在他们心目中,“思政课”学了也没有用,不像专业课那样,能直接应用于工作实践,学习“思政课”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还有调查显示,为数相当多的“思政课”教师认为自己被社会所“轻视”。对“思政课”及其任课教师存在的成见有形或无形地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得他们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面前相对缺乏学术自信。

(4)对于大多数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来说,更要加强两支队伍的融合。两支队伍的融合,对于理工科院校来说,难度是不小的,首先是本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是“稀缺”资源。或许,从理论上讲,众多院校相处一地的“大学城”,相对来说,较为容易实现互聘和融通。然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各大学从先前的区域上的独体走向现时的区域上的共体,“共享”问题转化为“独立与共享”这一矛盾体发展的主要方面。由于各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自身特有的“独立性”及“与众不同之处”(如:运行机制、培养人才模式等),这已形成某种规范化的特点,滞后了它们在体制、机制转变上的敏锐性,也影响了“独立与共享”目标的实现。而从资源共享来看,“大学城”硬件资源的共享已基本不存在问题,关键在于教育软件资源的共享。由于这些软件资源,尤其是其中的优质资源供给不足,属稀缺资源,这就需要各校摈弃过多的独立意识感与自我保护感去共同开发,以增强大学城这一层面的协调管理功能;而校际之间的利益隔阂,也阻碍了这些资源在较大范围内发挥效用。

(二)“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融通和融合的建议与对策

1:通过宣传、教育、组织交流,使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成为自觉的“思政课”教育者

从学校党委来说,要通过宣传、教育、组织交流等措施搭建两支队伍之间融通的桥梁,使两支队伍真正融通,共同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在召开“思政课”教师会议时,请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师参加。一方面有意识地宣传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职责;另一方面也起到两支队伍互相交流融通的作用,使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产生共识。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使所有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认识到,他们的专业教育都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他们除了知识传授之外,同时也在传达观念,是广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只不过其他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的内容未必与“思政课”教育内容具有取向的一致性。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师要有德育意识,他们的教育不能与“思政课”教学相冲突,更不能有意消解“思政课”教学所作的努力,而要主动去化解两者的冲突,使自己也成为自觉的“思政课”教育者。

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自身不同于“思政课”的优势,大学生较少有抵触和反感情绪和心理。我们应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做好答疑解惑的工作,做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势互补。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科研各个方面,自觉把教书与育人、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2: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学养和学科融通能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将“思政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05”新课程方案实施以来,新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对原有“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思政课”教师必须和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加强沟通交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明现实社会问题。“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积累较多的科学研究成果,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提出的挑战;只有注重研究青年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思潮,才能在较深层次上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思政课”教师长期以来处于不断“奔波”的境地。为不断适应由于课程设置变化而带来的“跨”学科的挑战,绝大多数“思政课”教师难以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学科范畴内进行钻研和深化,教师平时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一些高校甚至规定“思政课”教师的工作量要高于其他教师,由于重复班教学,授课课时数在统计工作量时甚至要被打折计算。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政课”教学变成了一种机械的体力劳动,科研的时间所剩无几。由此造成“思政课”教师科研成果少的现象,就是自然而然的了,进而管理层或其他课程教师认为“思政课”教学不需要科研。久而久之,“思政课”教师甚至也会认同这种观点,并造成自身科研能力的下降。再后来,管理层或其他课程教师,以致“思政课”教师都认为,“思政课”教师在学校岗位划分中,只被列入教学系列,而不被列入教学科研系列,并将之作为特殊权益加以维护。殊不知,长此以往,“思政课”教师就会逐步从没有时间从事研究,到不必要研究,再到没有能力研究,最后到没有意识从事研究。

再深入一点讲,在全国所有高校都有开设“思政课”的“思政课”教师们长期以来却没有“自己”的学科地位。目前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学位,尤其是拥有博士这样高学历和高学位的教师,在“思政课”教师队伍中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但真正结合“思政课”实际的、体现“思政课”价值理念的科研成果很少;对于“思政课”学科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成果,更是凤毛麟角。

