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文化发展角度对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相关建议

从文化发展角度对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相关建议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在未来文化发展中,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中推广创意教育、培育创意人才提出迫切的要求,同时,也对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中实施全新的艺术教育、美育提出新要求。开办各类有个性、有水准的创意教育学校和艺术教育学校,为上海创意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和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加强创意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科研、生产作用,促进“产学研”相结合。

第六节 从文化发展角度对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相关建议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目前的教育有着许多弊端和亟需改进的地方,同时教育与文化的发展又是如此的紧密,因此从文化角度来对教育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参考,或许对教育自身的发展会起到一些借鉴的作用。

一、关于价值观教育的建议

(一)发挥文化艺术产品的教育功能

价值观教育必须附着于一定的载体上,要充分发挥优秀文化艺术产品的教育功能,寓教于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达到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文化艺术产品的教育功能主要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的参与,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正确地运用文化艺术的教育功能,在价值观教育中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海正在朝文化大都市的目标稳步迈进,每年都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为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载体。

(二)转变教育者的角色

价值观教育关涉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心灵感悟,教育者要具备平等的对话意识,必须学会倾听,相机引导。对教育者的传统教育思维和模式要进行大胆的变革,在教育者中形成成功有效的对话和引导意识。

(三)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教育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个性和谐发展的人。价值观的选择、判断、体验、反思与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观照自我、发现自我、追寻理想自我的过程,是自我意识不断成熟和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价值观教育要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上升为学习者的生命体验。

(四)增强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断完善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与内容

要改善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增强其针对性,根据教育活动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实施相应的价值观教育,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贴近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围绕学生中出现的具体困惑的问题,调整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最好摒弃强制、灌输与说教的方式,可以借助体验教育、榜样激励、情境教学等方式方法多路径地进行价值观教育。

(五)价值观教育要重视言传身教

家庭是未成年人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场所,需要家长以身作则,行动和榜样力量胜过所有说教。要想让未成年人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首先成年人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基本规则,要重视自己的言传身教。

(六)价值观教育要关注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改善

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的优劣关系到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要优化整体社会环境,营造和谐的家庭伦理环境、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及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关于公民教育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是进行公民教育的指导方针。

(一)要把公民意识教育上升到“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样一种新的历史高度来认识

公民意识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过去人们更多是从提高国民素质的角度来认识公民教育的重要性,而没有充分认识到这是关系到能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重要问题。

公民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国家宪法,关心及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承担责任的公民,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即具有权利意识、义务意识、自主意识、程序规则意识、法治意识、纳税人意识、道德意识、生态意识、科学理性精神、与时代共同进步能力的现代公民。

(二)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设公民教育课程

根据各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计公民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比如就社会政治议题开展集体讨论,模拟体验,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和慈善活动以及体验选举过程等。

培养学生政治认知能力,如让学生了解法律和人权,各级人大机构和政府的建构,选举制度,以及作为公民怎样才能对社区、本地和国家作出有效的贡献等。

培养学生质询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思考和辩论政治性和社会性议题的能力,如新闻舆论,社会问题,消费者、企业和员工各自拥有哪些权利。

培养学生参与和行动技巧,培养学生在学校和社区活动中具备参与、协商和决断的能力,鼓励学生们参与到学校社团、地方社区生活中,鼓励学生们参与对外交流活动[17]

三、关于创意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建议

(一)提供创意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氛围和环境

大力推动专门的创意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学科发展,为创意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普及和推进提供合适的氛围和环境。在各个层面得到响应,让创意教育和艺术教育真正成为现代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分阶段、分层次推动创意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发展

在义务教育阶段,要着力推广创意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实践和普及,培育少年儿童的创意活力和艺术感;在高等教育阶段,要着力推广创意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理念和层次,培育青少年的创意精神和艺术素养。

(三)大力培育创意人才及艺术人才

上海在未来文化发展中,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中推广创意教育、培育创意人才提出迫切的要求,同时,也对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中实施全新的艺术教育、美育提出新要求。要在社会上推动培育创意人才和艺术人才的良好氛围和条件。在政府层面而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营造氛围,进行制度和政策上的支持;从社会层面而言,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充分重视和使用各类创意人才和艺术人才的发展;从个人而言,要鼓励各类创意人才和艺术人才发挥主动性,带动社会文明素质的发展。

(四)创办各种层次的创意教育和艺术教育学校

开办各类有个性、有水准的创意教育学校和艺术教育学校,为上海创意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和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可开办创意学院;鼓励民办创意教育的开展,从政策和资金上加以扶持。

(五)强化创意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实践和运用

加强创意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科研、生产作用,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抓住时机,根据实践需求,发展相关教育,建立有效的“产学研”机制[18]

