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差异化能力

差异化能力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难道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错了吗?在培根生活的16世纪,知识必须依靠书本这个载体才能获得并传播,而且传播速度严重依赖于印刷术、交通工具、通讯手段等,使得知识的获得、占有、传播都局限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物理和时空范畴内进行,因此,书作为知识和信息的载体,教师作为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者是相当稀缺的资源。显然,这种社会组织系统较为封闭,其风险特征

差异化能力

——素质教育的真值检验标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李永龄

摘 要:古往今来,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论所述者多矣。按照现代组织理论,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教育乃是一个加工组织系统,只不过这个加工组织系统的加工切割对象是人而不是物,不是那些物理性质虽然突出但没有生命力的技术、设备、原料等客观世界,而是人,活生生的人。不但教育活动的行为客体是人,而且更重要的是教育活动的行为主体也是人,加工对象是人,加工者也是人,这使得教育变得复杂,因为人是复杂的,有情感,有欲望,有追求,有弱点,最本质的是人有差异性,人的这种差异性和复杂性理所应当必然地要反映在教育和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才是,因此,如何理解和认识教育的差异性及教育规律,就是如何认识和理解人及人的生长,成长和发展规律,也就是以人为本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它决定着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路径、教育模式、教育途径、教育效果,是纲,是决定一切目之纲。

关键词:素质 差异 创新 证伪 效用

古往今来,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论所述者多矣。什么样的时代对应呼唤什么样的教育,因此,教育是个历史概念。按照现代组织理论,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教育乃是一个加工组织系统,只不过这个加工组织系统的加工切割对象是人而不是物,不是那些物理性质虽然突出但没有生命力的技术、设备、原料等客观世界,而是人,活生生的人。不但教育活动的行为客体是人,而且更重要的是教育活动的行为主体也是人,加工对象是人,加工者也是人,这使得教育变得复杂,因为人是复杂的,有情感,有欲望,有追求,有弱点,最本质的是人有差异性,这是教育这个组织系统有别于其他系统的根本之处。

当然医生面对的也是人,是客观特征强烈的人体器官和组织切片,但是其加工切割方法和教育相比仍有极大的不同,因为物理世界具有可以施加加工刀具的切点部位,而教育没有,教育没有作用点,具体说教育没有可视的加工切点。虽然教育的作用力来自于人体外界,但是其作用力延伸的作用点却在人体之内,是心理性质突出的主观世界,是大脑,是心灵。如何使心灵弯曲变形发生位移并检验这种弯曲变形位移程度,成为教育的难点,也是构成教育特殊性的关键节点之所在,使得教育如此与众不同,成为蓝天白云下最为神圣奇妙灿烂的特殊事业,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教师难度系数最大的自选动作,因为任何旨在使心灵发生弯曲变形位移的努力均无法通过强制性的大脑和心脏外科手术实现,唯有通过超视距透视般的心灵干预操作,强制性物理手段所能带来的最终只能是组织肌体的破坏。

一、知识教育之于素质教育

1.知识教育

16世纪英国文学家哲学家培根有一句响彻寰宇震古铄今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它启迪和教育了之后的一代又一代人,这一观点认识早已深深根植于学子的内心和血液中,见证和伴随着一代代学子们的成长、成熟、成就、成功。学子们因为学习而获得知识,因为知识而具有力量、能力,因为有力量而获得成功,而成功就是榜样,具有感染力和传染性。书是可爱的,宝贵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就是资源,就是宝库,因为书是知识的载体,获得了书,就等于占有了知识的载体,挖到了宝藏,自然距离成功就比别人近了一步,快了一点,用现在时髦一点的话说就是具有了竞争力。早学早得,先学先得,多学多得,优学优得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和方法,成为衡量学生水平、能力的标准。好分数,好学生,好学校就是好,就等于好,意味着学生知识多,力量大,能力高,成就大。理所当然的,赋予学子们这样的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也就是好的,对应于这种思考模式的出发点,教材内容和版本要更新,因为知识在更新,当然教材也要更新,必须要更新,学生要学会、学好、学对,正确才是好,错的不要,课程要调整,因为饲料配方很关键,决定了饲养效果,决定了出栏率,出膘率。经济要GDP,学生要考分,教师也要考分,城市要排队,学生要排队,教师也要排队,而分数就是排队考核的最好标尺,教育因而变得模块化、标准化、可装配化、流水化,规范化、均质化、趋同化,这就是以知识为导向的传统教育模式。