“05”新课程方案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亮点”,这就是中央作出了“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重要决定,为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了有力的学科支撑,这也有助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稳定和长远发展。许多中青年“思政课”教师大都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知识背景。为进一步提高学科融通增强活力,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是要加强学科对话能力,即要学会在课堂上自如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外的学科话语来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也就是要有意识地加强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对话,而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局限在自我阐释的封闭话语中,要善于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来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支撑“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师要成功进行马克思主义学科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学术对话,还必须加强学科研究,确立公认的学科标志性成果,提升自身形象,靠自身的“作为”,来赢得“地位”和他人的尊重。

3:探索“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两支队伍融通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部分“思政课”教师认为,“思政课”教师主要承担意识形态课程,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则传授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这种认识背后隐含的潜台词是,意识形态和科学是“对立”的。其实意识形态属性和科学性并非不可统一,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将科学性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将意识形态性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剥离出去。

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无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应始终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摆在重要位置,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必须与时俱进努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合力形成的新途径、新方法。

(1)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要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不断优化和充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多年的实践表明,专兼结合是“思政课”教师队伍从相对封闭走向开放,避免低水平的单循环,使“思政课”教师队伍充满活力,从而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的准入制,防止不合格的教师走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讲台,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彰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地位以及吸引力;另一方面,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配置机制。解放思想,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调任或吸引、鼓励校内相关专业课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专职或兼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积极争取从社会各界聘请理论研究、教学单位和实际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承担适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聘请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等加入“思政课”建设的工作。促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同时,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至少开设两门以上的课程,以拓宽学术视野,充分吸取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成果,加深对哲学社会科学的了解。要探索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和“思政课”的“名师工程”,培养一批深受广大师生欢迎、信服的“方永刚式”的“思政课”教师,更好地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2)探索推广校际“思政课”名师互聘、优势互补的教学协作机制。教育资源共享是一些地方大学城的独特风景。在沪上的几个大学城高校之间互聘、联聘教师,学校之间互聘教师,这已不再是新鲜事。互聘社会兼职“思政课”教师,可有效缓解高校扩张带来的大量引进人才的压力和高校师资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同时,可以有效降低高校的办学成本,提高宏观办学效益。互聘教师的课程都是各高校的优势或优质课程,涉及文史哲等基础学科门类,真正实现了校内外、课内外优质资源共享。“思政课”师资互聘不仅仅是承担了另一所学校的部分教学工作,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互聘教师,促进了高校间不同教学思想、方法的交流。建立“思政课”教师互聘信息管理平台,实行规范的教师使用制度,可制订《大学园区教师互聘办法和协议》。通过这一平台以及签署协议,教师需求方与应聘方就能实现快速互动。教师互聘实行过程中,各高校可节约办学成本,成为实实在在的受益者。互聘也使老师、学生受益。通过互聘制度,优秀的教师不光在本校得到承认,在其他高校也得到赞扬。实行这样的制度,弥补了学校的不足,学生可以听自己想听的教师的课程。同行互聘有利于“思政课”教师内部融通,跨行互聘则有利于“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之间的有效融通。而教师流动和教师队伍融通可以促进良性竞争,促使“思政课”教师更多加强自身学养,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3)邀请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直接走上“思政课”讲台。可以邀请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师进学校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讲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养,有利于“思政课”教师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还可以邀请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师进思政课堂,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加大“思政课”的理论以及文化含量。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家队伍的作用,吸收他们直接进课堂,或与“思政课”教师联袂访谈讲授“思政课”,或以专题讲座形式授课。联袂访谈教学或专家独立讲座均能凸显主流意识形态课程特色又能很好发挥嘉宾教师专业特长,学生可以更好、无痕地吸收教师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

