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服务到位,认真组织好校园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我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们以满腔的热情积极地为毕业生做好服务工作,及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一是在北京舞蹈学院网页、教育部高校学生就业信息网、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上发送毕业生信息;二是在《舞蹈》杂志上发送毕业生信息。此外还分别向全国近二百家与舞蹈相关的用人单位直接发送信息,去电去函邀请用人单位参加我院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毕业生就业网络信息化建设方面,我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开通了网络就业服务和大学生就业信息公告栏,以及毕业生短信平台,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工作,加大对外联络,寻找有效信息,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在校园网上建立的就业服务板块,及时地把新的就业政策、用人单位的最新需求信息张贴在招聘信息网上,方便了学生的就业选择,增加了就业机会,成为“供需见面会”之外的又一个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联系的平台。
几年来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各系领导和班主任对贫困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特别关注,他们就像父母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积极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并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使他们能够较早地落实工作单位。通过强化就业服务和对毕业生进行个人就业咨询,化解了一些矛盾,减轻了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比较务实地从实际出发选择就业岗位,这几年毕业生与学校的关系更加融洽,每年的毕业生都能做到文明离校。
在做好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几年来根据我院毕业生专业的特点,学院在每年3月的中下旬认真组织毕业生的校园供需见面会,一般是3天。这些年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的规模越来越大,效果也越来越好。每年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都有100多家用人单位参加。在供需见面会上,学院为用人单位提供一份详细介绍每个专业和毕业生在校的学习情况、获奖情况的会刊,同时用人单位还能够看到各系认真组织排练的毕业生汇报展示课,使用人单位既可以从书面上又可以很直观地了解每个毕业生的情况。另一方面,学院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及时向毕业生公布。在供需见面会的3天中,安排两个晚上组织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洽谈,系领导和班主任都参加。我们采取这种“先展示,后洽谈”的方式,用人单位可以直观地观看毕业生的演出,亲眼目睹其专业能力,为双方签订就业协议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学院组织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就业意向大部分是通过供需见面会解决的,每年都有近60%的毕业生在供需见面会上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初步的就业意向,使我院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真正开成了富有实效的学院、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三满意”的大会。可以说,我院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已经成为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一个品牌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