2.素质教育

但是十多年前暑期毕业生在宿舍和食堂门口前,以超低的贬值价格像抛弃处理垃圾废品一样狂卖教材,也就是知识载体的景象,一直强烈刺激震撼着我,也提醒着我,促使我反思。可爱真实的学子们用他们最朴素最直接的方式揭示出一个真相:知识其实也可以是贬值的,现在就是,这就是事实,不论人们是否承认,这一幕绝对真实,绝对现实,绝对有些嘲弄的意味和残酷的感觉。难道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错了吗?难道培根错了,经典错了,权威错了,传统错了?

其实,培根并没有错,当然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也没有错,但是人们把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认识错了,也就是说蕴含在“知识就是力量”认识之中的教育思考模式和教育观是错了,至少是过于狭隘了,已经脱节落后于时代发展,因而不那么有市场,不那么值钱了,正在或者也将被抛弃。当培根发出那响彻寰宇震古铄今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的时候,其实有一个暗含的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就是知识或者说知识的载体与学者之间必须具有高度的不对称性,这是“知识就是力量”命题成立的关键性约束条件。

在培根生活的16世纪,知识必须依靠书本这个载体才能获得并传播,而且传播速度严重依赖于印刷术、交通工具、通讯手段等,使得知识的获得、占有、传播都局限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物理和时空范畴内进行,因此,书作为知识和信息的载体,教师作为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者是相当稀缺的资源。“开卷则有益”,谁占有这个资源,谁就拥有了话语权、决定权,就具备了发展成功的基础,就挖到了宝藏,套用今天经济学的术语表示就是,过去传统的社会组织系统有效性程度极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极高,因而组织系统内的成员容易通过占有稀缺信息资源(知识)获得超额收益。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的水平和能力就比你高,发展机会就比你多,就比你容易取得成就,获得成功,即使是开车这样纯粹操作性的技术动作,我会你不会,就会成为决定个人发展前途的关键。发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获得占有发展的机会,能力也显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有表明有能力的机会,而这种机会是稀缺的,是和血统、阶层、地位、区域紧密联系的,没有机会等于没有能力,没有发展。显然,这种社会组织系统较为封闭,其风险特征是极为严重明显的,是扭曲的,现代经济学已经完全可以准确地用贝塔度量并图示之,称之为系统风险。

而现在是什么时代?是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几何级数递增,信息化无缝覆盖世界,星空海洋地上地下,瞬间无障碍立体沟通对称透明的时代,是互联网肆意张扬,铺张明厉的开放时代。地球是平的,知识蜂拥而至,信息疯狂爆炸,知识如海,开卷未必有益,而且很可能成为负担,以至于在书海中浮沉终生,因为可供开卷的书实在太多,人生苦短,永远开不完的书,做不完的梦,学不完的课,人脑好比电脑一样容量有限,操作系统版本没有提升,多装的处理程序必然影响和导致运转速度下降,甚至崩溃死机歇菜玩完儿。

在今天,斗室之内,键盘上轻松点击鼠标,只需要一次回车键的敲击瞬间,古今中外海量般的知识潮水般涌入,原来曾经费尽千辛万苦才能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教材和课程在互联网立体覆盖的今天,已经不再稀缺珍贵,而是那样随心所欲般的自由,人们获得知识信心的代价和门槛越来越低,以至于近乎为零。一门课程,一本教材,除了校园和语言不同之外,能够决定牛津、哈佛、麻省理工、北大、清华和其他大学之间的区别之处已经越来越小,网络教育和课程便可一网打尽天下之鱼。当然,作为知识载体的书籍课本教材也就不像过去那么有市场,不那么值钱了。学生之所以购买教材完全是由于学校或老师的要求和坚持,否则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下载、复印、二手市场解决。按照经济学的术语表示就是,今天社会组织系统的有效性程度极高,信息不对称程度极低,组织系统内成员已经越来越困难,甚至根本无法通过占有稀缺信息资源(知识)获得超额收益,因为知识和信息资源已经相当充足充分而根本就不稀缺。你知道我也知道,谁比谁的能力水平高?即使你会开车而我不会,那又能说明代表什么呐?因为获得学习开车的机会充足充分,代价和门槛很低,与血统、阶层、地位、区域没什么联系,今天还有谁是凭借是否具有开车的技术能力而获得就业和求职前景优势的呐?显然现在这种具有信息化全球化特征的开放社会组织系统风险特征较为缓和,现代经济学也可以用贝塔度量并图示之。

