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徜徉文学世界

徜徉文学世界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集各种美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学体系。在文学世界的徜徉与默想中,人由有限世界进入无限世界,会获得心灵的沉潜与淘洗,会获得精神快乐并提升幸福感与生命质量。体裁全面、题材新颖、格调清新、文质兼优的文学佳作构成一个绚丽多彩的华美世界,能很好地帮助我们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世界文化的多元色彩。

第一节 徜徉文学世界 涵咏生活之美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集各种美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学体系。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观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为广泛、极为深刻的美学内容。在文学世界的徜徉与默想中,人由有限世界进入无限世界,会获得心灵的沉潜与淘洗,会获得精神快乐并提升幸福感与生命质量。

一、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

1.丰富多样的文学体裁使文学作品精彩纷呈

语文课堂,真可谓是艺术的大荟萃,各种艺术样式的文学作品都能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从中国传统的诗词文赋,到现当代文学的精品,以及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外国文学作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体裁全面、题材新颖、格调清新、文质兼优的文学佳作构成一个绚丽多彩的华美世界,能很好地帮助我们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世界文化的多元色彩。面对琳琅满目的艺术之美,我们不能“乱花渐欲迷人眼”,应该有清醒的文体意识,本着不同文体的文章应有不同的审美标准来进行审美教学。比如,诗歌等抒情性作品,应该重在字词的品味,重在意境的营造,重在情感的体悟。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明白如话,淡雅别致,极富生活气息和空灵之感。它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把脑海中梦幻般空灵的想象和意念表达得惟妙惟肖:在狂风疏雨之中,独自把盏,借酒浇愁。窗外的风声、雨声,给她增添了许多忧愁。不知不觉中,酒还未尽,人已经悄然醉眠。当雨住风停之际,人也渐渐清醒了。此时,她忽然惦念起庭院中那些海棠来了,于是,轻轻地问卷起珠帘的伺女:外面的海棠还好吧?有没有受到风雨的摧残?伺女肯定而欢快地说:没有,没有,它们还是那么苍翠欲滴,充满勃勃生机。然而,女词人似乎并不相信屋外的情景。在她的想象中,那些海棠的叶子兴许更加茂盛苍绿,但它们的花瓣一定被风雨摧打得残落许多。由此,她联想起自己孤寂的命运,觉得自己就像那被狂风摧残的海棠花一样,弱不禁风……没有超常的灵秀和聪慧,是不可能写出这样凄婉的词句的。但如果你偏要去考证海棠花到底是不是“绿肥红瘦”,结合季节、时令、环境等诸要素反复论证,那就是没能把握住“词”的特点,有点大煞风景了。而对于那些说明性的文章,我们则应该重在意思的明了、信息的提取和内在逻辑关系的梳理。像贾樟柯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作者为了说明的生动形象,引用了不少诗句,如“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单就这句诗本身而言,很美很有意境,既有随风飘舞的轻盈,也有雨后滋润的娇媚。但作者引用这句诗只是为了说明荔枝壳和膜颜色的鲜艳。如果我们忽略文本的体裁特点,大谈特谈这些诗句的艺术之美,那势必会冲淡对这篇科技小品文理性之美的赏析。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很有逻辑性,主次、层次都安排合理科学,用语也非常准确精炼,真正做到了知识性、科学性和文学性的统一。把鉴赏的重点落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合理的说明顺序上才算是真正领略到这类文章的美妙之处。同样的道理,对那些创作的虚构类作品,我们如果用“会不会”或“能不能”去衡量、去判断,也就失去了阅读这类作品的意义。比如《愚公移山》,你去讨论是不是应该移山,能不能够移山,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作者所要弘扬的恰恰就是这种“愚公”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带给我们的人生感悟。至于那些“后现代派小说”,它们非线性的叙述和荒诞的写作手法,事实与虚构的混乱,破碎的人物形象,漫画式的夸张手法,都使人匪夷所思,我们就更不能用现实生活作参照去理解去阅读。相反,我们要学会在作品的荒诞中去体会现实世界的荒谬与残酷,在作品内容的混乱中去感受真实人生的孤独与痛苦。所以,在艺术世界里,我们要有艺术的眼光,要有一定的审美知识,一定要用文体意识鉴赏不同艺术作品的特色之美。