(4)设立“思政课”教师学术休假制度。“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很难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一步深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这样的局面对教师职业生涯和教学效果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利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大都设立学术休假制度、各种研讨会、课程教学发展咨询服务、教学资源服务以及名目繁多的补助金,帮助教师提高学术水平。我们也可以考虑给予“思政课”教师定期的学术假期,让教师以培训、进修等方式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学习和研究。享受学术假期的教师可以不用承担教学任务,但学校可以通过进修或培训的成果来对他们进行考核。这样的假期可以让“思政课”教师得到“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的哲学社会科学素养,提高自己与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术对话能力,进而提高“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底蕴和学术层次。

4:协调“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融通和融合的体制机制在具体实践操作中,“思政课”教师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的互动融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有“思政课”教师的主体作为,也要有政策机制的调控和运作。

(1)在市教委层面上建立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家队伍的作用,形成激励机制;吸收他们参与“思政课”建设,鼓励他们讲授必修课,为他们开设选修课创造条件,同时要求他们在教学中坚持正确导向。通过“05”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具体费用和操作可参照“东方讲坛”办公室具体做法。由教委德育处出面,在全市各高校、社科院、党校、部队院校和社联所属学会等单位盘点、遴选专兼教师,初步形成一支素质高、业务强、演讲才能好、热心“思政课”教育教学活动的特聘讲师队伍,建立一个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专家“思政课”讲师库。讲师库实行网络化管理:专家专业特长信息、选题发布、学生反馈、统计数据、各高校“思政课”教学单位自主聘用动态等均可一一上网,以供点击查看。

(2)两支队伍融通需要得到各高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思政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的性质及重要作用决定了在人员配置、经费投入、硬件设施、课程进度、考试方式等方面与其他课程有所区别。各高校应加强宣传、形成全社会和全校共识。校领导和各部处、各院系及校教学督导组专家应该对各种融通模式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思政课教学部门必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专题等,提前与融通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教务部门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把思想政治理论中已经成熟的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党委宣传部负责协调与沟通,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对于非综合性高校,即专业性较强的高校或理工类院校而言,要善于引进人文科学智力资源,借力院校外部资源,活跃学术气氛。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校际之间优秀教师互聘,这既有利于优势互补,又充分发挥了优秀教师的资源,也有利于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可以聘请离退休的哲学社会科学著名专家学者以及理论研究单位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开设相关专题讲座,发挥他们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少高校在利用“东方讲坛”校内设点平台进行专题讲座,也有高校自主创设平台,如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通过“社科论坛”邀请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专家或不同专业教师参与学生讨论。这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灵活方式和机制,可加强“思政课”教师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的融通。

(3)建立宏观管理机制和加大经费支持。由于两支队伍编制不一,办公地点不一,平时授课方式和内容不一,融通互聘或者联袂合作教学课程也给学校的教学安排和课程组织等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另外,“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彼此之间的融通新模式也需要充足的经费保证。为此,市教委、各高校必须遵循规律、寻找载体,形成特色和品牌,管理和指导新一轮的建设工作,形成宏观管理机制。教委层面搭建的专家库平台互聘所需经费可以从多渠道筹集解决,教委德育处设立专项资金资助,各高校主管单位及“思政课”教学点承担部分经费。

附录一:访谈实录

(一)访谈一

1:基本情况

访谈时间:2008年1月

访谈方式:电话采访

访谈对象:社科部主任,副教授

2:访谈记录

问:请结合实际,谈谈您所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之间的融通和融合的现状。您身边的教师对融通和融合是什么态度?

答:我们学校“思政课”教师在前几年除了承担“思政课”教学以外,还一直承担一些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但近来已经停止。可以说原先我们两支队伍是“通”的,现在倒是较少接触了。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教学科研工作也很繁忙。我们认为请辅导员来兼任“思政课”更有可能性。我个人支持“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专家两支队伍融通。相信身边的教师也一样认同。

问:您是如何认识“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之间的彼此融通的?

答:我认为“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之间的融通是可行的。假如本校有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那就更容易融通。我所在的学校不是综合性大学,属于专业院校,于是,我们结合自身情况,采取邀请校外专家进课堂的办法。我认为上海大学的“项链模式”很好。我认为“思政课”教师能兼讲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的课程,对于我们有好处,能使我们找到专业归属感;而专业教师也愿意兼任“思政课”的一些课程,当然,要看具体教学内容的。这学期我们学校请校领导走进课堂,教授“思政课”,效果也不错。

问:您认为两支队伍的融通对于“思政课”教学有什么意义?