四、关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一)编写上海乡土文化教材,开设上海乡土文化课程

上海有至少六千年的历史文脉,丰富的“三民”文化[19]是增加上海城市文化活力的珍贵人文资源,为了加强上海本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开发,需要从教育的各个阶段贯穿民间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教育,编写乡土文化教材,开设乡土文化课程,开展活泼多样的本土文化教育,引领青少年对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增强青少年的家园意识。同时,在大学的学科设置、科研力量配置上向民间文化倾斜,并鼓励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上海民间文化的田野调查,恢复民俗学学术期刊,鼓励相关研究人员将民俗学研究与上海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20]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在文化的传承、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发展中,校园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我们应该着重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在校园硬件建设方面,可以在各种教学区域如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区等,通过篆刻名言警句、树立塑像等方式,对传统文化的精髓加以宣扬。在校园的软件建设方面,可以通过校训校风和学风等方面结合学校传统,加强对学生基本道德、技能等的要求。

(三)改善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注重实际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审美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资讯的发达、娱乐手段的多样化,导致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丧失了浓厚的兴趣。如何学习、体验、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使命。单单凭借一些理论教育是单调、乏善可陈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教育模式也可以灵活多样。我们可以利用多种现代媒体,把各种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文化,创造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加强宣传和引导,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种学习的潮流与时尚,为每个人找到精神信仰和慰藉。在学校教育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名家、大家或者周围的教授、学者的讲授加以引导,让学生去了解传统文化;也可以通过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还可以通过组建读书社、开展读书周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研读、体验经典,让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行为规范。

(四)加强国情教育内容,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国情教育是弘扬民族文化的思想基石。青少年学生对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知之越深,对祖国爱之越切,越能激发起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继承、创新民族文化的创造力。加强国情教育,一是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传授文化知识的主渠道作用。按照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要求合理制定学科课程比例,改变人文学科课程比例偏低的状况,建立青少年人类文化教育课程,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民族文化。例如,可结合历史、地理课开设人类学课程,放映有关民族文化艺术风俗风情的录像片,普及文化的一般常识,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中的独特文化特征,讲解这些特征的成因,等等。二是拓展教育渠道,形成综合的教育网络,充实和丰富教育内容,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教育。如可组织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相关的国情调研活动;开展优秀传统民族艺术活动节,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中获得生动真实的民族文化的熏陶。

(五)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丰富当代都市文化构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都市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越来越频繁,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不断吸收各国的优秀文化素养,使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内在构成更加丰富。当代都市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也正是本土性与全球化互动的产物。在全球化的文化互动中,所谓的文化的同质化倾向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它必然与异质化倾向结合在一起,全球化不是一个单向的输入过程,而必须经过本土性的择取和适应,从而生成新的文化混合物,它既是全球化的,同时又是本土的,当代都市文化也因为这种互动的过程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在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互动中,纯粹的本土文化形式已经不复存在,文化的特征被去本土化。但是,被去本土化了的文化又会再本土化,从而带动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保持着当代都市文化生态的平衡。正是全球化与本土性这种富有张力的关系,都市文化才得以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在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应该有选择性地对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可结合在世界历史的课程学习过程中,也可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与其他各国学校之间的文化交流,在正确的选择和借鉴中,丰富对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五、关于终身教育的建议

(一)明确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和要求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要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紧密结合,与城市精神的建设紧密结合,满足社会不同成员参加各种教育(学习)的需要;要以全面提升全市居民素质,建立开展终身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以人为本,和谐、全面发展为目标。

(二)构建终身教育法规体系,为终身教育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可借鉴国际上的做法,根据具体情况,出台相关法规,明确终身教育主体及客体的法律责任、权利与义务,规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保障终身教育质量与效益。建立健全终身教育成果考核、评估、认证制度,建立终身教育(学习)的激励机制。

(三)建设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实现全市终身教育的物质保障

政府层面,各级财政可考虑在确保教育三个增长的基础上,将原有用于教育的经费,按照适当的比例抽出,设立终身教育专项经费;社会层面,可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对终身教育事业进行投资,如通过募捐、慈善基金、福利彩票等形式来增加政府终身教育专项经费,用于资助老年、失业、残疾等特殊群体的终身教育经费。

(四)充分发挥现代技术,建立终身教育网络,为终身教育提供全社会的覆盖基础和技术保障

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市终身教育网络和教育电视台,并利用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全社会各种教育资源,使得市民可以便捷地获得各类的教育资源,开展适合自己的各种学习。尤其是要重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在全社会构建出“智能社群”,让社区、学校、家庭都能在“智能社群”中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使信息网络技术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1]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蒯大申 刘 轶 郑崇选)

【注释】

[1]此段论述参考郑金洲:《文化与教育:两者关系的探讨》,载《上饶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2]参见王仲伟主编:《上海文化发展规划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9页。

[3]参见瞿世镜:《创造性城市发展与多样性文化战略》,“第三届全球化论坛:世界文化多样性”,人民网2005年11月9日,http://world.people.com.cn/GB/8212/54204/55066/3842865.html。

[4]参见王仲伟主编:《上海文化发展规划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8页。

[5]《市政府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2008年上海文化产业发展》,载2009年8月26日《新民晚报》。

[6]《上海文化产业获阶段性成果》,载2009年8月27日《中华工商时报》。

[7]在人民网国际频道“世界经济重心正由大西洋转向太平洋”为题的报道中,提到2008年10月13日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全球印度人和犹太人会议”上发表演讲时强调,金融危机过后应考虑世界金融体系重建。认为世界经济重心正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未来20—30年间,中国和美国的GDP将持平,印度将比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强大。