2.独具匠心的艺术结构让文学作品风姿绰约

文学作品是作家诗人以审美化语言与艺术化结构创造出来的凝聚着人类情理的一个独特世界。在这个独特世界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起承转合的凝练精巧;可以感受到经典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汪洋恣意;可以感受到精彩戏剧艺术矛盾冲突的扣人心弦。当然,给我们带来最大艺术享受的还是小说结构的风姿绰约,那些别具匠心的艺术构思让我们回味无穷。

传统的“情节结构”类的小说,依赖情节力量而构成,以其在情节上的巧妙设计而引人入胜。如欧·亨利的短篇名作《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是以藤叶的飘落与否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小说中的琼珊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她活下去的希望只有一成,即只取决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年轻的生命在风吹雨打的漫漫长夜中一点点被剥蚀,对这凄风苦雨的世界已不再抱希望的琼珊,把窗外树上的藤叶作为自己生命的征兆,作为最后一丝与世界的微弱牵连。“等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也就完了。”她甚至等得心焦,想“像一片没有了生命力的败叶一样,往下飘”,飘向那未知的虚无、永久的黑暗。琼珊数落叶数了三天,等了一天,就只等那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却想不到这最后的常春藤叶竟能战胜“秋风扫落叶”的命运,历经一天一夜秋风、秋雨的侵袭而顽强地依附在茎上。这给琼珊以绝处逢生的生命惊喜,她于是获得生的信心而得救了,但同楼的一个老画家贝尔曼却死了,死于因冒雨画叶子而得的肺炎。《最后的常春藤叶》在篇章结构上,非常简洁洗练,几乎没有多余的废话。场景的描写,也非常简练,全部都融入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行为之中。几乎线性的情节发展,配合人物行为和阅读视角的变化,交代出各种细节。故事情节的推进呈现明显的单一线索,环环相扣,没有刻意安排的曲折和暗线。即便是故事最后,老画家死于肺炎,欧·亨利也没有故作神秘,而是让两个生者直接面对这个事实,然后故事戛然而止。作者并未正面描述贝尔曼用生命画出那片藤叶的场景,只是在结尾以休易之口转述:“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这正是欧·亨利构思独特的地方。如果直接正面写贝尔曼如何在夜里,搬了梯子,拿着画笔,忍着细雨和寒风,艰难地完成了那最后一片叶子,那会使得小说篇幅拉长,而且没有了悬念。而现在突然把故事谜底揭示出来,人物思想突然被照亮,前面的故事就有了新的意义,对人物的评价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对转,贝尔曼就由一个穷困潦倒、酗酒暴躁、生活失意又不满于现状的老画家,瞬间变成了一个有着崇高爱心和自我牺牲精神的英雄。这不但非常具有戏剧性而且非常深邃。这样的结构就不是一般地完成故事情节,而是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促使读者掩卷沉思。欧·亨利的结构往往就这样能让读者得到艺术和思想的双重享受。