答:我感到两支队伍的融通,可以从多方面相互交流,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学要求教师的知识面广而相对浅显,而专业课要求则相对较为“专而深”。两支队伍融通,能取长补短,互有启发。

问:您认为两支队伍的融通有无可行性?融通需要什么对策和机制?

答:应该是可行的,关键要有政策引导。一方面要“能进来”,另一方面要“出得去”,打破两支队伍各自封闭的状态。专业课教师看不起我们,我们也不愿意介入他们,如果有一定政策导向,双方都会愿意。我曾问过复旦大学的一位资深人文教授,他也曾教授“思政课”。他说过:同样上课,教授“思政课”,教师付出的精力是最大的,上专业课相对容易些。给年轻的本科生讲授“思政课”,要转换语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要是一两次请哲学社会科学专家讲授“思政课”问题还不大,要是全让他们讲授就更难了。我们希望哲学社会科学专家能更多介入“思政课”,从整个思政领域看,这样更能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理论深度的作用。相对来说,专业课教师较多影响着他自身专业的学生,然而这毕竟接受面较窄,“思政课”教师的影响面广大。因此,最大限度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专业特长,能让更多大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

作为“思政课”管理部门,我们要多争取经费,希望能在专家讲授报酬上多考虑一些。我想我们有需求,我校已在“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立专款,邀请校外哲学社会科学专家讲授专题形势报告,至今已正常运作多年,取得良好成效。目前,我们每个教研室也重视在课程教学中引进哲学社会科学专家报告。每个教研室有专门经费,保证能每学期请到1~2个专家来做报告。

(二)访谈二

1:基本情况

访谈时间:2008年1月

访谈对象:青年“思政课”教师

2:访谈记录

问:您担任“思政课”教学工作以来,一共教授了几门“思政课”?有无教过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

答:担任了两门“思政课”,也教过哲学社会科学的课程。

问:您所在“思政课”教学部门的同行们在担任“思政课”教学的同时,还兼教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吗?

答:基本不兼任。

问:您认为在您教学科研工作中,有无与哲学社会科学专家融通的需要?若有,在什么情况下想到要与哲学社会科学专家融通?而现实工作中融通有无难度?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答:有必要,特别是在自己有些问题不能够讲得很透彻、很精彩的时候。但现在的融通有难度,最好能建立一种体制能够使得哲学社会科学的专家愿意承担“思政课”的教学工作。

问:您所在单位两支队伍融通的现状怎样?您是如何看待您单位“思政课”教师与哲社专家融通的?

答:我们现在主要是搞试点,目前主要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开展试点,全面铺开确实有难度。

问:在您课上是否有过融通?

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

问:您愿意有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到您班上融通吗?为什么?

答:愿意,可以向他们学习和请教,必将会有很多收获。

问:您认为两支队伍融通需要那些对策和机制?

答:学校需要出台鼓励或优惠政策吸引哲学社会科学的专家愿意承担“思政课”的教学任务。

(三)访谈三

1:基本情况

访谈时间:2008年7月

访谈方式:电话采访

访谈对象:中年骨干教师,副教授

2:访谈记录

问:您能说说所在院校“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两支队伍的融通情况吗?

答:我们学院每年有外请专家作讲座,主要挂靠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与学工办、团委等职能部门协作进行。专家可外请,也可内请。跟专业讲座不同,我们主要偏重于重大时事、热点问题等,如上半年的西藏问题,下半年的改革开放30周年等。讲座做到了两种资源兼容和渗透。这样的外请讲座和内请讲座均放在第二课堂进行,可以面对所有教师和学生,不局限于某一课堂。毕竟,请专家是要付费用的。

问:您认为在“思政课”课堂内实现“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两支队伍的融通可行吗?

