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的生成性
如果说有限性是人的一种静态属性,那么,生成性就是人的动态属性,人是不断生成的,生成是人的生命姿态。无论是从人类漫长的进化历史分析,还是从个体相对短暂的人生过程透视,人始终处于不断地生成的状态之中,这是由人的有限性属性所决定的,因为有限,所以要不断生成,这就是人这一“类”的物种本质。就人的生成性而言,“生”是绝对的,“成”是相对的。也就是说,“生命不是舒服地安居在预定的最佳状态之中;它的最佳状态是有生命力,不屈地走向更高的生存形式”(30)。即人的生长是永恒的,是一种常态昭示着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成型则是暂时的、相对的。人的生成性意味着每个个体生命都是具体的、变化的,生成的主体是自己,这是基于人的内在本性的。而且,生成性属性是人的生命体现,正是在生成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体验到生命充满着挑战、超越和创造;在生命生成的历程中,演绎着人生的乐章。具体而言,人的生成性包括人的发展是自治的、不断超越的,其目标是不确定性的。
1.自治性
在人的生成过程中,人首先表现为一个自治性存在,以区别于其他物种。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视角分析,人的生命是一种复杂性体系,在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人呈现出一种自组织的属性特征,人的自组织特性是应对复杂的生命环境而不断得到强化和完善的。无论是人自身,还是人所面临的各种自然、社会环境,都不是预先设计好的,它们都充满了未知、矛盾等无序性挑战;虽然有时是可预见的,但变化、冲突、挑战却是生命及其社会的常态。所以,站在人的生命复杂系统视角分析,人性“在这里展示了复杂性的逻辑、秘密、奥妙和自组织一词的深刻含义:一个社会因为它不断地自我破坏,所以不断地自我产生”(31)。人是自我的生成者,具体包括人的独立、自主和自律。人不仅作为“类”是独立的,即使个人,也反映了人的独立本质,而且是人类自治的深化,这是因为,“个人的独立实质也是人的类化,个体的人化。原来只有大写的‘人’,人群共同体才具有人格,……现在每一个单个的人都成为人,都具有了人的本质,获得了人格性。‘人’因而也就变成普遍的存在,更加类化的存在”(32)。人之独立性是以生命的开放系统假设为前提的,在开放性的生存与发展体统中,人的独立性才能彰显出来;不然,独立就没有参照对象,也谈不上独立。人独立的机制是自主,通过自主实现自我,所以,“生命的自我分化,从本能生命发展为自主生命,这就是人性‘超越’于物性、人优越于动物的基础和本源,人作为人的特质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33)。自主性并不意味着人的绝对霸权,将对象客体化,而是秉承自律性原则,即在生命开放系统中,人是自我反馈、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的创造性生命体,促进人不断自我超越。
2.超越性
超越性是伴随着自治性而存在的,没有人的自治,超越就是奴性的,非人的;反之,没有超越,自治就是虚无的,就没有人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他总是在超越现实的生活、超越现实的规定性中存在着,超越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惟有人是以这样的方式存在着”(34)。人作为一个生命物种,不仅和其他生物一样,要适应自然、社会;更重要的是,体现人之为人的生命本性就在于他的超越性,超越是人先天的本能,在不满足中实现自我,构建未来。同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体现在超越的意识、过程和能力中,超越意味着对习俗、规定的挑战和突破,一旦实现了超越,新人就将诞生;而且,人的超越性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因为人是未完成的,所以,人的魅力就在不断地超越中。超越性最大的挑战来自人自身,即自我超越,从人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不仅认识自己是最难的,超越自己更难。因此,人必须勇于解剖自我、接受挑战、乐于创新,在超越中实现自我和人类的升华。
3.不确定性
人的生成性是基于不确定性存在的,正是发展的不确定性,才要求人总是处于生成的状态中。“人是一种具有生存本性的特殊存在者,这意味着,人的存在是一种永远无法予以‘对象化’的、永远在超出自身的存在者,它永远不能作为一个静观的‘对象’,以知性的方式对它实现一劳永逸予以把握”(35)。不确定性代表着人始终在追求一种可能性生活、构建一种可能性世界,在不确定性中解放自我。因此,人是不能被对象化的,不能被先验的既定规范所规定,否则,人就成为物,失去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生命主体内涵。在不确定性的人生中,每个人都是具体的、鲜活的历史性存在,是个性鲜明的生命体,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对不确定的探索、求证、建构、否定,然后再去体验、追求新的不确定。所以,不确定性不是人的局限,而是证明人能自治、超越的前提,惟有人才能有潜能、有意义地在不确定性中实现人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