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每个学生享受体育的阳光

让每个学生享受体育的阳光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特定的智慧能力和教学需求的独特个体。教育上的平等就是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学校教育,从而充分发展他们的能力和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关注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享受体育的权利,新课程下的体育老师在教学理念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今天我举的例子不是个案。每当给一年级三班上体育课或组织他们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教室窗前总有一个娇小的身影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大家。

让每个学生享受体育的阳光

【案例】走在阳光下——给残疾学生参与运动的权利

她叫刘胜楠,是高中二年级学生,由于先天脊柱变形,她的背有些驼,身高也只有1.3米左右。身体上的残疾并没有压倒她,她参与活动的热情总是很高,比一般学生更认真、更坚强、更有毅力

去年冬天学校举行迎奥运长跑比赛,全校学生几乎都报名参加了,学校考虑到残疾学生的健康就没要求他们报名。后来,胜楠找到我,她说:“我的身体没问题,我要参加这次的迎奥运长跑活动,健康的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看到她因激动夺眶而出的泪水,我的心里难过极了。在那一瞬间,我体会到了残疾学生那颗渴望参与、渴望与他人享有同等权利、渴望被认可的心,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拒绝他们呢!但在学校一再强调“安全重于泰山”的情况下,她是不会被同意参加的,怎么办?为了防止其他学生踩到她为了她的安全考虑,我决定陪她一起跑。当我们站在起跑线后,我看到了她脸上的那份满足。在长跑的过程中我一直被她的坚强和毅力感动着,虽然只是5 000米的路程,对我们身体健康的人来说没什么,可对她来说却是艰难的跋涉。我们轻松地跑一步,她却要跑两三步,看到她吃力的样子,我有些替她担心,可她却说:“没问题,我要坚持到底。”我们几乎是在整个队伍的最后面,这时我能做的就是给她加油:“调整呼吸”、“摆臂”、“加油”一边陪她跑,我一边强调着。在出现“极点”时她都没有放弃,还是坚持跑完全程,冲过终点那一刻,她的整个身体扑倒在地上,她用尽了全部的力气。虽然是最后一名,但她却得到了所有师生的认可,她赢得的掌声远远超过了第一名。

后来的表彰会上,她说:“在长跑中一想到赛前刘老师给我们讲的坦桑尼亚的马拉松选手阿赫瓦里的故事,我就感到浑身有用不完的劲儿,阿赫瓦里在拉伤了腿的情况下都不放弃,我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呢!我不是来听发令枪响的,我参加迎奥运长跑就是为了冲过终点,我要证明正常人能做到的,我也能行……这是对我意志和毅力的磨炼,也是我人生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感谢刘老师给我这次机会,陪我参加,给我加油……”关怀他们,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我们义不容辞,这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庆幸自己给了她参与运动的机会,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积极参与运动、克服困难的过程。为了实现目标,她战胜了困难,战胜了自己,她是成功的,这是她在漫漫人生路上奋力拼搏、自强不息的见证。

美好的社会需要爱的存在,爱是装点学生人生的必要元素。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片家园中,让学生们同享阳光,给学生一片健康成长的天空,让他们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吧!

——案例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08年07期,作者:刘荣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却又感人的小故事。讲述了一个生理有缺陷的孩子享受到运动成功的故事。

教育公平是广大民众倾心追求的价值目标、教育理想。人生而平等,受教育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社会、学校、教师都应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例如一个身体健全的孩子进入体育课堂,他可以随意地走跑跳投,可以打篮球、踢足球,甚至还可以玩体操,尽情地享受阳光、享受激情、享受快乐。而一个身体存在缺陷的孩子根本无法做到这些。他们受到的体育教育是天差地别的。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学生个体可能由于他的身体条件、个性特征、天赋才能的不同而得到截然不同的教育机会。

