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课中学生们有几次尝试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他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在体验中获得的真实感悟,达成了学科育人的目标:在这个“信任背摔”的练习中,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心理障碍时,必须通过小组的交流与合作来完成任务。教师能根据《信任背摔》这一教材的特点,从社会适应、人际交往、身体活动等方面入手进行精细的研究和审读,挖掘其中存在的德育因素,创造性地进行德育目标、内容与环节之间的设计,取得较好的效果。

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静安区万航渡路小学 马爱丽

一、案例背景

现在的父母、老师都存有这样的差异和困惑:如今的孩子、今后的社会人,如何学会和他人相处,如何在竞争的同时学会合作?

作为教师,“二期课改”精神引领我们要上好一堂课,需要教师要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出发去设计与教授,那么如何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

二、案例过程

教学片段一:这是一个下雨天,我带着教材——《信任背摔》走进教室。学生以往从没上过这样的内容,霎时觉得倍感新鲜。几个男孩子组成的小组满脸激动,都跃跃欲试。而大多数的女孩子则胆小地缩在了后面。我随意叫一个男生小组来尝试。他们来到讲台前,推选了其中一个最勇敢的孩子站到准备好的课桌上。他朝背对着的要倒下的方向看了看,似乎有些胆怯了。即使有垫子保护,即使组内的其他几个男孩子都鼓励他,别害怕,他们会在下面接住他。可是那孩子还在犹豫,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他却还迟迟不敢下决心往后倒,最终他们这个小组以失败告终。

设计意图:看似随意中的有意,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信任”在人际交往当中的重要性。

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考虑到学生不是盛知识的容器,而是有生命的鲜活个体。因此,对于信任的感知,同样需要教师从育人的角度,充分考虑到教育的对象是人,注重唤起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

教学片段二:师:刚才我们都看到了,这个小组为什么会失败啊?学生们开始议论起来,有的说那个男孩子太胆小,有的说他们缺少互相的信任,有的说要团结合作等等。

师:这个小组虽然有了“互相帮助”,但还是失败了,大家再想想,我们除了帮助外还需要什么?这时学生们的思路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下面就根据刚才说到的几点再试一试。

于是,又一组学生走了上来。只见下面的学生手搭手做好准备,向在上面的同学示意后,站在上面的同学就开始往后倒了,说时迟,那时快,下面的同学稳稳地接住了他。在场的每一个学生无不为这激动人心的一幕鼓起掌来。在谈合作成功的感想的时候,担任背摔角色的同学说道:“倒下来的一刹那,其实我还是有点害怕的,害怕他们接不住我,但通过这次成功的体验,我觉得我们的这个小组会更团结。”在底下学生也说道:“在他倒下来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接到他,因为刚才我们答应过他。”他们的对话又迎来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越来越多的同学都举起了手,连胆小的女生也踊跃起来。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习得,在习得中升华。

似乎提到育人,就必须弱化甚至放弃技能的某部分目标。实则,这两者并不矛盾。在这一环节中,合作的团队要想克服困难、越过障碍、取得成功,相互之间仅仅停留在初步的信任上是远远不够的。要进一步建立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关系,学生必然会关注到在背摔活动中各角色的准备和整个动作的过程。合作团队从犹豫到坚定、从胆怯到勇敢、从失败到成功的情感体验,其实就是体育技能尝试、改进、习得的过程。

三、案例反思

本课选用“信任背摔”这个教材,正是朝着培养学生勇于超越自身心理弱点及团队合作的目标去设计与教学的。虽然课中学生们有几次尝试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他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在体验中获得的真实感悟,达成了学科育人的目标:

(一)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在这个“信任背摔”的练习中,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心理障碍时,必须通过小组的交流与合作来完成任务。这就不经意地打破了“好朋友关系”、不良合作关系,大家为了完成同一个目标,抛开私心,丢弃“小团体”所谓的“友谊”,完全把自己融入团体,出谋划策,团结一心,在困难面前充分体现“小溪融入大海”的和谐人际关系。

(二)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协作功效

体育学习区别于其他许多学科,需要个体与他人通力合作,这有助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相互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行为。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有意增加完成的难度,迫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任务,也让学生在练习中切身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三)增强受挫意识,学会调整心态

在这节课中,老师没有告诉学生“信任背摔”的方法,学生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但老师在肯定进步的同时也鼓励他们寻找自身还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树立起“失败不可怕,只要在跌倒的地方再爬起来继续前进”和及时调整心态的意识。

四、案例评析

本堂课例从学科育人的典型案例来看,我感到有这样两个突出特点:第一,能够精细挖掘教材的内涵,落实德育目标。教师能根据《信任背摔》这一教材的特点,从社会适应、人际交往、身体活动等方面入手进行精细的研究和审读,挖掘其中存在的德育因素,创造性地进行德育目标、内容与环节之间的设计,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二,能够进行巧妙的预设,有条不紊。案例中,我们看到当学生面临失败时,教师适时介入,充分显示了教育智慧,教师巧妙地把学科的内容与德育教育相融合,抓住学生从“内源——内趋——内化”,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适当的教育。

作者简介:马爱丽,多次参加市、区各类教学评比获等第奖;获得静安区我心目中的好教师、区青年教育优秀奖、区园丁奖等称号。教育格言:用一颗孩子的心,走进学生的世界;用一颗赤子的心,经营从教的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