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教育作用

论教育作用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孔子一再强调人的后天学习与教育,劝勉弟子要勤学、好学、乐学,他还主张人应当终生不断地接受教育。孔子对教育作用的强调,明确了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一、论教育作用

孔子继承周公以来的古代先哲们重视教育的传统,认为教育无论对改造社会、移风易俗,还是对发展个人的天性、改变人们的命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把教育视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条件,认为教育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教育对国家、社会的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通过与冉有的谈话,孔子从正面阐发了如何在正常情况下富国教民的问题。首先是“庶”,即要有充足的劳动力;其次是“富”,即要使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再次是“教”,“富而不教,则近于禽兽”,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孔子认识到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基本因素,他看到了生产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教育的基础,也指出了在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之后必须随之进行教育,国家才会走上富强康乐之路。

在孔子与子贡的一次对话中也反映了这一思想。“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4]所谓“足食”是指当政者的国库粮食储备充足,可以稳定民心;所谓“足兵”是指军队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内可平乱,外可御侮;所谓“民信”是指统治者要实行善政,发展社会教化,取信于民。关于三者先后顺序,孔子认为,民信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而取信于民的主要途径则是依靠良好的教育。

(二)论教育对人的培养作用

在教育对人的培养作用方面,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5]。“性”是指先天素质,“习”是指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孔子看来,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不论贫富贵贱,人生来是平等的。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异。所以,孔子十分重视教育。

在《论语·季氏》中,孔子把人的智力才能分为四个等级:“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并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16],这是人性论的一个缺憾。但是孔子并不认为真有“生知”和“上智”,即便是尧舜这样的圣人也是后天勤学而成的。所以,孔子一再强调人的后天学习与教育,劝勉弟子要勤学、好学、乐学,他还主张人应当终生不断地接受教育。

孔子对教育作用的强调,明确了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