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高校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高校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不断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这些问题的存在,凸显了在大学生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在高校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石建国 刘 林

摘 要: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重点是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的主渠道建设,对于新型舆论场所更要注重监管和引导,营造出高校浓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氛围,从而进一步深入推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关键词:高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思考 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高校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最新理论成果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为大学生所理解、接受和掌握,并转化为他们的自觉实践活动。

一、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在高校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时期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需要,是应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对大学生影响的需要。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兴,则国家兴,大学生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在高校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不断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从国际环境来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作为国家重要软实力的社会意识形态,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党用以争夺广大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的重要工具。一些发达国家利用他们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在世界上推行文化霸权,通过向其他国家输出他们的社会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并始终把意识形态作为控制其他国家、实现自己目的重要手段。大量西方国家的文化思潮、价值观念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高校中面临着信仰竞争与多元文化的挑战,一些大学生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期。随着改革深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中出现的拜金主义、道德滑坡社会问题,对大学生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这表现在: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重权利轻义务等问题,在部分大学生中较为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凸显了在大学生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胡锦涛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因此,在高校中大力宣传、普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为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信仰地位,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以及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吸引力,帮助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大学生自觉抵御错误思潮的能力,为培养合格人才创造条件。

二、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一)不断深化高校课堂理论学习

高校要立足校情,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本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具体措施和可操作的规定,从时间安排、实践经费等方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课堂理论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高校应注重提高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大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由“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逐步形成主动学习与专题讨论的互动的学习机制。理论课教师在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时,讲解得越深入浅出,越通俗明白,越生动感人,就越会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就越容易为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就越能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和效果。教师更要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和知识的重点、难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语言经过磨炼,转化为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生动的、通俗的教学语言,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在课堂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应组织集中学习与讨论,形成师生平等交流和讨论的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的思想产生共鸣。

(二)不断完善高校党校建设与党员培训

高校党校是面向广大学生党员经常性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党团组织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纲领、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其他教育。高校应加强自身建设,做好学生党团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多种活动,把马克思主义教育渗透到其他集体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实施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例如,可以以学生党章学习小组、业余团校、学生干部培训班、学马列小组等为载体,使党团的思想教育被覆盖更广的层次和群体。党组织抓紧抓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把重点放在教育培养上,精心做好人党前后的教育培养工作。高校应围绕强本固基,增强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党校培训作为学生党员教育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每年都应对党校培训作出具体安排,明确教育内容,提出教育要求。高校应定期组织培训、学习考察、调研,深入分析研究学生党员教育和高校党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而且可进行评比表彰,表彰一批党校优秀教员和优秀的学生党员,有力地推动高校的党校建设和学生党员培训。

(三)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

高校应将网络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掌握网上主动权,积极引导校园网上舆论,通过网络,快捷、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情绪和所关心的问题,进行相互沟通。要充分利用网络,改变以前传统的说教式的灌输教育模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及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网络提供大量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资料,创办网上电子刊物,开办专题讲座,力求把严肃的宣传主题编成生动形象的程序、软件,集思想政治教育于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之中,从而达到情景交融、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高校应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创建学生喜闻乐见的特色网站,使学生能完整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这些网站搭建了学生与专家、教师的交流平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网络教育平台的构建,充实和丰富了网络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内容,营造出健康向上、丰富创新的网上校园文化,对完善大学生人格,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着力点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程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较好地实现了精英化。但不可否认,在大众化的普及方面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理论研究取得的成果,削弱了人民群众真正运用科学理论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尤其是在一些大学生中还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在大学生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提法既非常及时,又非常必要。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以及结合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效地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做到如下三点:

(一)内容通俗化

列宁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如何做到通俗化从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像毛泽东那样用通俗的文字、群众性的语言和新鲜生动的材料来说明深刻的道理。也就是概况为两点:一是做到理论的通俗化。理论的通俗化并不等同于将理论庸俗化,而是要立足现实,紧密结合实际,聘请高素质优秀专家学者组织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科普读物,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深入浅出地将理论阐述出来,并从大学生的“期待视野”入手,从而达到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视域融合”。二是语言的通俗化。面对大学生进行理论宣传,不仅要求学者大众化的阐述方式,还必须使用大学生的语言,贴近大学生的思想,真正做到用语言打动大学生,从而引起大学生心里的共鸣。只有运用生动、通俗的语言,马克思主义才会受到大学生欢迎,才能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

(二)形式多样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求语言文字上得到人民的喜爱,而且必须做到形式上也受到大众的欢迎,即通过宣传形式的多样化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战斗力、感染力。形式多样化并不是否定传统的灌输理论,而是要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增加教育宣传形式,多管齐下收到实效性。一方面,坚持灌输的多样化。列宁提出的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支撑点,在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指一定的主体将特定的思想观念移入客体的教育过程,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很多观点在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仍有重要意义。当前任务是要创新灌输方法,增强灌输效果,从统一灌输形式向多层灌输形式过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当代高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方式提出了挑战。因此,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途径势在必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应通过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广播、书刊、网络等大众传媒,利用多样化的宣传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历史学在多媒体背景下的传播出现热潮,央视掀起的《论语》热、三国热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三)方法实践化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既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广大大学生群体提出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识的动力、认识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意义在于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践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大众化的理论教育,能够使大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体系,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修养,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进一步挖掘理论的深刻内涵,既体现了理论的适用性和说服力,又增强了大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因此,要积极探索和建立与大学生的学习相结合、与大学生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大学生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法。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参加各项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途径隐性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把隐性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隐性教育是一个与显性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显”与“隐”,隐性教育所强调的是一种隐蔽的、间接的教育方式,它不带有任何的逆反性与排斥性,能与显性教育互补,既有利于理论体系的顺利传播,又有利于受教育者人格、个性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当前,通过显性教育,硬性灌输手段和过于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使得大学生产生了排斥、逆反心理,妨碍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进行。因此,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利用隐性教育,以间接和内隐的形式,曲折地反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和要求,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施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让马克思主义在无意识中为大学生所接受,让大学生在无意识的心态下自然地接受与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笔者相信,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思想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动员我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通过开展一场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就一定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氛围,就一定能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