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球村与中华诗教

地球村与中华诗教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球村的文化定位,似乎还不明确。中华民族必须唤起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忧患意识,一种民族回归的警觉,理性地、自觉地把握住民族的根本。原典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和内核。中华诗歌是中华原典精神的艺术映像,是民族精神的形象载体,对于民族原典精神的传承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功不可没。中华诗歌是生发、孕育民族精神、传统道德和人文素养的深厚土壤。

地球村与中华诗教

梁 东

感谢当代的学者,概括出“地球村”这样一个全新的、形象的、又极易为人们理解的概念。偌大的地球,今天竟然称之为“村落”,是由于科学技术多学科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信息网络把世界连成一片;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尤其是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多边贸易、多国金融的日益融合等原因形成的。认同这个概念,有利于中国人找准自己的时代定位,有利于我们重新审视历史,面对未来。

地球村的文化定位,似乎还不明确。有的“大户人家”想依托自己的殷实、拳棒和话语权,把自家从壁炉到炊烟等一切生活气息与习惯,强加于邻居人家。这必然引起人家的反抗,因为人们都希望按照自己的传统和理解来生活。于是就形成了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文化多元化追求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证明了自己超越时空的穿透力和包容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今天的中国能不能把承接历史又面向未来的文化因素不断熔铸到世界文化的宝库,使世界文化更加完美,就是中国人在地球村激烈竞争中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基础。做体面的、有作为、有贡献的村民还是做仰人鼻息的二等、三等公民,做地球村的文化附庸还是文化主人,就是今天中国人不可回避的问题。在经济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文化一体化的霸权主义也随之出现,这是不可接受的。文化多元化中,如果外在的演变侵蚀了民族的深层的文化价值观,也是不可接受的。中华民族必须唤起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忧患意识,一种民族回归的警觉,理性地、自觉地把握住民族的根本。中国人要努力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从全球意识的延伸中去找准自己的时代定位,在民族意识的回归中,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走出一条“返本开新”之路。

我们的精神家园,有着丰富的、取之不尽的遗产。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宝贵遗产被模糊、被颠倒、被否定,说明民族虚无主义的祸害是很深的。我们看到,反映在当今世界的中华文化构成有缺失,文化面貌不完整,文化的厚重感不足。在这种形势下,面对文化霸权主义,如果一个进攻,一个退却,一个霸权,一个虚无,情况就不容乐观了。

最新的世界舆论发人深省。2009年3月1日德国《星期日法兰克福报》署名文章《迷惘在北京》说:“中国崛起最令人惊讶的特征之一就是中国意识形态的几近缺失,即能在与西方思想的对比中表明中国文化的阐述的缺失。”文章注意到中国人一直要求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软实力”,而为此建立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至今提供的课程只有书法、篆刻和水墨画入门” 。强调5000年的文明,“但在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时,剩下的显然只有篆刻艺术了。这种迷惘可能是中国近150年来经历的历史断裂的后果” 。还说,“不少人认为中国缺乏思想和道德准则”,结论是:“中国文化必须在全球化进程中重新阐述” 。

今天的中国人,包括莘莘学子们,确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进行民族传统、民族气质、民族精神的教育,回归和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并且从精神家园出发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民族文化是本民族长期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现实、人与未来……的是非与价值观的理解和形成的共识,它成为维系、凝聚本民族传统意识的普遍观念,成为稳定的精神信仰和力量,成为民族精神、灵魂、气质的本质和源泉。五千年的大浪淘沙,两千多年的鸿篇巨制、经传典籍,成为博大、丰富的精神宝库,蕴涵着闪耀普遍真理光芒的民族文化的原典精神。