还有一类小说,有意不按事物的因果规律和时空关系安排结构,而是按照人物心理活动的流程组织材料,通过人物的回忆、联想、闪念、内心独白、幻觉、梦境等内心活动连缀生活片断。这种“情绪结构”是现代小说一种新兴的结构方法。在这种结构里,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情节看不到了,内心秩序取代了事件秩序,心理时空代替了物理时空,生活场景、片断、细节将主要地通过人物心灵屏幕展现。而这种展现,有回旋、有倒流、有明暗、有跳跃,有时间的颠倒与空间的重叠,有时空的分解与重新组合。如贝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就是这样的结构。如果我们按照传统小说的阅读方式来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其实情节并不复杂:“我”受了伤,被汽车运到一所学校(临时医院),将被抬往美术教室(那里是简易外科手术室)。在去往美术教室的路上,“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景象。最后,“我”证实,自己所在的正是“我”的母校(三个月前,“我”是这所文科中学的八年级学生),同时“我”发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这本身就是一个结构完整的故事,但作者却有意将它撕扯成了一个个零散的片段,摒弃了由叙述人叙事、描写、评价、议论的传统手法,让这一切以心理流程的形式从主人公心灵屏幕上放映出来;再加上主人公又是一个发着高烧,浑身疼痛,处于麻醉状态的重伤员,在半昏迷状态中思绪更飘忽更没有完整感,于是内容更不受客观时空限制,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同时铺叙、交错穿插,加大了小说表现的容量。如,通过主人公模糊的意识,大肆渲染环境气氛,不厌其烦地对通向“手术室”走廊的艺术陈设进行铺写;反复地对“我”身在哪里、伤在何处的心理进行描述;中间还穿插对往日学校生活的回忆:如对美术课的厌恶,在黑板上写下铭文的情景,在门房比尔格勒那儿喝牛奶、偷偷抽烟等。而且,小说以意识流动为结构框架,自始至终都在描写“我”的内心活动,在场面与场面之间,没有为了故事情节连贯完整而应有的过渡性描写,小说跳跃性极大。这有利于人物精神世界、内心世界的揭示,可以相当充分地揭示人物心灵的真实,但在阅读过程中会有“东一个片段西一个片段,故事不紧凑不连贯”的陌生感。可是一旦阅读过程结束,那些零碎飘忽的片段会在脑海里瞬间自动排列,形成作者原先要讲述的完整的故事梗概,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同时又不觉暗暗佩服作者处理故事情节乃至细节的滴水不漏和恰到好处的层层悬念的设置。这大概就是作者的高妙之处和这种结构模式的魅力所在吧!这里或许我们可以引用一下什克洛夫斯基关于文学语言陌生化的观点表达感受:“文学的基本功能是对受日常生活感觉方式支持的习惯化过程起反作用。文学的基本目的就是要颠倒习惯化的过程,使我们对熟悉的东西陌生化。从而更好地唤起人们的艺术感受,使人们的意识得到升华。”同理,小说结构的陌生化也能使作品获得非同一般的艺术效果。

二、丰富丰满的文学内容

1.在环境描写中感受自然美的情趣与理趣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大自然以其生生不息的运动为人类提供无限广阔的审美领域。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美的篇章:有淡雅朦胧、清新幽静的荷塘之美,也有摧山坼地、不可遏制的长江之美;有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极光之美,也有瑰伟奇特、壮丽无比的楼阁之美;有一望无边的草原之美,也有清雅秀丽的兰亭之美……真可谓有美皆备,无丽不臻。阅读这些作品,能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和享受,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要知道,以情寄景,见景生情,给自然赋予感情,让感情融入自然,把人物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取得浑然天成的美学意蕴,这是作家们的初衷与追求。我们的文学阅读还应该走进美感,从美景中去感受其中的情趣与理趣,进而去理解其背后的价值取向与人生态度。

比如,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北平的秋花、秋树、秋雨、秋蝉的诗情画意,是那么的平常又那么的充满生活气息,很容易让人产生美的感受。仔细品读,你会发现,作者在描写秋景上,以“色”、“味”二字贯串始终,而作者笔下的秋色,又特别冷色,如“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淡绿微黄枣子颗儿”等;作者笔下的秋味,也尤其细弱,如“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以及秋蝉衰弱的残声、缓慢悠闲的微叹互答的人声等。这样,就使得五幅秋景图营造出一种凄清悲凉的韵味:“庭院读秋”,突出了故都之秋的“清”;“清晨踏秋”,突出了故都秋的“静”;“秋蝉啼秋”,把秋的“悲”渲染得淋漓尽致;“闲人秋叹”,写出了沉重凄凉;“柿枣映秋”,让故都之秋“悲”且“壮”,平添了一份眷恋向往之情。作者为什么要把文中的自然景物笼上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他为什么会喜爱这种“冷色的忧郁的美”?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情感取向和人生态度?这些都是我们在获得初步的美感之后所应该思考的。其实,秋景的“清、净”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境,“悲凉”乃是作者主观情感的写照。作者借槐树落蕊等景物的描写,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这种审美情趣和作者自己的性格情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从身世命运来看。“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后来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再有两次丧子之痛,其间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先后目睹了残酷罪恶的社会现实,这样的一生是悲凉的。其次,从性格情趣来看。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忧伤压抑的性格,十年留学日本的生活,又使郁达夫在自伤之中又添了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及由此而来的自卑感,感伤情绪乃至颓废色彩成为生活的主基调从而影响着他在创作上的情趣倾向。这样你就更深入地理解为什么要写“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并说“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也就更深入地理解他在“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中的自怨自艾——动物的生命悲剧引发对自身生命悲剧的感慨。也就是说,其笔调如此悲凉的根蒂是深植于作家的人生和性格的。

