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存在主义与教育

存在主义与教育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存在主义教育理论讨论得较深入和全面的是莫理斯,他提出教育是要让学生认识每个人的“自我性”。存在主义教育的课程是开放的,因为真理是展开和流变的。存在主义者对知识的态度,大大影响到那些依赖思想系统或参考架构的学科之教学:其态度认为学校的科目仅是实现主观性的工具而已。存在主义教育强调让学生去发现自己,所以反对任何制度化的课程、教材和教学法。

四、存在主义与教育

存在主义对现代哲学思潮、文学创作的影响很大,但在教育方面却没有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这并不表示存在主义者满意学校的一切,他们从人本主义出发,指出工业时代只着重“齐头式”教育,注重教育的标准化和划一化,于是学习时,教师只教课本的内容,师生都被考试方式和内容牵制着,整个教学过程,加上很多所谓学能标准,都是受政治主导,例如:要达到某些能力(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或学习某些“重要”科目(英语、数学),这些规定把学生导入当代工业科技与科层体系的机制中,学生没有发展独特自我的机会,更遑论什么创新思维,所以存在主义提出的教育理论,重点是反对把学生变成学校的一颗钉子,学生应该是教育的中心。

对存在主义教育理论讨论得较深入和全面的是莫理斯(Morris),他提出教育是要让学生认识每个人的“自我性”。这个“自我”的心理层面,包括三种觉知(awareness)的成分:

(1)我是一个选择体,在我一生中无法避免作出选择;

(2)我是一个自由体,我可以完全自由地设定我的生命目标;

(3)我是一个负责体,我能自由选择如何过生活,是我个人的原因。

莫理斯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唤醒学生的觉知和强化觉知的条件及环境;教育能唤醒学生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

(一)教育的目标

存在主义以人本主义为基础,在教育的层面来看,不应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面对教育的对象——学生,他们是作为实体而存在,本身具有价值的活生生的人。西方很多教育家指出教育的目标是维护个人自由,帮助学生对他的生命作出选择和决定,并对产生的后果负责任,从而建立具有个人尊严的人格。

(二)存在主义课程

在设计存在主义的课程时,应记着存在主义的四个重要主题:要唤醒学生的自我觉知;扩大个人自由和选择;认识生命中的模糊性;拒绝把人变成对象或工具。

1.课程内容

人的存在是整全的,所以教育应以发展全人为对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还需顾及个人的意志和情感各方面,因此意志教育不可忽视。同时,人生活在忧虑、恐惧、无奈的情境,所以情绪教育应有适当的指导。对于生死问题,现代的课程中很少讨论,死亡是人生的终结,这部分可指导学生积极地面向死亡。存在主义教育的课程是开放的,因为真理是展开和流变的。学习内容较着重人文学科,如文学、历史、艺术、哲学等,因为这些学科对人类经验的重大争议常能发人深思,而且很多人文学科的主题围绕爱、恨、疾病、生死、性等人生中所面对的难题,如何作抉择,如何承担后果,这些科目正视了人生的积极面,也正视了它的消极面。存在主义学者不反对基本学科的学习(语言、数学、科学、社会学科等),但这些学科的学习应与学生的情绪发展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孤立于个体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之外。

存在主义者对知识的态度,大大影响到那些依赖思想系统或参考架构的学科之教学:其态度认为学校的科目仅是实现主观性的工具而已。[12]

知识带来了自由,因为它可使人免于无知和偏见,而能看出他自己的真面目。存在主义反对以客观、标准化的测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例如家长问他的孩子学得怎么样,学校便从他学校(省、市)中的排名告诉家长,这是真正的评估?存在主义建议“真确”的评估,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学习历程档案”,他们定下自己的学习目标,然后衡量自己的进度。评估方式除了测试、论文,可以包括图画、报告、文学创作、表演、活动参与及反思日志,这些都可以反映他的学习过程和思想的发展。

2.教学方法

存在主义教育强调让学生去发现自己,所以反对任何制度化的课程、教材和教学法。学生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强制性的。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去发现,并使学生成为他自己,例如尼尔(A.S.Neill)的“夏山学校”(Summerhill School)便采用自由学习和自由选科的取向。

存在主义认为,求知不应采旁观的态度,学生应介入实际的存在中,自己努力,自己选择活动的方向,自己对活动作决定,因而对于万事万物以及他存在的本身全心全意地投入(engagement)和体验,这样才可以获得真正的知识来充实个人真正的存在。所以,上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或让学生自己在小组中交流、参与,而不应把知识作为客体,学生用旁观态度吸收;否则,一离开学校,学生即把这些“知识”丢弃,因为他跟知识没建立什么关系。学习时,可考虑加入游戏,因为在游戏中个人可以充分表现他的创造性。

3.师生关系

学者范登堡在《存有与教育》一书中,对于传统教育方法做了分析:方法特征是控制/臣服、命令/服从的师生关系,教师控制和下达命令,而学生的角色则是臣服和顺从。这样的关系使得教师浪费很多时间来控制学生,而学生则花心思去击溃教师的控制。教育不是帮助学生发展自我潜能,反而变成战场。

存在主义者关注到学习历程中教师的角色,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学习,但不是强迫学生记诵笔记,然后考试时,要学生全倒出来,拿取高分,教师便完成他的“教育工作”。他作为学习的推动者,不应以权威压迫学生,也应避免代学生决定一切,而是要帮助学生对可能的行动来做选择,让他自己决定,自行负责。教师把学生看做“人”,不是“物”。[13]

在这样的一个教育信念下,每一位教师都是学生,每一位学生也是教师。存在主义教育家布伯提出“我与你”(I—Yhou)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尊重个人、互为主体的观念。他把师生关系分成两种,一是“我—你”,另一种是“我—它”(I—It)。前者把别人当目的的关系,后者把别人当手段的关系。在“我—你”的关系中,二人开展对话,有了“包容”,产生了思想或情感的交流。即是说,在对话中,每一个人都成为另一个人的主体对象。对话,不一定要具体的发声,而是一种心灵沟通,两人之间,虽然有着空间的隔离,只要他们仍继续把自己敞开呈现给对方,可做到思想与情感的交流。

这样的师生关系,把双方变成学习的伙伴,于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把教育看做某种外部施加到可塑的学生身上的对象,而是努力去了解每一个来自独一无二的背景的学生是如何进行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