原典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和内核。在历史传承中形成了本民族的许多共识,诸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天下为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义、大局精神;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日新又新、积极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义利兼顾的价值取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风亮节;诚实守信的求实精神;仁者爱人,成人之美的友爱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修养准则等等。正是这些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不尽的力量源泉。正是这些精神的支撑,中华民族的文化没有中断,国家没有被灭亡,历经劫难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中华诗歌是中华原典精神的艺术映像,是民族精神的形象载体,对于民族原典精神的传承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功不可没。中华诗歌是生发、孕育民族精神、传统道德和人文素养的深厚土壤。不但融会了历代文人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而且凝结了前人的人生、社会、自然万物的文化省察,是人们陶冶情操、净化思想、砥砺民族气节、培养爱国操守的精神食粮。周代以来的“诗三百”,即后来定名的《诗经》,体现了孔子关于诗的核心理念“兴观群怨”、“思无邪”、“温柔敦厚”等,传播开来发挥了教育的作用,形成了“诗教”,即“诗三百”之教。《诗经》居“六经”之首,其教育兴于周而大盛于汉,成为儒学教育的合理内核,其价值观成为儒学主体。进而,后世的儒家学者把先秦和汉儒特指的《诗经》之教扩展为泛指的诗之教,发扬光大,从而以深厚的底蕴和顽强的生命力持续发展了两千多年。这些都足以说明,中华诗歌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粹,以其可感、可知、可近、可行的特点,成为承接、诗化、普及和传承民族精神的有效教化方式。

诗从诞生之日起就从客观上产生了社会教化功能。尽管历史上有学者强调诗的“吟咏情性”的本质,而不强调它的教化作用。其实,不论什么时候,人们都希望产生天真挺拔、妙造自然的好诗,足以传世,然而,一切动人于内,发人于心的诗歌,对于受众来说,一开始就不是仅限于欣赏和愉悦了。更何况,“为时为事而作”的诗,早就彰显了它的社会功能。因此,在“十年动乱”造成对民族文化的深重伤害,拨乱反正依然任重道远的时候,当市场经济的喧嚣和浮躁淹没了人们心灵的宁静,物欲横流冲决诚信堤坝的时候,当国民素质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地提到中国人面前的时候,当中国人正万众一心,厉兵秣马,走上民族崛起伟大征途的时候,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拿起诗教的武器,强化诗教的社会功能,让当代中华诗教发挥应有的作用。

当代诗教,不是复古,更不是汉儒诗教的翻版,而是在生生不息的历史实践中发展而来,既承接传统智慧,又焕发当代生机的社会教化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任务是要努力寻求历史经验与时代精神的交汇点。历史的局限性,包括汉儒的某些缺陷,是一定历史的产物,不说明诗教本质的基本功能和属性有什么改变和有什么值得怀疑。

现代意义上说,诗教的功能我试着用十个字来概括,即:启智、立德、燃情、育美、创新

启智,启迪直觉与顿悟,开拓原创性思维活动的智力空间,撑起智慧的风帆,形成一个人获取知识与能力的基础,造就一个民族聪明地面对未来的能力。

立德,浇铸道德的基石,以“养心种德”为立身之本,造就健全人格、健康个性和自身和谐,打造一个民族的高尚潜质。

燃情,点燃情感的火焰,以丰富的同情心和悲悯情怀面对外部世界。从爱父母,爱国家到爱及人类,胸襟为之博大;从爱生活,爱自然,内心世界走向真善美。燃情的过程,就是从情感到操守都不断升华的过程。

育美,获取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过“诗教—审美—育人”,促进人的精神解放,实现社会的美育改造。美育连着智育、德育和情感,是人的全面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创新,在德智体美和情感教育的基础上,激活人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的日新又新。

胡锦涛同志以“八荣八耻”之说谆谆告诫于全国人民,中央关于公民道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颁发一系列重要文件,旨在向全国人民尤其是未成年人提出素质教育这一当务之急。教育战线包括高等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正蓬勃展开。高职高专学校中,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都有很好的经验,成效显著。当代诗教完全可以在这场进军中发挥显著作用,早已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许多高等学校的实践所一再证明。诗教应该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应有之义。

愿以以上管见就教于各位方家学者。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