类似于《故都的秋》中的那些清新淡雅的优美之景,体现的是人们普遍的审美喜好,还是比较容易引起审美共鸣的,而有些苍凉、险恶之自然之景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地达成审美共识了。此时就更应该仔细品味,深入思考。张承志的《汉家寨》就是一个范例。《汉家寨》不仅写现实还思接千载涉及历史,语言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散文。作者用墨如泼地描写环境、惜墨如金地描写人物,更侧重于自己内心感受的抒发,具有一定的厚重感。可遗憾的是有不少中学生对这篇文章不太欣赏或者说欣赏不了。有的认为文章过于荒诞,充斥着大量混乱的视象与病态的想象;有的则认为景物描写所用篇幅太多,作者似乎在卖弄自己的文采故意写得极晦涩。其实,一篇有诗意的散文,才是上乘的散文;一个品得出诗意的读者,才是有品位的读者。像这样的文章不能以喜欢不喜欢如此简单地对待,我们应该以提高阅读能力与审美能力要求学生。没错,《汉家寨》中的景物确实是悲凉恐怖、死寂无边的:见到的是“三百里空山绝谷”,是“铁色戈壁”、“酥碎的红石”、“淡红色的焦土”,以及“狞恶的尖石棱一浪浪堆起”;听到的是单调的马蹄声;感到的是充斥六合的恐怖的死寂和“过于雄大磅礴的荒凉自然”。再加上作者以一连串的想象奇特而又恰如其分的比喻句以及沉郁、凝重的语言更给文章增添了一股苍凉之气:“风蚀的痕迹像刀割过一样清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于是,“我”有“一种茫然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这样的景要让学生欣赏,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美不仅仅是小桥流水、姹紫嫣红的阴柔,更有古朴苍劲、悲凉悲壮的阳刚。在把握审美格调的基础上,再来体悟作者这种阳刚美的深意。作者之所以大肆渲染汉家寨荒凉、死寂的自然环境,是为了给下文汉家寨人的坚守作铺垫,更加形象地歌颂汉家寨人“坚守”精神的伟大。而这里的“坚守”,已经不只是对生存的执著,还包括对文化、对信仰的保护、传承、怀念、追求和不离不弃。在中国的当代文学中,张承志一直以仿佛背负着沉重十字架的“孤旅”形象在文坛中做精神苦旅,他的散文没有轻松幽默、浪漫怡情的娱乐性,只有振聋发聩、惊世警人的思想性。《汉家寨》就足以促人思考如何选择正确“坚守”这一严肃而庄重的人生课题。

徜徉文学世界,领略自然之美的不同风格,更领悟不同美景深处的情趣与理趣。

2.在人物塑造上体悟社会美的崇高与悲怆

我们教材中无不渗透着社会美,其表现内容也是多方面的。从古往今来的政治斗争到各个阶层的精神面貌,从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到日常生活中的贩夫走卒,其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激烈交锋,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给学生以有益的心灵启迪和思想教育。在我们的文学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少年英姿,可以听到爱国诗人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心声,可以触摸到陆游“中原北望气如山”忧国忧民的时代脉搏,可以感受到辛弃疾“廉颇老矣”的沉重叹息……中学教材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美,以其健康的内容、感性的形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大有裨益的。但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每个人身上所透出的味道,都可以从他所摄取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食料中得到答案。于是在庞大的社会美的体系中选择适合我们的精神食粮就显得尤其重要。

