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场所认同营造的成功转向

场所认同营造的成功转向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2.3.3 公共交通模式的转向现代主义的城市依赖汽车主导的交通和生活方式,以汽车模式为中心而在城市各处同步出现的高速路、停车场、立体交通等,将城市分割成一座座失去联系的孤岛。
场所认同营造的成功转向_观城论市: 城市化背景下场所认同的危机与重建策略研究

4.2.3.1 日常生活空间的转向

日常生活空间的转向表现在从追求单一、抽象、消极的物质空间转向多样化的日常生活空间的营造。众多学者意识到机械模式化的空间规划忽视了人们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忽视了人们日常生活空间对场所营造的重要性。城市场所是现实生活的直接载体,而现实生活也直接影响着场所的品质和建构,所以场所营造就应该从城市空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互动出发,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核心,关注公共生活空间的塑造。J·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指出城市的多样性原则,强调应该从城市居民日常的、具体的生活环境来着手,去研究城市的公共生活是如何造就场所的品质。她指出步行道、街区公园、邻里社区等具体建成环境对塑造城市多样性方面的积极作用,认识到城市各种物质要素与社会要素的整合与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塑造城市多样性的具体方法:主要用途的混合、小尺度的街段、人口的适度密度、新老建筑的并存。R·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对“非此即彼”“分离”“排他性”和“一元性”观念给予否定,提出了“兼容并蓄”的设计理念。他指出简化单一的设计模式无法应对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活跃以及使用良好的公共空间是营造场所的关键;强调了日常生活和普通空间的文化内涵、继承传统和延续文脉的意义以及折中与混合所反映出的多样性,重新赋予象征和装饰以存在的价值。

4.2.3.2 公众参与的转向

20世纪70年代城市设计的中心开始从纯粹的物质实体建设转向对城市社会问题和对策的综合研究,此过程中关于社会公正命题的提出,促成了“公众参与”思想的发展。它强调大众对设计过程的参与性,使其能够直接有效地参与设计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的整个过程。1968年斯凯夫顿领导的政府特别小组提出了诸如设立“社区论坛”、任命“社区发展官员”等一系列有利于公众参与的策略,并在法律中进行了明确的声明和规定,这使公众参与的做法得到了有限的制度保障。总之,相关团体运用多种不同形式的参与方式,将人文向度导入设计实践中,公众从功能使用和感情需求等方面进行全程参与,有助于培养对设计方案的情感,有助于在建成的环境中产生亲切感,更有助于场所认同的建构。C·亚历山大在1975年的《俄勒冈实验》中提出了“零散发展”模式,即在原有的建筑和地块上配合当时的需要进行“修补”和“替换”,并且提倡公众参与设计过程的意义,这有利于保护环境与人类行为之间复杂多样的关系和创造充满活力的城市场所。总之,不同的使用者对城市的认知不同,产生的城市意象也不同,每个人都有权参与对自己生活的城市的设计、改善生活的环境,通过公共参与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念以形成共同的社区认同感和城市文化。

4.2.3.3 公共交通模式的转向

现代主义的城市依赖汽车主导的交通和生活方式,以汽车模式为中心而在城市各处同步出现的高速路、停车场、立体交通等,将城市分割成一座座失去联系的孤岛。步行和骑车者被边缘化、市民的生活和休闲空间被侵占,市民的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由此带来的种种危机受到了相关学者的重视,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L·芒福德认为,“我们城市的存在不是为了汽车通行的方便,而是为了人的安全与文明”。“新城市主义”的“传统邻里发展模式”和“公交主导发展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和区域,提出了以步行和公交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呼吁多样性、人性化的空间重构,回归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空间。“把街道还给行人”“把空间还给市民”已成为城市公众的共同呼声。提倡步行和自行车优先的理念,注重紧凑慢速的交通方式,为城市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样化的公共空间。

4.2.3.4 人文精神的转向

随着人们对空间内在的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需求的提高,开始从人文的角度出发,侧重主体对环境感知的心理研究以及注重人性情感的体验,城市设计从简单机械的物质空间营造逐步转向对社会文化的探索、从形式构图的美学转向城市公共空间和生活的创造。总之,现代城市设计开始从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等视角,从人的心理行为出发,研究人在空间中的体验和意义,在物质环境设计中更多地融入人文精神关怀。阿莫斯·拉普卜特在《城市形式的人性观点》中指出人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人不只是环境的观察者,更是环境的参与者。人的认知由“心理地图”和“认知构架”构成,我们对城市环境信息的接收在经过大脑的加工后储藏在心理地图中,而丰富多样的心理地图积累成认知构架。可以说,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认知过程也是一次心理加工和处理的过程。此外,他认为那些被称为原始的、无序的、有机的、无规划的城镇环境体系是根植于地域的文化方面,即风俗传统、地域特色的场所、族群习惯等文化的影响。本土观念影响下随机的城市形态系统有别于正统规划设计理论,它的形成是基于社区群体的共同理念。凯文·林奇在1960年发表的《城市意象》中从市民认知、环境意象、环境感知等人文主义视角,探讨了如何通过城市形象将人们对空间的认知融入城市文脉中去。他关注人们在精神层面对物质环境的感知以及物质环境与使用者的互动关系探索。这种独特的设计思想有别于传统的冰冷模式化的物质设计,重视人的心理感知和切实的需求,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设计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