既然书作为知识的载体越来越贬值而不再重要,那么什么重要?什么才是力量?什么才是不贬值的部分?是即使遭学生如同抛弃处理垃圾废品一样也仍然抛弃不掉的那部分,促使我深思,也促使我反思,我认为那部分才是教师要格外关注、关心、留意、努力、强调、赋予学生的部分,才是教师真正可以引以为荣、引以为豪的部分,应当是教育思考模式的起点和教育追寻的目标,这就是有别于以知识为导向传统教育,旨在强调挖掘、培养、造就能力的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哲学基础

黑格尔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总是体现在它的哲学中。英国哲学家罗素则宣称,要了解一个民族,就必须了解它的哲学。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抽象,但却是把握认识理解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钥匙和基础,正确理解和认识素质教育必须首先从素质教育的哲学基础开始。

自培根、笛卡尔以来,人们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教授知识和理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代表着人们对于事物规律的主观认识即科学理论,理论具有证实性。获得理论知识的最佳科学方法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法即逻辑证实的方法,因而培根开创并系统描述的归纳方法从17世纪到20世纪几乎成为教育使用的主要方法并主导着教育的发展模式。

归纳法通过样本观察构建出对于事物的普遍陈述,强调的是对于事物普遍性的理解认识,其逻辑证实主义的方法论决定了归纳法只能依靠统计学,因此,整体更有价值,个体不重要,异类是不好的,应予剔除,任何个体差异都是噪声,都是离散方差,意味着风险,最好通过统计学的加工处理消化掉,进入组织系统中的加工要素应尽可能规范化、标准化、模块化、装配化,这样才便于加工处理,便于大规模工业化、产业化,一切要整齐、规范、标准,最终才能得到漂亮优美的均质化结果。干净就是美,就是艺术,就是好的,学习要努力正确,要得分,得高分,长得分,避免错误,错误代表远离标准,意味着惩罚,要扣分,这种认识长久以来成为人们始终不渝的理念,对应的是以知识为导向传统教育的思考模式。

但是20世纪最为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甚至可以说是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却郑重提出了与之完全不同的哲学命题即证伪主义,在思想界掀起巨大波澜。他认为通过归纳方法获得认识的证实主义在逻辑上无法自我封闭圆满,一切认识和理论都只不过是猜想或假说,必然包含错误,因为任何知识和理论都是人和关于人的理论,而人是要犯错的,人的错误不能不体现和反映在人的知识和理论上,因而迟早要被证伪。

例如从“这只天鹅是白的”这一个体的观察陈述中,并不能在逻辑上必然得出“凡天鹅皆白”这一普遍陈述,但从“这只天鹅是黑的”这特殊的观察陈述中,却能在逻辑上必然得出“非所有天鹅皆白”这一陈述,这就是认识逻辑上的证伪过程,因此,理论不能被证实但却可以被证伪,证伪的过程就是将命题诉诸判决检验的过程,也就是批判的过程。其经典的“P1→TT→EE→P2”认识发展模式表明,人的认识发展过程是由问题(P1)出发,提出尝试性或猜测性理论(TT),进行各种理论竞争和彻底理性批判,诉诸判决性检验(EE),得出更为接近真理的理论,新理论又将被证伪反驳,从而出现新问题(P2),以上过程循环往复,不断进行试错,这一过程方法即为“猜测与反驳Conjecture and Refutation”的“试错法Trial and error method”。

