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灵的明亮

心灵的明亮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生命体,总是由“善”与“恶”两部分构成。师德的“知”与“行”脱节是一个普遍现象。缺乏这种“自律”“敬畏”与“尊重”,学校就会产生局部失衡与秩序的紊乱。一个常怀感恩之心的人,人格才是健康、明亮的,才不会让人感到你的功利而害怕,才会走出一条温暖的人生道路。师德不是教师人生的一种沉重,而是一种精神的明亮与轻松。

心灵的明亮

(发表于《崇明报》 201 1年9月22日)

其实,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并不需要谁来教导我们什么是师德,也不太需要别人提醒我们该如何做。人,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生命体,总是由“善”与“恶”两部分构成。即使是一个罪犯也一定曾有过善举;同样,即使是一位道德圣人也一定曾有过私念,甚至是邪念的一闪念。师德的“知”与“行”脱节是一个普遍现象。因此,我们的确有必要经常对自己的师德行为进行拷问:我们做了应该做的吗?在我看来,师德是一个很清纯、透彻、明亮、简单的东西,尽管它的存在形态是多姿多彩的。

师德,有时是一种责任感。我们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得让人满意,这是最基本的师德。如果因为自己的失职让别人不方便,或者把自己责任区的事推给别人去完成,那么再漂亮的师德语言都是苍白的。

师德,有时是一种对秩序的遵守。这种秩序有时是对“到位不越位”原则的自律,有时是对已有制度的敬畏与严肃的态度,有时是对已有学校传统的尊重,有时是对破坏这种秩序现象的严肃抵制。缺乏这种“自律”“敬畏”与“尊重”,学校就会产生局部失衡与秩序的紊乱。

师德,有时是一种对承诺和决策的坚守。承诺和决策是一件十分需要慎重、谨慎的事,决策必须是民主的、是集大家智慧的。但一旦做出承诺与决策,就必须要坚守。信誉是一种财富,一个人一旦失去信誉,精神就会因为漏气而失去气场,人心就会散乱。一旦心散,再聚人心是件困难的事!

师德,有时是对一次深层交心活动的守密。只有朋友才会有深层的交心,才会得到真实的信息。不管何种原因,把谈话的信息外泄,一定让朋友难堪,让朋友疏远。

师德,有时是一种与同事相处之道。它是对同事一句背后的赞扬,对同事一件不妥当事或一句不妥当话的悄悄提醒,对同事一件不想让人知道的事的心中秘藏,对别人胡乱议论他人时的一个淡定的沉默。

师德,有时是对同事请求援助的一种态度。它是对一篇文章的及时、认真修改,是对一个教案设计精心思考后的高质量建议,是为教师生活中一个问题的及时排忧解难,是对教师一堂不太成功课的一个善意的笑脸。

师德,有时是一种拒绝的勇气,是对一股外在压力的策略而坚定的顶回,是对一种无理要求的柔性而刚毅的拒绝。

师德,有时是一种常怀感恩之心的情感站姿。人生一路走来,途中得到过很多人的相助,也遭遇过很多的风风雨雨。一个常怀感恩之心的人,人格才是健康、明亮的,才不会让人感到你的功利而害怕,才会走出一条温暖的人生道路。

师德,有时是对自己奉献后的一种心态。做好事不求回报,为了学生的成长放弃大量的休息日,默默地操劳、奉献,并成为一种心灵的自觉,我们会因此拥有一股爱的气场,一种精神的高度。

师德,有时是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高估自己智力与能力,不断地自我夸大,就一定会迷失自我,成为一个被人讨厌的人;任何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存在,看不到他人的长处,你就难以做到尊重他人,你要赢得别人的尊重也就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

无欲则刚,这永远是真理!师德的种种具体表现是无法穷举的,当一个人道德操守清清白白,对权力、对个人利益不太在乎时,就会无所畏惧。

师德不是教师人生的一种沉重,而是一种精神的明亮与轻松。当我们把岗位职责做得很好,用真情关爱学生、对待同事,拥有很多朋友,用真心拥抱所生活的团队,感觉到集体温暖时,我们就会有这样的感觉:忙碌、累,但快乐着。其实质是牺牲了小我,但赢得了世界!如果相反,我们虽然省力了、轻松了,得到了一时的小利,但人生失重,成为了一个处处被人提防、被人瞧不起,也不敢用的边缘人!你失去的可能是整个世界!

师德,不仅仅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善待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