传统的教育公平观一般采用群体性教学公平:学校负责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学生则利用这种机会。因此,它要求学生应该扮演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角色,即只要学校提供了机会,学生就有责任自己去利用该机会,从而取得较高的成绩。反之,学生如果不能充分利用这种机会发展自己,对他来说也是公平的,因为他没有付出过。在这种情况下,统一的教学在不同条件的个人身上所得到的只能是参差不齐的发展水平,学生本身的差异成为不平等发展结果的根源,而过于统一和缺乏灵活性的课程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种教学公平观在我国仍存在较大的市场,其表面上是给了每个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个学生的机会在实际上是不均等的。特别是体育学习,由于遗传的原因,个体在身体发育过程中就具有显著的差别。这些差异,不仅造成身体能力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了个体在活动中价值取向的差别。因此统一的体育教学,实质就是忽视学生差异所造成学生发展不平等的状况。

刘胜楠同学是幸运的,在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老师教育观念的改变,老师的亲自陪伴,使得她有了和平常人一样的体验,有了享受这份美好的权利和机会。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享有的平等的教育权利和发展机会,平等对待不同个性及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教学方式或方法,区别对待学生之间的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构建和谐体育课堂。

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特定的智慧能力和教学需求的独特个体。美国教育家杜威强调要把儿童本身的特点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并把儿童个性的充分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他认为发展就是学生个性和独特性的展现,教学就是为每个学生的独特发展提供充裕的空间。教育上的平等就是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学校教育,从而充分发展他们的能力和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为这种教育而设定的教育目的是随时可变的,即因儿童的不同而不同,随着儿童的成长或教育者的经验的丰富而变化。只有这样做才能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平等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教学的方向和意义,才能使教育目的真正指向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注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享受体育的权利,新课程下的体育老师在教学理念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今天我举的例子不是个案。在最后再附一个案例,以佐证我言非虚。

【案例】给学生插上自信的“翅膀”

每当给一年级三班上体育课或组织他们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教室窗前总有一个娇小的身影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大家。这个学生的名字叫王明,他的学生时代本应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但却因为先天性的疾病失去了很多——小儿麻痹症使他无法像别的孩子一样蹦蹦跳跳、东奔西跑,也致使他基本不能上体育课,更不用说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了。每当上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时,他总是独自一人默默地站在窗前,双眼茫然地注视着操场,眼中不时流露出一缕羡慕、一缕渴望,但更多的却是一种失落、一种忧伤的眼神。每当我触及他那怯怯的目光时,心都像被针扎了一下,我总想如果我能医治他的病该多好啊!

一次室内体育课上,在我的提议下全班学生一致同意搞一个个人才艺表演,要求是每个学生必须表演一个自己拿手的节目。表演开始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走上台去表演,教室里充满了优美的歌声以及此起彼伏的喝彩声、掌声、欢呼声,各种声音交相呼应。正在这时,我突然发现王明神情淡然地坐着,好像班级里的一切欢声笑语根本不属于他。这时我心想,他也是班级里的一员,不能冷落了他啊!再说这不是一个树立他自信心的好机会吗?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我悄悄地走到他的身边,关爱地说道:“你不想给大家表演个节目吗?”

“我——我什么也不会……”他红着脸低下了头。“不可能的,你好好想想,你特别喜欢干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特别的本领。”我问道。他想了一会儿,说道:“掰手腕行吗?”“行啊!”我急忙肯定,生怕他改变主意。“那我试试吧!”当他费力地挪动双腿走向讲台时,全班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起立并为他鼓掌,雷鸣般的掌声回荡在整个教室里……

接下来的事情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跃跃欲试的挑战者一个个败下阵来,就连班级里有名的大力士——体育委员,在经过一番脸红脖子粗的较量后,竟然也不得不低头认输了!他每赢一次教室里就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就这样持续了好长时间,我觉得自己的手几乎都拍麻了,而他的脸色也在这掌声中一次比一次红。最后,他战胜所有对手取得了第一名,当时我兴奋地朝他做了一个握拳屈臂的动作,来赞美他很有力量。他看见后,也朝我做了一个同样的动作。从他涨红的脸庞和闪亮的眼神里,我读到了成功的喜悦、自信的力量。

——案例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08年07期,作者:武长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