证伪主义彻底否定归纳法指出,归纳法只能说明过去,而无法说明未来,只能说明普遍性,而不能说明特殊性,只能说明整体均一性,而不能说明差异性、个性化、复杂性,只能说明已有的,而不能说明创新的。证伪主义努力追求理论中的错误成分而不是证明理论的正确,要求彻底纯粹的理性批判精神,证伪主义认为理性的精神就是批判的精神,而批判的精神就是科学的精神,认为理论只有通过试错法才能得以增长发展,凡是生物都必须适应环境,这是生物本能,从最低级生物阿米巴(变形虫),到最高级的生物物种人类都概莫能外,进化不重要,突变才重要,只要人类想从猿成长为人,就必须有突变,否则人类就将停留在猿的状态,永远也不能进化成人。

显然,理论和知识必须具有可错性即可证伪性是区别其科学或伪科学本质特征的这一观点与人们的常识理解相反,完全出乎人们以往的固有思维逻辑,彻底颠覆了“知识就是力量”“科学就是真理的化身”这种狭隘的传统认识观,对于分析事物具有不同寻常的启示力量和价值。它说明将思考和精力固定在归纳证实的轨道上并没有什么意思,也不会获得什么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唯有将视野转向证伪即寻找错误才能创新,才能发现和开启认识的新天地,证伪主义成为以素质为导向,创新为目标教育新模式的哲学基础实当之无愧而名至实归。

三、差异化能力之于素质

正确的教育首先来自于正确的教育观,而正确的教育观就是教育活动的科学发展观。起点从来都是从观点开始的,先有观点,才有认识,才有判断,才有行为和结果。什么样的视角决定看见的是什么,目标之不达实自于始点之不准。因此理论知识的学习,应当首先是科学方法本身,认识和理解教育及教育规律,就是认识和理解人及人的生长、成长和发展规律,也就是彰显人本主义和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它决定着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路径、教育模式、教育途径,教育效果,是纲,是决定一切目之纲。

当今全球著名的战略权威,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的伟大商业思想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指出,其实规范均质化目标并不难达到,甚至很容易实现,只需严格流水线控制而已,在充分竞争的开放系统内,任何组织几乎都可以胜任,因而不具有核心竞争力。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取决于规范标准化能力而取决于差异化能力,真正难得的是差异化能力,差异化能力才是组织获得创新能力的最基本素质,所谓素质其实就是差异化能力。

根据经济学原理,商品之所以有价值,是由于其具有特殊的功能用途,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商品的价值乃是由其边界效用决定而不是由效用决定的。效用(utility)简言之即用途功能,边界效用(marginal utility)是功能用途的增量,也就是差异化能力,正是差异化能力使得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获得与之相对应的价值。比如汽车可以在陆地上行使,但可以在陆地上行驶这一点(效用)并不决定汽车的价值,是个汽车就能做到这一点,汽车价值之不同乃是由除行驶这一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增量也就是边界效用决定的,是由其差异化能力决定的。面的价格和宝马的价值相差甚远,劳力士手表数十万元,而同样走时准确的普通手表50元足矣,价值天地之别盖源于此。“商品价值由边界效用决定而不是由效用决定”作为经济学基本原理揭示了商品价值的奥秘,也说明了教育作为组织系统追求高质价值所应当遵循的发展规律和路径。

因此,教育若欲具有竞争力唯有走差异化的道路,差异化能力是创新的平台和土壤,有差异才能够发现问题,才能创新,离开了差异性,便失去了教育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一切都将变的了无生趣,了无生机,了无动力,必然没有质量,没有前途。由于人是有差异的,尤其是突出人才往往是差异性极大的资产产品,差异化教育因而也是包容性教育,只有能够容纳差异性,才能提倡差异性,创造差异性,鼓励差异性,才能拔出其粹,出乎其类。差异化教育反映在人格上是性格和品格的独立和张扬,反映在思想气质上则是反思叛逆的批判思考能力,反映在学习和知识结构上则是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关怀的主人公责任意识,具体体现为:人格、性格、品格、体格、气质、行为模式上的差异性。唯差异性可保有赤子之心,差异性实为素质教育之源头活水,为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四、以人为本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与其他科学一样,教育作为一门科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研究事物各个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从而形成逻辑知识体系,即理论前提(假说)和有关假设条件(干扰因素),经过演绎推理获得结论(解释与预言)的理论结构。按照证伪主义哲学的逻辑基础,教育的理论结构也必须与任何其他科学一样,要接受判决性的批判检验,即证伪主义的彻底理性批判思考模式,如果它是真的而不是假的能被称作科学和成为科学的话。只要教育要发展进步,证伪就应当而且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只要人们仍然视教育理论为科学,证伪就是唯一不可回避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证伪主义介入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在于教育理论、教育观点、教育模式的可争论性。教育不能再自我陶醉满足于传统封闭的证实模式,而必须诉诸严格的判决性检验加以证伪,拒绝承认和回避这一点并不等能为教育理论增加任何科学的成分,也不会为教育的分析思考带来任何好处,相反的只会使得最后结果和所声称希望追求的目标渐行渐远。

