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类生命的生成机制

类生命的生成机制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类生命作为人性的本质,是生成的。一方面创造着适合的生活环境,满足生存的需要;另一方面,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客体主体化”的环节,也发展自身,成就自我。人通过实践活动,开放了人与自然、他人、社会的关系,使它们成为类生命发展的元素,也使类生命成为一种自为、自主的开放性存在。

三、交往实践:类生命的生成机制

类生命作为人性的本质,是生成的。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也就开始创造自我的人性。人性不是先验的,而是实践创造的。人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实践的不同而生成的。实践是人性生成的机制。

人和动物的生存都离不开环境,但人和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有着质的不同。动物的特性化决定了它不仅离不开环境,而且只能被动地依赖环境,因此,动物为环境所控制。人虽然依赖环境,但从根本上改变了与环境的依赖关系。因为人能够凭借生产劳动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不再被动地依赖环境,而变成依赖自身活动的存在。人通过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改造自然,创造社会关系。一方面创造着适合的生活环境,满足生存的需要;另一方面,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客体主体化”的环节,也发展自身,成就自我。所以,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而且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生成为人,发展自身。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68]所以,“人不需要从实践之外,也即从人之外去寻找生存的根据和追求的目标。在实践中生成为一个具实践本性的‘人’,这就是‘成为人’的基本含义”。[69]

马克思认为,实践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对自然的改造作用,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者是实践活动的一体两面。“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70]社会关系以生产为前提,在生产中人们结成社会关系;同样,生产也以社会关系为前提,在社会交往中共同改造自然,从事生产。生产与交往互为前提,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主体间改造共同客体的交往实践,是一种“主体—客体—主体”的交往实践关系。

人的双重实践关系——人与自然的对象化关系、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关系,使人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形成与外部世界内在的一体性关系,既改造外部世界,又成就着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对自然的改造,使人的本质力量烙印在自然之上,形成“人化自然”(这是一个“主体客体化”的过程);同时,人因为改造自然也提升了人类自身的力量,使外部世界由此转化为人的生命结构的因素,变成生命主体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人与自然在双向对象化的过程中,人改造了自然,自然也改造了人,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人通过交往实践创造着社会关系,人是社会关系的缔造者;同时,人又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塑造着人,人又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实践沟通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塑造了人的生活,也形成了人自身。人通过实践活动,开放了人与自然、他人、社会的关系,使它们成为类生命发展的元素,也使类生命成为一种自为、自主的开放性存在。

人是开放的、自我创生的,其生成的路径是实践。实践不只是一种改造外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而是一种内含“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关系的交往实践。交往实践不仅创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构成了人的外部生活环境,而且凭借实践的超越性,通过对环境的改造,也改造和生成了人自身。

有学者把人与外部世界的实践关系,称为客观的实践活动或物质实践活动,把人与自我的实践关系,称为主观的实践活动或精神的实践活动,把二者看做不同的实践活动,相互分离,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人的实践活动固然表现为外在的、物质的生产实践:改造了自然界,形成了社会关系,但更深层次上是通过实践的另一个环节——“客体主体化”,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中,也改造了人自身。只有认识到物质实践活动和精神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认识到人的生成与发展的实践机理与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