答:“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两支队伍有个“群体”融合问题。通常,是教师但不是专家,是专家但不是教师。从教学看,要能将专家请到课堂实现融合自然最好,但学校不可能出大价钱多配备专家。一个学校一年只能邀请几次专家报告,不可能固定配备。最好的融合就是“思政课”教师兼具专家角色。因此,关键在提升“思政课”教师本身素质,应达到自己在某些领域有一定学术见解。我认为两支队伍本身不必要人为割裂,只是从事教学的科目、课程不同,就把教师分成两支队伍不很合适,应该称两个课堂更合适。同一名教师,他讲授“思政课”时就是“思政课”教师,等教授其他类课程时,他就成为“哲学社会科学专家”。每名“思政课”教师应该努力做到兼备两个角色,要使教师的水平兼具专家水准,把研究方向和教学内容结合很好。这样才更具有可行性。

问:您个人怎样看待两支队伍的融通的?

答:我自然赞成哲学社会科学专家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融通,关键要看学校是否具备条件。在我校,如果两个平行班一起上课,就可以这两个班级的学生为主请讲座。这两个合班享受了专家优秀资源,但是其他班级享受不到。假如有条件的话,放在大礼堂统一听报告。但一方面,学校方面不同意,会认为任课教师无事可做,学生人多,也难管理,学校总体上赞成任课教师在教室管理各自班级;另一方面,在礼堂听报告,不可能有互动,学生多了,众口难调。

问:假如您赞成两支队伍融通,您认为需要提供什么方便融通的条件?

答:要是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来看,引进专家资源的确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毕竟“请进来”是有局限性的,他们不可能保证所有受众的需求。要是一味从外面引进优质资源,原“思政课”教师也会相对变“懒”。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寄希望于我们原有的“思政课”教师。虽然,“思政课”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不可能达到最前沿,但是尽量涉猎理论界一流成果,并且要注意将最前沿学术成果转而接轨到教室、到课堂,转换为自己的东西启发学生。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研究学科前沿的积极性,让教师愿意接触最前沿的学术,提升自身素质和学科水平,从而更好担当起学术中介的职责,把专家研究的一流成果带进课堂,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前沿观念,启发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

附录二:“项链模式”——上海大学“思政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融通的个案

(一)嘉宾教师感言(节选)

1:上海大学顾骏教授

顾晓英老师设计的“项链模式”之所以取得成功,首先在于通过不同学科、专业和教师的引入,提升了“思政课”满足学生精神渴求的基本使命和功能,这是穿起颗颗珍珠的真正主线,是“思政课”的灵魂。灵魂有了,选哪几颗珍珠,怎么排列,不过就是技术问题。

2:华东师范大学安维复教授

上海大学的“思政课”教学进行了多年探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作为本课程参与者,我们切身地感受到如下几个问题:第一,“思政课”关系学生的“三观”教育,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的一系列有关文件的重要精神;第二,与全国的大学生相比,上海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在全面落实有关严格遵循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基础上,加大教学方式的研究,特别是要注重其他学科专家参与“思政课”、“大班精讲、小班讨论”和注重课件研制等有效方法;第三,充分体现上海大学的“拆墙”文化,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相关资源,为学院的发展服务,为师资队伍建设服务;第四,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有利于广大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形成各自的专长(如某一问题的研究或某一章节的讲授),利用各种资源发展自己,逐渐形成一支在某些课题有专长的教师队伍。

3:同济大学诸大建教授

我认为,不管上什么课,教师心中一定要注意三个“有”,即:有趣、有理、有用。所谓“有趣”,是要能够引入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进入思考过程;所谓“有理”,是要针对这个问题情景,给出有知识含量的理论性看法;所谓“有用”,是要指出所教授的东西在我们身边的使用价值。在运用“三有”原则的时候,要注意三点:一是,“三个有”缺一不可,只有“有理”,没有有趣和有用,上课容易枯燥乏味;只有“有趣”与“有理”,没有“有用”,缺少听者的学习激情;只有“有趣”和“有用”,没有“有理”,讲课就缺少学术研究的深度。二是,三个“有”的顺序应该是“有趣”、“有理”、“有用”。如果“有理”在先,即一开始就讲一大套概念与原理,那么就会把许多人给吓跑。三是,三“有”实际上是依次深化的,有趣是开场,是序曲;有理是展开,是掘进;有用是提升,是转化。坚持这样上课,我想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学生,每一次应该都会有新的挑战,都会有新的进步。