[8]上海市统计局、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编:《2009上海文化统计概览》。

[9]翟帆:《我国社工人才培养存在巨大缺口》,载2007年1月3日《中国教育报》。

[10]在伦敦,有全英三分之一的表演艺术公司、70%的录音室、90%的音乐商业活动、全国艺术及古董代理商人数的33%、全国广告从业人员的46%、全国时装设计师人数的80%—85%。英国的视觉艺术家和摄影师们,有30%生活工作在伦敦。创意文化产业吸引了50多万名雇员的庞大就业人群。参见陈超等:《世界大都市的文化特征及发展路径》,叶辛、蒯大申主编《2009上海文化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1]《上海创意产业渐入佳境》,中国上海政府门户网站,2009年10月13日,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18454/userobject21ai366887.html。

[12]根据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上海从业人数已经超过900万。2009年应该超过1 000万。此处数据按照8万与1 000万之比计算。

[13]梁劲泰:《传统文化与社会价值体系建设》,载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传播基地编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首善之区的实践》研究文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

[14]参见陈友庆:《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

[15]以上三、四、五点参见李兴保、胡凡刚:《网络文化与教育》,载《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第六点参见袁宏伟:《互联网与中国教育》,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20030819/3089559.shtml。

[16]参考陈超南、刘天华、姚全兴:《都市审美与上海形象》,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30页。

[17]其中英国的公民教育对我们来说具有很多借鉴之处。长期以来,英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一直贯穿在诸如历史、地理、艺术和科学等社会学科类课程中,涵盖中小学、大学乃至成人教育,针对4到7岁,7到11岁,11到14岁的学生分别设置。公民教育在英国小学并非必修课,一般包括在“个人,社会和健康”这门课程中。2002年9月,英国政府正式将“公民意识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纳入英国中学必修课程,供11岁至16岁的学生学习。同小学相比,英国中学生的“公民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虽然英国教育部门将其设为必修课,但并没有颁发指定的统一教材,这给学校极大的灵活性,允许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教育,比如就社会政治议题开展集体讨论,模拟体验,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和慈善活动以及体验选举过程等。为提高学生们对司法系统的了解,英国中学常开展模拟法庭,模拟犯罪现场调查。2005年苏格兰八国峰会前夕,爱丁堡一些学校就组织了一场学生们关于G8全球性议题的讨论。参见吴妮:《英国“公民意识”教育从娃娃抓起》,载2007年12月4日《新京报》。

[18]在美国,创新教育有着很重的比例。美国教育的最大特色是创新式教学(Innovative)。所有其他特色,都是围绕着这一中心进行。从国家政策层面看,美国总统布什在2006年签署的《美国竞争力计划:在创新中领导世界》,其中的关键一条就是进行教育和科技的全面创新。2007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为有意义地促进一流的技术、教育与科学创造机会法》(America Creating Opportunities to Meaning fully Promote Excellence in Technology,Education and Science Act),从而启动了美国确保人才培养和促进国家创新与竞争力的立法程序。该法主词的缩写在英语中恰好为“竞争”(COMPETES)一词,所以又称作《美国竞争法》。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创新是美国绝大多数教育科研机构自觉追求的目标。各种核心学术期刊无不以理论和实验创新自诩,老师对学生的最高评价也是“善于提出创新性见解”。参见曹太芬:《美国教育中的5“I”特色》,载2008年10月20日《学习时报》。

[19]“三民”文化指民族、民俗、民间文化。

[20]我国对民间文化、传统文化的教育近年来不断重视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如作为我国“梁祝文化之乡”,宁波鄞州区重视梁祝文化的传承活动。2006年,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小学校长和10多位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编撰了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中小学生读物《绚丽多彩的梁祝文化》,并在教学实践中反复修改完善,2008年正式出版。首发式上,8所小学成为宁波市首批梁祝文化传承基地,开设梁祝文化必修课;宁波全市各中小学则试设梁祝文化教学课目。梁祝文化书籍开始进入宁波市各中小学教程,成为中小学生的教科书,这在我国尚属首例。参见《“梁祝”,飞进宁波学生教科书》,载2008年11月3日《解放日报》。

[21]“智能社群”是指“不论面积大小的社群,小至邻舍规模或大至跨国之地,社群内之居民、团体、管治机关都广泛使用资讯科技,让它彻底改变他们的社区”,“推行‘智能社群’的重点并不止于增进科技运用,而在于怎样促进整体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及为所有人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素质”。(Eger,Jone M,Cyberspaceand Cyberplace:Building the smart Communitites Of Tomorrow)早在1976年,法国就已经开始一项名为“远端信息处理”计划,积极寻求在国内每个家庭、每个桌面上都安装电脑。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公布了强大的“国家资讯发展”计划,目标是在进入21世纪之前,把所有学校连接在互联网上,把所有学童带进互联网世界。如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开始为“网际场所”设计蓝图并着手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