如果按照证伪主义的思考模式分析教育,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学实证意义就将被彻底改变,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不再是证实而应当是证伪,即教育的重点和方向应当强调素质培养,素质教育虽然仍然以书本和知识为载体,但和知识教育有极大之不同,虽然知识学习是必要的,但不是重点。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不是知识的更新,尽管知识也需要更新,但更重要更新的不是知识,而是关于知识的知识(knowledge but knowledge about knowledge),这就不是更新的概念了,而是知识的创新,是更高层面的知识变量,而非增量。不是简单量的增加,而是质的飞跃,不是速度,而是加速度,不是效用,而是边界效用,不是求同存异,而是求异存同,不是推土机,追求平面延展性,而是挖土机,追求立体层面深度,不是培养通才,而是培养偏才,不是规范化,标准化,模块化,装配化,流水化,工业化饲养的同类,而是出头、冒尖、敢拼、能搏、善打、有特点、有特殊性的异类,不是靠调整配方提高出栏率、肥膘率,而是靠调整饲养方式来选拔种群,不是粉刷涂漆打底子般的更新,而是在底子之上的创新,底子打的再厚都是平面,永远不意味着产生新的作品。因此,整体不重要,个体才重要,均一不重要,差异才重要,普遍性不重要,特殊性、个性才重要,规范动作不重要,自选动作才重要,生物进化不重要,生物突变才重要。学习的关键不在于“对”的能力,而在于“错”,在于“错”的能力,在于努力寻找和发现错误的“试错”能力,能提出新问题远比证实正确更有意义,“错误”的能力才代表“学习”的真正能力,因为人们是通过“错误”来获得理解认识的理论飞跃的,获得素质的。

培养什么样的人决定怎样培养人,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真正从人的特点出发思考教育方向、目标、途径、手段,要真正理解认识人性和人的特点,而人的特点或者说人最本质的特点其实就是差异性,正是差异性使得物种生态生机勃勃,人生丰富多彩。显然,以往传统思考模式无法胜任这样的要求,立论于证实的归纳演绎逻辑尽管确定、标准、规范、优美,但只适合于增量的更新扩展而不会带来创新的变量,只适合于粉刷涂漆打底子般的更新,而不适合于在底子之上的创新。长久以来“知识教育”的思考模式作为传统命题一直统治和占领着教育领域的上层部位,以至于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带有强烈的归纳方法论的实证主义色彩,言必谈实证,凡论必实证,大学教育仍然而且只能是以知识为导向的教育路径,使人才培养目标目的功能化,功能狭窄化、专业化、技术化、程序化、动作化,手段标准化、单一化,评价体系简单化、模式化,成为只注重实用、只注重实效,极为现实的单维化平面生物,停留在工艺层面的操作中,缺乏差异化个性和创造性,大学教育变得平淡而缺乏创新激情和活力。

时异则事异,事异然理同,经典、名言,命题用之于古则未必用之于今,教育是教学目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的有机统一,不但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发展、创造、创新升华的有机动态过程,知行当合一,目标与效果当统一。为了更真实的因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人们必须在忠诚于真实和忠诚于优美之间作出选择,能够进行价值选择的人是有自由意识的人,而自由意味着责任,亦即对自己的选择及其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负责,这不但需要智慧,更需要自我批判的巨大勇气,只有能从传统思考模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坚持理性批判价值观的人,才是真正勇敢的人。只有面对现实,活学活用,实事求是,理解差异,尊重差异,发现差异,挖掘差异,确保差异化能力,才能体现与时俱进的应变能力,走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新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