4:上海交通大学胡涵锦教授

“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常言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此话放在这儿,可能有些“夸张”,但参与了上海大学“项链模式”专题教学结束后,再仰望星空,细细回想,感受多多:其一,讲座选题要恰当。“项链模式”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教学形式,形式是要为内容服务的。因此,“项链模式”教学与一般专题讲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实施“05”新课程方案的教学探索,一是要紧扣教学要求;二是要符合大学生接受意趣,要花“心思”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切入点”。其二,相互配合要默契。“项链模式”教学既然是两位教师的“同台献演”,那就要在事先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一是要紧紧围绕教学主题,不能“我行我素”、“各唱各的调”;二是要相互尊重,“无缝衔接”。这可能并不是完全靠备课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双方彼此间多年的了解,包括各自的思维特点、语言风格、学术背景、教学特点等。其三,教学互动要适度。摈弃“一言堂”、“满堂灌”,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是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据此,教学互动就成了“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主要方式。但“项链模式”教学,已有两位教师间的“互动”了,师生间的互动就要精心设计,要适度,不能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疏漏了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诚然,以更广阔的视野看“项链模式”教学方法,一要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新鲜感;二要有利于更多的学生获得优质教学资源的熏陶;三要能体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都有待于今后作进一步的深入思索和提炼了。

5:上海大学党委宣传部长陈志宏

去年开始,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又绽放出一朵奇葩,通过校内外专家学者富有人格魅力的讲演,把“思政课”惯有的理性思考变得更加感性化、人性化、立体化,也更贴近同学们的思想实际,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作为学校党委宣传部的一员,应邀担任其中一讲,无疑也是极富挑战性的。其一,选题和视角。我们尝试用同学们关心的为什么我国不能实行多党制来阐发我国政治体制的来龙去脉,从历史和世界纵横两轴引起同学全方位的思考;其二,授鱼与授渔。我们希望通过一个非常小的视角的全面分析,使同学们感受到思考每一个问题必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必须与现实的周边去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思考,传授问题的结论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分析问题的视角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如果我们的课能够有这样的启示,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6:上海大学陈新汉教授

在当今信息爆炸时代,我认为大学教学要注重于“转识成智”。这就是说,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需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在思维能力上得到提高,在德性修养上得到培育。“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也应该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地实现“转识成智”,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老师在理论上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如果老师对他所讲授的内容自己都不能相信,那么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转识成智”就不可能。这也是我数十年教学生涯的一点体会。

7:上海大学胡申生教授

大学的“思政课”是有学术载体的,这种学术载体包括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所以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并不好当。如果对这么多年的课程质量和效果作一总的评价,应该不太乐观。但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思政课”教师身上。在高校,专业课教师讲课学生感觉不知所云的状况绝不是个别现象,但学生对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质量低下作出激烈反应的则相对较少,其原因之一就是这是专业课,上课质量好与不好他都得过,没得挑。“思政课”就不同了,学生重视的程度远低于专业课,让学生怀着热情投入听课完全要靠教师的学养、激情、准确和生动。在这样的前提下,上海大学采取“项链模式”确实是创新之举。作为教师我能忝列这一模式中,深深感到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份责任。

8:上海大学邓伟志教授

政治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应当是教师最好教、学生最爱学的课。为什么?因为人离不开政治。“农民的土地到哪里去了?”别嫌这个问题提得土里土气,它就是十足的政治问题,还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还有考茨基,都研究过土地问题,有的还写过厚厚的书。不识字的人也会碰到政治问题。大学生更应当关心政治。