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社会美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较之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对人们的熏陶感染也往往更强烈,因而更具有审美价值。青少年时期是生命的初期阶段,这个阶段正是精神需求系统的建立阶段。精神需求系统的建立,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正是通过审美审丑进行的,而要做到这些,却并非那么轻而易举、顺理成章。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往往不能摆脱生活的纠缠,也很难像康德所说的那样无目的无功利,怎样才能让客体和主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功利的距离,给理智、给思维、给精神留有一定的空间呢?以小说《品质》为例。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短篇小说《品质》讲述的是鞋匠格斯拉为了做出完美的靴子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大量财力,最终却在工业化大潮的冲击下贫困而死的故事。主人公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以及在制靴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良好品质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可学生普遍感受不到这一点,反而认为格斯拉太不懂变通,不会“因时而化”;不懂经商之道,既不做广告打响品牌,又效率低、成本高,被社会淘汰是很正常的。一个本应肃然起敬的人物却成了同学眼中的可怜虫。确实,如果只是以成败论英雄,只关注事件的结果,鞋匠格斯拉无疑是个失败者。但我们的文学欣赏更应该深入事件的内核,关注事件的过程。鞋匠格斯拉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究竟因何而失败,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格斯拉不做广告,他不做怎样的广告?“门面上没有注明为王室服务的标记”。那当时的人又做怎样的广告?“我们为上等人做靴子”。为“王室”或者“上等人”服务是当时商人的广告手段。那不做这样的广告不正是对顾客一视同仁的平等吗?不打响品牌,那他的品牌究竟如何?“虽然是簇新看来好像已经穿过一百年了。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而那些“响当当”的品牌又是怎样的呢?“为了讲究时髦,我左脚上的靴子有一处使人很不舒服”;“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可耻!”质量至上,这一点没有谁比他做得更好。而所谓的低成本高效益无非是偷工减料的变相而已。格斯拉先生用自己的行动默默艰难地抗拒着这种流俗,这种扎扎实实无言的抗拒确实让人震撼。至于他对靴子的热爱执著,对顾客的负责守信以及艰难的生存状况,都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格斯拉先生身上诸如平等不歧视、执著不投机、真实不做假的良好品行,不正是形象地诠释了“崇高品质”的内涵,从而温暖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肃然起敬吗?

生活中不仅有崇高伟大、温暖感动,还有卑鄙卑劣、悲凉悲愤。生活就是如此,美与丑密不可分。在文学世界,认识丑与认识美具有同样的意义。审丑是审美活动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审丑也与审美的终极目标一致,也是为了追求真、善、美。相当多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都含有对于社会丑恶的批判,用这种方式提醒着我们对丑的警觉以至不惜一切代价开始对于丑的破坏。比如泰戈尔的小说《素芭》。小说中的主人公素芭是个哑女,泰戈尔通过塑造美丽善良却命运悲惨的哑女素芭的形象,表达了对素芭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对世俗的不满。我们先来“欣赏”一下世俗的冷漠:“人们在素芭面前,毫无顾忌地对素芭的前途发表各色各样令人担忧的议论”、“她犹同寂静无声的晌午,无声无息,无亲无朋,孤寂地伫立着”;再来“欣赏”一下她父母的自私:“她母亲把她视为自己胚胎的污点”、“她的婚姻问题使她的父母十分担心和着急。”于是“他们准备到那生疏的地方去”、“她母亲在把她送给相亲的人看以前,在房间里大声地教训她,使得她加倍地哭泣。”以掩饰不会说话的缺陷,最终把她骗嫁出去了。“把自己的哑女托付给人之后,父母踏上回村的归途,他们踌躇满志,因为他们终于保住了他们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不妨再“欣赏”一下“爱情”的残酷:“看到姑娘哭得像泪人儿似的,新郎官就觉得,她有颗善良的心”,“不出一周,婆家的所有人都恍然大悟,新娘是个哑巴。但谁也不理会,素芭是没有任何过错的”。“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仿佛一切都被这个故事道尽了,从生命中难以避免的伤害,到心灵轻妙的芬芳,再到现实的沉重以及它那果实的厚味,这个故事能让你认识真实的生活。窥破了人生真相当然是愉悦的,但往往也是痛苦的。这种痛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痛苦,而是清醒的痛苦、哲学的痛苦、智慧的痛苦,这种复合的味道才更接近人生的真实而更有深度。这种痛苦并不会使人消极颓废,反而使人增加几分直面人生的勇气,增加几分承受人生的力量,增加几分驾驭人生的智慧。

“人生因文学而美丽,文学因人生而富有。”徜徉文学世界,美不胜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