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持改革创新,成就职教大业

坚持改革创新,成就职教大业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川省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乐山一职中一直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改革创新,其中“113”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就是其中非常成功的改革创新成果。这是运用科学发展观改革职业教育的先进思想的体现。乐山一职中“113”教育模式和“ZGY”课程支撑体系,形成了一个优化的办学模式,推行以来,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坚持改革创新,成就职教大业——以乐山一职中“113模式”为例

杨乔松

四川省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984年由乐山三中转制为乐山一职中,25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特别是经过郭校长10多年的精心经营和不懈努力,今天的乐山一职中已在占地面积、校园建设、设备设施和办学思想、校园文化、教育管理、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学校地处乐山中心城区,校本部占地65亩,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教职工242人,5300多名在校学生,开设8大类27个专业,设有国家技能鉴定站。学校还分别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教育宾馆”、“实验幼儿园”,与区县公办职业学校联合办学,设有“乐山一职中沙湾分校”、“乐山一职中马边分校”、“乐山一职中井研分校”、“乐山一职中夹江分校”、“乐山一职中特教部”,并从乐山一职中选派干部到分校任校长、副校长,推行乐山一职中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构建五校一部的“乐山一职中职教集团”,实现“捆绑式”发展。乐山一职中一直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改革创新,其中“113”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就是其中非常成功的改革创新成果。

一、“113”职技教育模式的含义

所谓“113”职技教育模式,即是“学好一个专业,培养一种特长,掌握三门以上现代技能”。学好一个专业,是走向社会的立足之本,是基础;培养一种特长,是面对竞争社会的又一本钱,是优势;掌握三门以上现代技能,是面对社会竞争的重要素质,有了它,社会“适应性”将得到提高。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模式培养的学生是有扎实基础,有竞争优势,是能够适应和发展的。模式的构建,着力抓了三个接轨——职业教育与市场接轨;学校与企业接轨;教学与生产接轨,最终实现“113”教育目标。这是运用科学发展观改革职业教育的先进思想的体现。

二、“113”职技教育模式的特点

1.作为办学理念:它把学生的“学”和“生”联系在一起,特别强调实践和动手能力,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

2.作为教育思想:它把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联系起来,需要什么形式就使用什么形式,需要什么内容,就教给什么内容。职技教育的世界发展趋势是,职业与技术越来越分不开,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际上,职业需要技术,技术支撑职业。

3.作为改革措施:它着力解决教育与市场接轨、学校与企业接轨、教学与生产接轨三大问题,最终实现“学生”的“学”与“生”的接轨,大大提高学生的生存和生活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作为教育模式:则是理念与实践的统一,将理念变成了操作程序,让学校、家庭、社会及有关方面都明确目标,共同努力,提供可能提供的条件和帮助,使每一个学生都学好一个专业,发展一种特长,掌握三门以上现代技能。强调的是一专多能,其操作意义是不能太单一、太狭窄。其内容的范围,包括相近或者相关的技能。既考虑了立足之本,考虑了竞争优势,还为未来面对变化与发展培养了适应和应变能力。

三、“113”职技教育模式的实践

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重点进行了教材综合化改革,自编校本教材56本,目前,学校推行以工种为项目的教学改革。为实现“113”教育目标,乐山一职中把“教学做合一”作为一个整体,贯穿到各个环节,“教学做合一”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原理和方法论,构建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应用课程体系为支撑的“ZGY”课程体系,确保“113”教育目标的实现。

“113”教育模式是实现“专业”、“特长”、“技能”等全面素质一体化培养的保证,“113”办学模式推行的关键是进行课程结构、教材结构和课堂结构等三大结构的改革。乐山一职中在全面调研基础上,结合陶行知教育理论、“宽实活”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学校实际,从教材入手,从教法开始,进行了以课程体系为核心的全面改革,提出了以“课程综合化、教材活页型、教法多样性、懂会结合并强调会”为特点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应用课程体系”,即“ZGY”课程体系。采取“课程打包;自编教材;教室与实验室融为一体;在教育与教学活动中全面引入国际质量保障管理体系元素,加强职业细节教育”等措施,尽力体现“宽实活”、“新技术”和“能力至上”原则。“ZGY”课程体系的改革,在效果上节约了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质量,增强了学生社会适应性,高质量就业连年有增。

四、“113”职技教育模式的优势互补

1.在科学的课程结构中实现“113”培养目标。“ZGY”课程体系包括基本课程结构:“专业课+专业素质课+文化课”(突出专业性);提高技术和素质的课程结构:“技术课+模块课+活动课”(突出技术性);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社会实际工作能力的课程结构:“校内实践课+社会实践课”(突出社会性)。这三大课程结构的有机整合,使“专业”、“特长”、“技能”等全面素质得到一体化培养。在具体实施中,将计算机、汽车驾驶、常用电器使用等学科规定为各专业的通用学科,也通过跨专业开设“模块课”实现“特长”与“技能”的补偿式培养,让本专业的“专业技术”成为其他专业学生的部分“特长”和“技能”。

2.在与时俱进的教材结构中实现“113”培养目标。以“综合化、活页型、多样性”为特点的校本教材结构,既实现了专业的“大覆盖”、“新技术”,有满足了“个体化发展”学生的需求,强化了“113”中的特长优势培养。

3.在灵活的课堂结构中实现“113”培养目标。以“校内实践课、社会实践课和各类活动课”为特点的多形式课堂结构,有效补偿了传统课堂的不足,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得到培养。

4.“113”模式下的学生表现是“专业”、“特长”、“技能”的高适应性。“113”模式培养的学生全面、素质高、适应性强。各专业间表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专业技能彼此渗透的情形。例如,学汽修的也可以是电工;学电子的也可以是驾驶员;学艺术的也可以是打字员;学旅游的也可以是卡拉OK调音师,如此等等。

五、改革创新带来的社会影响

乐山一职中“113”教育模式和“ZGY”课程支撑体系,形成了一个优化的办学模式,推行以来,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2007年10月,教育部职教司副司长张昭文等领导到校视察并对办学发展给予高度评价;2007年11月,省教厅职教处处长罗大宪等领导到校视察并对“113”模式、“教学做合一”和“师生共同研制系列化实训设备”给予高度评价;2007年12月7日,《中国教育报》第四版全版以《真做:从低谷到顶峰的距离》为题对“113”教育模式作了全面报道;2007年12月23日《教育导报》第四版全版以《从低谷到顶峰的距离》为题对“113”教育模式再作全面报道,同时在本版以《专家观点:富有强大生命力的“113”模式与“ZGY”课程体系》作了点评式的高度评价。乐山一职中的教育质量和教育规模也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乐山一职中职教集团将为构建乐山“大职教、大和谐、大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杨乔松 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