有的学生之所以不爱学政治课,一是学生的幼稚;二是教师的无能。你不问政治,政治来问你怎么办?从教师角度讲,要把政治讲得有血有肉。马克思主义的很多书是越读越想读的。比如《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一书,我敢断言:100个学生读了有99个会流泪。政治本身是有血有肉的,你只讲骨头,没血没肉,学生怎么会愿意听?那血,即使是腥风血雨之血,也要有血有肉地来讲授。没血没肉往往是因为自己没真懂,所以讲起来干巴巴、硬邦邦。

几位上大最受欢迎的老师之所以受欢迎,就在于他们自己真懂真通了,因此讲起来生动活泼,敢于互动,善于对话。只有“深入”,才有“浅出”。“浅出”看起来“浅”,实际是“深”,能深到耳,还能深到心,深入学生之心。这个说法本身就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事物是复杂的,一旦抓住了本质,上升到规律,又是很简单的。有点水平可水平不高的教师爱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这虽是不可少的阶段,但是,进入更高境界的教师又会把上面那个复杂化的东西,来一个简单化。这是螺旋式上升。

9:上海政法学院王蔚教授

作为大学的一门课程,能长期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与关注,并因此而获得如此多的“红头”文件规范和指引的,非“思政课”莫属。因此,我以为,能够从事“思政课”教学对高校教师来说,是一种真正的挑战,能够上好“思政课”,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幸福。

2005年下半年,当时我还在上海大学任教。由学生“海选”,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筛选程序,产生了首届上海大学“十大我最喜爱的老师”。其中“思政课”教师即占4位,我和顾晓英老师也有幸当选。得到这一消息时我正在北京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仔细想想,作为一个“双肩挑”的教师,我教的学生并不多,能够当选,最大的可能就是每年开设一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说到底也是“借”了“思政课”的光。在一般人看来,“思政课”教师上的是政治理论公共课,其课程吸引力,远比不上各学院专业教师的各类专业课,也不会像诸如外语、计算机等通用公共课程那样“实用”、具有社会的认同度。但他们却在一次大家都没有“准备”的“大学课程奥林匹克大赛”中,赢得了最多的掌声,成为最大的赢家。要知道,上大的“思政课”教师只占上大全体教师总数的4%,他们能赢得绝大多数“裁判员”和“听众”的认可,获奖面整整提高了10倍!这没有一点真本事和硬功夫显然是不行的。

这一现象所蕴含的意义,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有各种深思。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那些业务专精、默默奉献、开拓创新的“思政课”教师,他们付出了,他们也收获了,他们面对学生连珠炮般的问题,不是简单地用文件和媒体的行文言辞让学生理解和认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痛并快乐着”,他们是幸福的;还有,就是广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对“思政课”的兴趣,对“思政课”的认同,不仅大大超越了“世俗”的眼光,也大大超出了“思政课”教师自己的想象,因此,他们更是幸福的。

10: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教授

高校“思政课”从“98方案”到“05方案”,其目的就是简单的两个字:“有用”。听起来只是2个字的“大白话”,但要做到却很难。要真正做到“有用”,需要下很大工夫。怎样才能有用呢?其实就是要做到“顶天立地”。

首先是要“顶天”。所谓顶天,就是要遵循“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各项原则和规律,把主流意识形态体现出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出来。讲清楚是什么,还要讲为什么,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是关键。只有这样,才会使人信服、折服,才会印到心里去。其次,更重要的是“立地”。怎样“立地”呢?第一,课程的内容要“立地”。要讲贴近学生的内容,学生乐于听、乐于看的内容。“形势与政策”课的内涵建设很关键,涉及授课老师的理论功底和教学水平。如果老师的功底很差,你就是唱歌跳舞,学生也不会买账。评价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其实看三点即可:课堂上看教师是否拥有激情,讲课中是否能让学生融入其中;课后师生之间是否还津津乐道,学生对课堂上的东西是否还引发一些思考。第二,课程的教学模式要“立地”。我赞成教师们动动脑筋,把原来枯燥灌输的东西变得时尚、生动、感人。我赞成邀请一些领导或其他相关专家走进课堂访谈,还可考虑让身边的同学一起走上讲台。我曾经和我校身残志坚(脑瘫)的钟鸣博士生作过访谈,访谈现场呈现的泪水和掌声是令人感动和难忘的,有一位研究生感言说那天是他来到上大后最有意义的一个早晨。第三,教师要富有创新的勇气和信心。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问题不在新说本身,而在于如何摆脱旧说”。“思政课”也是如此,有了突破旧的教学思维定式的勇气和决心,才谈得上创新,才谈得上出新。

(二)教学反馈

“项链模式”课成了学生们美好的回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每次上课现场掌声不断。有的访谈课成了不少学生从未经历的“拖堂”,他们久久不肯离去。还有的学生因为听说但没有亲身经历而颇感遗憾,主讲教师在以后的“思政课”教学中适时播放以前嘉宾访谈课的若干精彩片断,有的授课录像被挂在学校的精品课程网站供学生自主点击观看。无论是亲临现场的学生还是课堂内外看录像片段的学生,他们在网络课程论坛的踊跃程度不相上下。

第一次“项链模式”创新教学后,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觉得教学形式很新颖,总体效果不错。学生认为当天的小班讨论气氛热烈,话题广泛,很能充分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很喜欢这种形式。还有不少学生认为课堂气氛热烈融洽。所有学生“基本理解”和“很好理解”了本次课程讲授的理论和内容。所有受访学生认为这种授课模式相比传统的一个老师讲课模式,更有利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几乎所有学生对老师讲课内容和形式表示满意。

此外,问卷调查表明,95%以上的同学表示喜欢这种新的教学形式,邀请专家进课堂访谈授课可以很好地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也能激发大家的思考,希望以后可以在更多的“思政课”中运用这种形式。

同学们在论坛中纷纷表示,“通过名师的讲解,使我们对那一段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概论课来说,有很多同学不专心听讲的原因,是单单书本知识点的教育比较枯燥、乏味,‘项链模式’是打破这一局面很好的办法”、“学到了很多课本之外的知识,而且比课本上的知识更让人印象深刻,我觉得‘项链模式’很好,对同学们的学习很有帮助”、“上名师的课的确是享受,虽然这些东西考试考不到,但是对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升华价值观念很有帮助”、“能够激发同学很大的积极性,相比常规教学,这样的交流性质的课能够让同学们脱离书本,抬头听课”等等。以下是学生评价“实录”。

教师:陈新汉、顾晓英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

同学A:我很喜欢这两次的创新授课方式。可以请到专家联袂来为我们答疑解惑,的确学到不少。顾老师先是从我们大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入手(比如“加油好男儿”等之类的选秀节目),给我们有种亲切感,让我们愿意继续去听老师后面的内容,这比一上来就是长篇大论效果好得多。还有就是小班讨论,不仅调动了同学思考的积极性还可以让我们听到同龄人的心声。

同学B:当代大学生,一般都是大家口中的“80后”,是所谓的“迷茫的一代”、“缺乏责任感的一代”,因此很多人都喊着、叫着要给我们培养社会责任感。可是当年的孩子们都长大了,当年的冲动和盲目也都化为了理性的思考,我们身上也有了自觉的责任。

同学C:也许要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点空泛,这些大道理对我们来说,似乎还是有点陌生的。对这个社会,其实我们也有责任。社会提供给了我们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竞争氛围,我们当然也需要回馈这个社会。首先我们得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其次在这个社会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关怀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尽自己的全力。比如说这次汶川大地震,虽然我们不能像那些军人和救护人员一样,战斗在前线,但我们可以捐钱捐物,可以为灾区的人民送去祝福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勇气。在这个时候,无论我们相隔多远,无论我们是否认识,只要我们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员,我们就有义务为我们的同胞献出一点爱。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支持,需要每一个人都付出,否则,这社会也就不能称之为社会,我们赖以生活的地方也将是一块冷漠的土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